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马克·吐温:灯红“韭”绿的投资生涯

“十月,这是炒股最危险的月份之一。”

这句话出自文学巨匠马克·吐温的小说《傻瓜威尔逊》,股市中有个“十月效应”现象就是源于此处。

迷信该效应的人通常会提到历史上三次股市重大危机的时间来印证这一观点,因为它们要么发生在10月,要么发生在接近10月的时候。

1929年大萧条:华尔街崩盘(10月24日至29日)

1987年黑色星期一/星期二:股市崩盘(10月19日)

2008年金融危机股市崩盘(9月29日)

然而,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

“其他月份是七月、一月、九月、四月、十一月、五月、三月、六月、十二月、八月和二月。”

两句话合起来,几乎就是马克·吐温整个投资生涯的写照,也奠定了他在商界的地位。

与他的文学作品一样,顶级的幽默往往来源于真切惨痛的经历和体悟。

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最著名的作家和智者之一,以对19世纪美国的敏锐观察和辛辣讽刺著称。

马克·吐温的写作事业非常成功,他凭借多部畅销书成为19世纪美国收入最高的作家之一。

而他的另一个重要的身份是商人,他在投资、创业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可惜都是失败的经验

毫不夸张的说,马克·吐温的文学成就有多高,他的投资经历就有多糟。

如果把马克·吐温所做的失败投资列个清单,就是一份“如何实现破产目标”的指南

马克·吐温灾难级的投资经历经常被写进当时新闻报道的头条和后来的一些书籍,其中有一本书,书名就叫做《如何不致富:马克·吐温的财务灾难》。

纸醉“金”迷,灯红“韭”绿

马克·吐温原本出生在一个经济稳定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John Clemens是一名律师,还经营着一家杂货商店。

虽然John的收入足以为家庭提供体面的生活,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渴望发大财,沉迷投机炒地,但从未成功,还经常因此濒临破产。

父亲去世时,马克·吐温才11岁,他的家庭也从此陷入真正的贫困。

为了维持生计,马克·吐温被迫去印刷厂当学徒,之后又做过排字工人、轮船领航员、淘金者、报纸专栏作家。

这些工作大多是为了谋生而非出于兴趣,马克·吐温的目标一直是赚钱,然后赚更多的钱,他也从未隐藏过对金钱和财富的向往。

直到用笔名马克·吐温开始写作,他才找到这项赚钱的专长,并把写书当作赚钱的一种手段。

马克·吐温笔下的许多人物都是底层的小市民、投机倒把的商贩、骗子和贪图权势的政客等,欺诈和投机主义是他的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而这些都绝非偶然。

最讽刺的是,在小说里,马克·吐温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内心的极度贪婪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在现实中,他却继承了父亲投机的基因,不断把钱扔进那些只能带来希望而从未兑现过的风险投资中。他在作品中时常嘲笑和讽刺当权贵族,但他本人却努力成为其中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迅猛,同时也贪腐丛生,贪婪和狡诈大行其道:疯狂敛财的强盗大亨、肆无忌惮的投机者和企业家、不正当的商业行为、腐败的政治和丑恶的现象比比皆是。

△镀金时代的讽刺漫画

这也是马克·吐温将一本与Charles Warner合著的小说命名为《镀金时代》的意图——映射当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背景。

镀金时代的一粒金粉,砸到了马克·吐温头上,一夜暴富的诱人前景让他感到眩晕。那时衡量成功的标准是财富——越多越好,这正是他所渴望的。

△镀金时代漫画

后来,马克·吐温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作家,已经变得富有的他,却开启了失败投资的商业副本,离暴富越来越远,一发不可收拾。

马克·吐温一直对科学和高科技十分着迷。

他是指纹识别作为法医技术的早期支持者,是电话、汽车和空调等新型设备的早期采用者;并且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用打字机写出完整手稿的作者。

他与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建立了深厚而持久的友谊,两人在特斯拉的实验室共度了许多时光。

△马克·吐温和特斯拉在实验室

对科技的热情使他迷恋各种新发明和新想法,热衷于投资具有“颠覆性创新”的技术、产品或企业,相当于那时候科创板的坚定支持者

他一生中主要的经济损失也正是来自与此相关的两笔巨额赌注:一是风险投资,二是初创企业。

在一本名为《Big Mistakes: The Best Investors and Their Worst Investments》的书中,作者写道:“马克·吐温列出的失败投资清单比药房收据还要长。”

以下是马克·吐温的部分投资败绩:

1)新技术

投资一种叫做Kaolotype的新技术,号称可以彻底改变插画和雕刻行业,损失4.2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95.3万美元)。

2)新产品

佩奇排版机:投资生涯中最大的一笔损失来自James Paige的自动排版机。

△佩奇排版机

印刷厂学徒的经历让马克·吐温被这台机器深深吸引,他确信这项"革命性"的发明有望彻底改变全球出版业,自己也能通过投资该机器成为百万富翁

1880年至1894年间,他陆续投入了约30万美元(相当于2022年的900多万美元)。

他满心欢喜地写信给兄弟:“在人类的发明中,佩奇排字机独领风骚,遥遥领先!”。

不幸的是,佩奇排字机成本高昂且故障频出,发明者对其进行了长达14年的改进,但在它完善之前就被更现代、更便宜、迭代更快的竞争对手淘汰了。

马克·吐温赔掉了大部分账面利润以及妻子的大部分遗产。

Plasmon蛋白粉:斥资3万美元投资了一种号称营养价值“比牛排高16倍”的神奇蛋白粉。

△关于Plasmon蛋白粉的报道

马克·吐温相信它可以结束印度的饥荒,没过多久,这家制造公司被曝欺诈,马克·吐温血本无归。

其他类似的失败投资还有:蒸汽滑轮、地毯图案机、能灭火的手榴弹等。

3)股市投机

以78美元购买了俄勒冈州横贯大陆铁路的股票,之后股价暴跌,他只能以12 美元的价格割肉卖出,损失惨重。

4)自主创业

因为不满与其他出版商的合作,认为他们是骗子,于是开设自己的出版社,但出版社很快就倒闭了。

5)错过唯一一次真正有价值的投资项目

电话机的发明者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 Bell)亲自向马克·吐温提议投资他的创意,以换取未来公司的股份,但马克·吐温拒绝了。

理由是他在投资新技术发明方面的失败经历,他表示“不想再未经证实的猜测有任何瓜葛”。

△电话发明者贝尔

1877年,贝尔和他的合伙人创立了贝尔电话公司(AT&T公司的前身),最终发展成为电信巨头。

几年后,马克·吐温遇到了一位职员,该职员曾把自己的一小笔积蓄投给了贝尔,结果变得非常富有。

他感叹道:"奇怪的是,当有见识、有经验的人失败时,无知、无经验的人却常常莫名其妙地成功。

投资经商,屡战屡败,马克·吐温陷入了个人财务的厄运循环。

不仅没能实现一夜暴富的美梦,反而一贫如洗外加负债累累,只能变卖豪宅,举家移居欧洲,颠沛流离,最后在59岁时宣告破产。

当时的头条新闻都是《马克·吐温被毁了》和《马克·吐温的失败》……一位律师讽刺道:"在生意场上,他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还有人议论他及时转移资产的"欺诈行为"。

此后,他被迫开启了“脱口秀巡演101”(债主多达101位)的还债之旅,足迹遍布美国,随后又踏足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和欧洲,在71个城市进行了122场演出,大约四年内还清了债务。

△马克·吐温标志性的白西装

大“撤”大悟,慷慨悲“割”

事后看来,马克·吐温的投资败绩似乎是注定的。

他是个不可救药的投机分子,总是幻想着大赚一笔。

从不惑之年到耄耋之年,无论身处困境还是粉墨登场,马克·吐温始终是一位任性的企业家,一位狂热的投机者,在一张虚构的资产负债表上数着零,在富有和贫穷之间横跳。

在那个“处处是机遇遍地是黄金”的年代,投机者中不乏有发家致富的,但马克·吐温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完全避开了所有可能成功的要素。

1)他经常痴迷于一个想法,让情绪占据主导,然后在不良资产上投入大量情感、精神以及金钱;

2)他自信骄傲,很少吸取失败的教训,不承认自己的局限与错误,永远满腔热血,永远割肉离场;

3)他对细节缺乏耐心,不评估风险,也不懂及时止损,一次次将投资和创业变成投机和豪赌;

4)最后,他可能还缺乏眼光和运气。几乎总能避开发财机会,精准踩雷赔钱。

在还清债务之后,马克·吐温仍不忘(投机)初心,银行账户恢复后就忍不住再次投资。

他对股市上赚了钱的朋友说:“别把我排除在外,我想加入,和其他资本家一起。”

那个时代繁荣与萧条的循环塑造了马克·吐温的文学,也塑造了他的人生。

他和他笔下的人物都有这样一种冲动:尝试一些疯狂的事情,失败后一笑了之,然后继续前行。

蓬勃发展的工业与昙花一现的事物并存,改变生活的发明与新奇的事物并存,马克·吐温所处的时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也不乏天使投资人和可疑的“创新者”。

然而,在马克·吐温夸夸其谈的外表下,有一种如今的企业家们只能伪造的纯真:对技术作为进步机制的信念。

△马克·吐温晚年的照片

回顾马克·吐温的投资生涯,他不仅给投资者们留下了警示,还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体悟和感言(啊多么痛的领悟。。。),那些深刻而痛苦的经历都被他化为了精辟而幽默的妙语和格言:

我被骗走的钱比地球上的钱还多。

我不应该说我被骗走了所有的钱,大部分是由于生意失败而损失的。我的生意一向不好。

矿井就是地上的一个洞,旁边站着一个骗子。

在我的一生中,我偶然发现了很多幸运的机会,而每当这些机会被浪费掉时,都是因为我自己的愚蠢和粗心大意。

我很少能看到机会,直到它不再是一个机会。

那是先见之明,而事后诸葛亮是我的专长。

美妙的信贷!现代社会的基础。谁能说这不是相互信任、无限信赖人类承诺的黄金时代?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条件,它使整个国家能够在人们熟悉的报纸轶事中立即意识到其意义和重要性。一位杰出的土地和矿产投机商说道:“两年前我一文不值,现在我身负两百万美元”。

银行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借给你一把雨伞,而在下雨的那一刻就想把它收回来。

如果你不读报纸,你就会无知,如果你读报纸,你就会被误导。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

让你陷入麻烦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情,而是你确信无疑之事。

人的一生中有两次不应该投机的时候:一是他承担不起的时候,二是他承担得起的时候。

最后,如何量化马克·吐温的投资生涯?

小悲+中悲+大悲+超大悲=马克·悲 :(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