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复旦学霸港股敲钟,荃信生物市值58亿

来源:图虫

公司暂无产品实现商业化。

3月20日,荃信生物登陆港股上市,成为“港股自身免疫第一股”。发行价19.8港元,开盘大涨38%至27.4港元,最高涨42%,每股报28.2港元。

截至午间休盘,每股为26.15港元,涨幅达32.07%,总市值58.07亿。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荃信生物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完全专注于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生物疗法的临床后期阶段生物科技公司。目前,公司暂无产品实现商业化,在研进度最领先的产品,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获批并进入商业化阶段。

复旦学霸的二次创业

提起荃信生物,绕不开公司创始人裘霁宛,其在生物科技及制药行业具备近30年经验。

1993年,裘霁宛毕业于中国复旦大学,取得遗传学及基因工程学学士学位。2005年,又取得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并在后来担任杭州九源基因研究所主任。

在九源基因工作十余年后,裘霁宛离职创业,2008年,裘霁宛创办了专注治疗性生物药物研发的泰康生物。

2015年,裘霁宛出售江苏泰康生物,并开启了二次创业,创建了荃信生物,专注于开发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生物疗法。这一次,裘霁宛没有选择出售公司,而是把荃信生物送上资本市场。

次年,荃信生物就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同人博达、泰州融健达、华鑫创业投资等。

荃信生物另一笔较为重要的融资发生在2020年,当时,在荃信生物B+轮融资中,华东医药以3.7亿元高调注资,成为荃信生物的第二大股东。

在荃信生物的发展过程中,华东医药扮演着重要角色,据了解,华东医药还买下了荃信生物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的国内权益,并有望成为国内首款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

据招股书,荃信生物先后经历了6轮股权融资,累计融资超12亿元,投资者包括前海倚锋、华东医药、勤智资本等知名机构及公司。

IPO前,荃信生物由裘霁宛、余国安、杭州荃毅、上海荃友及信孚同心构成一组控股股东,合共持股33.59%。华东医药通过中美华东持股17.09%,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此外,洪泰健康持股为8.93%,经纬中国持股为4.69%,泰州健鑫、融健达分别持股为3.57%。

All in“全球第二大治疗领域”

招股书显示,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是仅次于肿瘤的全球第二大治疗领域,并见证了一系列重磅药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于2022年的市场规模为1875亿美元,占所有药物总额的12.5%。

作为一家专注于自身免疫产品研发的公司,荃信生物产品管线涵盖了自身免疫和过敏性疾病的四个主要领域,包括皮肤、风湿、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公司拥有9款在研产品,并已有多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

目前,荃信生物有两个核心产品——IL-17A抑制剂QX002N、抗IL-4Rα单抗QX005N,它们目前分别处于3期和2期临床研究阶段。此外,荃信生物还有其它七种候选药物处于不同的研究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研产品QX001S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适应症已提交上市申请,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获批。

根据荃信生物招股书,截至目前,公司未实现商业化,无主营业务收入。

招股书显示,荃信生物2021年、2022年年度亏损分别为4.26亿元、3.12亿元;2023年前9个月,荃信生物期内亏损为3.86亿元,上年同期的期内亏损为2.06亿元。

对于公司亏损,荃信生物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公司产品未能实现商业化,且研发创新药物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前期需要大量的资本开支,导致公司持续亏损。

具体来看,荃信生物的研发开支主要包括第三方承包成本、员工成本、所用材料及耗材成本以及折旧及摊销开支。于2021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52亿元、2.57亿元、1.9亿元及2.63亿元。

如今,随着公司上市进程的加速,荃信生物的融资渠道得以拓宽。公司需要将核心管线快速孵化上市,后续才能给投资者交出一份满意的商业化答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