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继续看多美债——1月FOMC及美国财政部发债计划点评

●●●●

投资要点

 —●●●●

一、2024年1月FOMC会议进一步确认加息周期结束,联储放缓缩表的时机或已临近

1.1、FOMC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确认加息周期结束

  • 2024年1月31日,美联储FOMC会议公布决议,继续维持利率水平在 5.25%—5.5%的水平不变。会议声明的变化和鲍威尔的会后发言都进一步确认加息周期结束。2024年1月会议声明删除了2023年12月会议声明中“额外政策收紧程度”的措辞,取而代之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鲍威尔在会后发言中表示:“在本轮紧缩周期中,我们的政策利率可能处于峰值,如果经济按预期发展,则在今年的某个时候开始放松政策限制可能是恰当之举”。

  • 何时开始降息?会议声明中表示“在对通胀率可持续地向2%迈进的信心增强之前,降低目标区间是不合适的”。而鲍威尔在发布会答记者问中表示,他认为在3月会议之前很难达到降息所需要的条件。

  • 这一表态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会后3月降息预期下降,5月降息预期进一步提升至90%以上。1月份美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非农就业、失业率、零售、GDP等都显示美国经济依然有韧性。所以,在会议之前,市场对于3月降息的预期就已经下降至44.6%的概率。会后对于3月降息的预期进一步下降至36.8%的概率,但是对于5月降息的预期从会前83.6%的概率提升至92.8%的概率。

1.2、1月FOMC会议维持缩表节奏,3月会议有较大概率给出放缓缩表计划,二季度开始实施

  • 本次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答记者问时表示,3月FOMC会议会深入讨论缩表进度和节奏,不一定等到逆回购降至0,可能在逆回购稳定在一定水平时就会采取行动。我们在 2023 年 12 月 5 日发布的 2024 年度策略《全球“慢速”时代:精选“卷王”与科创》判断,联储政策转向宽松最早有望出现在2024 年二季度。联储政策放松的契机来自:1、逆回购“蓄水池”正常化之后,联储缩表对流动性的冲击超预期。2、商业地产爆雷,中小银行出风险。

  • 首先,逆回购“蓄水池”正常化之后,联储缩表对流动性的冲击将增大。以史为鉴,银行准备金降到较低的水平,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比如2019年9月美国回购市场的流动性危机,最终导致联储连续降息以及再度扩表。我们预计在三月份联储会议上就将公布放缓缩表的计划,可能于二季度开始实施,这将避免类似2019年流动性冲击的重演。假设逆回购按照2023年8月以来的速度继续消耗,预计在4月底5月初即将回到疫情前的水平。2023年由于中小银行危机推出的BTFP工具即将于3月11日到期,目前余额为1678亿美元。

  • 其次,关注商业地产是否爆雷、中小银行是否出整体性风险,从而成为倒逼联储提前开始宽松的契机。我们年度策略《全球“慢速”时代:精选“卷王”与科创》中提出, 2024 年警惕美国商业地产的压力和对小银行的潜在冲击。2024 年 1 月 31 日,纽约社区银行(New York Community Bank,NYCB)股价下跌 38%,促发因素在于公司下调了股息分配以筹集资本金,因为收购了去年暴雷的 signature bank 之后,该行资产规模迈过千亿美元关口,按照监管规定需要预留更多资本金和损失拨备。同时,该行的贷款非常集中于商业地产领域,该行的利润受到商业地产贷款重定价的冲击。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纽约社区银行(NYCB)的风险是否是个例,是否会传染。

二、美国财政部缩减融资需求,降低美债供求压力

2.1、1月底财政部公布了新的融资计划,下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融资规模,公布的第二季度融资规模较此前三个季度大幅下降。从2023年8月以来的困扰美债的供给压力后续有望明显缓解。

  • 在 2024 年 1 月至 3 月的季度,美国财政部预计将借入 7600 亿美元的私人持有净有价债务。借款估计比 2023 年 10 月宣布的低 550 亿美元,美国财政部表示主要是由于预计净财政流量增加和季度初现金余额增加。

  • 2024 年 4 月至 6 月的季度中,财政部预计将借入 2020 亿美元的私人持有净有价债务。这一金额将较此前三个季度大幅缩减,2023年第三季度10100亿美元,第四季度7760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7600亿美元。

2.2、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债券拍卖计划也显示了在二季度,美债的供给压力将下降。美国财政部将在 2024 年 2 月至 4 月的季度继续逐步增加2年期及以上债券拍卖规模,根据目前预计的借款需求,美国财政部预计在之后未来几个季度内,不需要进一步增加拍卖规模。

三、趋势比节奏更重要,美联储降息之前持续看多美债

我们持续强调,2024年美债是牛市,美债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趋势大概率下行,建议在美联储第一次降息之前都值得择机增持美债,特别是在4%以上是2024年配置性价比较高的时机。

  • 虽然美联储打消了 3 月降息预期,但是,趋势比节奏更重要。参考历史经验,联储货币政策过渡阶段,美债收益率趋势下行。回顾 80 年代以来 6 次加息周期,末次加息后至下一轮首次降息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皆呈现下行趋势。如果1季度美债因为联储降息节奏的预期变化出现调整,每一次美债收益率的反弹都是配置美债的时机。

  • 美债供需关系改善。美联储及时开始放缓缩表讨论,若能够在 3 月给出放缓缩表的讨论将及时降低缩表对金融体系流动性产生的压力。财政部新的发债计划,也降低了美债的供给压力。

  • 如果纽约社区银行(NYCB)的风险进一步发酵并传染至其他商业地产贷款较多的银行,将倒逼联储提前宽松。

风险提示:大国博弈风险;美联储政策紧缩超预期;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

●●●●

报告正文

 —●●●●

一、2024年1月FOMC会议进一步确认加息周期结束,联储放缓缩表的时机或已临近

1.1、FOMC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确认加息周期结束

2024年1月31日,美联储FOMC会议公布决议,继续维持利率水平在 5.25%—5.5%的水平不变。会议声明的变化和鲍威尔的会后发言都进一步确认加息周期结束。2024年1月会议声明删除了2023年12月会议声明中“额外政策收紧程度”的措辞,取而代之以“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鲍威尔在会后发言中表示:“在本轮紧缩周期中,我们的政策利率可能处于峰值,如果经济按预期发展,则在今年的某个时候开始放松政策限制可能是恰当之举”。

何时开始降息?会议声明中表示“在对通胀率可持续地向2%迈进的信心增强之前,降低目标区间是不合适的”。而鲍威尔在发布会答记者问中表示,他认为在3月会议之前很难达到降息所需要的条件。

这一表态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会后3月降息预期下降,5月降息预期进一步提升至90%以上。1月份美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非农就业、失业率、零售、GDP等都显示美国经济依然有韧性。所以,在会议之前,市场对于3月降息的预期就已经下降至44.6%的概率。会后对于3月降息的预期进一步下降至36.8%的概率,但是对于5月降息的预期从会前83.6%的概率提升至92.8%的概率。

1.2、1月FOMC会议维持缩表节奏,3月会议有较大概率给出放缓缩表计划,二季度开始实施

本次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答记者问时表示,3月FOMC会议会深入讨论缩表进度和节奏,不一定等到逆回购降至0,可能在逆回购稳定在一定水平时就会采取行动。

我们在2023年12月5日发布的2024年度策略《全球“慢速”时代:精选“卷王”与科创》中判断,联储政策转向宽松最早有望出现在2024 年二季度。联储政策放松的契机来自:1、逆回购“蓄水池”正常化之后,联储缩表对流动性的冲击超预期。2、商业地产爆雷,中小银行出风险。

首先,逆回购“蓄水池”正常化之后,联储缩表对流动性的冲击将增大。当银行准备金水平达到联储认为的“充足准备金水平”时,联储将停止缩表。

  • 2022年6月以来联储缩表效应大部分被逆回购的下降吸收,随着2024年逆回购有望降至正常化,缩表对银行准备金的冲击将加大。2020-2021年美国实施超级快速的货币财政政策,逆回购市场的规模猛增,形成“蓄水池”作用。2022年6月1日至2024年1月24日,美联储总资产下降了12378亿美元,在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逆回购下降了12505亿美元,银行准备金反而增加了1323亿美元。

  • 以史为鉴,银行准备金降到较低的水平,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比如2019年9月美国回购市场的流动性危机,最终导致联储连续降息以及再度扩表。2017年10月-2019年7月联储持续缩表的影响下,银行准备金占GDP的比例下降至不足8%。此时叠加季末缴税等交易性因素,回购市场出现了利率飙升的现象。

我们预计在三月份联储会议上就将公布放缓缩表的计划,可能于二季度开始实施,这将避免类似2019年流动性冲击的重演。

1)假设逆回购按照2023年8月以来的速度继续消耗,预计在4月底5月初即将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届时,联储继续缩表将冲击银行准备金。截至2024年1月14日,银行准备金占GDP的比例为12.7%,而2011年以来这一比例的中位数水平为11.9%。

2)2023年由于中小银行危机推出的BTFP工具即将于3月11日到期,目前余额为1678亿美元,如果BTFP到期不再续作,会使得联储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收缩。

其次,关注商业地产是否爆雷、中小银行是否出整体性风险,从而成为倒逼联储提前开始宽松的契机。我们年度策略《全球“慢速”时代:精选“卷王”与科创》中提出,2024 年警惕美国商业地产的压力和对小银行的潜在冲击。美国商业地产的压力和对小银行的潜在冲击风险持续存在。商业地产的主要风险在于估值过高以及部分环节薄弱的基本面。

2024年1月31日,纽约社区银行(NYCB)股价下跌38%,促发因素在于公司下调了股息分配以筹集资本金,因为收购了去年暴雷的signature bank 之后,该行资产规模迈过千亿美元关口,按照监管规定需要预留更多资本金和损失拨备。同时,该行的贷款非常集中于商业地产领域,该行的利润受到商业地产贷款重定价的冲击。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纽约社区银行(NYCB)的风险是否是个例,是否会传染。

二、美国财政部缩减融资需求,降低美债供求压力

1月底财政部公布了新的融资计划,下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融资规模,公布的第二季度融资规模较此前三个季度大幅下降。从2023年8月以来的困扰美债的供给压力后续有望明显缓解。

  • 在 2024 年 1 月至 3 月的季度,美国财政部预计将借入 7600 亿美元的私人持有净有价债务。借款估计比 2023 年 10 月宣布的低 550 亿美元,美国财政部表示主要是由于预计净财政流量增加和季度初现金余额增加。

  • 2024 年 4 月至 6 月的季度中,财政部预计将借入 2020 亿美元的私人持有净有价债务。这一金额将较此前三个季度大幅缩减,2023年第三季度10100亿美元,第四季度7760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7600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债券拍卖计划也显示了在二季度,美债的供给压力将下降。美国财政部将在 2024 年 2 月至 4月的季度继续逐步增加2年期及以上债券拍卖规模,根据目前预计的借款需求,美国财政部预计在之后未来几个季度内,不需要进一步增加拍卖规模。

三、趋势比节奏更重要,继续增持长久期美债

我们持续强调,2024年美债是牛市,美债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趋势大概率下行,建议在美联储第一次降息之前都值得择机增持美债,特别是在4%以上是2024年配置性价比较高的时机。

  • 虽然美联储打消了3月降息预期,但是,趋势比节奏更重要。参考历史经验,联储货币政策过渡阶段,美债收益率趋势下行。回顾80年代以来6次加息周期,末次加息后至下一轮首次降息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皆呈现下行趋势。如果因为美债利率因为联储降息节奏的预期变化出现反复,每一次反弹都是配置长久期美债的时机。

  • 美债供需关系改善。美联储及时开始放缓缩表讨论,若能够在3月给出放缓缩表的讨论将及时降低缩表对金融体系流动性产生的压力。财政部新的发债计划,也降低了美债的供给压力。

  • 如果纽约社区银行(NYCB)的风险进一步发酵并传染至其他商业地产贷款较多的银行,将倒逼联储提前宽松。

注:文中内容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继续看多美债——1月FOMC及美国财政部发债计划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2月3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张忆东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2

SFC HK执业证书编号:BIS749

李彦霖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5

请注意:李彦霖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册持牌人,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

美股仍处于“软着陆”预期主导的Goldilocks阶段——美股ETF配置策略20240130

港股低波红利资产当前配置性价比如何?

联储加息结束后大类资产ETF怎么配(上篇)——基于历次联储加息结束后的经验

全球“慢速”时代:精选“卷王”与科创(简版)

震荡市,结构致胜——中美股市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精简版)

震荡市,结构致胜——中美股市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摘要版)

美国债务上限X日临近,警惕波折再起

美国银行危机的灰犀牛:企业的韧性和金融体系的压力

磨底突围,掘金新时代的赢家——2023年中、美股市投资展望

(演讲PPT)磨底突围,掘金新时代的赢家——2023年中、美股市投资展望

美股盈利走到哪儿了

从无风险利率到风险溢价,美股紧缩交易进入新阶段

50年美股行业轮动的周期性规律和结构性力量

美股何时见底?警惕经济衰退和盈利悬崖

海外篇——2022年中期策略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其中:沪深两市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