[微笑] [微笑] 

美股周策略:捕捉核心变量,把握中概股蜜月期

@小虎周报
投资要点 一、美股市场评注:从赚流动性的钱、到赚增长的钱、再通胀的钱 二、中概财报话题:哪些核心变量,支撑着成长股的“诗和远方”? 正文部分 一、美股市场评注:从赚流动性的钱、到赚增长的钱、再通胀的钱 眼下美股有两件大事,一个是等待3月初万亿财政刺激措施落地,一个是对通货再膨胀交易的构想。美联储在上周在国会汇报中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为经济提供强有力支持,直至完全复苏。同时也解释了,财政纾困后,美国民众储蓄率翻倍的表现,并不能反映所有家庭全貌(因为部分家庭被平均了),总得说来美联储重申了宽松不改的立场。 上周美股三大指数有所分化,资金轮转到道指成分股,但也显示现阶段场内资金依然活跃。基于流动性依然乐观,我们继续看好现阶段的美股表现,主要指数和成分股仍具备创新高的动能,对应$标普500(.SPX)$ Q14000点的位置。 风格上,基于成长和再通胀交易,现阶段我们更看好中概科技$Krane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 ETF(KWEB)$、海外高成长科技$纳斯达克(.IXIC)$、抗通胀属性的比特币概念$比特币基金(GBTC)$,业绩对通胀更敏感的银行股$金融ETF(XLF)$,也包括未来大规模基建预期下,受益的工业价值龙头$工业ETF(XLI)$。相应成分股可参考:《美港股策略:上半年海外市场有哪些投资主线?》20200216 二、中概财报话题:抓住核心变量,把握成长股的“诗和远方” QE下半场,市场逐渐从2020年赚流动性的钱,到2021年开始赚增长的钱。基于欧美高债务周期,人民币升值和企业增长优势的长期主线,我们认为中概、中资这轮将会是现象级的慢牛行情,和绝对估值相比(虽然已经偏高),成长股的“诗和远方”或许更加重要。 我们以本周发布财报的新能源、电商、教育行业相关的概念股为样本(与$理想汽车(LI)$ 、$唯品会(VIPS)$ 、$有道(DAO)$ 相关的概念股),从策略角度来来分析,哪些因素更容易给成长股市值扩张带来蜜月期。 核心观点 电商概念,在消费仍然在向线上迁移的过程中,电商的繁荣预计将持续,对外,未来阿里、京东、拼多多的总市值,与亚马逊的市值的差距将持续收敛, 新能源概念股,新能源放量后,其繁荣也在向产业链扩散。基于成长逻辑,仅从时间上看,百度市值扩张大有机会贯穿全年,其中Q1为市值扩张的强势季度。 教育概念股,学员人数增速仍然是支撑市值扩张与否的核心,对于倚重于线下教育的机构来讲,学员人数的增长预期,还有EBITDA的再复苏,相信可以为后期市值扩展提供基础。 2.1电商季报篇:国内电商高渗透率下,电商获客能力、运营能力的角逐 一如去年四季度时期的判断,在2021年整个中国消费市场(社零)超越美国之际,宽泛的来理解,对外而言,未来$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拼多多(PDD)$ 的总市值,与亚马逊的市值的差距将持续收敛。(基于$亚马逊(AMZN)$ 在美50%的市占率,国内电商三巨头80%以上的份额,同时国际化和云业务保持现在趋势)。 对内而言,电商作为强运营的赛道,以$拼多多(PDD)$ 为代表的新生代运营团队,更为激进的运营策略,在获客和激活GMV上更加具备优势。2.2新能源概念:从赚流动性的钱,到赚增长的钱,产量将决定市值规模 2020年,流动性为新能源带来诗和远方,新能源角逐从流动性转向量产。 我们看上市后,$小鹏汽车(XPEV)$ 和$理想汽车(LI)$ 的表现整体不相上下,直到去年9月28号小鹏宣布国资化后,小鹏的涨幅开始大幅领先于理想。同时,兼顾流动性优势和量产规模的蔚来,表现则更加稳健。这期间也是海外主流基金加码配置新能源三宝的窗口期。从市值的角度来看,流动性的危机反而是契机,真正对估值起决定性作用的更多是流动性。 后期$蔚来(NIO)$ 持续攀升新高,显示在整个行业在度过流动性危机后,市场更加关注量产规模,未来哪家企业有机会成为现象级并且全球化的新能源汽车,将会获得更高的估值,占据更多的流量入口。与此同时,$百度(BIDU)$ ,$小米集团-W(01810)$ ,也加入到了新能源概念中。百度自从06年上市以来,市值的扩张,自始至终都是在演绎成长股的逻辑。我们看历史上,百度的四轮市值扩张,都发生在营收规模加速增长的阶段,而且股价的弹性空间非常大。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百度的移动搜索和广告在内的核心业务有序复苏,同时云、AI、芯片等创新业务让百度增长重回快车道。根据Bloomberg一致预期,整个2021财年百度营收将会抬升到15%-20%的水平。 从时间上看,百度市值扩张大有机会贯穿全年,其中Q1为市值扩张的强势季度(因为疫情基数问题,Q1百度的营收修复将会更快,同时Q2-Q3具备维持高增长的能力)。未来,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也将带给百度更多的流量入口。2.3教育行业:有道/跟谁学/好未来/新东方 教育概念股,学员人数增速仍然是支撑市值扩张与否的核心。我们以营销风格更激进的好未来为例,历史上,$好未来(TAL)$ 的市值扩张,也多发生在学员人数加速增长、对应线下激进扩张的周期。教育行业本身因为强现金流与低杠杆,同时又多为重资产模式经营特征,会涉及到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尤其是扩张周期本身又会产生更多的折旧、摊销、商誉减值等非现金支出。好未来的市值,上市以来虽然大部分时间在上涨,但主要涨幅集中在部分年份,贡献了更多α。 从财务角度进行择时的话,我们看到,一般在EBITDA增速的斜率向上,尤其大于运营利润增速斜率时,股价表现更强,更持久;其次EBITDA增速的斜率大于营收增速的斜率的时候,股价动能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比如FY2013-FY2014,FY2016-FY2018。因为EBITDA没有剔除折旧和摊销,需要在运营利润的基础上在加回折旧、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实际也就是反映了好未来的线下激进扩张周期,同时盈利能力也在随后同步增强,总体相当于参考EBITDA更容易体现重资产模式下,主营业务的变化) 不过2021财年这种逻辑就有些淡化了。好未来线下保持激进扩张,疫情原因,加上营销费用增长,EBITDA短期直接转负了,但线下收入保持增加。对于22财年,好未来将持续投入于线下扩张,计划增加180多个新的教学中心。长期好未来计划进入100个新城市,使其线下版图扩展到200个城市。 学员人数的增长预期,还有EBITDA的再复苏,相信可以为后期市值扩展提供基础。
美股周策略:捕捉核心变量,把握中概股蜜月期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