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没赢过,现实没输过,丰田狂赚2500亿,净利润相当于中国TOP18车企总和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丰田像是即将走入夕阳的诺基亚,似乎难以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再次引领潮流。然而,丰田2024财年的财务报告通过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数据,颠覆了所有的预测。

净利润相当于中国TOP18车企总和

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丰田汽车发布了业绩报告,销售收入达到45.09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1.4%;营业利润为5.35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96.4%;净利润达到4.94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01.7%。营业利润率为11.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9万亿日元。营业利润5.353万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约2500亿元。扣除所得税后,净利润达到2300亿元,金额惊人。

与此相比,根据统计,中国国内18家主要从事乘用车业务的上市车企2023年的财报显示,12家盈利企业的净利润总和不超过900亿元,而丰田的净利润是它们的2.5倍。

丰田汽车利润的大幅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精准的营销策略执行、汇率变动的有利影响、严格的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的优化,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其利润的显著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2024财年,丰田的全球汽车销量(包括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增长了5%,达到了1109万辆。

多元化的电动化发展路径

丰田汽车在全球市场中独树一帜,源于其在电动化转型中的独特策略:不盲目追求纯电动车,而是坚持盈利优先的策略。例如,福特汽车2023年调整后利润为104.2亿美元,但其电动车业务亏损了47亿美元;通用汽车实现了124亿美元的利润,电动车业务亏损了17亿美元。

丰田没有盲目进入纯电动车(BEV)市场,而是选择了包括混合动力(HEV)、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氢燃料电池车(FCEV)在内的多元化电动化发展路径。这一策略使丰田在传统汽车领域保持竞争优势,同时为未来的不确定性留出了探索空间。丰田坚信电动化的未来是多元化的,每种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丰田的HEV技术被视为其电动化战略的核心,通过掌握HEV制造,为PHEV和EV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HEV的电池加大并增加外插充电设备,就成了PHEV;电池进一步加大,取消内燃机和油箱,就是EV;将燃料电池与储氢罐组合,就形成了FCEV。

尽管纯电动车在丰田的全球销量中仅占1%,但这并不妨碍其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这主要得益于丰田对市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深刻理解。

数据显示,丰田电动化汽车从2023财年的284.9万辆上升到2024财年的385.5万辆,其中混合动力车的全年销售量接近360万辆,其次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为14.1万辆,纯电动车为11.7万辆,氢燃料电池车为4千台。

现在,种种迹象表明,丰田章男董事长的预言正在得到验证:未来纯电动车市场份额将仅占30%,而剩余的70%则由混合动力、氢燃料以及燃油车共同占据。

今年3月,欧盟汽车市场的构成发生了变化: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3.9%下滑至13%,而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则从24.4%上升至29%。与此同时,汽油和柴油车的市场份额合计从51.8%下滑至47.8%。

中国市场也呈现出相似趋势,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均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同。在3月份,中国纯电动汽车的产销量分别完成了54.6万辆和5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0%和15.5%;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销量则分别达到了3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高达94.6%和95.1%。

秉持稳健的商业投资理念

2024财年,丰田的营业利润率达到惊人的11.9%,高于特斯拉的8.2%和大众的7%。丰田还持有大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6.89万亿日元。

丰田之所以未急于投入纯电动车市场,并非因为缺钱,而是因为纯电动车成本高,不盈利。这主要是因为丰田是从日本经济危机中艰难存活下来的企业,深知高负债和高投入的危险性,因此采取了保守的经营策略,手中持有大量的现金流,不会轻易进行投资。

盈利不仅是为了企业自身,更重要的是,企业只有实现盈利,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稳定就业,并让员工安心。

“对企业来说什么是输,什么是赢并不明确。但在当下,求生存是最重要的。”丰田章男在第11次股东大会上反复强调。他还说,存活下来的要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帮助他人。

丰田的稳健商业理念体现在多个方面,如通过精益生产与持续改善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保持高质量标准。在产品开发、市场策略、供应链管理和技术研发等方面,丰田始终着眼于未来,确保每一个决策都能为长期目标服务。这与目前中国某些新能源车企采取的“烧钱换市场”,期望在市场洗牌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实现盈利的策略明显不同。

全球战略布局视角

丰田的全球化视野和强大的适应性是其成功的另一大支柱。从日本本土到北美、欧洲和亚洲,丰田在各个地区的收入都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这充分展示了其对不同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控和出色的快速响应能力。

2024财年,丰田在日本地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9.6%;在北美地区的营业收入同比激增了29.6%;在欧洲地区的营业收入实现了32.9%的同比增长;而在亚洲地区,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8.5%。

这些成绩得益于丰田全球化的服务网络、本地化的生产与研发策略。这些策略确保了丰田的产品与服务能够与各地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这些都是中国车企可以汲取经验的地方。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媒体大肆宣扬去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事实上是因为不少日系跨国车企已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销售。2022年的数据显示,日系车在全球的销量达到了惊人的2350万辆,其中本土销量仅为380万辆,海外销量则高达2000万辆。这一数字无疑展示了以丰田为主导的日系车企在海外市场所具备的强大拓展能力。

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丰田展现出了既谨慎又积极的态度。它并没有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纯电动车(BEV)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丰田在电动化转型上有所保留。相反地,丰田在2024财年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1.2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0亿元),这一数字远超中国电动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在2023年的研发投入(395.75亿元)。

丰田表示,2025财年预计设备投资将增加7%,达到2.15万亿日元,研发费用将增加8%,达到1.3万亿日元。

作为投资对象,丰田提到了利用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等通过软件控制汽车的技术。此外,还将强化利用电池和氢能源数据的业务,加强开发有利于脱碳的新一代发动机。

丰田这种“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即保持在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氢燃料电池车(FCEV)等多路径发展的同时,大力投资电动化技术,反映了其对汽车市场未来的多元化布局和对风险分散的战略考量。这种战略的灵活性与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将为丰田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丰田汽车(TM)$ $比亚迪股份(01211)$ $理想汽车(LI)$ $蔚来(NIO)$ $小鹏汽车(XPEV)$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3

  • 推荐
  • 最新
  • 美玉
    ·05-10
    五年后丰田退出全球车企前十,日本造假全球第一。
    回复
    举报
  • Alex_0099
    ·05-10
    美国汽车价格高涨,苦了老百姓,幸福了资本家
    回复
    举报
  • vanhan
    ·05-10
    丰田雇的枪手挺敬业,阴险的小坑挺多啊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