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言商业观察

新科技,新消费,新生活。

IP属地:未知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4-10

      莫非,AI的尽头真是“宁王”?

      丨宁德时代储能新品发布会现场  4月9日下午,宁德时代发布天恒储能系统,宣称在之前三年零衰减的基础上实现了“首五年容量零衰减,首五年功率零衰减”,同时强调了其长寿命、高安全、大容量、小尺寸的特色和优势。 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CTO许东梅说,目前宁德时代储能系统已实现近1000个全球项目落地。最后,她表示“科技的竞争极有可能演变成能源的竞争”,并反问道:中国目前的电力结构中,传统化石能源能否支撑科技发展? 比起上个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3年财报会上的发言,许东梅说得相当婉转,但意思大家都听懂了。 AI时代来临对电力等能源供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AI巨头萨姆·奥特曼、埃隆·马斯克等均在把不同场合多次表达过对电力紧缺的担忧,强调“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 在去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曾毓群也提到:2030年储能市场需求将超过1TWh,TWh时代已来。 曾毓群今年在财报会上则说,宁德时代将肩负起新时期能源“新基建”建设的重任,愿景是把人类新能源推向新高度。 看来“宁王”野心不小,但并非狂言。 十年深耕:“宁王”的储能布局 丨宁德时代2023年和2022年收入构成 宁德时代上个月发布的2023年财报中,储能业务呈现了明显的增长态势:2023年储能电池系统销量同比增长46.81%,增幅超过动力电池14.25个百分点;营收占比14.94%,同比增长1.25个百分点;系统毛利率为23.79%,同比提高6.78%,甚至超过动力电池系统的毛利率22.27%。 这也意味着,储能电池系统已经成为宁德时代营收来源的第二增长极,且增长空间很大。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2023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使用量市占率达36.8%,连续七年稳居全球榜首;储能电池全球出货量市占率达40%,连续三年蝉联世界第一。 名副其实的“双料冠军”。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
      56评论
      举报
      莫非,AI的尽头真是“宁王”?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3-08

      京东,将物流逼迫到底

      丨京东物流财报摘要 相比京东集团整体的财报,京东物流的财报数据明显更好看。 3月6日,京东物流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京东物流全年总收入为1666亿元,同比增长21.3%,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再创新高,同比增加218.8%。 与此同时,其旗下德邦股份2023年度营业收入约362.79亿元,同比增加1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46亿元,同比增加13.32%;基本每股收益0.73元,同比增加12.31%。 对于全年刚刚突破万亿的京东来说,物流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既是京东在当前行业竞争下的重度依托,也是京东有着巨大想象空间的业务版块。 万人招聘计划:京东用物流打起保卫战 面对传统电商的瓶颈,拼多多的异军突起以及市值的超越,以抖快平台为代表的直播电商的新兴力量加入,京东所受到的行业压力并非一日两日。当前,物流无疑已成为京东打赢这场零售电商保卫战的核心。 本次财报披露之前,2月29日,京东物流宣布启动“万人招聘计划”,2024年上半年将吸纳约2万名新员工。其官方表示,这些新员工将聚焦供应链、运营、管理、销售等方向,通过“Boss招募令”“青干班”等招聘项目,重点引进基层管理者、基层储备管理人才、一线操作员等岗位人员。 丨京东物流万人招聘 而据业内相关信息显示,京东此次大规模招聘,强调有直营物流经验优先,包括不局限于顺丰等直营物流企业。 这场招聘声势浩大,而事实上,京东保卫战早已拉开序幕。 丨京东包邮新规 就在几天前,3月4日,京东发布商家公告称,在目前已有9成第三方商品包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开放平台包邮规则。在新的规则内,京东要求商家3月底普及最高满59元包邮,包括单品或同店铺商品凑单包邮。据了解,新修订后的《京东开放平台包邮规则》已在公示期,并将于3月19日正式生效。 作为京东PLUS资深用户,在去年8月之前,每月也只是可以领取五张运费券抵扣运
      722评论
      举报
      京东,将物流逼迫到底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3-01

      魅族21Pro发布,能开启All in AI的“伟大航路”吗?

      图片 2024年2月29日 闰年闰月闰日 独一无二 四年磨一剑 魅族21Pro如期出鞘 这或许是魅族科技助理副总裁@一匹老万更想表达的。 此前,魅族21Pro、5299元起售价的消息在网络盛传,前魅族CMO@李楠或kkk 2月22日发微博表示“魅族21Pro 选择不发也许是对的”。 魅族科技助理副总裁 @一匹老万 转发该消息时忧心称“原计划2月29日,闰年闰月闰日,独一无二,给 21Pro,有四年磨一剑的意思,没想到出鞘成了问题。” 图片 —— 1—— 魅族21Pro发布:  “打得过小米14Ultra和华为Pocket2”了吗? 29晚,魅族21Pro发布会如期而至。 这场事先张扬的发布会引发了极高的关注度,发布会被命名为“魅族特别活动”。特别之处有二:其一,21Pro被称为“魅族智能时代的句号,AI时代的开始”;其二,主讲人不是如今魅族的高管,而是以魅友身份回归的前魅族CMO李楠、Flyme系统之父杨颜。 图片 该机主打单手大屏可操作,还添加了2160Hz高频调光,获得了SGS低蓝光护眼认证。 魅族也强调了21 Pro的诸多细节: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辅以LPDDR5X+UFS4.0疾速闪存组合;正面覆盖魅族泰坦玻璃2.0,整机抗跌落能力提升200%;支持IP68级方程防水;采用mTouch Max广域超声波屏下指纹,可0.08s疾速解锁,并支持湿手解锁;配备mEngine Ultra横向线性马达,特调500多个系统振动场景;内置5050毫安时容量电池,支持有线超充和无线超充。 影像方面,魅族称21 Pro为“魅族史上最强”,搭载OV50H超大感光传感器,光圈大小为f/1.9,传感器尺寸为1/1.3英寸,5000万像素,支持OIS+EIS混合防抖,1300万像素122度超广角镜头,以及1000万像素3倍光学变焦镜头,最高
      692评论
      举报
      魅族21Pro发布,能开启All in AI的“伟大航路”吗?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2-28

      Keep,请继续Keep

      丨贾玲减重前后 刚刚过去的春节,即使你没看过《热辣滚烫》,也一定刷到过“瘦了100斤的贾玲”,这给一年一度的年后健身热情提前加了码,也给Keep这个“运动科技第一股”在情绪层面打了底。 而Keep的股份回购计划,则给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信心。毕竟,上市公司肯花真金白银去买自家股票,那自然是出于对未来业绩和发展前景有良好预期。 然而,尴尬的是,Keep回购带来的股价回升,就像不少嚷嚷着“不减X斤不换头像”的小胖们的热情一样——有但不多,Keep的股价很快就继续回购之前的态势:跌跌不休。 截至发稿,Keep股价跌至4.680港元,较最高点时的42.4港元,已跌去近九成。 说到底,对资本市场而言,情绪面和资金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基本面: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而这,恰恰是Keep当下的窘境。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持续亏损下的Keep 创立于2014年的Keep,今年已经进入第10个年头。“10”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总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宜总结,宜开始。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Keep的这10年,恐怕没有比“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更合适的了。 图片 综合Keep财报和招股书,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Keep经营亏损分别为3.73亿元、1.28亿元、9.68亿元、7.89亿元和2.59亿元,五年半的时间,亏损达25.17亿元。 在互联网行业,前期以亏损换市场规模并不少见,只要营收和DAU(日活跃用户数)/MAU(月活跃用户数)等关键成长指标能够持续规模增长,那么其未来依然是有想象力和吸引力的。 然而,现实情况偏偏是,Keep在营收上持续亏损,2023年上半年又出现营收和MAU双双同比下滑的惨状。虽然可以理解为有高基数效应的存在,Keep吃了疫情期间线上健身的红利,随着疫情消退红利也会随之消失。但是,这是否也可以理解为:如果大众健身意识和习惯、Keep商业模式不发生重大变化的话,疫情期
      593评论
      举报
      Keep,请继续Keep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2-23

      利润大涨股价攀升背后,携程的内忧外患

      图片 2月22日,携程集团(NASDAQ:TCOM/ 09961.HK )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财务数据显示,携程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445.62亿元,同比增长122.12%;归母净利润为99.18亿元,同比增长约606.91%;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4.78元,上年这一数字为2.14元。 图丨携程2023年营收概况 从收入构成来看,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173亿元,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184亿元,旅游度假业务营业收入为31亿元,商旅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3%、123%、294%、109%。  财务数据中,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第一,携程的业务恢复情况优于文旅大盘。携程2023年营收比2019年高出24.79%;而文旅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旅游人次和消费都只恢复到了疫情前的80%左右。 第二,携程出境业务强势恢复。财报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携程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以上,相较之下,国际航空业客运量恢复至60%;携程国际OTA平台总预订同比增长超7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财报发布后,仅半日时间,携程股价即攀升至349.6港元/股,创历史新高。 看起来,繁花似锦,振奋人心。 图丨携程2023年分季度营收概况 但是,从内部数据看,在2023年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携程的增长速度却在放缓,2023年四个季度的增速持续下滑,第四季度营收仅略高于刚复苏的第一季度,环比下降25%。对此,携程方面的解释是,收入环比下降是因为季节性因素。 从外部环境看,过去2023年的火爆更多只是积压三年的报复性反弹,必然不可能持久。而且,其竞争对手比如美团、同程的财务数据也相当亮眼。这只能说明,形势好转同行们的日子都不错。 当热潮退去行业回归常态,如何应对行业荣枯、持续保持盈利能力才是携程必须面对的现实。 冷眼观之,在携程
      715评论
      举报
      利润大涨股价攀升背后,携程的内忧外患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2-22

      华为、三星抢滩AI,苹果尚未出手,手机市场要变天?

      图片 AI的风,在智能手机行业越吹越猛。 新春伊始,国内两大手机厂商魅族和OPPO均有新动作。 魅族宣称,将从战略层面作出调整,未来All in AI,不再开发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全力投入明日设备“AI For New Generations”。 OPPO创始人兼CEO陈明永则在开工首日发表全体员工公开信。陈明永指出,2024年是AI手机元年。AI手机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OPPO已成立AI中心,加速资源向AI集中。 通过AI把手机的体验重新做一遍,帮助用户实现更高的价值——陈明永在公开信中的这句话,似乎也是所有布局AI手机的厂商的心声。 图片 环球同此凉热。 2024年1月4日,高通总裁兼CEO Cristiano Am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4年将成为全球AI手机元年,生成式AI正在“非常、非常快”地进入手机。 1月18日,三星Galaxy S24系列面世,新机中嵌入了与谷歌合作的AI大语言模型Gemini。三星宣称“开启移动AI新时代”,并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成为长期产品战略不可或缺的元素。 国际调研机构Canalys则预计,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5%将是AI手机,2027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45%。 01 手机巨头争相下场,角逐AI新战场 其实,智能手机行业的AI风向早在大半年前就已显现。 2023年,华为、小米、VIVO等多家手机制造商已纷纷下场,角逐AI新战场。 据目前可查信息,三星应该是最早提出“AI大模型手机”概念的厂商,并一度放出豪言:三星Galaxy S24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部“AI大模型手机”。 丨华为MATE60系列手机已搭载盘古大模型 不过,这个第一被华为截了胡。 2023年9月面世的华为MATE 60系列已
      450评论
      举报
      华为、三星抢滩AI,苹果尚未出手,手机市场要变天?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2-15

      字节角逐AI: 张楠能带剪映重现抖音式辉煌吗?

      字节有点着急了。 甚至等不到“年后再说”,在年味已经很浓的2月7日,字节跳动发生重大人事变动。 图片 从0到1一手打造出抖音的张楠,卸任抖音集团CEO,转战剪映。 张楠本人在其朋友圈表示,接下来将用“始终创业的状态”负责剪映,“与这个AI的时代一起成长,共同绘制出脑海中的奇幻世界”。 公开报道显示,过去一年张楠已经将大多数精力放在剪映上,接下来将亲自带队推出一个AI生图和视频的产品。 AI生图和视频是过去一年多AI圈的高频词,也是一众科技企业大手笔投入的风口。 字节这次着急换帅,无疑是在积极追赶这个风口。    字节的AI之路:全力投入、内部赛马 “该有的大公司病全有了。” 这是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在1月30日的年度全员会上的发言,故此,梁汝波定下的2024年目标包括:加强危机感,始终创业,逃逸平庸的重力;业务上继续聚焦少量重要的事。 梁汝波表示,今天的字节正在变得迟钝,对机会的敏感度不如创业公司。他指出:“公司层面的半年度技术回顾,直到2023年才开始考虑GPT,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大模型创业公司都是在2018年至2021年创立的”。 故此,2023年底进行业务调整的同时,字节集中资源全力投入AI。 图片 事实上,字节对AI的关注和投入虽然说不上早,但也并没有很晚。 始于2023年初的“百模大战”,字节并未错过。一年多来,字节也陆续发布了多款产品:比如大模型商城模式的“火山方舟”、AI对话类产品豆包和Cici(分别面向国内和海外市场)、文生视频应用Magic Video-V2、AI聊天机器人Coze等。 不难看出,字节正试图构建AI领域的生态。火山方舟是面向企业的服务平台,Magic Video-V2、豆包和Coze则主要是面向普通用户的应用产品。 但是,据《晚点Late Post》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字节高层对目前的项目成果并不满意
      633评论
      举报
      字节角逐AI: 张楠能带剪映重现抖音式辉煌吗?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2-14

      刘强东突围

      今年春晚,京东和小红书拿出巨额营销费同台竞技。 春晚的流量不必多言,与2022年相比,京东也明显准备得更充分。但具体的效果如何暂且不说,今天不探讨关于春晚的营销,只去看看京东的现状。 两个多月前,刘强东在京东内网称“出现这么多问题,当然都是我管理不善,我非常自责,但是无论如何,我不会躺平,也希望兄弟们不会躺平。”事情的直接起因是京东员工在内网发布千字文,提出京东现存的一些问题。 仅仅从这个角度上看,京东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已经摆到了台面上。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为7785.85亿元,同比增长3.70%,其中,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76.98亿元,同比增长1.71%,均大幅失速。尽管京东集团CEO兼执行董事许冉表示,2023年第三季度,京东集团利润水平达到历史新高,但可以看到,京东集团的收入增长接近停滞。这才是京东最大的压力。对应在二级市场上,近一年来,京东集团的市值蒸发了4518亿港元,而在今年1月份,其最大的对手、后起之秀拼多多在市值上已经是其五倍。 京东的压力,当然来自于整个零售市场大环境的变化和竞争格局的演变、电商本身的瓶颈、拼多多带来的压力,以及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新电商的迅速发展。对于已经超过56万员工的京东来说,面临着一个转折点。 攘外必先安内,系列举措稳一线军心 如何不躺平?从京东连续动作来看,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京东不仅仅在央视春晚上给全国人民送问候送车又送房,刘强东也没忘给“兄弟们”送温暖。 去年底以来,京东集团数次提出涨薪计划,涉及京东采销一线业务人员、京东零售线上业务人员等。2月5日,京东集团官宣,自2024年2月1日起,超2万名京东一线客服员工实现全年平均薪酬上涨超过30%。在这个节点,当天这条新闻就火遍全网。 而此前不久,京东才官宣京东零售全员将平均加薪不低于20%,京东采销等一线业务人员年固定薪酬大幅上涨近100%。紧
      1,510评论
      举报
      刘强东突围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2-04

      拿下央视春晚易,小红书电商破局难

      成为春晚赞助商的小红书,想进一步拓宽电商之路 2024年央视春晚,互联网公司又一次成为主要赞助商。 图源丨小红书 2024年1月19日,小红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小红书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笔记与直播分享平台。随后,小红书又对外表示,将于2月9日除夕当晚,与总台一起,推出一场陪伴式直播《大家的春晚》。 作为全球华人必不可少的一道“年夜大餐”,央视春晚每年都会吸引数亿人观看。这显然是追求流量,希望拓宽电商业务的小红书,选择和央视合作的首要原因。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多家互联网公司的经验证明,春晚带来的瞬时流量并不具备太强的延续性。吸引数以亿计的流量后,如何持续盘活这些流量的“剩余价值”,将会成为摆在小红书面前的一道难题。 小红书想变“大” 尽管移动互联网目前仍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但随着智能手机完成下沉触达,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红利已经消失殆尽。 图源丨QuestMobile QuestMobile披露的《2023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达12.24亿,近一年增速仅为2.0%-2.7%,几近于无。 在此背景下,诸多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月活规模都难以大幅增长。以超级 APP 微信为例,腾讯财报显示,2023年Q3,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为13.36亿,同比增长2%,环比仅增长0.7%。 虽然对比微信、淘宝等首批移动互联网产品,小红书相对较为年轻,但由于其为非刚需性产品,发展数年后,小红书的用户规模也面临触顶的挑战。 雷锋网报道称,2023年初,小红书日活破亿,因而定下2023年1.4亿日活目标。然而直到2023年末,小红书日活仍未达1.2亿,距离年初目标有较大差距。因社区增长乏力,小红书社区内容负责人河童(花名)已离职。 如果只希望做一家小而美的互联网公司,日活破亿
      531评论
      举报
      拿下央视春晚易,小红书电商破局难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1-29

      美图收心向AI

      过去14个月,ChatGPT引发的AI技术浪潮席卷了全球科技圈,初创公司各有千秋估值持续走高,各大巨头不断推出相关的平台和应用。 “含AI量”不仅成为初创企业融资或企宣的最佳卖点,也给遇到瓶颈的公司注入了新的力量,为低迷的全球经济添上了难得的一抹亮色。 生成式AI相关应用迅猛发展,带动了AI的破圈。2023年被业内视为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元年,其市场前景也被普遍看好。 麦肯锡发布的数据显示,AIGC将为全球经济贡献约7万亿美元的价值,并使AI的总体经济效益提高50%左右。艾瑞咨询预测,2023年中国AIGC产业规模约为143亿元,2028年将达7202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但是,与所有的新技术一样,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面对用户的第一步更为不易。很难统计有多少相关参与者在被“看到”之前已经黯然离场,留下的幸运者或可作为观察样本。 本次推送的AIGC行业年度观察,我们关注一款关于美的AI生成应用——美图。 丨美图旗下“美图秀秀”AI应用界面 今天一早,AI原生应用营销公司奥创光年获得1500万美元A+轮融资的新闻迅速传播。 引发关注的一点是,联合领投方之一是美图。没错,就是那个“修图神器”美图。 这已经不是美图本月内第一次引发关注。 1月2日,国泰君安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图是影像数字化行业龙头,其AI人像生成效果已达国内顶尖水平,AIGC策略望打开B端付费空间,首予“增持”评级。 1月18,数据机构data.ai发布2023年12月中国非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排行榜,美图位居第三。 1月21日,美图发布公告称,根据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预计经调整净利润为3.30亿元至3.70亿元,同比增长约200%至230%。 1月26日,《互联网周刊》发布“2023&nb
      1,882评论
      举报
      美图收心向AI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