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岭药业2023年度股东大会见闻:“组团”研发,聚焦大系统疾病

$以岭药业(002603)$

以岭药业股东大会是中药创新药公司的“压轴大戏”了。今年三家中药创新药头部公司的股东大会我都参加了,对康缘药业、天士力的情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之前分享的文章:

《中药创新药2023年度股东大会系列之康缘药业:发力OTC,营销补短板》

《中药创新药2023年度股东大会系列之天士力:公司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核心基因是创新》

说以岭药业股东大会“压轴”还真不是恭维,以岭药业2023年度股东大会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规模大、规格高。参加以岭药业股东大会的人数要比其他中药创新药公司多得多,现场来了一百多人,这个规模和接近千亿市值的云南白药股东大会差不多了。看得出来,关注和认可以岭药业的人很多。

第二是管理层真诚坦率。股东大会上来的股东背景复杂,有一些刁钻乃至“奇葩”的问题和建议都很正常,有些公司特别严肃,不敢正面面对问题,越是躲闪越难以打消投资者的疑问,但是以岭药业的管理层交流非常简单直接,特别是董事长吴相君在回答股东问题时怕后面的人看不到,直接站起来,引来一阵阵掌声。

第三是氛围轻松融洽热烈。正是因为管理层的坦率真诚,现场的氛围很轻松,一场股东大会下来,笑声不断,这也是很少见了。股东大会结束了,股东们意犹未尽,还围着管理层沟通。

第四是充分尊重股东。前面说了很多现场不错的交流情况,其实本质是尊重股东。大股东也好、小股东也罢,一视同仁,充分尊重,这个逻辑首先搞对了。在交流环节,大屏幕上有四个显眼的大字——“欢迎回家”,这就对了,公司是股东的,这里就是股东的家嘛。

第五是效率很高。以岭药业的股东大会没有像很多公司一样一板一眼地让董事长宣读董事会报告、独立董事宣读宣言,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交流环节,开会言之有物、议而有决,效率很高。

另外,公司还安排了研发的负责人介绍公司的核心产品,在会场外还有展示和销售活动。作为股东,看到公司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我觉得很好,就应该这样,体现出销售的战斗力。

股东和公司利益一体,就像现场有投资者提问公司能不能加大分红力度,吴相君董事长的回答很干脆——“分红没问题,你们多买点产品,分红会越来越好。”

我对以岭药业非常熟悉了,过去也多次分析过这家公司,现场提问太热烈,最后甚至有人直接起身抢着提问了,本来还想夸夸公司的投资者交流工作的,结果没抢上话筒就算了。

以岭药业《2023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里有披露过,去年全年公司共召开2次网上业绩说明会,接待调研20余次,参加券商线上线下策略会60余次。据我了解,以岭药业投资者沟通的强度、深度在整个行业首屈一指,甚至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可能都算是典范。

总之,这次股东大会我没有提问,但是以岭的情况我比较熟了,结合股东大会的见闻,再跟大家聊聊。

 

“组团研发”

我之前总说,以岭药业的产品结构特别好,为什么好?是偶然吗?当然不是,实际是公司精心布局的结果。

天士力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水平博士前段时间讲,天士力的研发有“两棵树”,一是以疾病生命树为指导,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去填补临床空白;二是解决产品批次间质量一致性、疗效与质控成分相关联等关键问题,打造一棵强竞争力的产品之树。

“第一棵树”是什么意思?研发出来的产品要有人用,有人用才会有大品种。有些公司研发出来的产品一大堆,但是就是做不出大品种,仅仅是营销的问题吗?恐怕不见得。

所以,研发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解决实际问题。

大家知道,以岭药业目前已经成型的业务板块有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用药,两个业务板块2023年分别贡献了40亿+、30多亿+的收入。

公司现在又在大力推广八子补肾抗衰老业务板块,未来什么样还不清楚,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至少潜力很大。

很多人有个疑问,都在搞研发,为什么以岭“搞一个成一个”,甚至“轻轻松松”就搞出了过亿的大品种?

除了前面提到的研发针对性的问题,以岭药业采取的策略是“组团研发”,公司盯着的不是“药”,而是“病”,去解决病人的需要。互联网行业叫“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医药行业就叫“以临床需求为中心”。

所以,以岭针对每一个系统都会形成组合。比如心脑血管板块的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三款药,呼吸系统的连花清瘟、连花清咳,糖尿病系统的津力达、通络明目。

吴相君董事长举了连花清咳的例子,连花清瘟大家主要用在感冒抗病毒领域,但是很多人感冒后咳嗽好不了,所以又针对性地研发了连花清咳,效果非常好。我们看到,连花清咳上市短短两年,就成了过亿的大品种。

未来,以岭药业会延续“组团研发”的策略,围绕每一个疾病系统形成组合,这样容易做成大品种,继续保持良好的产品结构。

 

理论-临床-新药

以岭药业的研发还有一个特点,是几乎所有中医药公司都不具备的,就是“理论+临床+新药”立体式的创新。

我之前就这个问题也有过分析,吴以岭院士将自身几十年的研究凝聚为络病理论,团队编写的《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是中医药的通用教材。

去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

我不是中医药专家,但是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出的有效药物不断,这就非常能说明问题了。

比较主要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去年,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的《中药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CTS-AMI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登上国际顶刊JAMA,使得通心络成为首个登上国际顶刊的中成药研究成果。

以岭的学术影响力其实早就不局限于国内了,前面提到的通心络相关研究,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艾瑞克·皮特森教授深度参与。国际心力衰竭领域著名专家,美国贝勒大学医学中心的米尔顿·帕克教授主动研究芪苈强心胶囊,相关论文去年发表在了《欧洲心力衰竭杂志》上。

股东大会上,吴相君董事长介绍,全球目前已经建立了130多个络病分会,一大批专家学者研究络病理论,未来络病大会还将走出国门,到海外举办。

诸如米尔顿·帕克教授这类自发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充实以岭药业产品的学术证据,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研发费用,相当于很多产品的上市再评价工作是整个学术界一起做的。构建了这么好的研究生态,据我观察,所有中医药公司中只有以岭做到了。

 

后续研究成果

之前电话会有披露过,以岭药业争取每年上市一款新药。股东会上最新的信息是,心脑血管领域还有4项询证医学研究正在投稿,今年至少还会发布两篇论文,其中一篇是接近JAMA水平的顶刊,另一篇将发布在专业顶刊上。

抗衰老研究方面,全球规模最大的抗衰老动物实验还在进行中,一项纳入530例过早衰老人群的首个中药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接近尾声,文章正在投稿中。

另外,我之前文章有提到过,“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中药抗衰老评价技术与整合机制研究”去年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这个项目集合了5个院士团队及络病理论创新转化、现代中药创制、膜生物学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络病理论创新转化、中药成分分析与评价、老年病领域一流技术团队。

“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中药抗衰老评价技术与整合机制研究”不光是研究八子补肾,计划完成20种以上中药和50个经典方剂抗衰老功效评价,明确4种以上抗衰老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关键靶标,发现10种以上活性成分,揭示衰老核心病机生物学基础。

这样一来,以岭药业将形成抗衰老数据库,有可能形成一系列抗衰老产品,延续了“组团研发”的思路,在抗衰老领域又形成一批能打的产品。

营销方面,最新的消息是八子补肾近期将在苏州、广州两个城市试点电梯广告等新模式。连花清瘟渠道库存预计二三季度就能恢复正常,这是我个人判断,和公司无关。

随手拍了一张庄里的落日余晖

中药创新药2023年度股东大会系列完结撒花,欢迎大家拍砖交流。

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