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本轮升浪已到尽头?

$香港交易所(00388)$ 港股终止十连捷,昨天个别累积较大升幅的股份受压,大市成交相对淡静及沽压较轻,暂可视为良性调整。昨天一众中外金融股偏稳,内银内险及大宗商品股看涨,科技股回调。内地社保基金公开首季持仓A股4275亿元人民币,其偏好低估值的价值股及行业龙头股,对目前投资选股有启示。

瑞银认为,继新兴市场基金上季减持中资股持仓2.9%后,环球基金对中资股的「轻仓」程度或已见底,市场似乎已经步入复苏,外资正重新流入。汇丰亦提到,中国的消息面改善、日圆估值遭低估,以及基金对日股的持仓已达「挤拥」程度,都可能推动投资者近期由日股换马至中国股市。

恒指连续3日无法攻破18600点收市,证明去年4月至今年1月累积跌幅反弹61.8%的黄金比率阻力不轻,兼且14天相对强弱指数(RSI)显示大市超买未完全纾缓,短期回调至17700点甚至17200点,暂可视作健康调整。

以往绩推论,恒指本轮升浪应未到尽头。参考1970年迄今,恒指曾12次一口气上涨10个交易日(或以上),中短线都是继续寻顶居多,统计随后20个、30个、50个交易日的上扬比例分别达67%、75%、75%,平均回报为2.55%、3.72%、7.54%。

此外,基本因素亦对后市带来支持。尽管恒指已大幅反扑,估值依旧便宜。根据彭博资料,恒指最新预测市盈率约9.25倍,对比过去5年平均近11.11倍,现时低于均值超过一个标准偏差。

当然,估值低所以值博之外,还需要企业盈利能力配合才能衡量是否吸引。本港并没有强制上市公司发报季度业绩,惟不少于内地或华尔街挂牌的公司都会披露季绩,以反映近九成港股总市值的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计算,共250多间将派发首季「成绩表」,而按已发榜113家企业(占比45%)的销售额及盈利表现,虽然整体缺乏重大惊喜,但随着内地今年经济开局不错,又不断有政策扶持,迭加去年的低基数效应,分析员普遍认为,恒综指成份股今年第二、三季盈利可望录得双位数按年增幅,扭转首季倒退的劣势。

上市公司盈利预告(Profit Alert)也有类似讯号。「盈喜占比」(预报盈喜企业占发出盈喜和盈警总数的比例)显著回升,推动其6个月移动变化从去年5月的约33%,逐渐提高到47%,意味扭转亏损、盈利大幅改善以至强劲增长的企业相对更多。「盈喜占比」跟恒指走势一向存在密切关系,考虑到前者自2024年迄今维持高企,假设预测数字与实质公布结果差距不远,正好从另一角度预示恒指年内仍有上涨空间。

港股短线有点超买,但中线应该已见底,除了瑞银等外资投行,中资券商也纷纷发表报告看好港股后市,中金认为在乐观情景下,恒指现位仍有20%的上升空间,目标22000点。

中金认为,港股4月以来的升浪,主要由资金面推升估值所驱动,风险溢价回落是主要原因,但同一时间,大市超买程度也是2023年1月以来最严重,短线投资情绪上处于透支状态。

若风险溢价回落到去年中和年初水平,约有2%至7%的上升空间,对应攀至19000至20000点之间。不过,若后续政策持续发力,结合政治局会议中关于财政、地产、货币的乐观表述,一旦成功推动信贷扩张,则基本面会大大改善,长线资金亦有可能进一步回流。

在乐观情形下,恒指每股盈利若增长10%,高于当前估计的5%,同时假设当前无风险利率不变,对应恒指约22000点水平。

不计最乐观情景,即使恒指在18000至19000点之间上落,大市成交额都会远远好过今年首季。港股成交若充足,除了港交所(00388)受惠,一众主要面向港股的券商股都会得益,因为近年券商大力削减营运成本,如果成交量增加,盈利能力便会大幅提升。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可能存在严重错误,不作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