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值淘金

专注小市值的中概股研究

IP属地:北京
    • 小市值淘金小市值淘金
      ·05-11 10:11

      趣活集团出海记:即时配送的全球征途

      美股就是一座矿山,股民靠挖掘出宝藏来赚钱。之前我说过,今年,我格外留意 $趣活(QH)$ 这家公司,最近它们正打算将即时配送服务扩展到海外市场。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并不少见,但中概股往往面临着生命周期短暂的问题。许多中概股虽然成功上市,但难以长期维持其市值,这背后的复杂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那么,趣活这家中概股算不算是一座价值矿区呢?走,且让我给大家梳理梳理。 首先,趣活已在国内即时配送市场立足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它希望将"Quhuo+技术平台"这一王牌重新播撒于全球。 但是,海外市场的复杂性不容忽视。毕竟,想在海外重复国内的成绩,必须先从当地市场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与本土合作伙伴进行深度融合,才能逐步破解文化隔阂、法规障碍、营运难题等一系列挑战。 具体而言,趣活集团需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集中力量: 1.市场适应性调查:趣活需要彻底了解并适应每个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特性,这包括消费者行为、法律法规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全面研究。 2.合作与本地化:通过与当地即时配送服务商的合作,趣活可以共同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服务模式。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减少文化和运营障碍,还能显著提升市场接受度。 3.技术与创新:持续利用并升级Quhuo+技术平台,确保在国际市场上保持技术领先,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海外市场所面临的特定问题。 不过,任何挑战都无法阻止一家敢想敢拼的公司追求梦想。毕竟,机遇与风险往往是并存的。我依然对趣活寄予一线希望。 虽然趣活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其在国内即时配送领域的经验无疑是丰富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经验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趣活能否在全球市场上复制其国内的成功,还有待市场的检验。我们可以继续关注其发展,看看这家中国最大的“外卖员包工头”如何在全球舞台上演绎新篇章。
      184评论
      举报
      趣活集团出海记:即时配送的全球征途
    • 小市值淘金小市值淘金
      ·03-27

      趣活引领二手车出海新标准:Carnuxt平台革命性创新

      以往都是关注腾讯、阿里、京东等大型中概股。 今年,我格外留意了 $趣活(QH)$ 这家公司。 在二手车出海领域下了一番苦工的玩家。 尤其是它的Carnuxt平台,不仅是二手车国际贸易的一股清新之风,更预示着一场颠覆性的行业革命即将到来。 关注二手车的都知道,这个领域国内的增长非常迅猛。 去年,中国二手车的出口数据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预计明年将达到40万辆的规模。 要知道这个赛道从2020年才被国家重视,产出也连年暴涨,直到今年初才出台相关文件进行标准化指导,规范行业发展。 而在此之前,趣活已经在全球市场的惊涛骇浪中扬帆远航了一年,成为中国二手车国际化的重要参与者。 而他们自主研发的Carnuxt平台,以“全托管模式”运行二手车辆出口,不仅彻底解决了质量检测、售后服务等难题,更是引入了区块链技术,为二手车交易提供了安全保障。 Carnuxt的设计理念和未来前景也很清晰,就是要为车厂商、经销商、消费客户打造一个三赢的全球市场环境,建设好全球的运营服务商网络。 要真把全球的客户服务好,这家公司的增长不比现在的拼多多差。 但是,朋友们,我在想:Carnuxt平台能否真正成为像Temu那样全球知名的品牌,赢得广泛的认可? 还有待时间去验证,我个人持乐观看法。 当然,投资需谨慎,不过我坚信,那些具有远见的投资者能够看到趣活背后的巨大潜力。
      852评论
      举报
      趣活引领二手车出海新标准:Carnuxt平台革命性创新
    • 小市值淘金小市值淘金
      ·03-25

      极氪展车伤人: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失误

      在最近的一场车展惊魂记中,极氪汽车因为没有切换到展车模式而突然启动,造成了5人受伤。 这不禁让人反思:在这背后,是技术的边界被过分推进,还是管理的边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得说,新能源汽车界的技术创新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极氪汽车也不例外。 那种无需传统启动,轻轻一踩就能悄然启动的设计,确实很有未来感。 但这次事件却像是给了我们一记耳光,提醒我们,技术再先进,也需要有合理的使用场景和严格的安全保障。 车展这种特殊环境下,一个简单的“展车模式”没设置好,就直接引发了事故,这难道不是技术考虑不周的明证吗? 再来聊聊AEB。这东西听起来很美,但实际上,它究竟能不能在紧要关头代替人做决定,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不过,将这次的事故归咎于极氪车辆自身,似乎有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话说回来,技术问题或许还有辩解的余地,但管理问题就实在难以开脱了。 展车不设置展车模式,车钥匙随便放,这些看似小问题,却直接关系到现场人员的安全。 极氪这次的疏漏,几乎是在告诉我们,他们对于展车管理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这种管理上的松懈,其实在吉利旗下的几个品牌中都不是孤例。 销售流程混乱,通过第三方加价销售的现象,都在无声地说明,问题不仅仅是个别的,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管理漏洞。 因此,对于极氪乃至整个 $吉利汽车(00175)$ 集团来说,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深入反省和全面自查。 技术固然重要,但没有严谨的管理作为支撑,再好的产品也难以赢得用户的长期信赖。 优质的服务和用户体验,才是品牌长久立足的根本。 希望公司高层能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仅仅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
      469评论
      举报
      极氪展车伤人: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失误
    • 小市值淘金小市值淘金
      ·03-21

      拼多多:当性价比遇上创新,净利涨声中的思考

      大家好,来聊聊昨晚的大事—— $拼多多(PDD)$ 的财报。 财报使得股价如同被点燃的烟火,一路向上冲刺了17%,在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看看四季度的报告单,调整后的净利润高达255亿元,同比增长翻了一番,营收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达到了888.8亿元。 这不仅仅是数字游戏的胜利,更是战略智慧和创新精神的胜利。 在电商这个战场上,拼多多就像一颗新星,凭借其独树一帜的模式和出奇制胜的策略,成为了市场的黑马。 其实,拼多多胜利秘诀的秘诀很简单,顾客至上加上性价比。 没错,就是这么直白。 在拼多多的世界里,顾客的地位无可替代。 从一开始的“仅退款”服务,到持续打破的低价记录,拼多多始终将顾客需求放在首位。 这种对顾客体验的近乎痴迷的优化,使得它稳稳地占据了消费者心中的一席之地。 正是这种表面上看似简单的策略,支撑着拼多多在短短几年间,从一个市场新手,蜕变为电商界的领军人物。 但拼多多的故事远不止这些。 细究其财报,你会发现,拼多多的收入激增,主要是得益于其交易服务收入的大幅增长。 这背后的助力,来自于它的海外扩张战略——Temu。 自2022年9月运作以来,Temu在全球的扩张速度令人惊叹,迅速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购物应用之一。 Temu的成功,不仅为拼多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它验证了拼多多的国际化战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然而,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伴随着挑战和争议。 在追求快速增长的同时,拼多多也遇到了不少质疑,从消费者信息安全的争议,到侵犯用户隐私的黑历史,这些都是拼多多必须正视和克服的问题。 随着京东、淘宝等老牌电商巨头开始针对性价比和顾客体验进行战略调整,拼多多未来的道路,显然也不会一帆风顺。 但是,正是这些挑战和争议,促使拼多多持续自我革新,不断创新。 从最初的价格战,到后来的技术
      949评论
      举报
      拼多多:当性价比遇上创新,净利涨声中的思考
    • 小市值淘金小市值淘金
      ·03-15

      当SpaceX星舰穿梭星际,我们的投资观也需“星际穿越”

      这两天,SpaceX星舰的试飞不仅仅是圈粉无数,同时也让 $特斯拉(TSLA)$ 的股价如过山车般令人血压攀升。 在此,我想与大家深度探讨的,不止是一次试飞的成败,而是如何在市场的波动中找到我们自己的“星际飞船”。 咱们得先明白,马斯克的SpaceX星舰试飞,这不仅是科技上的一个突破,更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大飞跃。 星舰成功进入轨道,尽管一级再入控制失败,但在轨燃料补给的成功,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未来星际旅行的可能性。 正如股市中的我们,追求的应该是长远的收益,而不是眼前的波动。 特斯拉的股价起伏,实际上反映了市场对于创新的恐惧和质疑。 当面对特斯拉股价的跳水,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是追随短期的波动,还是坚定看好长远的发展方向? 通过SpaceX的成功试飞,马斯克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坚定不移地看向未来。 再谈特斯拉,尽管短期内市场充满质疑,但长期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的是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革命性作用,以及它对未来出行方式的影响。 特斯拉不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它更是一家领先的能源技术企业。 正如星舰,特斯拉同样在为人类未来的出行方式铺平道路。 因此,我觉得在观察特斯拉股价的波动时,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 特斯拉和SpaceX一样,都是马斯克为人类未来不懈努力的证明。 它们不单是投资的标的,更是我们共同梦想的一部分。 最后,我想问问,你认为特斯拉和SpaceX的未来是光明还是黯淡? 这不只是对一次试飞或一段时间股价的评价,而是对未来、对梦想的一种信念。
      868评论
      举报
      当SpaceX星舰穿梭星际,我们的投资观也需“星际穿越”
    • 小市值淘金小市值淘金
      ·03-07

      百亿补贴赚吆喝:京东的未来究竟在何方?

      大家好,咱们今天来聊聊 $京东(JD)$ 。 昨天,这个电商行业的大佬放出了2023年的成绩单,营收达到了惊人的10847亿元,同比小幅上升3.7%。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第三方商家的数量竟然翻了将近两倍,增长了188%。 然而,这背后的故事比这干巴巴的数字有趣多了。 众所周知,电商界一直上演着“群雄逐鹿”的好戏,而 $京东集团-SW(09618)$ 似乎在这场大戏中扮演了一个不小的角色。 说到这,我不得不提那句自己编的老话:“百亿补贴,乱舞电商界。” 过去的一年里,京东好似在重演这句话所描绘的场景。 但当我们深入这些数字,真的能看到的是什么呢? 是京东稳健的财务增长,还是它在市场中抢夺的份额? 或者,更深层次的,是背后潜藏的挑战与机遇? 先说说所谓的增长。 10847亿元的营收听起来不错,但这3.7%的增长率与京东过往的表现相比,显然是有所放缓的。 作为对比,2021年和2022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7.6%和9.9%。即便是在竞争激烈的电商领域,这样的增速也显得有些不尽人意。 但是,如果你认为京东就此止步,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中,京东的策略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以百亿补贴为武器,京东不只是在与对手争夺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它试图塑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从营收结构来看,虽然商品收入增长有限,但服务收入的增长却相当可观。 尤其是京东物流服务对外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了30.8%,这一点足以证明京东在多元化经营上的成功。 同时,第三方商家数量的激增也表明了京东平台的吸引力正在上升。 那么,京东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我认为,京东未来的增长不会仅仅依赖于商品销售。 服务业务,尤其是物流服务,将成为其新的
      1,0471
      举报
      百亿补贴赚吆喝:京东的未来究竟在何方?
    • 小市值淘金小市值淘金
      ·02-26

      哇哈哈的新浪潮:从宗大大到宗小姐,一出资本舞台的继承剧

      昨天,一条震动人心的消息划过我们的生活——宗庆后。 那位伴随我们从童年到成年,用饮料缔造童话的娃哈哈掌门人,79岁高龄离世。 这不仅标志着一位企业巨匠的谢幕,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但正如旧叶落去,新芽绽放,宗馥莉的接棒,不单是家族企业的继承仪式。 它更是资本舞台上,对哇哈哈新章节的翘首以待。 回溯历程,宗小姐的驾驭并非坦途。 她的加盟,代表了哇哈哈的新生代变革。 从推翻旧时代的代言人,到联名推出雪糕和苏打水,再到电竞圈的深耕。 她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哇哈哈不只是老一辈的饮料记忆,它还能成为年轻人的新欢。 然而,每一次的改革都不是无代价的。 从管理理念到企业文化的重塑,宗小姐的每一步似乎都在与旧有的框架碰撞。 这中间的矛盾和冲突,足以令任何一家企业的根基动摇。 但就是这种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让哇哈哈在资本市场的价值得以重新定义。 对于我们这些股市里的小角色,更关注的是,这些变革给哇哈哈的未来价值带来了哪些影响? 首先,宗小姐的年轻化战略,使得哇哈哈在新一代消费者中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不仅仅是品牌形象的更新换代,更是对市场定位的精准把握。 在以往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哇哈哈展示了其与时俱进的能力。 其次,宗小姐的西式管理手法,虽然起初引发了诸多争议。 但从长远看,这种注重效率和制度的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哇哈哈在国际舞台的角逐。 对投资者而言,这暗示着哇哈哈有望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增强其盈利模式。 然而,改革总伴随着风险。 宗小姐的系列举措,短期内可能会给哇哈哈带来一定的波动。 但从长期角度看,这些都是哇哈哈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挑战。 对我们这些散户来说,关键在于如何审视这种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转型期,我们可能会见证哇哈哈的起伏,但更应该聚焦的是其背后的长期价值。 毕竟,每一场成功的接力,都不是简单的传递,而是在不断挑战中前进。 衷心希望,在宗小姐的领航下,哇哈
      852评论
      举报
      哇哈哈的新浪潮:从宗大大到宗小姐,一出资本舞台的继承剧
    • 小市值淘金小市值淘金
      ·02-21

      解码量化危机:探寻背后的逻辑与反思

      大家上午好!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近期市场上的一个震撼事件——宁波灵均投资在一分钟之内抛售超过25亿元股票。 这一行为不仅震动了市场,还引发了监管机构的限制交易措施和公开谴责。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详情。 2月19日,宁波灵均投资利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在沪深两市累计卖出了25.67亿元的股票,这导致了市场短期内的下跌。 作为国内量化投资领域的佼佼者之一,宁波灵均的这一操作自然吸引了广泛的市场关注。 监管机构迅速作出回应,限制交易并公开表示谴责,这标志着对此类行为的严肃态度。 但是,我要说的是,把量化投资视作这次市场动荡的罪魁祸首可能未免过于简单。 在这个风波中,量化投资成了一个方便的攻击目标。 但我们不得不探讨几个问题: 1. 量化基金的策略是否经历了变化? 2. 在追求高收益的过程中,是否偏离了原始的投资策略,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更高的风险? 2.因子暴露是否被充分考虑? 量化投资依赖于因子模型,如果因子暴露过大,是否意味着一旦市场环境变化,潜在的损失可能会剧增? 3.人为干预的可能性。 在机器运算的背后,是否存在人为的干预,影响了交易决策,从而偏离了量化模型的预期? 4.对市场干预行为的反应。 面对市场的异常波动或干预,量化模型是否进行了适当的“优化”以应对,还是盲目地遵循了既定的策略? 5.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面对市场的极端波动,量化基金的风险管理是否足够健全,能否有效地避免大规模亏损? 这些问题的答案,对量化投资的未来和投资者的利益至关重要。 量化投资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对其有一个清醒和全面的了解。 美股在07年的因子挤兑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量化投资的普及导致了因子过度拥挤,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共振效应可能导致巨大的亏损。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倒闭也提醒我们,不可忽视极端风险的存在。 最后,我想强调
      662评论
      举报
      解码量化危机:探寻背后的逻辑与反思
    • 小市值淘金小市值淘金
      ·02-19

      比亚迪秦PLUS降价风暴,从股市视角看自主品牌的逆袭

      大家新年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 $比亚迪ADR(BYDDY)$ 秦PLUS荣耀版的降价新闻。 这不单是一场市场上的价格战,而是深层次地反映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它可能对汽车行业乃至股市带来的深远影响。 市场的每一丝波动都可能触发股价的飞跃或跌宕,而比亚迪这次的降价策略,正是这场游戏中的一步精妙棋局。 比亚迪将秦PLUS的售价调整至7.98万元起,这一战略既是对传统燃油车市场的挑战,也向整个汽车行业宣告了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这种激进的价格策略不仅会给竞争对手,尤其是合资品牌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预示着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价格和品牌力的较量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对于我们这些股民来说,比亚迪的策略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价格调整。 它是对比亚迪品牌实力与产业链控制能力的全面展示,同时也反映了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成本控制水平。 从股市角度看,这无疑大大增强了比亚迪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持股和潜在的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明确的利好信号。 此外,比亚迪的这一行动还向市场证明了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国际大牌竞争的能力。 这不仅对比亚迪本身是一种积极的肯定,也对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乃至“中国制造”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这是重新评估自主品牌股票价值的绝佳时机。 然而,任何策略都有其两面性。 这种激进的价格战略给比亚迪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如何在维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这将是比亚迪乃至所有中国自主品牌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比亚迪秦PLUS的降价不仅仅是一次价格的调整,更是一次关于中国自主品牌力量崛起的宣言。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超越表面的事件,深入挖掘背后的行业动态和公司战略,以便做出更加精准的投资判断。 市场的
      1,160评论
      举报
      比亚迪秦PLUS降价风暴,从股市视角看自主品牌的逆袭
    • 小市值淘金小市值淘金
      ·02-04

      苹果Vision Pro购买冷静分析,实测揭示细节瑕疵

      当地时间周五(2月2日), $苹果(AAPL)$ Vision Pro正式上市,库克强调开创空间计算时代,果粉们夜排抢购,朋友亲身试用后,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真实感受。 1. 续航问题:官方宣传为2小时,但实际使用中,续航能达到两个半小时左右,仅观影则可达3小时。 对于售价高达3499美元的设备,虽然超出官宣,可续航表现还是令人有些失望。 2.可视角度: 尽管Vision Pro的POV小于Q3的110度,但屏幕周围的彩边和晕影影响了整体可视角度。 这需要改进,特别是对于追求完美虚拟体验的用户而言。 3.重量与舒适性: Vision Pro的重量达到600到650克,超过市面上所有头显,而且重量集中于前脸位置,舒适性堪忧。 这可能会影响用户长时间佩戴的体验,尤其是对于追求舒适感的用户而言。 4. 操作逻辑: Vision Pro的操作逻辑变革需要用户适应,视线和手指成为主要的控制方法。 虚拟键盘使用难度较大,需要用户适应一段时间。 这是否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值得深思。 5. 软件生态问题: 虽然Vision OS是基于iPad OS的改进版本,但目前软件生态相对匮乏,一些热门应用如Netflix、Spotify、Youtube还在观望。这可能会影响用户的日常使用体验。 总体而言,Vision Pro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比如摄像头的画面延迟和视频通话中生成用户面部模型。 然而,一些细节问题如续航、可视角度、重量等可能会影响用户的整体体验。 考虑到3499美元的售价,我认为是否值得购买还需根据个人需求和使用场景来评估。
      1,225评论
      举报
      苹果Vision Pro购买冷静分析,实测揭示细节瑕疵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