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双减”之后?

7.23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个40号文在坊间流传开来,新东方、好未来、高途股价应声下跌50%以上。

那么教育双减之后,在线教育行业该何去何从呢?

为何要双减?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这些都没有错,但不是最核心的原因。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减轻家庭教育支出,释放家长的精力,这才是核心的驱动力。有两点佐证:

其一,发文时间。人口普查结果出来之后,政府迅速推出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措施,包括放开三胎等。同时针对校外培训也出台了一系列强监管措施。显然,人口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足够重视,教育内卷带来的家长焦虑情绪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阻碍。

其二,发文机构。**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而不仅仅是教育部发文,说明这已经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四十年前的独生子女是计划生育,如今的三胎政策也是计划生育。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人口结构至关重要,国家的决心、意志和行动力毋庸置疑。

为保障国家战略顺利推进,必须扫清一切障碍。


双减的影响

双减的主要内容就不赘述了,总结一下两个关键的变化。

其一,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定位成非营利性机构,意味着这个领域的市场化进程被中断,不再是资本掘金的高地。

其二,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要加强。近几年校外培训机构高速发展,除了资本助推的因素,也是家长用脚投票的结果,在线教育确实在效率上有很大提升,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也往前推进了一大截。家长和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也不太可能开倒车,走回头路。这些能力,会整合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在线教育行业多年沉淀出的能力会极大地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区域教育公平。


未来会怎样

教育作为民生重点基础设施之一,未来的格局是:体制内的学校教育为主体,校外教育为补充。

教育企业转型的思路之一,就是成为教育科技公司,赋能体制内教育,形成良性互补。这样即能发挥自身优势,也符合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比如文件中提到的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平台,其建设和运营离不开教育科技企业的参与。

教育企业转型的思路之二,是转向职业教育赛道。40号文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教育,对于高中、大学和职业教育并没有做限制,相反在职业教育领域更需要企业的参与。

人口政策的调整,不仅要提升人口数量,增加劳动力,也要调整劳动力结构。全中国的年轻人不可能都去上大学搞科研,社会也不需要。初中毕业以后,50%的人要去读职高。而这也是家长的担心所在:响应了国家号召生了三胎,义务教育的问题解决了,但中考和高考竞争压力那么大,孩子未来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家长的忧虑,就是政府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职业教育还很不成熟,远达不到令家长放心和社会认可的高度。

但是这个虽然很重要,却不是很紧急。等现在出生的孩子初中毕业,还需要15年。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如何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探索需要活力和创新,在线教育企业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也许这就是新的机会所在。

等到孩子出生的问题解决了,教育的问题解决了,就业的问题解决了,家长们接下来可能要关心未来能不能看的起病、能不能买得起房子、孩子能不能找到对象了……总之,不能因为生了三胎而拉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那么,接下来住房、医疗等民生领域会有啥动作呢?拭目以待吧。

# “史上最大单日亏损”后中概股会反弹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