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是的,我买了阿里巴巴

@捷克Jack
芒格大师已经走了, $阿里巴巴(BABA)$ 的这笔投资可能是他最后时刻的“最不成功的投资”。 $阿里巴巴-SW(09988)$ 割肉的时候,他也提了跟巴菲特割肉 $台积电(TSM)$ 一样的理由,“我不喜欢他的地理位置”。 换句话说,他也是觉得,这家公司依然是被低估的。 商业上的理由有很多,包括段永平大师也提到了“阿里学拼多多”,我认为核心是化繁为简,专注核心。其实仔细跟踪大厂的财报,你可以看到,已经在开始改变了。之所以还不是让投资者都“感同身受”,我觉得不仅仅是大环境的原因,也因为“大船掉头慢”。 反过来想,如果已经在财报上体现出成功的改革,让散户都明明白白的看到,那还会是这个价格吗? 之所以觉得这个位置可以建仓,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估值和动量。 估值上来讲,无论是倍数(multiples)还是现金流折现(DCF),都是显著的低估。 倍数 如果看PE,一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头部互联网公司仅10倍左右的PE,这得隐含了多少对未来倍数(P/E)预期风险考量?是中国人生意都不做了吗?还是要阿里的生意不断地平分给市场其他玩家? $拼多多(PDD)$ $京东(JD)$ 更重要的是,Earning的部分大多都是淘宝生态产生,且反哺了其他几个不赚钱的业务板块。 如果后面其他几个业务板块纷纷盈利,那这个倍数就更低了。 因此,我倾向于“均值回归”,用老祖宗的话来说就是“风水轮流转”。 现金流 电商公司本来就是得天独厚。 当前的TTM自由现金流为260亿美元左右,如果不算净债务(Net Debt),意味着仅需5年,就可以覆盖当前1800亿的市值。 什么意思?如果未来5年内,自由现金流增长率为0,都可以为整个市值买单。 同时,也很容易通过目前的DCF模型(即便是相当保守的),每股价值都远远超过当前价格。 从动量上来看,我相信不少资金是被短期内吸引到PDD的。 PDD是很不错,我曾经多次给它做过估值分析,《【拼多多估值更新】为啥市值能超京东那么多?》强调了它在实现盈利之后的质变,并且将持续支持估值。 但是当营销号纷纷都出来吹“拼多多超过阿里”的时候,PDD对我来说可能是更适合通过期权来交易波动率的票了(因为营销号可能不太会)。 所以正股,我选择阿里巴巴。 还记得BABA的发行价是68美元吗?(sell put在70的位置不是空穴来风的)。去年底,BABA最低到达58的股价,随后跟着大盘一直上到121美元,涨幅也有108%。所以短期内的反弹动能可以很高。 所以如果接下来的反弹是大概率事件,选择目前被压制到极致的票,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最后谈谈风险点,与我的判断 1、地缘。我认为182亿,和71亿,不仅仅是公司与监管的和解,也是监管自己的和解。 2、宏观(消费)。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阿里一直坐着其中一辆,且我认为是未来几年最实质性的一辆。当前中国CPI的确是负的,但的确猪肉占比也太高了,其他项目没有想象的那么差。而现在更多的人只是“防御性消费”,并不是手里真的没钱。所以需要的是时机。 3、竞争。如果电商真的不是门槛高到竞争对手迈不进,那么周期可以解释大部分问题。而相对单一电商运营的PDD,阿里的其他几个所谓拖油瓶业务,不会存在的毫无道理。单一业务的运营的确可以展示更高增长,但也会有更高的单一敞口风险(volatility)。而综合业务,更有助于公司扛过整个经济周期。 当然,这些理由不够吸引很多投资者,但作为左侧投资,需要的是相对更长的时间。
是的,我买了阿里巴巴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