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美股淘金记

公众号:港美股淘金记,发掘价值个股,狙击市场行情。

IP属地:广东
    • 港美股淘金记港美股淘金记
      ·12-05 18:06

      “药茅”的恐慌蔓延,CXO行业还有未来吗?

      昨天,号称“药茅”的药明生物以一己之力带崩了整个医药板块,并在急挫24%之后紧急临时停牌。今早复牌之后,药明生物盘中一度急挫12%,CXO板块的恐慌情绪还在延续。药明生物收跌8%,巨子生物跌近6%,药明合联跌超4%,药明康德跌近3%。 药明生物这次"坐上跳楼机"起因是该公司稍早前下调了全年业绩展望,并将悲观情绪延续到2024年。 图片 据简报,该公司2023年全年收入增速从30%调整至10%,其中非新冠业务增速指引从60%下调至36%。 对于业绩展望的下调原因,药明生物表示,由于CMO项目短期面临收入延迟和新冠业务收入快速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D端新增项目减少导致3亿美元收入减少,以及M端生产收入递延带来的1亿美元收入下降,公司2023年整体收入可能低于之前的预期。此外,新产能爬坡和收入增速放缓也将导致公司利润下滑。 对于药明生物的股价,大行纷纷予以评级。高盛预期如药明生物生产端项目交付重回正轨、生物技术融资未来几个月继续复苏,该行对药明生物目标价由73.3港元下调至63港元,评级“买入”。麦格理将药明生物目标价由52港元下调27%至38港元,投资评级由“跑赢大市”下调至“中性”。摩根士丹利则重申对药明生物“增持”评级,给予目标价115.36港元。 图片 CXO行业的未来如何?在过去三年疫情需求暴涨之后,CXO行业正面临来自资本市场和实际运营的双重考验。 行业的重塑往往伴随着"雪崩效应",CXO行业目前只是增速放缓,但规模仍在,增长依然存在,也许明年就会有公司开始倒闭。作为一个重资产行业,如果企业的业务规模无法保持一定水平,很可能会亏损。眼下明显中小型企业的规模填补不了市场的空缺。 一款新药背后通常代表着至少"十年十亿美元"的时间和成本投入,因此药企在面对新的研发管线时,会倾向于选择能够确保管线延续并稳定的CXO合作伙伴。这也导致在目前行业波动的情况下,许多药企更倾向于选
      694
      举报
      “药茅”的恐慌蔓延,CXO行业还有未来吗?
    • 港美股淘金记港美股淘金记
      ·12-04 17:29

      黄金再创新高,终于迎来了新一轮行情!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港美股淘金记 近期,美国数据显示经济和通胀压力正在缓解,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预期逐渐降低,而对明年开始降息的预期越来越高。受此影响,美元持续下跌,黄金价格强劲上涨。最新数据显示,黄金价格日内涨幅近60美元,最新报2126.20美元/司,刷新历史纪录。 如果美联储在明年3月份开始降息,并继续实施更多量化宽松政策,这将导致美国预算赤字不断飙升和利息支付爆炸式增长的情况,所有资产将创下历史新高,包括黄金、股票和石油。 美债收益率的大幅上涨实际上反映了美国政府信用的下降,本质是一个信用的溢价。在这个时候,黄金作为美元的代理指标或对立指标会保持强势。 10月31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不包括场外交易)为1147吨,相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8%,但同比却减少6%。如果将场外交易和库存流量计算在内,三季度总需求达到1267吨,同比增长6%。 图片 央行净购金量达到337吨,成为有数据统计以来第三高的季度,尽管仍稍逊于去年同期惊人的459吨的历史高位。不过,前三季度央行购金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4%,达到创纪录的800吨。各国央行预计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强劲的购金需求,这预示着2023年全年的央行购金需求总量有望依旧保持坚挺。 同时,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已达2192吨,三季度累计增储78吨。以美元计,黄金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4%,持平历史高点。2023年年初至今,中国官方黄金储备的增长从未间断,前三季度已累计增储181吨。截至9月底,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已连续十一个月增加。自去年11月中国时隔三十八个月首次宣布增储黄金起,到今年9月中国央行已增储黄金243吨。 地缘政治担忧最近提高了投资者对黄金的避险偏好。尽管中东冲突的风险似乎得到遏制,但不确定性仍继续支撑金价。自今年以来,现货黄金涨幅达8.
      31810
      举报
      黄金再创新高,终于迎来了新一轮行情!
    • 港美股淘金记港美股淘金记
      ·12-01

      “燕窝第一股”上市,能得到市场青睐吗?

      燕之屋于11月30日至12月7日期间进行公开招股,计划发行3200万股股份,其中公开发售部分为320万股,国际发售部分为2880万股。每股发行价定在8.80-11.00港元之间,每手交易为400股,入场费为4444.38港元。预期将于12月12日正式上市。 图片 燕之屋是中国燕窝产品市场的领导者,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优质的现代燕窝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2年燕之屋是中国溯源燕窝市场最大的燕窝产品公司,市场份额达到了14.0%。此外,燕之屋在燕窝专营门店数量也是第一。凭借先进及成熟的产品研发能力、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健全的质量保证机制以及完善的销售网络,燕之屋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显著的优势地位。 盈利方面,燕之屋2020年至2023年的总收入分别为13.01亿、15.07亿、17.30亿元人民币。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23亿、1.72亿、2.06亿元人民币。总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5.31%和29.41%。 从招股质地来说,燕之屋本次IPO的保荐人是中金香港和广发融资(香港),中金香港曾担任过169家IPO项目的保荐人,暗盘上涨68家,破发率为59.8%。广发融资担任过11家IPO项目的保荐人,暗盘上涨的有8家,破发率为27%。虽然这两家保荐机构的暗盘上涨率表现不一,但总体来说,它们在市场上的表现尚可。此外,燕之屋还配备了绿鞋机制,并由广发证券担任其稳价人。在基石投资者方面,此次IPO引入了包括PT. Anugerah Citra Walet Indonesia、PT Niaga Cakrawala Sukses等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占比达到了39.4%。 图片 另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是富景中国,该公司计划于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5日招股,发行1.10亿股股份,其中公开发售部分为1100万股,配售部分为9900万股。每股发行价定在1.
      6458
      举报
      “燕窝第一股”上市,能得到市场青睐吗?
    • 港美股淘金记港美股淘金记
      ·11-30

      “中概之光”拼多多,市值直逼阿里

      拼多多11月28日美股盘前发布Q3业绩,股价收涨18%,成交额超过16.63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成为了新一代中概股的璀璨之星。 拼多多在Q3财报中的表现十分抢眼,总营收达到了688.4亿元,同比增长了94%。其中,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营收为396.877亿元,同比增长了39%。交易服务营收为291.527亿元,同比增长了315%。这些数据表明拼多多在电商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稳固,且业务正在快速增长。 在毛利润方面,拼多多第三季度录得420.1亿元,同比增长了49.6%,毛利率达到了61%。净利润达到了155.37亿元,同比增长了47%,净利润率达到了22.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70.27亿元,同比增长了37%。这些数据证明了拼多多的拥有极强的盈利能力。 在费用层面,第三季度拼多多总费用为253.5亿元,总费用率创下了历史新低,仅为37%。其中,市场费用为217.5亿元,市场费用率达到了31.6%。这表明拼多多在控制成本和保持高效运营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在消费紧缩的大环境下,拼多多以其独特的百亿补贴政策直接让利于消费者,与其他电商平台复杂的满减政策相比,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政策更加直接、透明,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在一众电商巨头中“杀出重围”。 除了在国内市场的强劲表现外,拼多多在海外市场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其旗下跨境电商Temu自今年9月在美国上线以来,便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商业焦点。凭借着高速增长的GMV(成交额),Temu成为了拼多多电商主站之外提振股价的增长引擎。 图片 拼多多年初至今的股价涨幅已经达到了惊人的75%,而与之对比,阿里巴巴和京东的股价则分别下滑了12%和49%。这表明市场对拼多多的前景十分看好,对其未来的增长潜力抱有高度信心。11月29日晚间,美股拼多多一度涨超4%,市值到达1921亿美元,一度超越阿里巴巴,成为美股市值最大中
      53311
      举报
      “中概之光”拼多多,市值直逼阿里
    • 港美股淘金记港美股淘金记
      ·11-29

      美团遭“大屠杀”,暴跌12%,港股究竟怎么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港美股淘金记 11月28日美团公布了Q3财报,美团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该季度美团实现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195.3%,市场预期净利润29.1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62.4%。2023年第三季度,美团实现经营现金流入112亿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美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理财投资分别为251亿元和1085亿元。 图片 从盈利方面来看,这份财报超市场预期,应该算不错,但是绩后遭遇股价“大屠杀”,美团暴跌12%。具体来分析原因。 首先来看业务方面,美团外卖的市占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想要继续扩张是比较难的,而宏观环境,消费降级,也许会促使大部分人不再选择点外卖。 其次,以美团优选和美团买菜为核心的创新业务本季收入188亿,低于预期的192亿。美团优选的买菜着重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单价较高,在消费降级的环境下,消费者可能更倾向选择次日自提以及价格为王的多多买菜。 另一方面,美团利润最高的到店业务面对着来自抖音的威胁,两者在一二线城市的门店重合度极高。美团是一个工具平台,而抖音是内容平台,更容易为餐厅打广告,所以这部分的广告收入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图片 美团管理层表示,高基数下今年Q4外卖收入增速会略低于Q3,但对订单量有信心;过去一个季度,直播对GTV的贡献增加;新业务表现不佳是因为营收组合差异和改变,预计Q4将继续面临挑战。 总而言之,尽管美团外卖业务表现稳健,但其他业务增长空间有限。同时,受到消费降级、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美团在Q4的业绩指引较为悲观。这使得市场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产生了疑虑,导致股价下跌。从港股市场的整体表现来看,这种下跌更多地是受到情绪的影响,而非业绩本身的问题。随着流动性的恢复和外资与衍生品市场平衡,预计美团的股价将会得到一定的提振。
      3,0048
      举报
      美团遭“大屠杀”,暴跌12%,港股究竟怎么了?
    • 港美股淘金记港美股淘金记
      ·11-28

      苹果Vision Pro即将面世,“果链”股迎来大爆发!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港美股淘金记,发掘价值个股,狙击市场行情 苹果终于“出手了”,旗下的Vision Pro将成为第一款配备前置显示屏的头显。当其他人在附近时,前置显示屏会向房间里的其他人显示用户脸部的渲染视图,此功能称为“EyeSight”。 EyeSight显示屏超越了2D——其是双凸透镜状的。其以不同的视角显示不同的视图,以达到深度感,因此看起来像是透明视图,而不是平面图像。 为了生成可信的视图,头显需要知道用户的长相,包括肤色、眼睛形状、眼睛颜色、鼻子形状以及脸部其他细节。因此,在设置过程中,用户需要将Vision Pro放在脸前,前置显示屏会引导用户完成面部扫描。此面部扫描还会生成用户数字角色,该逼真数字角色可应用于FaceTime和具有社交功能的第三方应用。数字角色由头显眼部和面部追踪传感器实时驱动,目前只包括用户上半身。但据报道,苹果在发布后的一段时间内致力于全身追踪。 四年多来,Meta一直在致力于对逼真化身的研究,但看起来苹果将是第一个推出虚拟化身的公司——尽管与Meta的研究深度不同。苹果的前置显示屏还实现了精致和直观的设置体验,而相比之下没有前置显示屏的头显则必须依赖音频反馈或智能手机扫描。 苹果将在12月正式量产第一代MR产品Vision Pro,内地供应链的比例大幅提升至60%。据报首批备货约40万部,明年的销售目标为100万部,预计第三年将达到1000万部。有媒体称,与此前iPhone 15系列产品相比,内地零部件占比较低,而苹果Vision Pro中国内地供应链比例已大幅度提高至60%左右。 同时,苹果供应链已开始准备二代Vision Pro的生产计划。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苹果第二代Vision Pro将有4款机型,其中2款已经确定:一款将与第一代一样针对高阶市场,另一款则为平价版,苹果目标将平价版的BOM(物料清单)成本,压缩到第一代产品的5
      3907
      举报
      苹果Vision Pro即将面世,“果链”股迎来大爆发!
    • 港美股淘金记港美股淘金记
      ·11-27

      四只新股来袭,你最Pick哪一只?

      打新市场再次迎来“火爆”时刻!11月27日,国鸿氢能、德康农牧、升辉清洁、K Cash集团这四只新股同时开启招股。那么,在这四只新股中,你最看好哪一只呢? 国鸿氢能本次IPO拟全球发售7952万股股份,中国香港发售股份795.2万股,国际发售股份7156.8万股;2023年11月27日至11月30日招股,发售价为19.35-21.35港元,每手股数为500,入场费为10782.66港元,预计12月5日上市。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华泰国际共参与过36家保荐项目,其中15家首日上涨,破发率为58.3%。 国鸿氢能是国内技术领先的氢燃料电池企业,自2017年至2022年在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出货量连续六年排名第一位,累计出货量超过650兆瓦。在创新研发方面,国鸿氢能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公司共拥有224项专利及专利申请,其中包括41项发明专利、87项发明专利申请以及96项实用新型专利。此外,国鸿氢能还拥有中国年产能最大的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并已建成中国智能化程度最高、设备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之一。2023年公司的石墨双极板、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的预估年产能分别为120万片、30万千瓦及2000套。这意味着拥有极强的行业壁垒。 图片 德康农牧本次IPO拟全球发售2691.20万股股份,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无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介乎30.35~36.95港元,每手100股,入场费为3732.27港元。于11月27日起至12月1日招股,预计12月6日上市,中金公司、花旗联席保荐。中金参与过166家的保荐项目,72家首日上涨,破发率为56.6%。花旗共参与过63家保荐项目,30家首日上涨,破发率为52.4%。 值得一提的是,德康农牧在本次IPO中引入了3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了3.9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市场份额方面,2022年德康农牧在中国生猪供货商中排名
      4888
      举报
      四只新股来袭,你最Pick哪一只?
    • 港美股淘金记港美股淘金记
      ·11-24

      减肥药需求狂潮掀起,两大巨头“争夺战”升级!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港美股淘金记,发掘价值个股,狙击市场行情 11月2日,减肥药双雄诺和诺德、礼来公布Q3业绩。 诺和诺德Q3营收为587.3亿丹麦克朗(83.4亿美元),超市场预期,同比暴增734%;营业利润(EBIT)录得历史新高;净利润录得224.8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56%。其中,明星产品——GLP-1类抑制剂Wegovy(司美格鲁肽)实现大幅度增长。 礼来Q3营收为95亿美元,同比涨超37%,超过预期的90.2亿美元。毛利率为80.4%,超过去年同期的77.3%,但低于分析师预估的80.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礼来在去年下半年推出的重磅降糖药Tirzepatide(商品名为Mounjaro)的收入数据极为亮眼,营收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4.1亿美元。 诺和诺德与礼来这两个在减肥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双子星”,今年以来股价强势上涨,诺和诺德的美股股价涨幅超过55%,而礼来的股价涨幅更是高达65%。 在公布三季度财报之后,两大巨头又开启了新一轮的“争夺战”。 首先,诺和诺德计划投资21亿欧元扩大在法国的生产,以满足对其“减肥神药”的需求热潮。据其表示,位于巴黎西南部沙特尔工厂的建设工作已经开始,这项投资将提高减肥药Wegovy及其糖尿病姐妹产品Ozempic的产能。此外,诺和诺德还计划于明年2月22日在日本推出其广受欢迎的减肥药物Wegovy。这将是诺和诺德首次在亚洲市场推出Wegovy。 图片 另一方面,礼来也在积极行动。11月8日,礼来的Tirzepatide正式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成年人的长期体重管理。这款减肥药将在感恩节后不久投放到美国市场。此外,礼来还计划投资25亿美元在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的阿尔泽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基地。新工厂将扩大其全球注射产品和设备制造网络,并支持糖尿病和减肥产品组合(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日益增长的需求
      5438
      举报
      减肥药需求狂潮掀起,两大巨头“争夺战”升级!
    • 港美股淘金记港美股淘金记
      ·11-23

      “黑五”将至,消费股能否掀起热潮?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港美股淘金记,发掘价值个股,狙击市场行情 随着美国感恩节的来临,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即将拉开帷幕。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这一传统的消费旺季能否带动消费股开启新一轮的上涨行情?让我们从最近的一些数据和趋势中寻找答案。 零售数据“敲警钟”,市场消费信心不足 首先,10月份的零售数据表现出了美国消费者的一些疲态。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出现了0.1%的下滑,这是近7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也给市场敲响了“警钟”。更高的借贷成本似乎削弱了消费者对新车和其他高价商品的需求。10月份美国汽车经销商的收入下降了1%,汽车销售速度已从初夏的年化1660万辆放缓至1600万辆。 这些数据表明,利率上升和借贷成本增加正在对消费者的购买力产生压力。根据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的预测,尽管预计在感恩节五天假期中购物的美国人将达到历史新高的1.82亿人,但假日季零售总额仅为9573亿美元~9666亿美元,增长3%~4%,创2019年以来新低。这表明,尽管购物人数增加,但由于消费者在购买力上的限制,总消费额并未有明显增长。 此外,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显示,11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上月回落了2.5个百分点至61.3。人们对通胀的担忧正在加剧,一年期和五年期的通胀预期分别升至4.5%和3.2%。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消费主力群体,年轻和中年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态度有所恶化。10月非农报告新增15万个就业岗位,创近两年多来新低,私营部门的就业岗位增长不到10万个,失业率则升至21个月来的最高点3.9%。 图片 巨头下调业绩指引,巴菲特减仓消费股 在具体的消费股表现上,多家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百思买等都给出了低于预期的业绩指引。 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警告称,随着假日购物季的到来,消费者将谨慎消费。并给出低于预期的业绩指引。百思买第三季度同店销售额降幅超过预期,原因是该公司称“消费者需求不均衡”。这一疲软导致该
      8955
      举报
      “黑五”将至,消费股能否掀起热潮?
    • 港美股淘金记港美股淘金记
      ·11-22

      百度借AI之东风,能成功“翻身”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港美股淘金记,发掘价值个股,狙击市场行情 11月21日美股盘前,百度发布2023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百度第三季度营收3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超出市场预估的342.1亿元。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73亿元,同比增长23%。 图片 从盈利情况来看,经营利润为人民币63亿元,百度核心经营利润为人民币55亿元,百度核心经营利润率为21%。经调整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95.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7%。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为人民币76亿元,大幅超出市场预估的68.8亿元,核心经营利润为人民币67亿元,远超市场预期的44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百度核心经营利润率为25%。 据悉,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百度股份回购金额为1.26美元,目前股份回购计划项下的累计回购额达3.51美元。 业务方面,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便是其AI商业化进展方面,多款AI原生应用数据指标显著增长,近三个月内,文心一言向全社会开放,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4.0版本,目前文心一言用户数已达7000万。 在百度App,有64万创作者使用AI辅助创作工具生产了1400万条内容,获得300亿播放;百度网盘“云一朵”用户量已达2000万;百度文库AI新功能累计使用用户超3000万。 整体移动生态方面,百度App月9月的月活跃用户达到6.63亿,同比增加5%,托管业页占2023年第三季度百度核心在线营销收入的53%。 智能驾驶方面,百度的自动叫车服务萝卜快跑在2023年第三季度提供82.1万次乘车服务,同比增长73%。截至2023年9月30日,萝卜快跑为公众提供的累计单量达到410万。 其他业务方面,二季度小度出货量蝉联中国智能屏和智能音箱第一。 此外,在对于四季度的业绩指引中,AI云收入应该会在第四季度反弹至正增长,得益于生成AI相关业务的增长势头。 图片 机构评级
      9049
      举报
      百度借AI之东风,能成功“翻身”吗?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