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预期到底是谁的预期?

说明下美股公司财报预期的数据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这里仅以营收预期为例,美股收益/EPS以及其他的财务或关键运营指标的逻辑也是一模一样的,就不再赘述了。

1. 公司自己给出的预期营收数字:一般公司在进行上一季度财报时,都会同时给出当前所在季度的营收指引。这个被称为公司自己的预期指引。这个数字一般在财报时给出后就不会再更改,一直保留到下次财报时用于对比,看到底是超预期(beat),还是低于预期(miss),或与预期持平(in-line)。大多数公司都会自己给出一个相对略保守点的数字,以便自己下次财报时更有机会打破,而不是达不到。偶尔,企业也会在下次财报前的非噤声期内突然做一个预期指引的更新,大多是因为有特别的情况发生之类的,很多是下调预期指引,但也有公司突然做出更新是上调指引的。但通常公司自己给出的这个预期数字都不会有任何更新。比如上次Q4财报时 $英伟达(NVDA)$ 自己给出的Q1营收预期是240亿美金,然后这一个季度以来都没有上调或下调过指引,今天盘后实际公布的Q1营营收数据是260.4亿美金,妥妥地huge beat。

2. 华尔街sell-side给出的预期营收数字:一点背景说明,美国金融机构从资金走向的角度可以非常粗略地分为sell-side和buy-side,所谓的卖方机构和买方机构,简单理解是很容易的,取字面意思即可,即那些通常帮助客户卖出股票或债券等/ipo/增发融资的或者出售各种金融服务业务的投行基本就是sell-side方面的典型机构,大家经常看到的比如大小摩,高盛等给股票评级设定目标价的分析师也都来自sell-side即卖方机构;与之相对的,用自身资本买入各类头寸的就是所谓买方机构,比如典型的就是各路对冲基金,pension funds等等。于是,这里就有一个卖方机构的预期营收数字,通常是由第三方金融机构/金融媒体比如常见的FactSet,LSEG,或者CNBC等他们综合多家(比如十几甚至几十家sell-side的分析师的预计数字)然后取一个平均数作为sell-side的预期营收数字,

这里要注意两点:A. 这个数字通常都是高于公司自己给出的预期营收数字的。 B. 这个数字在本次财报后和下次财报间,根据最新的数据和分析师的各种看法,通常都是会有所调整的,或向上,或向下,比如NVDA一直来,尤其是gen-AI爆发后,这个数字在每次财报间都是被多路sell-side分析师各种不断上调的,而与之相反, $特斯拉(TSLA)$ 近2年来,这个数字在财报间则是被不断不断地下调的。比如今天NVDA Q1财报当天,如果根据LSEG的数据,sell-side即卖方机构的预期营收数字最终是在246.5亿美金,今天盘后实际公布的Q1营收营收数据是260.4亿美金,也是妥妥地huge beat。

3. 华尔街buy-side给出的预期营收数字:这个数据顾名思义就是买方机构给出的平均预期数字,这个数据通常没有专门的第三方机构取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明确公布出来,所以又被成为所谓的whisper数据,取其原意也许可以以为“私下嘀咕“里的买方坊间流传的数据。这个数据总是在以上这三种数据中最高的,而且通常是远远高出上面两种预期数据,它本质代表了买方机构投资者即那些实际用真金白银做空或做多标的投资者(所以这些机构是real deals)圈子里流传的预期数据,属于非常高的门槛,尤其是NVDA这种已经连续暴涨且是龙头中的龙头的举世瞩目的标的,买方机构对其预期的数据更是远远高于上面两种,而且在季度间调高的幅度和频率也是最大的,比如今天NVDA Q1财报当天,buy-side即买方机构的预期营收坊间流传数字实际已经高达260亿美金(这也是我今天上午帖子里提到的那个已经逆天高的数据),今天盘后实际公布的Q1营收营收数据是260.4亿美金,略超这个buy-side预期。大家会时而发现,一家公司财报实际公布的数据明明已经远远超过其自身的指引甚至也超过财报前sell-side卖方机构的预期,但财报后还是跌,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实际公布的数据虽然超了前两者但仍然没有达到buy-side买方机构的预期whisper数字,但由于各大财经媒体通常只会报道上面第1和/或第2类预期数据作为与实际财报数据的比较,所以很多人会很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之类的。这种现象在类似NVDA这种受全球瞩目且营收极快速变化的标的中更是如此,真正重要的数据对这类标的来说完全就是buy-side买方机构的预期/whisper数字,因为对最优生,必须上最高的标准,只有超了这个数据,财报后走势才会明朗。

当然,金融市场很复杂,财报也很多博弈,导致一个标的财报后走势的还有太多其他因素,比如所谓的是否已经计价各种利好或利空,计价了多少等等,还有大盘总体set-up,各种市场情绪,突发事件等的影响,我这里只是试图通过本贴把上面这一个角度说清楚而已。像NVDA这样能够连续多个季度不断beat买方机构的whisper数据(这些数据在季度间更是不断大幅走高)是极其不易的,毕竟买家的心思通常都很挑剔,且一旦胃口被调高起来了,就会越来越难伺候,很多时候是无底洞。也只有真英雄才能镇得住。

# 拆股落地,英伟达多少价位适合买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