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刀投资日记

职业投资人。gzh同名:黑刀投资日记。

IP属地:北京
    • 黑刀投资日记黑刀投资日记
      ·2021-08-18

      于绝望中“等”转机,后发制人 | 黑刀投资日记

      一个月前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标题用的还是“中概低迷”,过了一个月,低迷这个词汇似乎已经不太合适了,虽然大部分股票的跌幅并没有超出我的预期,但毫无反弹的下跌模式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种单边的地狱模式在我这么多年的的投资生涯里,也并不多见,另一边,道琼斯和标普500都距离历史新高不足三个交易日。 笔者最近半个月也遭遇了近两年以来第三次净值10%的回撤,对于极度重视回撤的我来说,感受是非常痛苦的,乃至于周末连续刷了几部港剧,想用港剧的生活气息把自己从一个不好的状态里抽离出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减弱对于股市短期表现的沉浸感,寻求平静,为了一个更长期的目标。 对于我自己来说,平静是至关重要的,失去了平静,所有的智慧、理性、判断全部丧失,跟每天从赌场里出来的赢了或者输了的赌徒别无二致,几乎处于一无所有的悲惨境地。 回归主题,本来想用“于绝望中求转机”,但想想不太妥当,机会往往越“求”越急迫,作用却是负面的,“等”这个字更贴切,于此时此刻而言,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见底,哪怕跌了这么多之后,翻一圈中概股,可投的标的依然屈指可数。 这里,我想分享近两年来,对我最重要的一次投资,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当时的想法,对我自己来说,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希望也能对看官们有所启示。 市场环境:时间拉回到2020年4月24日,由于疫情,全球股市都遭遇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恐怖暴跌,美股眼花缭乱的连续熔断自不必多说,而4月24日这个时间,美股三大股指与恒生指数均距离低位已经反弹了一月有余。 个人想法:2019底疫情初现狰狞,作为一个保守的投资人,我自然也是悲观的,由于美国相比国内而言,不管是疫情爆发还是股市反应,都相对滞后,我几乎在美股股灾前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清空了仓位,看起来睿智无比,只可惜清仓的那家公司叫$富途控股(FUTU)$<
      3,9542
      举报
      于绝望中“等”转机,后发制人 | 黑刀投资日记
    • 黑刀投资日记黑刀投资日记
      ·2021-07-23
      最近运气确实逆势的有点好,我也不知道是正确使我平静,还是平静使我正确,亦或是幸运女神在微笑。灵魂游走在苏格拉底的光明和黑暗之间,不知道有没有变得更有智慧,但确实变得话痨了。其实,还是不够强,不够好,继续努力,为了peace and love~ ​​​$标普500ETF(SPY)$$伯克希尔B(BRK.B)$$苹果(AAPL)$
      1,908评论
      举报
    • 黑刀投资日记黑刀投资日记
      ·2021-07-20
      当时随手一写的还是有点参考价值的,第一篇文章纪念下,大家不要涨了吹,输了黑,理性一点,然后自己估摸值多少钱吧。。$奈雪的茶(02150)$$瑞幸咖啡(LKNCY)$

      奈雪VS传统餐饮巨头,好喝的奶茶,不性感的生意 | 黑刀投资日记

      @黑刀投资日记
      前言:本来不打算写的,但勉强读了600多页的招股说明书,又为了找它的亮点查了挺久星巴克、麦当劳、shakeshack这种“开店”商业模式的资料,就挑重点简单的记录一下。定量: 收入端:奈雪的茶2018/2019/2020的营收分别为10.87亿/25.02亿/30.57/亿,其中2019/2020分别同比增长130.17%/22.21%。2020年因为疫情增速骤降有情可原,但2021年即将过半,招股书不披露相关数据表示不解。收入占比:基本保持稳定。成本端:奈雪的茶2018/2019/2020的营业支出分别为10.90亿/24.52亿/31.85/亿,其中2019/2020分别同比增长124.95%/29.89%。成本端的增长基本与收入增长同步。 详细收入成本占比图:同店销售收入:奈雪的茶2018/2019/2020的平均单店日销售额分别为3.07万/2.77万/2.02万,其中2019/2020分别同比下滑9.77%/27.08%。虽然疫情影响数据的可视性,但同店销售下滑似乎是阶段性趋势。竞争格局:按照零售额统计,国内高端茶饮店前五大品牌的市占率为58%,其中喜茶第一,市占率为27.7%;奈雪第二,市占率为18.9%。 产品单价:奈雪的茶平均单价为27元,子品牌台盖的平均单价为16元。定性:1、 咖啡、茶饮类全球范围最成功的的公司毫无疑问是星巴克,此类公司经营模式相似,但竞争却异常激烈,奈雪作为当前一个兼备品质和“网红传播”属性的公司,客观来说对于消费者相当具有吸引力。2、 当前我个人对于奈雪在“品质”和“传播”两方面的能力持肯定态度,so,我研究的重点一直在“成本端”,根据招股说明书,奈雪2018/2019/2020的材料成本分别占收入比为35.3%/36.6%/37.9%;员工成本分别占收入31.3%/30.0%/30.1%;租金开支分别占收入17.8%/15.6%/1
      奈雪VS传统餐饮巨头,好喝的奶茶,不性感的生意 | 黑刀投资日记
      1,953评论
      举报
    • 黑刀投资日记黑刀投资日记
      ·2021-07-20
      又到我拍脑袋瞎估的价格了,能给我圈点粉吗?这么一点粉丝,不符合我水平啊。。。[微笑] $滴滴(DIDI)$$美团-W(03690)$$蔚来(NIO)$

      滴滴VSUber,反常识的数据疑惑,感受“善意”不容易 | 黑刀投资日记

      @黑刀投资日记
      前言:作为一家在司机端和用户端口碑均不太友好的寡头垄断公司,初看滴滴的财务数据还是让笔者比较吃惊的,相比共享经济的鼻祖Uber,滴滴在2020年的营收几乎达到了Uber的近两倍,虽然国内这一年的抗击疫情的成就远远领先世界,但Uber在这一年也完成了业务重塑,通过Uber eats几乎再造了一个Uber。这种情况下,这种财务数据的巨大差别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且反“常识”。定量:收入对比:滴滴2018/2019/2020/2021Q1的营收分别为197.12/221.88/217.22/64.16亿美元,其中2019/2020/2021Q1分别同比增长14.41%/-8.43%/105.95%;Uber2018/2019/2020/2021Q1的营收分别为112.70/141.47/111.39/29.03亿美元,其中2019/2020/2021Q1分别同比增长35.60%/-14.32/-10.62%。GTV对比:滴滴2018/2019/2020/2021Q1的GTV分别为328/348/332/96亿美元,其中2019/2020/2021Q1分别同比增长6.09%/-4.59%/89.65%;Uber2018/2019/2020/2021Q1的总预定量分别为497/649/578/195亿美元,其中2019/2020/2021Q1分别同比增长30.58%/-10.94%/24.20%。 由以上数据可知,假设剔除疫情影响,取2019年的正常数据,Uber的总预订量是滴滴的1.86倍,而营收数据却刚好相反,滴滴2019年的营收是Uber的1.57倍;由常识可知,发达国家人力成本远大于国内,举个栗子,美团外卖30%高抽成比例在国内被舆论攻击的叫苦不迭,而相比国外同行40%的抽成比例,依然小巫见大巫。那么为什么到了打车这个领域,情况却不一样呢? 笔者从滴滴的招股说明书中找到了收入模式,
      滴滴VSUber,反常识的数据疑惑,感受“善意”不容易 | 黑刀投资日记
      1,351评论
      举报
    • 黑刀投资日记黑刀投资日记
      ·2021-07-17

      中概低迷与净值新高,关于投资哲学的思考 | 黑刀投资日记

      这是一篇日记,是关于近期个人在投资之路上的一些思考和自我批判的记录,用了一个颇具引流性的标题,是为了获得关注,既然写了且公开发表了,还是希望被更多人看到,被肯定或者被反驳、或是结识更多同道中人,都挺好,但总体来说,标题的陈述并不含有一丝欺骗性,是客观的“真陈述”。今天是周六,从早上起床到现在,手里的书换过了好几本,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黑格尔的《美学》到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些哲学书籍,还是原来读过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和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但心情依然难以平静,我也不知道想看什么,索性就写点什么。 1、 短线交易调整:近期中概股表现可见的差,从年初大调整以来,出现了大量的反向十倍股,亏钱效应显著,我自己是从几个月前(时间节点应该是港交所宣布提高印花税),有意识的调整了操作方式,降低了短线交易的频率,因为自觉胜率颇高赔率显著的情绪化交易模式在疯牛退潮之后,客观呈现了胜率赔率双降的节奏,那索性就降低频率,提高确定性,原来犹豫要不要出手的最后出手的现在都不出手了,这个调整在一个走弱的市场里还是挺有用的。而对于非中概的其它公司,由于心理角度很难产生“共情”,单凭枯燥的数据来做投资存在明显缺陷,所以兴趣有限。Ps:本人会经常提出一些不合群的理念,比喻“共情”、比喻“性感”,这些以后有机会再写长篇来解释吧。2、 引申一下枯燥的数据为什么无法作为全部投资依据,这里参考一下“推理准则”,用一个真前提(客观)推导一个主观的结论,理论上真前提越多,推出的主观结论越接近正确,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的,这个命题很容易证伪,一方面人无法获得完备的客观前提,所以哪怕前一个假设正确,也无法实现,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期望;另一方面,价值投资的集大成者巴菲特本人也经常犯错割肉,哪怕是掌握知识最丰富、认识最完备的人依然可以用无数客观的真前提导出一个错结论。这里引出一个最近的思考,巴菲特说有些人是天生的投资者
      3.12万4
      举报
      中概低迷与净值新高,关于投资哲学的思考 | 黑刀投资日记
    • 黑刀投资日记黑刀投资日记
      ·2021-07-07
      听说发这个可以圈粉,我不理性了[微笑] [微笑] [微笑] $朝聚眼科(02219)$$希玛眼科(03309)$

      朝聚眼科vs爱尔眼科vs希玛眼科简单对比图 | 黑刀投资日记

      @黑刀投资日记
      前言:这公司仔细写的意愿不大,就简单找了一下同类公司的数据对比一下,反正自己也是要看的,分享一波吧。朝聚眼科:爱尔眼科:希玛眼科:由图可见:爱尔眼科的收入规模是其它两兄弟的十几倍,这种大体量下,增速、盈利能力继续完成全方位碾压,商业上基本不具可比性。估值:爱尔眼科2020年对应223倍pe。希玛眼科2020年对应158倍pe。我们的主角朝聚眼科2020年对应50倍pe。结论:商业不够,估值来凑!近期港股市场眼科牙科类公司情绪高涨,同行希玛眼科天天飞,所以,打吧,值得一博。既然打了,最好能保中。如果中了,涨幅超预期可以落袋。随手一写,内容粗陋,欢迎拍砖。$希玛眼科(03309)$$朝聚眼科(02219)$$时代天使(06699)$
      朝聚眼科vs爱尔眼科vs希玛眼科简单对比图 | 黑刀投资日记
      1,8841
      举报
    • 黑刀投资日记黑刀投资日记
      ·2021-07-07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研究创造价值(实盘分享) | 黑刀投资日记

      研究知乎,发现微博低估(且有私有化可能),但似乎在我决定开始写东西的时候,知乎的股价已经起飞,一直没有机会写这篇关于知乎和关于“分歧的价值”的深度长文,非常遗憾,知乎是我近几个月发现的风险收益比最高的投资标的,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在开始写东西之后反而一上来就写了一堆黑文,颇受欢迎,比较魔幻;研究奈雪,发现瑞幸不错(可以参考鄙人写的关于奈雪的粗浅文章),但瑞幸存在巨大的风险博弈,对于新手来说,理解内在逻辑和仓位止损控制都比较困难,写的动力不足,主要怕误导人,最后自己也卖飞了。以上经验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研究创造价值,我们经常能在研究A的时候,可能发现B的价值。微博77块多走光了,主要考虑其实距离传闻90块的价格也比较接近,传闻未经证实,这部分价格就让给他了,而且我对这个价格本身不太相信,之前曹会计似乎有私有化微博的想法,价格比这个低得多,为啥我没有翻手做空,因为我现在几乎从不做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无数次放弃一部分利润提前走的经历,结果是有的很秀,有的卖飞,但总体都是赚的,大家自己领会,不要模仿,我也需要继续完善自己的投资能力。分享一下交易截图,大家看看就好,酒后随笔,还请轻喷。$微博(WB)$$知乎(ZH)$$瑞幸咖啡(LKNCY)$
      1.57万5
      举报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研究创造价值(实盘分享) | 黑刀投资日记
    • 黑刀投资日记黑刀投资日记
      ·2021-07-07
      之前花了十几分钟随便写的,大家都可以从商业模式和同类公司可比估值两方面来看一个新股怎么样,再考虑近期的市场情绪,判断其实挺简单的~学会了的同学记得给我安利好的新股,我自己精力不足,哈哈哈 $朝聚眼科(02219)$$希玛眼科(03309)$$时代天使(06699)$

      朝聚眼科vs爱尔眼科vs希玛眼科简单对比图 | 黑刀投资日记

      @黑刀投资日记
      前言:这公司仔细写的意愿不大,就简单找了一下同类公司的数据对比一下,反正自己也是要看的,分享一波吧。朝聚眼科:爱尔眼科:希玛眼科:由图可见:爱尔眼科的收入规模是其它两兄弟的十几倍,这种大体量下,增速、盈利能力继续完成全方位碾压,商业上基本不具可比性。估值:爱尔眼科2020年对应223倍pe。希玛眼科2020年对应158倍pe。我们的主角朝聚眼科2020年对应50倍pe。结论:商业不够,估值来凑!近期港股市场眼科牙科类公司情绪高涨,同行希玛眼科天天飞,所以,打吧,值得一博。既然打了,最好能保中。如果中了,涨幅超预期可以落袋。随手一写,内容粗陋,欢迎拍砖。$希玛眼科(03309)$$朝聚眼科(02219)$$时代天使(06699)$
      朝聚眼科vs爱尔眼科vs希玛眼科简单对比图 | 黑刀投资日记
      1,826评论
      举报
    • 黑刀投资日记黑刀投资日记
      ·2021-07-04

      关于善意与关于投资的周末随想 | 黑刀投资日记

      最近看到很多不好的东西,我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尝试去改变一些东西,但有时候过程不顺遂,我想帮助的许多人也许最终我帮助不了,也许很多人会把我的善意和智慧当成动物内脏,but,我终究还是能帮助到一些人,但这个好比心灵鸡汤的结果其实也不是太重要。因为我想,所以我做;我有善意,有专业能力,所以我乐意去向世界传达我的善意和专业能力。虽然刚开始写就被喷的厉害,周末情绪略有不爽,但我写的滴滴,奈雪,每日优鲜的文章还是实打实的帮助了很多人,感觉非常快乐。虽然我对滴滴的估值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对奈雪没有那么看空;虽然刚开始写东西不是那么严谨,并不能反映我的真实水准,但我还是乐于记录分享自己的认识变化,如果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就更美丽了,投资本来就是一个提出假设并寻求证伪的过程。是人都会犯错,欢迎每一个拥有客观与理性的喷子向我抛来你们充满智慧的砖头。前道漫漫,共勉之~附2020至今收益率曲线图:(不用期权,不加杠杆,追求低回撤和收益率兼顾)$滴滴(DIDI)$$每日优鲜(MF)$$奈雪的茶(02150)$
      6,4461
      举报
      关于善意与关于投资的周末随想 | 黑刀投资日记
    • 黑刀投资日记黑刀投资日记
      ·2021-07-03
      这个估值可能有点问题,除了Uber,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参考下lyft,再给点溢价算算,我自己对滴滴一直木有兴趣。$滴滴(DIDI)$

      滴滴VSUber,反常识的数据疑惑,感受“善意”不容易 | 黑刀投资日记

      @黑刀投资日记
      前言:作为一家在司机端和用户端口碑均不太友好的寡头垄断公司,初看滴滴的财务数据还是让笔者比较吃惊的,相比共享经济的鼻祖Uber,滴滴在2020年的营收几乎达到了Uber的近两倍,虽然国内这一年的抗击疫情的成就远远领先世界,但Uber在这一年也完成了业务重塑,通过Uber eats几乎再造了一个Uber。这种情况下,这种财务数据的巨大差别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且反“常识”。定量:收入对比:滴滴2018/2019/2020/2021Q1的营收分别为197.12/221.88/217.22/64.16亿美元,其中2019/2020/2021Q1分别同比增长14.41%/-8.43%/105.95%;Uber2018/2019/2020/2021Q1的营收分别为112.70/141.47/111.39/29.03亿美元,其中2019/2020/2021Q1分别同比增长35.60%/-14.32/-10.62%。GTV对比:滴滴2018/2019/2020/2021Q1的GTV分别为328/348/332/96亿美元,其中2019/2020/2021Q1分别同比增长6.09%/-4.59%/89.65%;Uber2018/2019/2020/2021Q1的总预定量分别为497/649/578/195亿美元,其中2019/2020/2021Q1分别同比增长30.58%/-10.94%/24.20%。 由以上数据可知,假设剔除疫情影响,取2019年的正常数据,Uber的总预订量是滴滴的1.86倍,而营收数据却刚好相反,滴滴2019年的营收是Uber的1.57倍;由常识可知,发达国家人力成本远大于国内,举个栗子,美团外卖30%高抽成比例在国内被舆论攻击的叫苦不迭,而相比国外同行40%的抽成比例,依然小巫见大巫。那么为什么到了打车这个领域,情况却不一样呢? 笔者从滴滴的招股说明书中找到了收入模式,
      滴滴VSUber,反常识的数据疑惑,感受“善意”不容易 | 黑刀投资日记
      4,111评论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