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前三季度的GDP排名看,六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总体向上,大都有所成长,上海虽略微下降,仍然是第一名的潜力。而前三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则都向5万元大关靠齐,即人均7745美元。

从IPO数量看城市发展

@丫丫港股圈
新的一年伊始,由于去年疫情的影响,有些企业步履蹒跚,有些企业大放异彩;这也造就了A股上市的热潮。 随着12月31日止,2020年最后三只新股登陆A股,让2020年中国企业IPO上市数量定格在“575”这个数字,约占全球IPO总数的50%。其中A股395宗,港股131宗,美股37宗,台股12宗。首发募集资金合计约90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IPO募资总额一半。 而在这股上市热潮里面,可以发现,大部分公司都来源于相似的地区。 一.2020年的A股IPO 从2020年A股IPO的主要地区来看,今年IPO上市企业共涉及26个省份。江苏、浙江、广东、北京、上海依然是A股IPO最为活跃的地区,今年以来上市企业共计254家,占今年IPO总数的66%。 1.江苏以60家位居榜首 2.浙江为58家 3.广东为56家 4.北京为42家 5.上海为438家 而从募资金额来看,根据东方财富的数据,2020年 1.北京地区IPO总募资额913.05亿元 2.上海地区,IPO募集资金643.12亿元 3.江苏位居第三,IPO募集资金476.52亿元。 从行业看,IPO融资集中于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电子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难发现,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这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三个地区。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报 年内共有4家公司IPO募资额超过100亿元,分别为中芯国际(688981.SH)、京沪高铁(601816.SH)、金龙鱼(300999.SZ)、中金公司(601995.SH),首发募资额分别为532.30亿元、306.74亿元、139.33亿元、131.98亿元。2家来自上海的公众企业,2家来自北京的国有企业。 IPO募资额超30亿元的17只个股,也主要来自于北京和上海的企业,医药生物占比最高。 资料来源:Wind 二.中国企业的全球IPO 说完A股,再到全球市场中的中国企业,今年最热门的两大行业分别为信息技术和工业,中国IPO企业均超过120家。在疫情的全面封锁下,信息技术行业呈现出惊人的爆发力,线上办公的场景,极大的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工业行业则在政府强力管控下,体现了大国惊人的生产力,全力为世界各国输出生产产品。 紧随其后的是,消费升级大趋势之下,消费行业IPO的大爆发——超过110家消费类企业上市,其中可选消费类约90家(京东、网易、百胜中国等),日常消费类24家(金龙鱼、蓝月亮、农夫山泉等)。疫情之下,人们对生物医药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相关行业IPO也不少,2020年共70多家医疗保健类企业IPO上市。 新经济愈发彰显活力,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商、教育、游戏、饮料、餐饮、美妆、医美等新经济企业陆续IPO上市。继蔚来之后,“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与理想汽车赴美上市;电商股依旧火热,京东集团赴港二次上市,募资346亿港元,成为2020年港股第一大IPO,全球第六大IPO。 由90后、00后引领的“潮经济”在资本市场上也风生水起。随着新生一代强势崛起,盲盒、直播、短视频、在线教育/办公等新的消费趋势引领潮流,并且衍生出新的消费模式。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发现,2020年“潮经济”企业IPO数量超过40家,其中5成在港上市,例如正处于风口浪尖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近3成在美上市,包括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精品店”名创优品等。 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以IPO企业注册地记,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依然为中国IPO最为活跃的地区,2020年上市企业均超过60家,这五地约占IPO企业总数的7成。其中, 1.广东以97家位居榜首 2.北京为76家 3.浙江为74家 从IPO企业总部所在城市来看,这500多家中国企业分布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广州、香港等7个城市IPO企业数均超20家。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13家IPO企业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占比20%。 三.结尾 说到IPO上市, 大家就一定想到投资人或有股权激励的員工就快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就是刺激当地房价。 回到IPO企业数最多的6个国内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广州。可以看到房价同比相对来说都有一定的涨幅,北京和上海主要由于政策的管控制,导致涨幅较小。 资料来源:中国房价行情网 苏州作为最强地级市,截至2020年末,苏州173家上市公司中,半数为市值低于50亿元的小市值上市公司;真正超过千亿的,只有恒力石化1家。同时,由于2019年的大涨,整体供大于求,也导致房价微跌。 而深圳、广州、杭州,相对来说有较好的政策支持,以及大量的企业上市,造就IPO的造富故事,也间接的推动了当地的房价市场。 从人口流入来看,依2019年数据,六大城市的人口还是净流入,从长期来看,这个结果未来只会变大而不会缩小。 从全国城市前三季度的GDP排名看,六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总体向上,大都有所成长,上海虽略微下降,仍然是第一名的潜力。而前三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则都向5万元大关靠齐,即人均7745美元。 资料来源:各省政府网 总的来说,在以上的城市,有机会获得较高的收入,也持续性有大量的人才流入,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可以直接体现当地优质的发展环境,也意味着丰富的生产资料和价值创造的机会。 而这些持续创造的财富也会转化为房价的助燃剂,也是人均购买力的一种表现,但是,在强有力的政策管控下,增长的势头是被摁下的,但相对许多其他线城市,又是上涨的。 可以说,如果想要奋斗实现阶级的跨越,在以上城市努力向上成功的机率是远远大于其他线的。只能说,致敬我们每一个都在奋斗的追梦人。
从IPO数量看城市发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