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伟道来 | 伤亡扩大仇恨加深,古特雷斯苦口婆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王义伟/文 2023年10月26日,新一轮巴以冲突进入第20天。

截至笔者撰写稿件的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晨,以军计划中的地面进攻继续推迟,以军空袭造成的伤亡也在持续扩大。

根据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发布的信息,截至10月24日,本轮巴以冲突已造成巴方5886人死亡;25日,巴方死亡人数增至6649人死亡。也就是说,一天的时间,巴方死亡增加763人。加上以色列方面公布的超过1400名以色列人和外国人死亡,截至10月25日,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8000人死亡。

与此同时,以军为地面进攻所做的准备工作一直在紧张进行中。

22日,以军派出小股部队,对加沙地带进行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在遭到哈马斯武装力量的阻击后,又撤了回去。哈、以双方都证实了这次交战。

美国方面,向以色列派出了军事顾问,同时计划在该地区大规模撤侨。根据美联社10月24日的报道,美国国防部已向以色列派出了军事顾问,其中包括精通城市战的海军陆战队中将詹姆斯·格林。他曾率领特种作战部队在伊拉克境内打击“伊斯兰国”,参与了当地一些最激烈的城市作战。另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拜登政府正在计划,一旦巴以冲突扩散,将从该地撤离数十万美国公民。

在人质方面,继两次释放4名人质之后,哈马斯有望在近期释放更多人质。根据路透社10月25日发出的消息,一直居间调停人质问题的卡塔尔高层表示,调停工作正在进行,有望在近期取得突破。卡塔尔高层呼吁冲突双方降温,并称如果以色列进攻人口稠密的加沙地带,将使局势更加复杂、使人质获释更加困难。

在笔者看来,缓慢地、零星地释放人质,是哈马斯的一石二鸟之计。一方面,这样的释放节奏,在延缓以军的地面进攻方面,确实有些作用;另一方面,哈马斯扣押的人质既有军人也有平民,释放平民不但有助于改善哈马斯的对外宣传,也可使其减轻负担。

但是,这样的人质释放节奏,也有可能让以色列方面等不起、不耐烦,从而痛下决心攻入加沙。

哈马斯方面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从卡塔尔高层透露的信息看,哈马斯大概是作出了一次释放更多人质的承诺,所以才被称作是“突破”。此前有消息称,最开始的人质谈判,是一次性释放50人。

据此分析,如果哈马斯下一次释放人质,大概率会高于此前的两人。

这两天,还有两个重量级人物就巴以冲突表态并引发了高度的关注,一个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一个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其中古特雷斯的表态还引发一场严重的外交风波。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国前总统奥巴马10月23日表示,“以色列政府决定切断被围困的(加沙地带)居民的粮食、水和电力,不仅可能加剧人道主义危机,而且可能使几代巴勒斯坦人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削弱全球对以色列的支持,正中以色列敌人下怀,并破坏实现该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长期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在10月24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中东问题会议上表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哈马斯的袭击并非凭空发生。”“巴勒斯坦人民遭受了56年令人窒息的占领,亲眼目睹自己的土地不断被定居点所吞噬,并饱受暴力的困扰……他们对政治解决困境的希望已经破灭。”“巴勒斯坦人民的不满不能成为哈马斯令人震惊的袭击的理由。”“(哈马斯的袭击)也不能成为对巴勒斯坦人民进行集体惩罚的理由”。

古特雷斯的上述观点引发以色列方面的激烈反弹。以色列严辞批判古特雷斯,并要求他辞职、道歉,并宣布停止向联合国官员发放签证。

被以色列要求辞职后,古特雷斯第二天(25日)表示,自己头一天的发言被曲解了,好像是在为哈马斯的恐怖行为辩护。他为此感到震惊。

这场外交风波往哪个方向发展,不好预测。

笔者对奥巴马和古特雷斯两人的表态,有自己的理解。

笔者的理解是:古特雷斯是在提醒以色列,你们过去已经种下了仇恨;奥巴马是在提醒以色列,你们现在不要继续播种仇恨。

这样的提醒,苦口婆心,没有错。

# 巴以冲突升级,市场利好在哪里?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