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财讯

IP属地:未知
    • 金吾财讯金吾财讯
      ·03-25

      加息节奏“中庸”不平庸 美国下的是盘大棋……

      从Silvergate capital开始,到硅谷银行,到Signature Bank,到第一共和银行,到瑞信……一连串事件的发生,让包括高盛在内的机构和马斯克等大佬都憧憬着美联储会暂停加息。然而,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美联储依然加息25bp,这一个加息幅度,让市场解读为不敢不加,也不敢多加。 这是将我们东方文化的“中庸”之道发扬光大的意思? 林老师含蓄地表达了“如果欧美国家以通胀为由继续加息,估计全球将为此买单”的观点。所以,以己方的小伤放空对手的血条,莫非就是他们的目的? 那么大家可以再深思一下,为什么加息压不下通胀?是市场上的钱依然很多,还是欧美切断商品供应通道导致物资减少?我们再想想,为什么加息的过程中,美国的就业市场仍然很强劲? 欢迎留言讨论…… $硅谷银行(SIVB)$ $第一共和银行(FRC)$ $瑞士信贷(CS)$ $德意志银行(DB)$
      6459
      举报
      加息节奏“中庸”不平庸 美国下的是盘大棋……
    • 金吾财讯金吾财讯
      ·03-24

      吓崩美股 耶伦180度大转弯!

      美东时间3月22日,关系着全球资本市场的美联储加息正式落地。 3月FOMC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75%-5.00%区间。 这是自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利率水平,也是自一年前2022年3月开启加息周期以来的第九次加息。 加息25基点落地后,美股三大股指短线小幅拉升,并没有太大的异动,毕竟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但随后的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发言之后,三大股指皆跳水,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跌1.65%,道琼斯指数跌1.6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6%。 来源:英为财情 一、3月加息“大戏”落幕 在过去的半个多月,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波动巨大。 在硅谷银行危机爆发之前,因为通胀仍处高位,市场认为美联储大概率加息50基点,乐观情况下也可能加息25基点。 但随着硅谷银行暴雷,市场认为美联储继续加息50基点会冲击到美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排除了50基点这个选项,开始预期美联储将不会加息或小幅加息25基点,甚至有机构预测美联储会直接降息。 后续监管部门迅速出手“救市”,遏制住了银行危机的蔓延,市场认为25基点是美联储最佳选择。 来源:网络 鲍威尔最终也没有辜负市场的期望,决定加息25基点。鲍威尔在发言中也承认曾考虑过3月不加息,但由于增长和通胀保持强劲,委员会一致支持加息25个基点。 不过从本次美联储决议声明上看,美联储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变。 决议声明中删除了在前八份声明中使用的措辞——“持续加息是适宜的”,改为“一些额外的政策紧缩可能是适当的”。 被称作“美联储传声筒”的记者Nick Timiraos表示,该声明暗示,美联储可能很快就会停止加息。 美联储还下调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2023至2025年底GDP增速预期中值分别为0.4%,1.2%,1.9%。(12月预期分别为0.5%,1.6%,1.8%) 来源:金十数据 对于通胀情况,鲍威尔继续强调了2%的通胀目
      1,2363
      举报
      吓崩美股 耶伦180度大转弯!
    • 金吾财讯金吾财讯
      ·03-23

      美联储“坟头蹦迪” 我们正好为下一次牛市做准备!

      美联储还在继续加息。这次是25bp,符合大多数人的预期。这也说明,美联储现在已经“进退维谷”。往前一步是衰退,往后一步是通胀。  市场主流观点是,美国现在已经到了危机的边缘,甚至部分激进观点认为美国已经在危机当中。 实际上西方国家每个隔20来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现在距离2008年那次已经有15年了…… 现在的市场哀嚎一片。欧美银行暴雷,通胀居高不下,加息脚步不止,局部冲突仍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是不是慌了!? 这时候我们得搬出巴菲特巴老爷子镇场。据说上周去奥马哈的私人飞机高达20多架。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是巴菲特出手相助。出资50亿美元买了高盛的优先股,投了102亿美元买了美国银行的股票。 除此之外,他还买了沃尔玛(Walmart)、欧美亚(Constellation Energy)、美国铁路公司(Union Pacific Railroad)、美国制药公司(Sanofi Aventis)等等十来家知名公司的股票,还有美国国库券(US Treasury Bills)。 这些公司后来给他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回报 那大家看懂他的操作了吗? “股神”优异的投资表现来自于哪里?! 没错,低买高卖! 关键就是买入的节点。他不会被市场情绪所控制,总是捏着现金伺机而动,常常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进行大量投资,因为他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买到好公司的股票。 而作为散户投资者,绝大多数人都会受到市场评论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散户投资者获取的信息不充分,无法确认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就会出现从众心理。然而,从众就代表了你站在了“输”的一方,因为投资股票,很大一部分是零和游戏,特别是短线投资。所以,股市里能真正赚到钱的,反而是那些独辟蹊径并坚持自己路线的人。 巴菲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学会忽视市场上让我们过于悲观或乐观的噪音,懂得以合理的价格持有优质公司的股票!
      5972
      举报
      美联储“坟头蹦迪” 我们正好为下一次牛市做准备!
    • 金吾财讯金吾财讯
      ·03-23

      安踏VS李宁:“王子”为何输给“草根”?

      3月21日午间,安踏(02020.HK)发布了2022年度财报。 由于超出预期的表现,安踏港股股价在下午开盘后迅速拉升,最终以大涨9.23%收盘。次日3月22日,安踏继续延续涨势,上涨2.3%。 一、业绩大超预期 安踏2022年全年收入人民币537亿元(单位下同),同比增8.8%;股东应占溢利75.9亿元,同比降1.7%,营收与净利润皆超出市场预期。 此外,安踏宣布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72港元。 来源:华泰证券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地区共有6924间安踏门店。 从产品类型上看,三大主要产品的营收都录得增长,其中鞋类的表现最为出色,录得225亿元,同比增长17.4%。鞋类的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38.8%上升至2022年的41.9%。 来源:安踏财报 安踏全年毛利率为60.2%,同比降1.4个百分点,优于市场的预期。 在2022年这个经济遇冷的年份,能保持住这样的毛利水平实属不易,要知道安踏的主要竞争对手李宁2022年的毛利率就大幅下降了4.6个百分点。 因为2022年受疫情影响,普遍的门店销售情况都非常糟糕,各品牌都面临着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如果库存周转出现问题,品牌便会选择让利出售,毛利会相应降低。 数据来源:安踏、李宁财报 再来看看安踏的老对手李宁。 李宁于3月17日发布财报,2022全年实现收入 258 亿元,同比增 14.3%,低于市场预期的262亿元;净利润40.6 亿元,同比增1.3%,低于市场预期的44.1亿元;毛利率 48.4%,同比降 4.6个百分点。 收入和净利润两项关键财务指标上,安踏都超出市场预期,而李宁均低于市场预期,且业绩指引疲软,导致该股股价在财报发布当日大跌近10%。 开支方面,安踏在2022年的销售费用为196亿元,同比增长10.6%,李宁的销售费用同比增19.2%至73亿元。销售及经销开支占集团总收入达28.3%。在
      3343
      举报
      安踏VS李宁:“王子”为何输给“草根”?
    • 金吾财讯金吾财讯
      ·03-22

      粤丰环保2022年度业绩 收入增长21.4%至82.5亿元

      持续维持高运营管理绩效 加快“焚烧+”业务模式发展 (2023年3月22日,香港讯) – 中国领先的城市综合环保及卫生服务供应商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粤丰环保”或“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为“集团”,股份代号: 1381) 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年度”)之经审核年度业绩。2022年,集团收入按年增长21.4%至8,246.6百万港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按年增长0.8%至1,332.8百万港元。 集团收入增加主要由于投产的发电厂所带来的售电及垃圾处理费及新增项目的项目建设收入增加所致。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4.7港仙(2021年:5.8港仙)。如获股东批准,2022年全年合共派发股息每股10.9港仙(2021年:10.8港仙)。 粤丰环保主席李咏怡女士表示:“纵然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国家仍继续锚定“双碳”目标,有序推进“碳达峰”及“碳中和”。2022年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坚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构建“无废城市”。然而,行业亦面对不同的挑战,行业经历多年发展,已步入稳定发展期,并由城市移至县级区域,且行业集中度较高,增量市场空间减少,迭加国补退坡,竞价上网的不确定性,令整个行业在调整中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集团亦透过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管理绩效和优化工程建设管理,并构建智慧环卫系统,扩大智能感知设施和技术在环卫领域的应用,提升各项环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在“无废城市”及“双碳”目标背景下,整合上下游全产业链实现项目协同处理,抓紧“焚烧+”市场机遇。” 年内,集团无害化处理垃圾13,993,553吨,利用绿色能源发电5,249,545,000千瓦时,抵消二氧化碳当量排放6,769,000吨,节约标准煤1,381,000吨。 年内,集团共有38个已签订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每日城市
      2402
      举报
      粤丰环保2022年度业绩 收入增长21.4%至82.5亿元
    • 金吾财讯金吾财讯
      ·03-22

      【金吾数报】3月22日全日沽空数据

      2023年3月22日,港股全日沽空金额约152.485亿港元,沽空比率(占主板成交总额)14.27%,共沽空648只股份,总计11.11亿股。 其中沽空前五的股份是: 盈富基金,沽空金额17.06亿,沽空比率53.77%,占沽空总额11.19%。 腾讯控股,沽空金额12.06亿,沽空比率17.55%,占沽空总额7.91%。 恒生中国企业,沽空金额8.37亿,沽空比率32.50%,占沽空总额5.49%。 南方恒生科技,沽空金额4.98亿,沽空比率28.82%,占沽空总额3.26%。 阿里巴巴,沽空金额4.88亿,沽空比率13.16%,占沽空总额3.20%。 《金吾数报》:数据不说谎,投资不心慌! $盈富基金(02800)$ $腾讯控股(00700)$ $恒生中国企业(02828)$
      159评论
      举报
      【金吾数报】3月22日全日沽空数据
    • 金吾财讯金吾财讯
      ·03-22

      纯利暴增306% 股价下挫14% 拼多多的问题竟出在这儿

      3月20日美股盘前,拼多多公布2022年四季度财报。 单看财务数据其实是还不错的,但比起市场的预期还是差了一些,财报发布后,拼多多大跌14%。 一、上季业绩拉高市场期望值 财报显示,拼多多2022年第四季度收入为398.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6%;净利润94.5亿元,同比增长43%,两个关键财务数据皆不及市场的预期。 市场预期2022年Q4拼多多营业收入将达到416.43亿元,净利润为110.92亿元。 来源:拼多多财报 拼多多2022年全年营收为1306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315.4亿元,同比增长306%。 按理说,在经济不景气的四季度,拼多多能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已经是很出色了,为何市场对于其业绩预期如此之高? 时间倒回到一个季度前,拼多多2022年的Q3的业绩大幅超过预期,股价当天暴涨31%。 市场也就习惯性的按照Q3的情况去推未来的业绩,给予了Q4业绩非常高的期望值,股价也就将未来的增长提前兑现了。 正因为如此,Q4业绩让市场的预期落空了,股价自然就下来了。 对于Q4利润率下降,拼多多高层表示利润率并不是阶段当前的优先考虑,将加大在关键领域的投资,以加强研发能力,通过技术支持农业和制造业,改善服务。 不过在电商平台中,拼多多增速仍然可观。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巨头中,仅拼多多营收增速还能保持在两位数。 来源:说财猫 在电话会中,有分析师提问竞争对手加大补贴力度,拼多多有何应对措施? 拼多多CEO陈磊回应称这是行业发展中正常的趋势,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大投入,尤其在农业和制造业领域,提升供应链效率,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价值。 也就是说拼多多并不打算跟着京东的节奏继续烧钱补贴,毕竟补贴是烧了就没了,在目前这个存量市场阶段中,性价比并不算高。 来源:36kr 拼多多此次财报并未公布GMV数据,也表示未来将不再透露GMV指标。 机构预测其2022年度GMV达3.2万
      5553
      举报
      纯利暴增306% 股价下挫14% 拼多多的问题竟出在这儿
    • 金吾财讯金吾财讯
      ·03-21

      被迫“贱卖” AT1债券“清零” 瑞信爆雷潜在危险还有多少?

      最近的银行“暴雷”有点频繁。 先是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美国地区性银行。 3月14日,知名国际投资银行瑞信发布公告称,该行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经历了近一周时间的运作,当地时间3月19日周日,瑞士央行宣布瑞银将收购瑞信,成立于1856年的瑞士信贷银行正式落幕。 一、瑞士政府出手“救市” 硅谷银行与瑞信实际上情况有些不同,硅谷银行是美国地区性银行,而瑞信是一家全球性银行。 截至2022年底,瑞信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约为5300亿瑞士法郎(约合5750亿美元),是硅谷银行的两倍多。 某种程度上来说,瑞信是“大而不能倒”的,不像硅谷银行说倒闭就能倒闭。 在内部问题被爆出后,瑞信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称不会在瑞信持股超过10%,也不会向其提供进一步的财务援助。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大股东都不愿意花钱救瑞信,那么市场就对其更加没有信心了。 瑞士的监管部门只好迅速出面表态,瑞士央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表示,如有必要,将向瑞信提供流动性,暂时稳住了市场信息。 随后的3月16日,瑞信宣布将从瑞士央行借款最多500亿瑞士法郎(约合540亿美元),以提前增强流动性。 来源:网络 政府毕竟没办法无限“输血”给瑞信,于是同属瑞士的瑞银便成为收购瑞信不错的选择。 对于此次收购,瑞银发布声明称,相关磋商由瑞士联邦政府的财政部、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和瑞士央行(SNB)联合发起,收购得到了他们的充分支持。交易无需获得银行的股东批准。瑞银已获得FINMA、SNB、财政部等核心监管机构的预先同意,他们及时批准了该交易。 瑞银透露这是一宗全股票收购交易,每持有22.48股瑞信股份的股东将获得1股瑞银股份,相当于每股0.76瑞士法郎(瑞郎),总对价30亿瑞郎(约合32.5亿美元)。 收购价较瑞信最近一个交易日周五的市值打了大概四折,以周五收盘价估算,瑞信的市值约为74亿瑞郎。
      367评论
      举报
      被迫“贱卖” AT1债券“清零” 瑞信爆雷潜在危险还有多少?
    • 金吾财讯金吾财讯
      ·03-20

      小鹏掉队了么?

      此前新能源车企“价格战”的硝烟还未散去,3月17日,小鹏汽车公布了其第四季度以及2022年全年的业绩财报,而市场也从小鹏表现平平的财报中,嗅到一丝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异样。 在小鹏财报尽显疲态,锂价下跌动力电池供过于求,降价大比拼的局势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出现滑坡了吗? 仍是“蔚小理”尾巴的小鹏汽车 随着小鹏汽车的财报公布,国内新能源汽车三巨头蔚小理的“三月之钥”最后一块水晶拼补完成。 根据其财报显示,小鹏汽车去年股东应占亏损为91.3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亏损增加87.92%。期内,小鹏汽车营收为268.6亿元,同比增长28.0%。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248.39亿元,同比增长23.94%。另外,去年的毛利率为11.5%,同比下滑1个百分点。至于汽车毛利率为9.4%,同比减少2.1个百分点。 至于第四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为23.6亿元,同比亏损扩大82.9%,环比亏损收窄0.8%。单季度营收为51.4亿元,同比减少39.9%,环比减少24.7%。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46.6亿元,同比减少43.1%,环比减少25.3%。另外,第四季度,毛利率为毛利率为8.7%,同比下滑3.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利润率为5.7%,同比减少5.2个百分点。 以史为镜, 2021年的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的营收攀升至顶峰后,去年以来小鹏汽车已悄然步入滑坡。 (来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按市场传统来说,第四季理应为汽车销售旺季,小鹏汽车却出现了反常态的销量衰退。 (金吾财讯整理) 同时由于销量下滑,亦拖累营收表现。 (来源:wind) 今年第一季度的展望也尽显疲态,小鹏预计汽车交付量将介乎18,000至19,000辆,按年减少约45.0%至47.9%;总收入将介乎40亿元至42亿元,按年减少约43.7%至46.3%。 再横向翻看理想汽车、蔚来近期的财报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去年蔚小理三家车企的营收增速均大
      8,2035
      举报
      小鹏掉队了么?
    • 金吾财讯金吾财讯
      ·03-20

      【金吾数报】3月20日全日沽空数据

      2023年3月20日,港股全日沽空金额约252.029亿港元,沽空比率(占主板成交总额)19.47%,共沽空671只股份,总计21.84亿股。 其中沽空前五的股份是: 盈富基金,沽空金额63.06亿,沽空比率76.19%,占沽空总额25.02%。 南方恒生科技(,沽空金额20.13亿,沽空比率82.65%,占沽空总额7.99%。 恒生中国企业,沽空金额19.23亿,沽空比率49.86%,占沽空总额7.63%。 腾讯控股,沽空金额10.00亿,沽空比率14.64%,占沽空总额3.97%。 汇丰控股,沽空金额7.84亿,沽空比率27.17%,占沽空总额3.11%。 《金吾数报》:数据不说谎,投资不心慌! $盈富基金(02800)$ $南方恒生科技(03033)$ $恒生中国企业(02828)$
      220评论
      举报
      【金吾数报】3月20日全日沽空数据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