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蔚来
@辉常观察:
在资本寒冬已然成为定局的今天,你很难再去找到一个真正能够被资本下重注的行业。 当然,AI是一个特例。 纵然是以往被资本追捧的造车行业,同样如此。 这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新入局造车的小米的身上,同样还体现在了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三剑客」的身上。 小米造车,更多地是雷军自掏腰包,并将其看成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创业」,而蔚小理则开始褪去光环,寻找自我造血的发展模式。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蔚来最新发布的财报上看出一丝端倪。 财报显示,蔚来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6.6%,达190.7亿元,而市场预期为193.73亿元。 三季度净亏损为45.57亿元,同比增长10.8%。 财报的发布,意味着蔚来非但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就连亏损也进一步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蔚来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已经亏损近155亿元。 显而易见的是,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一族,正在陷入到越来越多的尴尬之中。 当蔚来无法用现实的增长来抵消亏损扩大带来的发展困境,未来,或许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和难题。 很显然,这样一种局面,并不是李斌想要看到的。 当造车市场上的资本红利被出清,特别是当造车市场的发展进入到相对客观和理性的发展阶段之后,如何寻找到资本之外的新增长极,以此来抵消资本退场带来的空缺,或许,是摆在李斌以及他所带领下的蔚来面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提及造车,资本,始终都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无论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国外造车品牌,还是以蔚小理为代表的国内造车品牌,无一不是如此。 同样地,李斌带领下的蔚来,因资本而生,因资本而兴盛。 蔚来,诞生于那个资本对互联网投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