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考古教授,闯入探店的多元宇宙

探店早已经不是最初所被大家认知的那样了。无论是「探」的方式,还是「店」的类型,都在扩展边界。探店,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主动探寻姿态。在不同达人的镜头下,我们能发现这些看似日常的店面下,还有着多么丰富的层次。

作者 | 赛娜(北京)

看美食探店视频,怎么还把自己看成博士生了?

在抖音@张良仁教授的视频下方,有不少观众表示「我在教授这里云读博士」。张良仁在抖音发布的视频,基本都是美食探店视频,从去年8月至今已经探访了80多个宝藏小店。而他本职工作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教授,他的探店视频也颇有考古之风:在小火锅店里夹起一道菜就能说出它的历史,每个食物的发源、演变都信手拈来。

这种独树一帜的内容,收获了很多好评。有人认真地抄下了张良仁提及的食物知识并晒出了手抄笔记,有人借看视频的机会复习历史知识,还有不少人咨询:能跨专业读您的研究生吗?张良仁的评论区成了不少抖音网友的欢乐源泉,因为在抖音做探店,他被央视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受邀登上了央视热门节目《三餐四季》、江苏卫视元宵晚会,他也调侃自己「太爱美食吃上央视是什么体验」。

张良仁的视频会让人不禁感慨:探店,原来能和看似非常遥远的考古做结合。其实,探店早已经不是最初所被大家认知的那样了。无论是「探」的方式,还是「店」的类型,都在扩展边界。探店,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主动探寻姿态。在不同达人的镜头下,我们能发现这些看似日常的店面下,还有着多么丰富的层次。

1、美食探店,亦可考古

2023年8月,张良仁教授发出了他在抖音的第一个视频。在模仿「王家卫」抖动式拍法的镜头下,他聊起了流行的香港文化,走进一家港式茶餐厅,对着烧鹅聊起了一段史书中与他有关的故事:据说战功的赫赫徐达将军,就因吃下了朱元璋赏赐的烧鹅殒命。

这则视频,定下了张良仁的探店主基调:随便进入一家店,都可以像进入考古现场那样聊起美食的历史。吃汽锅鸡时,能从尼克松访华聊到早在商朝就已经有了汽锅的雏形;在教大家「三品鸭血粉丝汤」之余,说起了它短暂的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就是在旋转小火锅店,挑战「吃到什么就说出它的历史」。「油条」背后原来还有南宋秦桧与岳飞的传说,百姓油炸「秦桧夫妇」,这就是油条总是成双成对的原因;腐竹已经有了一千年的历史,豆浆面上的膜晒干就成了腐竹;一直被认为是日本人发明的方便面,其实在中国早有雏形……这一刺激的挑战,也让这则视频的收获了将近10万的点赞量。

在张良仁的镜头下,生动起来的不仅是看似严肃、枯燥的美食历史知识,还有这些美食的制作者们。

长得像宫崎骏的爷爷,在南京的小巷里坚持用柴火和大铁锅煮馄饨,老店「京华汤包」的店主,20年来几乎是全年无休。张良仁的「赛博学生」们,带动大家纷纷前去店里「考古」。在他的视频里,被考古的不仅是美食,还有小店主们的生活。

对张良仁来说,拍摄探店视频并非是「不务正业」,反而是职业生活的一种趣味性的延续。今天的短视频素材,未来也许能成为新的史料,就像李白的唐诗,清代的文人笔记,是今人了解古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窗口。张良仁的探店连接着两端,一边是食物的历史,一边是制造食物的人以及品尝食物的人在经历的当下。

连接着「考古」与「探店」这两件看似不搭边事情的,正是好奇心。张良仁相信,人类对历史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我们都想知道古人是如何生活的。而在普及美食知识之余,探店行为带动了宝藏店主们的关注度,属实是意外之喜。

做了40年柴火馄饨的「宫崎骏老爷爷」,在张良仁教授拍摄后,成了南京一道知名美食打卡店,探店视频显著增多,脱口秀演员毛豆也记录下了自己与店主聊完后感动的落泪。不少南京大学学生,都会跨越大半个城区前往被张良仁教授拍摄的20年老店京华汤包打卡,店主还加了不少学生的微信,店里的营业额和知名度都提高了很多。

在张良仁的带领下,一批人不仅有了对自己每天都在经历的美食的考古热情,还有了挖掘身边宝藏小店的好奇心。在张良仁抖音视频下方,不少人顺着他的科普,聊起了自己对这个食物的感知以及此前了解到的小知识,晒出自己珍藏在心头的宝藏小店,还会分享自己家乡的美食历史。

一则则探店视频,就这样带动了大家对美食与宝藏小店的「考古」热情。

2、「知识不应该被垄断」

其实,在做探店博主之前,张良仁的生活离「美食」很远。

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时,张良仁的身高仅有一米四八。营养不良是其主要原因,中学时期住校六年,他每天的菜就是从家里带来的梅干菜、豆腐乳和豆瓣酱。长年累月精打细算,全力投入学术研究的生活,让他对美食的不重视延续了很多年,去美国的第一年,他自己做饭。为了节省时间,他把牛肉、鸡肉、土豆放一起煮,煮一锅吃三天。不久,他就因为低血糖,搬桌子时差点晕倒。

在南京拍摄一系列探店视频之前,他在南京大学附近住了九年,吃饭基本都在学校食堂和小区门口的饭馆解决,活动半径不超过5公里。夫子庙、老门东这些南京游客必去的地方,他也都是拍视频以后才去逛的。

张良仁教授密集地输出了很多南京美食探店内容

这样的他,与美食发生联系,还是因为自己的职业。

去年,张良仁偶然间读到了一本上世纪70年代的专著《中国文化中的饮食》。这本书展现了从先秦讲到清朝,这片土地上的食物演化。他由此思考起了考古与饮食的联系,这也让他与经朋友介绍认识的新媒体公司创始人戴运哲一拍即合,定下了美食探店博主的定位。

同时,张良仁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曝光,能够让自己所在「外国考古」领域,能被更多人关注。相较于国内考古的百年历史,中国学界对外国考古工作的关心开始得非常晚。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张良仁在伊朗的考古于五年前停滞了。他希望能通过「当网红」,收获一些影响力,进而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世界考古的认知,获得更广泛的支持。

他的坚持,对中国考古研究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早在2010年,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前任所长王巍就发现,丝绸之路上各个关键的城市,都被各国的考古队占了。中国不去发掘,对丝绸之路的发言权就会受限;学界缺乏国际视野,也会限制对中华文明自身的把握。

「做网红」,除了想给冷门的外国考古送去一些暖意,他也有着作为知识分子朴素的心愿。在@抖音科普 对他的采访里他说,「我们得到了知识,不应垄断在我们手里,而是应该飞入寻常百姓家,毕竟知识是属于大家的。」

从目前来看,考古与美食探店的混搭,正在让张良仁的美好期许逐步成真。即使是在讲解美食历史知识的时候,他也没有让自己端着,而是一直在不停学习和适应着抖音流行的表达方式。这在他年后发布的视频里表现的尤为突出:在2月底一期视频里科普宋朝的点茶文化时,他用了「系统文」的方式做包装;3月发布的一则挖笋视频里,他就唱了春晚大火的《上春山》。

凭借着开年后这样一系列优质而不失幽默的视频内容的输出,最近一个月,他的粉丝从30万增长至170多万。厚重的知识与美食探店的混搭,正乘着流行的翅膀飞到更多人的身边。

3、美好生活里的一颗探头

对张良仁来说,考古是他伸进生活的探头,是他感受、表达的方式。

在抖音,各行各业、有着不同成长背景的人,也都在试着把「探店」作为自己探索美好生活的方式,让现在的探店变得更加多元了起来,什么样的角度都可以做探店,什么样的生活和产业都有能伸进探头的角度。

@真探高文麒 有着20多年美食行业积累,曾担任《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丰富的行业履历是他「探」的资本,食材、味型、烹饪手法,美食背后的掌故和逸闻趣事都信手拈来;同时也成了他「真」字的底气,他的抖音探店视频里并不会都是溢美之词,而是敢于对许多「老字号」开炮。

直接评价老字号的香椿酱「下手不够重」

没有如此深厚的积累,年轻人一样可以用自己敏锐的嗅觉和职业优势,做不一样的探店。95后@酒哥嘴不瓢 和 @焦哥嘴笨 是两位老友,两人的互联网从业经历让他们拥有把探店「化零为整」的能力,做出了一张「北京美食地图」。工作浸淫出的产品思维,也让他们能够帮助店家设计优惠套餐、规划店家商品思路。

@焦哥嘴笨 有很多攻略向、团购向内容

不仅仅是素人,艺人也会选择抖音作为分享生活、探店种草的重要平台。

《炊事班的故事》里洪班长的扮演者洪剑涛,戏内的形象总与「吃」紧密相连,戏外,他也成了一名粉丝超220万的美食探店博主。跟着剧组拍戏时,他就会随缘在周围觅食,有粉丝好奇剧组的美食,他就把镜头对准工作餐。小店经由他的分享,烟火气更加有感染力了。粉丝在私信里发来同店的打卡,说这些小店生意太好了,去了总扑空。能在分享生活之余帮助小店老板生意更好,让他更加开心。

对用户来说,观看多元的探店视频,是打开这个世界不同的方式。

试想,同样是一家店,张良仁能带你追溯食物的历史,高文麒会从多年餐饮的角度,为你讲解这道菜的做法,洪剑涛给你分享觅食的体验……一个看起来扁平的世界,就这样通过他们的讲述变得立体了起来。而在抖音搭建的生态内,从感兴趣到真的体验商品,多数时候已经可以「一站式实现」。

看了这么多探店视频之余,不少用户自己都带上了「探店」的意识,学着用自己的语言展现自己看到的商业景观。这在春节期间格外明显。据抖音相关数据,2024年春节假期(除夕-大年初六),有319万人在返乡时打卡了自己家乡的宝藏小店,发布784万条视频。他们的分享点燃了围观者的热情,为家乡带来经济收入11.85亿元。

对商家来说,探店博主的分享,给了不少用户看见自己、了解自己的机会,也多一次跟潜在客户沟通的机会。整个2023年,抖音上的探店达人数量增长2.89倍,达人探店助力实体商家增收946亿。

探店,实打实地在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探店带来的流量能否被商家抓住,终究是要靠他们的能力,消费者们最终都会用脚投票。至少,探店视频让这些有实力、有情怀的店主,不会被淹没在信息热潮下,能够让消费流动起来,同时也启发顾客,找到他们可能自己都没有发现的、自己需要的东西。

不同的探店博主,在用他们积累至今的人生履历和经验,作为你的眼睛代你探索着世界。在当下的我们是幸运的,只要我们足够有好奇心,就能够在小小的手机荧屏里,找到不同的探头。

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别人探索美好生活的眼睛。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