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 | 3月3日

图片

温馨提示:本文有偿阅读

昨天高哥给推荐了一部电影《周处除三害》。

我还以为是《世说新语》里那个典故拍成电影了,少年周处身形魁梧,武力高强,却横行乡里,为邻人所厌。后周处只身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浪子回头、改邪归正,至此,三害皆除。

高哥给我说,是台湾电影,阮经天主演,只是借用了这个典故的名字。

今天专门看完了,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

佛教中,把“贪嗔痴”称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这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

鸽子代表贪。

因为鸽子的吃食行为是永不满足的,这正好与贪欲的本质相符,所以佛教认为鸽子是贪的象征。

象征一切贪图金钱、名利、美色、美食,影片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尊者林禄和一身洁白的衣服,和鸽子一身洁白的羽毛暗合,尊者人模狗样的,享受教徒的跪拜,从他们身上搜刮钱财,背地里美女在怀……

蛇代表嗔。

嗔指的是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古人又认为蛇脾气暴躁,容易攻击人,所以用蛇来代表嗔。

影片中的嗔代表人物就是香港仔,还记得他的蛇纹身吧?香港仔的性格,气暴躁,容易攻击人,对小美有着变态的控制欲和毁灭欲,小美同时也是他解决欲望的工具。

猪代表痴。

痴指的是不明事理,对物的执着和固执,不会理性客观看待问题,代表人物正是主人公陈桂林。

猪,在佛教中则用来形容蠢笨,对应了痴。陈桂林之所以杀人,是为了善良和正义吗?

整场电影看下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桂林的几次吃饭。

一出场就是吃饭,这次是有黑帮小弟凑上来口沫横飞的大赞他的英雄事迹时,他在旁边狼吞虎咽的吃着一份盒饭,还一边吃一边笑,那种满足和得意,简直溢于言表。

4年后,他处境落魄,回家看到做“警示标记”的糖果仍在原地,他吞下糖果的动作非常凶狠,充满了求生欲望,当被医生告知自己病重,他叼起烟凶狠的抽着,没有放弃换肺的希望,自首不成跑去追杀香港仔,他坐在车里吞下食物,眼睛一眨不眨,满是吞噬敌人生命的渴望。

到了新心灵舍,邪教人员给他端上食物,一堆素菜白粥也让他吃出了茹毛饮血的架势。

干掉邪教自首之后,死刑前的最后时刻,是他的断头饭,桌上放了一大堆食物,还有啤酒和烟,到了这个时候,他吃饭的动作终于从容起来,不再那么急迫,甚至还有几分悠闲。

他把只抽了一口的烟熄灭在杯中,平静的站起来走向终结。

这或许是他吃的最郑重的一餐饭,也是他面对的最郑重的一次死亡。

在此之前,死亡和杀戮对他来说,总是那么简单,那么轻浮,甚至愉悦,就连观众也能感受到那种轻易,生命之于他简直轻如鸿毛,甚至不如他被叫岔了名字更让人恼火。

他嘴上说着要效法周处除三害,却不知人家周处想除三害的动机是要为民除害,而非显摆自己的强大,甚至包括这个电影故事的原型刘焕荣,也是被迫加入黑帮,有机会也会主动做善事帮助穷人。

但陈桂林,他一开始做事的目的和行善没有任何关系,直到自首那一刻想的也是自己扬名立万的光彩,而非什么惩恶扬善。

所以最后真相揭晓,原来他不是真病,他的所作所为真的要断送了自己的命,这时他的傲慢才被打破,才隐隐窥探到了渺渺天意,明白什么叫造化弄人。

所以这个故事的重点其实应该是这里,是在他发现自己被骗了之后,他是如何接受,如何开悟,如何意识到自己的恶,但是这个"除第三害"部分,相比较前面的“除一害二害",其实会显得力道不足,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无论篇幅还是内容都偏想当然,虽然演员表演不错,但是情节上有空缺,还是有点遗憾的。

而且,仔细想想,按照这个逻辑,真正除三害的根本不是陈桂林,而是张贵卿医生,兜兜转转,原来她才是主动出手,一箭三雕,陈桂林只是她的傀儡,而她也是由此赎罪,比起陈桂林,她倒更像是“周处"了。

但无论如何,哪怕只看除前两害的过程,这个电影也算值回票价,从犯罪电影的角度,他简化了一些复杂内容,突出感官刺激,故事逻辑简单,节奏明快,说理浅显,观影门槛很低。

让我甚至有点想到当年的《古惑仔》,这种电影很适合大众观看,在这个犯罪片空白的档期,想必票房是不会差。

剧情里,我对邪教这个片段很感兴趣,陈以文饰演的尊者确实非常有带入感,把邪教头目的特点演绎得入木三分。

这种邪教如果弱化一下,就是教练技术,教练技术也是专治各种不服。

特别是那些被朋友“绑架”去上课的,去之前笃定就是传销,可是朋友已经帮你把钱给交了,不去上觉得对不起朋友,于是就去上课体验一下,明知道这玩意都是骗人的,想着自己去炸场子。

可是,一开课,与那些专业的老师一过招,这些刺头就全反水了,很多人反而成了最得力的推广者,甚至是主动现身说法:我以前也不信,你看,我现在就信了,没事,来听听吧,课程费我都给你交上了……

不管你是什么人,富翁、政要、黑社会,不管你曾经的位置多么耀武扬威,面对教练技术的教练时,一样被挑落马下,心服口服!

我去炸场子那一次,班上有个同学是山东的,还是个搞房地产开发的,牛逼的很,随身还带着俩助理,说是助理,人高马大,其实就是保镖,来的时候就是不服气,要和教练碰一下,就是挑战的意思。

让两个保镖在门口待命,他自己进去会会教练,一上午课程跟下来,哭得跟个孩子一样,当场给两个保镖也报了名,说是回去要让公司中层以上都得参加培训。

被降服了!

进来的时候是大哥,结课的时候就是二傻子,嗓子是嘶哑的,在台上又蹦又跳,口号嗷嗷喊:我要怎么怎么,若是实现不了,我要怎么怎么……

完全就是疯癫状态。

每个人,都会被这种场域催眠,特别是群体场域下,更容易被催眠。

催眠可以使每个信服者失去理性,若是王心凌朝台下喊:请所有我心爱的男孩子脱下上衣……

请放心,所有人都会脱的。

注意,我说的,是所有人!

说起教练技术,我和组织者深入聊过,因为我参加完之后完全不受影响,他也很意外,愿意和我探讨,他组织的班上曾经出现过2个有意思的案例。

一个是疯了,字面意思,就是真疯了,是个搞电商的,上完课之后,就疯了,疯了之后大家没有一个敢承认是自己介绍过去的,那?组织者说了,口径一致,是他自己非要参加的。

一个是艺术学院的研究生,上课的时候留个长发披肩,男的,很有个性,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不是,是琴棋书画。教练技术就是要挑战你的个性,你不是有个性吗?你不是长发披肩吗?课程到了挑战自己的环节,艺术生自己把长发剪了,还剃了板寸,自那之后,他头发就再也没留起来过,过去怎么看都有艺术气质,现在怎么看都是民工,整个人气场也没了。

现在的直播,也是催眠,一对多的催眠,别看现在直播带货老说创纪录,十几亿、几十亿,未来一晚上上千亿也会出现的。

大家现在都明白了,未来个人的机会在哪里?

不再是打造某一款产品了,而是要把焦点放在打造影响力上,让自己有属于自己的信徒,从而能实现什么结果?那就是你卖什么都赚钱,因为你是可信的,又有足够多的人信你,这不就是最美好的事业吗?

什么都可以卖?

什么都可以卖!

你看董宇辉,就把内衣内裤的链接在那挂着,都不需要解释,就呼呼卖完了。

那,影响力如何打造?

第一,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输出方式,你擅长写?读?还是出镜?

第二,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输出领域,你喜欢历史?科普?情感?

什么都可以,哪怕你不专业,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输出,总可以吧?

只要能坚持,就没问题。

怎么才能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那就要思考,我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

有人说,我只会贴瓷砖,可以吗?

无妨!

就怕你贴得不好,研究也不深。

我在众筹网站上看到过一个神奇的项目,就是众筹,然后去西安学习忒瓷砖,每天在短视频平台直播,一堆人看!

你要反过来想,那个教贴瓷砖的,就是高手,他肯定是有过人之处,要不为啥那么多人跟着学?例如他是不是技术很先进?他是不是采用了激光标尺等科技工具?

学习是要有天赋的,能把人拉开差距。

如果我去虚席贴瓷砖,我也能月入数万,无非就是我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条理化、经验化、量化,然后开培训课就是了,甚至还会出一本书……

领域不在于大小。

而在于深耕!

有些人呢,深耕的过程中变坏了。

你们知道吗,现在有个生意,叫管培生。

就是交个3-5万块钱,去短视频博主的公司上班。

交了钱干嘛呢?

剪博主日常的视频,分发到各大平台,分销博主的产品,赚提成。

你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很多培训老师的大量切片短视频,就是这么来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周文强,就是那个“有个人姓科,叫科比”那个,他的切片短视频全网络都是,一年营收据说十几亿。

有些公司,靠这个项目能招到几百人。

最近暴雷了很多!

我回头想了想,他们的用户群,其实多数就是刚进社会的年轻人,对自媒体短视频,没有什么认知。

知道能赚大钱,但不清楚短视频,能跑出来的概率是多少。

另外一部分,就是年纪大一点的人,手里有点闲钱,想个小本生意的这种。

博主会把万分之一,能赚到大钱的案例拎出来,洗脑式地告诉大家。

只要执行力到位,听话照做,你们一样也可以的。

最后做不起来会告诉你,要利他、要感恩,从我这里出去的人,随便去那家公司入职,那都是几万起的。

有些做不起来的,被人这么一PUA,想想就算了。

也有气不过,玩命维权的。

做IP是万分之一的概率,哪怕几万粉丝都不容易的,不是靠勤奋就能拼出来的。

而自媒体离钱最近的,就是直接卖货。

那种打造IP想赚钱的,不适合新手的。

路径太长,骗子又多,会饿肚子的。

在投资领域,也是一样,套路非常深。

我觉得有必要重点的聊一聊遍历性。

因为这个概念在金融市场极其重要,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

什么叫遍历性?

官方概念我就不说了,本身是一个动力学概念被金融学借鉴。

简单解释一下,世界上有两种概率:一种叫做集合概率,一种叫做时间概率。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集合概率等于时间概率,但并不是,因为后者不具备遍历性。

举个例子:

假设有一种蘑菇,中毒死亡概率是1%,那么如果找100个人来吃,大概率会有一个人中毒死亡,而另外99个人什么事情都没有,还会告诉你这种蘑菇味道有多鲜美。

这里就是集合概率,若干样本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概率。

现在换一下,假设还是这种蘑菇,让一个人反复吃100次,这时候这个人的中毒概率还会是1%吗?

不会的,几乎必死。

这种单一样本穿越若干时间的概率就叫做时间概率。

很显然,集合概率不等于时间概率。

也就是说,后者不具备所有时间样本的遍历性(可能吃第十次就中毒了,后面的概率跟他没关系了)。

为什么遍历性这个概念在金融投资中如此重要?

因为大部分金融集合概率对个体的时间概率没有意义。

通俗的话讲,只要一种策略有爆仓的概率,不管这个概率在集合概率下有多低,但是在个人的时间概率下,只要时间够久,就一定会爆仓。

九成的投资者事实上都倒在遍历性上,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策略不具备遍历性,剩下什么概率、赔率、正期望、复利,都等于零。

而现实中,却有无数人向你兜售非遍历性,我称之为遍历性骗局,下面就举几个常见的遍历性骗局例子。

例子一,还记得早年间A股流行过各种股神大赛,这种比赛比拼的到底是什么?

是谁的策略更好吗?

不是的!

大家比拼的是谁的小号更多!

举个简单例子,假如你有一个策略,爆仓的几率是90%,但是有10%的机会翻三倍,那么你把基于这种策略的不同标的交给不同的小号,最后,你一定是股王。

为什么?

因为多账号等于你在处理集合概率,那些挂掉的策略不需要你管,只要有一个策略存活,你就无敌了,任何符合时间概率遍历性的策略都无法跟你这种极端策略竞争。

例子二,雪球本身就是一个大集合,因为存在集合概率。每年,都会发现一些特别牛的大V出现,吸引着无数小散跟风,而这种大V,不过三五年,就销声匿迹了。

原因无他,只有承担极端风险的策略在幸存者偏差下才会呈现出极端收益,而这种极端收益吸引着小白跟风,通常这种策略是不具备遍历性的,在时间面前,很快就露馅了。

例子三,不止是我们个体小打小闹,大到基金公司,也一样,一个基金公司下面若干基金经理,每一个经理干一个热门赛道,在集合概率下,一定会跑出收益特别好的,然后重点宣传这个特别好的,基金规模不就起来了?

当然,最后结果你们都懂。

所以,在你投资之前,一定要想明白你的策略是否具备遍历性,假如你的策略有概率把你逼入绝境,那么放心,绝境一定会找到你。

在日常生活中,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都没有信心。

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

当然,这其中可以投机。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依次站起来大声朗读课本,我会提前数一下在我前面还有多少人,看看我要读的是哪部分,这样我就能在轮到我朗读前先练习。

我想我人生的投机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当然,焦虑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对抗投机和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律。

我总是提到要日复一日,要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

其实就是培养习惯,既是培养我自己的习惯,也是培养读者的习惯,形成一个反向的督促和砥砺,如果有哪天没更,那么读者就会问,哎?景辰今天怎么没更新呢?

我每天写7000字,很牛吗?

算不上,你知道唐家三少吗?

每天至少8000字,而且坚持了快20年了,他从2004年出道至今,从未间断,已经出版了数百本小说,每年版税超过2500万,已经是网络作家的领军人物。

他谈到一个观点,就是一定要让读者习惯有你,感觉就跟吃早晨、女朋友的晚安问候一样,每天缺了这个,就会感觉少了点什么……

你想想,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勤奋,你咋可能超越他呢?

连追赶的可能都没有!

唐家三少的小说并不严谨,而且有大量的重复、借鉴,但是你不能否认他的勤奋,很多专业人士把他的写作比喻成生产,他不认可这个词,他坚持是在创作。

他就是影视行业的刘德华,就是勤奋!

一些读者觉得我很闲,似乎都不用上班似的,其实,你却不知道我在做机械工作、开无聊的会的时候脑子里想的什么,我每天都知道我该做什么,还知道本周该做什么,而你未必知道今天干了啥。

每天睡觉前,一定要问问自己,今天干了啥,明天要干啥。

我充分利用日程软件,严格规划好每天的重点日程,时间颗粒度是按照1个小时来划分的,每天干完了就打个勾,时刻轮询一下,还有哪些事没干、还有哪些事要干,很有用。

就像写文章,我每天拿出3个小时,日复一日,生产的虽然都是奶茶、快餐,但是不要紧,因为快餐也可以实现原始积累,同时可以让自己达到新的高度,你站的高才能看的远,才能对人生看的通透。

你想啊,我每天感悟这么多,如果沉淀下来,准备写一部精品。

那?易如反掌。

我既有原材料,又积累了写作的技巧。

该沉淀的时候,就要沉淀。

等你真正想通了,如何沉淀的时候,你就会自律了。

张朝阳尹烨谈“沉迷手机如何应对”?

给出了一个答案:人要有自律精神。

能否自律,这是最难的。

因为是反人性的,是对人性的摧残。

怎么办,怎么自律?

除了性格这种天生的基因外,后天可能通过立志,有大目标、大方向来解决。

发现很多年轻人在学习阶段有目标,高考前目标明确,就是考清北,考985、211。

但进入社会后,没有明确的目标了。

工作了,没有人逼你了,于是每天浑浑噩噩,打游戏看偶像剧,只凭着自己的爱好和感官刺激,活得跟动物一样。人和人的差距就在这里。

人和人、团队和团队、公司和公司的差距,也在于此。

要说能不能做管理者,只选唯一的一条标准,那就是:能自律和主动做事的人。

不过,纯粹的自律也要不得,有时候看现在的小孩子自律读书、学习,有种莫名的心痛,等他们长大以后,不知也会经历一些怎样的磨难。

我希望他们能够做一个自律、正直、善良的人,但是又怕他们,只会做一个自律、正直、善良的人。

这事,今天看完《周处除三害》之后,一直在思考,脑子里一直想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大法官》。

你只要掌握奇迹、秘密和权柄,你就能控制人类。

你就能做出最大的恶。

很多电影,你看完的感受是:千万别干坏事,否则你就太惨了。

而这个电影看完,感受是:千万别干坏事,否则你就太遗憾了。

有时候,那种遗憾会久久在你的心头缠绕,比千刀万剐还难受……

因为对陈以文饰演的尊者还有感情了,还是想感慨一下:

有时候诚实很重要,尊者但凡真给桂林仔拍一张X光片,他都不用死。

# 分享我的交易策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