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服务,我们的货

在新西兰待了一个多月了,想抽时间去考察当地市场,随便走走逛逛,希望能够见微知著,窥探一些经济变化和潜在的投资机会。奈何每日琐事缠身,带两个孩子,尤其还有一个小baby,真是片刻不得闲。

我本想去仔细考察一下哈弗汽车、名创优品等在这里能看得到门店的品牌,但一直没抽身去,只能在带娃逛商场、逛超市的时候,窥探一些细节。

我们的货

我租的这个房子,灯光比较昏暗,到了晚上很不舒服,于是去超市买了几个灯泡,全部换上了,很普通的灯泡,一个6 NZ Dollar,大约26人民币,应该是国内同等商品的2-3倍。

并不是抱怨物价贵,毕竟每个地方的货币单位和购买力不同,我接受这个价格,但每每当我买到这种非常普通的工业品的时候,都会想到,如果一个made in China的东西单纯通过海运,加上各种税费之后,卖当地的市场价,依旧有巨大的价差。

在过往,这些产品的价差大多都被当地的经销商赚了,但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强大,一开始单纯的货物/产品出海,逐渐变成了品牌+货品(小米、华为、名创优品、泡泡玛特等)的出海,甚至逐渐收购了当地品牌,继续做大做强。

过去三十年积累的供应链、生产制造能力,以及我们高度竞争环境下,卷出来的管理效率,当把这些能力打包成一个“产品化的单元”(比较典型的是一个品牌的门店或者某个爆款单品)向外输出的时候,那个竞争力真是大多数地区无法抵挡的。

过往被当地经销商赚去的钱,伴随着国内品牌出海攻城略地,把这部分利润转移到了自己手里,当然不能说把利润全部拿过来,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在当地做生意,总要交点“资源费”或者“保护费”,目前主要的形式就是和当地有影响力的公司联营,或者交由当地有实力的经销商,来共同分享利润。

但总比之前二十年,苦哈哈地赚个代工钱好得多。

每当我看到这些,我就更坚定地看好中国企业出海这条路,把我们的优质生产力,去供应全世界,把我们的高效管理能力和品牌力,输出给全世界,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他们的服务

抛开少数的外出时间,我大多数时间是宅家带娃,偶有空余,会打开电视,或者看看手机新闻。

毕竟肉身在南半球,我总不能天天盯着中文新闻去看,总要多了解一下当地的主流媒体在玩什么,具体两个途径,一是看电视,二是下载多个新闻app,比如Bloomberg,Economists,这些.

很大的感受,就是--

电视主要被几个流媒体品牌占据,Netflix,Prime Video(亚马逊旗下的),Youtube(谷歌旗下的),每个单独订阅的话,都要10-30刀/月的价格;

Bloomberg这些新闻app就更贵了,月费基本都在50刀左右,一年下来500-600刀,这对于我们习惯在国内看免费内容的人来说,真觉得挺贵的,国内我只订阅过财新app的内容,后来也不定了,只看他的纸质杂志。

虽然贵,我也付费订阅了。一是强迫自己转换思维,切入到当地的消费体感,二是我确实需要看看Bloomberg这些每天是怎么描绘我们的国情和市场的,这样有更全面的视角,来帮助自己看到资本市场的变化,辅助投资决策。

当我给这些订阅内容交完钱之后,不由得感叹一句,“他们可真好赚钱啊

美丽国的那些科技巨头们,随便举手投足,做的都是全世界的生意,Meta的用户我记得是33个亿,腾讯的用户顶天了也就是14亿,这并不是说腾讯的产品比不过Meta,而是在已经运转了这么多年的世界体系下,他们的公司天然地拥有广阔的市场,随便一个硅谷的start-up,可能两个创始人在敲代码的时候,就是立足全球化的。

随便做出一个产品,伴随着巨大的市场和网络,边际成本很容易降低,新增的收入,都是净利润,得天独厚的营商条件,肥沃的像是新西兰的牧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确实吸金能力更强。

所以我在琢磨,如果能够全球化配置,至少我能确定两个方向,就是买他们的服务,买我们的货。

他们的服务,比如那些科技巨头,有点类似于“收税”性质一样的公司;

我们的货,就是我们那些具备优秀供应链、产品、管理、品牌力的公司,正在着眼于出海、把品牌和产品全球化的公司。

这两个方向,应该是至少三年内,我要持续挖潜和跟踪的领域。

PS:仅用于自我思考和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