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楫轻舟

IP属地:中国香港
    • 小楫轻舟小楫轻舟
      ·2020-12-12

      一个投资小白的2020投资大复盘

      作为一个投资小白,2020年差不多算是我的美港股投资元年。在刚刚开始入金以后,就经历了活久见的四次熔断,原油期货价格出现负数、新冠疫情起起伏伏,中美贸易对抗逐步升级、美国对中国的制裁步步紧逼,美国大选波澜诡谲,可以说命运让我这样的一名小白在2020年进入美港股市场,一定是另有深意,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黑天鹅,什么是恐惧和贪婪,什么是情绪化的市场先生,什么是时代的车轮滚滚而过。先给自己画个像:80后北漂,女,坐标北京,互联网公司苦逼打工人,并深深处于中年职场焦虑中,上有对互联网公司的快节奏和工作时长完全不理解但是勉力支持(但常常发飙)的公婆,下有刚上小学鸡飞狗跳的娃,房贷车贷娃的教育老人的赡养,感觉目之所见的支出一眼望不到头。我所处的情境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的投资风格、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方式以及投资心态。再上个图分享一下截止到发帖当日的投资成绩:我知道这个成绩在今年这样一个美股牛市算是非常一般的成绩(可能算是很差的?),而且我并没有打算卖掉这些股票,所以连这个数字都只是浮盈,以后会是如何,其实根本也说不准。不过作为投资小白的第一个完整的投资年份,还是想要认真复盘一下我的2020年投资情况。(长文预警)一.投资目的我的投资目的是找到真正的我认为好的公司,做时间的朋友,通过长期持有寻求长期投资回报,而不看一时的得失。每年能够有10-20%的平均回报率就谢天谢地谢菩萨,毕竟我所设想的投资年限是至少三十到四十年(如果我能活到那么久的话),我不着急变富,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和精力上限,知道就算财神爷瞎了眼非要坐到我大腿上,我也抱不住。据说金钱是一种灵兽,如果你不具有驾驭金钱的认知、格局和能力,那么所有凭运气赚的钱,全部都会凭实力散出去。二.投资的方法论1.    作为投资小白,只做正股,不碰期权、期货以及各种衍生品。作为以后的进阶,我可能
      2.90万100
      举报
      一个投资小白的2020投资大复盘
    • 小楫轻舟小楫轻舟
      ·2020-04-16

      聊聊自己的理财观的初步形成

      今天实在是太忙了,鉴于自己立了小小的flag,跪着也要完成,决定写写自己的理财观的形成。说来非常惭愧,我在大学本科的时候就选修过一门理财课程,但是老师讲的内容已经全然忘记,只记得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老师推荐说基金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财方式。当时年少,想的是来到人间一趟,要看看太阳,要和心上人,一起走在大街上,什么钱不钱的,谈起来俗气难当;另一方面,少年时多爱繁华,好美食,好鲜衣,好华灯,好烟火,想的是落花踏尽,白马春风,哪会考虑什么量入为出,积沙成塔。工作的头五年,工资甚少,烦恼也甚少。懵懵懂懂地度过好几载春风夏月,秋霜冬雪。如果有剩余的一点点工资,全部放在存折里存成了定期。余额宝是我第一次受到的关于货币基金的理财教育,当时尝试着买了非常少的一些份额。然后爱上了每天去手机上看一眼增加的几块钱收益的乐趣。那时候宝宝类理财的产品基本能到万一的日收益率,而且存取方便,成为我的第一个入门理财产品。顺着宝宝类货币基金,又逐渐挖掘了银行和保险的理财类产品,基本年收益在4%-5%左右,至此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跨越。跨越以后,长达两年的时间,我都并未再前进一步。大概在两年以前机缘巧合进入金融行业,认认真真考过基金从业资格和证券从业资格以后,开始试着看些启蒙书籍。《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穷查理宝典》是我当时印象最为深刻的三本书,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对我的财商启蒙教育。作为一个出身于城市贫民阶层的女生,我很少机会能够真正去思考金钱的本质,也从来不知道驾驭金钱是需要知识、技巧和能力的。当我理清生钱资产、耗钱资产和其他资产概念,了解股市和经济周期的起起伏伏后,我仍然不敢去触碰个股,只是尝试购买基金,先是债券基金,然后是指数基金,最后才进入股票类的基金。非常非常的最近(大概两天前),才尝试进入美港股,试水买了几只REITS。先不说理财带给我的金钱收益,因为这不是人生的重点。大概是因为真正开始接触理财的
      2,5721
      举报
      聊聊自己的理财观的初步形成
    • 小楫轻舟小楫轻舟
      ·2020-04-14

      第一次REITS投资体验

      中国近二十年以来房地产持续上涨的情况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理财观当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房价疯狂上涨的时候,我们都还年轻,并没有抓住什么上车的机会,等房价几乎已经达到高点企稳的时候,发现自己对于不动产投资仍然有着非常根深蒂固的执念,但是动辄好几百万的房价几乎已经不再是普通人的投资选择。我第一次听说REITS的时候就觉得,这是个可以解决对于房地产的执念而且对于资金要求并不太高的投资选择。因此我的第一次美股投资试水,先从美国和香港的REITS开始。先简单研究了一下美国和香港都有哪些REITS:香港香港我只关注了以下几个REITS,其中前三个都是国内的物业; 汇贤产业信托:投资东方新天地、东方经贸城、东方豪庭公寓、东方君悦大酒店; 春泉产业信托:华贸中心的写字楼 越秀房产信托基金: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财富广场 冠君产业信托:香港花旗银行大厦、朗豪坊这两个地标性写字楼和商铺; 岭展房产基金:主要是在HK的物业; 美国美国REITS类型很多,根据其持有物业类型的不同,分为零售REITS、住宅REITS、写字楼REITS、酒店REITS、工业地产REITS、健康护理REITS、自助存储REITS等。我挑了一些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的REITS: 西蒙地产(SPG)是美国最大的零售REITS; 公平住屋(EQR)是美国最大的住宅REITS; 波士顿地产(BXP)是美国最大的写字楼REITS; HOST酒店(HST)是美国最大的酒店REITS; 安博普洛斯(PLD)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地产REITS; 大宗仓储(PSA)是美国最大的自助存储REITS; 我选择REITS的原则: 挑选管理水平比较高的REITS,包括看REITS的收购历史、派息增长、财务状况以及融资能力; 不去碰高资产负债率的REITS,比如资产负债率大于70%的REITS最好不要买。 写字楼REITS要选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甲级写
      1.82万16
      举报
      第一次REITS投资体验
    • 小楫轻舟小楫轻舟
      ·2020-04-13

      说说我的美股投资原则

      给自己设立一个小小的Flag,每天在社区里分享一下自己从接触美港股以来的心路和体会。文章不会太长,因为每天也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去认认真真码字,因此倒是不求有人去看,只是希望能够记录自己从一个美港股小白的小小的成长历程。希望几年后回来一看,可以说,哇,虽然这个姑娘在这条路上走得跌跌撞撞,但是胜在诚恳认真,踏实肯学,所以倒是还聊有进步。 先说自己的背景。普剖通通坐标北京的八零后小白领一枚。人到中年,书剑无成,家中父辈并不炒股也没有受过任何关于投资理财的家庭教育,更无任何A股投资经验,机缘巧合接触到美港股,想着美国金融市场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的代表,多了解了解,也算是不枉来人间。知道美股水深,也知道自己水平很浅,更没有时间去盯盘看趋势(毕竟还是苦逼社畜一枚),所以给自己设立了以下美股投资原则: 不融资买股票,不融券做空。上杠杆这种事情,感觉需要段位更高的选手才能hold住,作为刚刚起步的小朋友,我还是老老实实做多正股,期待选出好公司,等待好价格, 然后长期持有,超过止盈线之后,分批次卖出。 不进行短期炒作,只进行长期投资。我知道社区里很多大神能够快进快出,也有看到真的有大神在瑞幸暴雷的底部入场,反弹后立即离场,秒赚一波儿快钱的神操作。但是作为小白,我知道这样的机会我是抓不住的,我也没有信心能够掌握好这样的时机,所以我要告诉自己绝不羡慕短线操作的快钱,因为这个东西要求的心理素质太高,容易睡不着觉。  只考虑连续五年ROE大于10%, 连续五年毛利率大于30%, 连续五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除以利润大于50%,资产负债率小于50%, 市值大于50亿,并且每年都派息的公司。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不稳定和可能退市的公司。当然这样做的坏处就是,会错过一大票高成长但是没有盈利的互联网公司,也会错过像特斯拉这样的神股。以后随着自己知识和技能的边界的扩展,我可能会修改这些标准,但是就现阶
      3,152评论
      举报
      说说我的美股投资原则
    • 小楫轻舟小楫轻舟
      ·2020-04-11
      我的投资观点是不上杠杆,而且只用不需要急用的钱。那么意味着我可以忍受短期的波动,也就是意味着这个时候是否是底就不是非常重要,因为相信那些优质的公司总有一天价格会回去的,只是所花时间长短而已,因此只要是合适的价格,例如合适的市盈率,合适的股息率,就可以入手,而无视短期的波动。
      2,8862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