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最近【万科事件】的看法

最近万科的各种新闻传得沸沸扬扬,股票市场上的各种传闻更多,我在各个地方看到了很多绘声绘色的鬼故事,其中有不少是基于客观事实的。

这些鬼故事的威力很大,我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人现在人心惶惶,作为理性的投资者而言,这时候应该冷静下来,基于手上能掌握的信息,依靠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投资体系,做出自己能做出的最好判断。

这篇文章,就是我对最近万科事件的回顾和判断,供读者们参考。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件事情,并对这件事情的可能影响做一点简单分析,注意这里面有一些是事实,有一些是解读,仔细体会其中的差异。

这件事情起源于万科美元债的价格下跌,具体的数据网上都有,我就不一一展示了,这是第一步,也是导火索。

接着,这些美元债的价格大幅下跌,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市场认为万科要还不起钱了,理由听起来也很充分:

如果万科能还起钱的话,收益率这么高的债券(债券价格下跌意味着到期收益率升高),怎么会出现呢?所以,一定是资本得到了内幕,或者嗅到了万科还不起钱的味道。

上面这个理由里有一个暗含的假设:所谓的“大资金”一定是更聪明、获取信息更快的,所以,“大资金都在跑,万科还不起钱肯定坐实了”这个论断,就跃然纸上了。    

事实上,如果完全比可获得信息的丰富程度、配备人员的专业程度,大资金肯定是比一般人强的,但如果资本市场上是完全比拼理性的,那就没我们普通投资者什么事儿了。

其实,大资金的背后也是人,也会有恐惧,尤其是在种种机制的制约下,“抄底”这种事情,往往不是大资金做出来的,一家公司出问题的时候,跑得最快的那个群体,一定是基金经理。

除了上面这个理由,关于这个事情,市面上还有另一个广为流传的鬼故事:恒大、融创、碧桂园等暴雷之前,也都是美元债先出了问题。

我们先不说“事件B跟着事件A出现了3次,所以事件A必然导致事件B”这个推论的逻辑漏洞,重要的是“美元债出问题”和“暴雷”这两件事情间的内在逻辑,这就涉及到另一个话题:信心的枯竭。

对于很多上市公司而言,股价的涨跌与公司经营之间,并不会有什么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投资者获利的来源之一,如果你遇到经营蒸蒸日上的公司和跌跌不休的股价,说不定是个投资的好机会。

但对于万科这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股价、债券价格的涨跌是有潜在的风险的,由于证券价格的下跌会带来信心的动摇,尤其是债券价格的异常波动,就像上面的描述那样,这种波动,首先会引起机构信心的动摇。

具体来说,金融机构甚至上游供应商会质疑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偿债能力,尤其是前者,而金融机构的抽贷对于地产公司来说,会让后者的资金链迅速枯竭,这是有连锁效应的。

外界信心动摇的下一步,是会让地产公司万劫不复的深渊,因为这会带来购房者信心的丧失。    

一家地产公司要出问题的消息,会让购房者不敢购买这家公司的房子,这就等于卡死了地产公司现金流的来源,如果到了这一步,那这家公司就真是神仙也救不活了。

以上就是万科事件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是我的一些观点,我分两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关于“活下去”的。

万科这次的美元债券事件,我还没有看到确凿的证据,到底是有人有意做空,还是有些机构真的对万科存在巨大的信心问题,这个我暂时没有判断。

债券事件出来几天以后,市场已经开始朝着一片混乱的方向走了,公司很快作出了回应,深圳市国资委、大股东深铁集团、万科管理层组织了一场会议,会议前后最有意义的一段话出自深铁集团董事长:

“万科的大股东是深圳地铁,深圳地铁的背后是深圳国资……”

其他的细节内容我不再赘述,网上有很详细的报道,我之所以说这两句话最有意义,是因为这段话意味着:政府出手了,对债券事件的进一步传导进行了阻断。

当时的背景是,美元债券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传导到国内债券(股价就不用说了,但如前面所说,这本身不是主线,债权类的才是),但还没有传导到机构——万科的评级、融资成本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负面消息,更没有全面传导到购房者端。

换句话说,除了万科的投资者,包括买房人在内的社会公众,还没有被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所覆盖和严重影响。

当然,在一个风声鹤唳的市场中,没有绝对的信心恢复和绝对的安全,从市场后来的反应来看,虽然多少还是将信将疑,但至少舆论没有朝着进一步恶化的方向发展。    

这意味着,至少从目前来看,政府的出手把前面讲的链条,切断在影响机构信心的前面。

很明显,这绝不意味着万科的麻烦完全结束了,接下来,万科要解决的不光是活下去的问题,而是如何在活下去的同时,努力活得好一点的问题。

这里先插一句题外话,从这个角度来看,万科在2021年披露的那份利润腰斩的年报,反而是提前救了自己。

如果当年万科选择通过粉饰让2021-2022年的数据好看、尽量推后问题的暴露,想想看,2023年突然暴跌的业绩,会不会在本次债券事件后、让这份血腥味引来大量的残暴猎食者?

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恐怕上面那句“深圳国资”都不足以挡住滔天洪水了。

以上是题外话,我们回过头来继续看万科活下去、活得好的事情。

在政府出手暂时挡住问题的当下,万科要想好起来,根子上要看自己的经营结果,如果经营结果是让市场满意的(至少不能让市场以为要“暴雷”),那一切问题都好说,否则大股东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

这么看的时候,万科似乎就没有那么黑暗了,从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万科依然处于第一阵营,数据虽然比不上巅峰时期、甚至同比去年还有明显下降,但目前看起来还不会出现销售崩盘、进而带来债务问题。

这两年,万科的缩表很明显,这个过程中,既要维持一定的投资强度,又要稳定债务风险,还要兼顾股东回报,这个过程并没有显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但万科目前看起来,还是能够应付的,至少从报表数据上看,公司的表现还算稳健。    

往未来看的话,万科经营问题的暴露是在2021年,那一年公司的净利润腰斩,管理层做出检讨,并声称开始整改。由于开发业务的时间差,从2022年开始的整改,预计到2024年会开始见到效果。

从管理层这几年在财报中传递的信息来看,整改还是起到了一些明显的效果的,按照他们的说法,不管是投资质量还是运营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是好的一面。

可问题在于,对房地产这个业务来说,由于销售始终滞后于拿地,所以在房地产下行期间、尤其是如果房地产下行超出管理层预期的前半程,公司的盈利空间会持续受到压缩,这也就意味着,前面提到的整改效果会被或多或少得抵消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企业会逐步适应这样的下行市场——这意味着在投资和销售的时候会把这一点考虑进去,另一方面,一旦市场开始往上走,投资和销售的时差就会让利润空间马上浮现出来,当然了,这些事情目前还没有出现。

总的来说,由于万科在21年和以前的失误,以及当下惨淡的市场,万科2023年的报表业绩铁定是不好看的,而2024年及以后的表现,则取决于整改与市场下行力度的相互抵消情况,另外,政策将会站在万科这一边,成为一只正向的黑天鹅。

在这种时候,屏蔽外界噪音和尽可能地理性思考,是最重要的两个事情,以上就是我的思考,供读者们参考,请你们也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判断。

至于我对万科的交易决策,还是有一些读者没看到,后台回复万科,我所有关于万科的文章都在那里。

我们下一篇见。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