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 [微笑] 

热点思考:小米造车、芯片涨价、怪兽上市

@价值投资为王
最近市场有几个热点,想聊一聊我的想法。 最轰动的事件莫过于小米宣布造车,这个事件,满大街的媒体都在咨询专业人士的看法。 考虑到大部分专业人士或存利益关系,不好听的话不方便讲,作为个人投资者,我就畅所欲言了。 小米造车是必然也是无奈之举。 众所周知,小米想极力打造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万物互联是雷军的野心,因此,手机起家的小米,造了空调、生产了平衡车,还有一大堆各类小电器。 多数产品,小米并非直接下场生产,毕竟这不是雷军的能力圈,因此投资了诸多关联公司,有的还实现了上市。 但电动车,相比空调、平衡车实在重要的太多,自动驾驶时代的来临,车不再单纯是出行工具,很有可能变身娱乐空间,单一功能的汽车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精神娱乐平台,类似功能机向智能机的演变。 这么重要的入口,仅靠入股相关电动车显然带不来安全感,也满足不了AIOT的野心。 因此,造车是必然之举。 但同时,也挺无奈,因为,当下时点才意识到重要性,显然已经不是自己要做,而是时局所迫、不做不行。 必然而又无奈,不止是小米,也是百度的宿命。 在苦熬了几年的自动驾驶apollo技术后,百度也发现,如此重要的技术,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但凡有所追求的或有未来的汽车厂家,无不想把核心的自动驾驶业务掌握在自己手中。 毕竟,没了发动机,一辆电动车最大的差异也就在于自动驾驶技术了,这么核心的玩意,传统汽车厂家捏不住的,未来的也没啥前途了。 因此,百度也只好在2021年宣布自己造车。 这些都是自愿的吗?如果是,那就是公司战略失误,在2021年才开始进入,显然落后他人太多,如果不是,那自然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做,小米是为了AIOT,百度是为了下一个时代。 All的背后都是无奈。 动机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后来者未必不能成功,先行者也许会成为贾跃亭。 那小米造车会不会成功? 理论来说,问题并不大,毕竟传统汽车厂已经沦为代工厂,小米无需积累生产管理技术,安心搞研发就行,这玩意,有钱、给点时间,当然能烧出来产品。 但未来的电动车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很难说,只因未来的造车门槛过低了些。 在燃油车时代,汽车厂家多如牛毛,造车车企的利润率非常低,比如牛逼的丰田也只有7%左右的净利率,长城这类的国产厂家,净利率就只有5%左右。 自动驾驶时代的电动车,会拿到多少的净利率? 枉然电动车可以卖软件服务收费,也将一锤子买卖变成了可以反复收割用户的利器,但这个领域的玩家也未免太多了? 除了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先行者,后面还有传统汽车厂商进行转型,更后面是互联网大厂纷纷进入,电动车的玩家,好像并没有减少,反而因为发动机没了,变得更加激烈了。 个人认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想要获得高额利润率是很难的。 这点从芯片涨价事件中也可探知一二。 这次芯片涨价事件的主角是中芯国际和台积电。 中芯是国内最先进的芯片代工厂,是民族的希望,而台积电目前是全球技术最先进的玩家。 在利润率上,台积电的净利率可以做到38%+,而中芯国际的毛利率才20%左右。 为何差异巨大? 因为台积电掌握了更先进的生产工艺,比如5纳米技术全球最先应用,14纳米以下在全球的玩家中也就三四家,而中芯国际由于目前技术实力不够领先,生产工艺多为28纳米及以上制程,这个技术实力下,玩家众多,想要多赚钱,几乎不可能。 因此,无论是电动车还是芯片,竞争激烈并非好事,从台积电历史股价上看同样如此,在技术实力不能领先对手时,股价完全不够牛逼。 最后聊聊怪兽充电。 昨夜好像是怪兽上市首日,表现不太理想,但还好没有破发。 这支个股,股东名单还是很豪华的,主要是高瓴资本下了重注。 但这个行业,确实如普通人所料,护城河不够深。 如果市场大环境还在牛市或震荡上行区间,高瓴光环将怪兽送上一程不是难事,但大环境冷淡之后,仅仅有明星机构背书已经走不通了。 同理,港股的百融云同样如此,赛道再性感,也得回到基本面价值投资上来。 大坏境不好的时候,越是要讲究基本面,只有全球最优质的资产才值得在当下冒险申购。 $小米集团-W(01810)$ $中芯国际(00981)$ $怪兽充电(EM)$ $特斯拉(TSLA)$
热点思考:小米造车、芯片涨价、怪兽上市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