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2023:房地产不良贷款一年增加16亿 企业贡献利息收

文:零点财经

近日,浙商银行发布2023年财报。

经济波动之下,该行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业绩,营收利润双重增长;总资产迈上3万亿台阶;营收增速连续10个季度位居股份行首位,净利润重回两位数增长。

用浙商银行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在年报中的话来说就是“,这一年,浙商银行社会形象大幅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

从营收净利来看,浙商银行2023年的业绩可圈可点,但从实际运营来说,其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最低要求一步之遥、地产不良率抬头、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颇有用合规换成长之嫌。

1、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增速重回两位数 

浙商银行前身为浙江商业银行,于1993年获批成立。2004年,该行获批重组为以浙江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浙商银行。

如今我们看到的浙商银行是全国行股份制银行之一,于2004年8月18日正式开业,是一名名副其实的“00后”,总部位于浙江杭州。

虽年轻,但进步快。据统计,截至2023年,浙商银行的营收增速已连续10个季度位居股份行首位。

2023年,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37.04 亿元,同比增长 4.29%,不过,相比于过往几年,其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据财报,2020——2023年,该行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89%、14.19% 和 12.14%。

利润层面,2023年,浙商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 150.48 亿元,同比上涨 10.5%,是其净利润增速自2019年以来重回两位数。

数据显示,2020 年 -2022 年,该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76%、2.75% 和 7.67%。

 2、公司客户贡献利息收入516.87亿,个人客户贡献利息收入263.32亿 

浙商银行的收入来自两大板块,分别是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

2023年,该行利息净收入475.28亿元,比上年增加4.66亿元,增长0.99% ;非利息净收入161.76亿元,比上年增加21.53亿元,增长15.35%。

其中,利息收入1,102.53亿元,比上年增加82.70亿元,增长8.11%。具体而言,发放贷款和垫款产生的利息收入805.95亿元比上年增加52.43亿元,增长6.96%。

图片

财报称,这主要受于贷款规模增长所致。

过去一年,浙商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日均余额1.65万亿,较上年增长12.37%。而整一年内,其由短期贷款和垫款产生的利息收入为409.08亿元,中长期贷款和垫款产生的收益为396.87亿元。

具体到公司和个人,2023年,公司贷款和垫款为浙商银行贡献的利息收入为516.87亿元,个人贷款和垫款为浙商银行贡献的利息收入为263.3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浙商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91%,比上年末上升0.41个百分点,金额增加28.38亿,报告期个人不良贷款总金额为90.86亿元。

图片

非利息净收入方面,主要来源于“大零售、大公司、大投行、大资管、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浙商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61.76亿元,比上年增加21.53亿元,增长15.35%,占营业收入的25.39%,较上年上升2.43个百分点。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0.40亿元,比上年增加2.49亿元,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11.36亿元,比上年增加19.04亿元。

 3、资本充足率下滑 

近几年,浙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备受关注,原因在于自2019年至2022年末,其资本充足率已连续4年下滑,别为14.24%、12.93%、12.89%及11.6%。

2023年,浙商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所抬升,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2.19%,比上年末上升0.59个百分点 ;一级资本充足率9.52%,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 点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22%,比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但即便如此,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最低要求的7.5%也仅有72BP。

面对此情况,浙商银行在2023年做了两件事,一是启动了A+H股配股工作,募集资金约125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二是发行了3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4、房地产不良率攀升 

在对外贷款中,公司贷款占据了浙商银行的大头。目前,在该行的贷款公司涉及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等15个行业。

在众多行业中,浙商银行对于房地产业务的依赖不小,截至 2023 年末,在浙商银行的前十大贷款客户中,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和第十大借款人均来自房地产业,总贷款余额达 193.56 亿元。

而众多的行业中,浙商银行不良率最高的业务板块也是房地产业。2023年,浙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已飙升至2.48%,而在2022年,这一数据为1.66%,2021年仅为0.62%。

具体到数据层面,2023年,浙商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金额为44.08亿元,与2022年年末相比,上涨了16.38亿元。

有意思的是,在相关业务上,浙商银行频频违规。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1月27日,浙商银行贵州分行因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被罚160万元;同月7日,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因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被罚130万元。

 5、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36.64亿元 

在银行当中,重组贷款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它的作用在于既可以降低不良率,也可以化解潜在的减值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浙商银行的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36.6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12亿元。其中逾期3个月以上的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13.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0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是逾期贷款余额减少的一个结果,但接下来,该行会不会为了继续降低不良率,进一步扩大重组贷款规模,有待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因通过重组贷款掩盖资产质量而被处罚的银行不在少数。

11月14日,中国农业银行邯郸分行因通过重组贷款掩盖资产质量,重组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未满6个月观察期上调分类档次,未真实准确反映信贷资产风险状况被罚40万元。

10月30日,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嘉兴分行因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以重组贷款掩盖不良被罚225万元。

2022年12月30日,贵州兴仁农商银行因重组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被罚30万等等。

 6、高管频繁变动,两年时间发生人事变动39起 

过去两年,浙商银行曾因人事变动频繁引发关注。据第三方金融数据分析平台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6月到2023年5月的两年左右时间,该行董监高共发生人员变动39起,是自上市以来变动频率最高的一次,其中,仅离职高管就多达十余人。

而就目前在该行任职的董事长陆建强,从被提名董事长到监管核准,其流程也花费了近一年半时间,这在银行圈并不多见。

 7、2023年罚超2800万元 

回看2023年,堪称浙商银行最闹心的一年。这一年里,该行收到的来自监管的罚单多达15张,涉及金额2800多万元。

至于为何被罚?其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虚增存款;违反人民币流通管理规定;违反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采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

屡罚不止,这既反映出浙商银行在扩张道路上的激进态度,也说明在内控管理上,浙商银行做得并不到位。

 结语:

作为一家“00后”银行,浙商银行的发展速度及亮眼业绩,无疑让部分银行望其项背,但从屡屡收到的罚单以及其经营过程中一些数据来看,其隐患也不少。

一面是监管,一面是在用户心中的形象和口碑,用合规和口碑换业绩,这样的代价真的值得吗?这样的增长方式又能维持多久呢?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