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财经
闺蜜财经
个人简介:读懂财富逻辑,寻找价值公司,拒绝做韭菜!
IP属地:未知
0关注
132粉丝
1主题
0勋章
avatar闺蜜财经
04-27 19:13

领2024年“1号罚单”!互联网保险第一股,业绩翻倍之谜

摘要:上市7年净亏4年(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500篇原创 4月24日晚,互联网保险第一股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安保险”,证券简称为“众安在线”),发布了2023年度报告,业绩翻倍增长。 有意思的是,一天后,众安保险被媒体爆出,领取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2024年“1号罚单”:被罚款180万,三名时任副总经理均被给予警告并罚款。 不过,截至4月26日收盘,众安保险收于13.12港元/股,当天上涨8.25%。 2017年上市以来,众安保险的净利润7年内有4年净亏,大起大落。2023年,其净利润翻了约4.7倍。 除了跟上近期港股上涨的大行情之外,众安保险是否真的能打一个翻身仗了? 01 众安保险含着金汤匙出生,但业绩忽高忽低犹如心电图。 2013年众安保险成立,成为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其主要股东有蚂蚁科技集团、中国平安、腾讯控股等。 成立不到4年,2017年9月,众安保险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喜提国内“互联网保险第一股”,也成为了赴港上市的“金融科技第一股”。 但众安保险的发展之路并不顺利,上市7年,有4年出现了净亏损,保费与投诉量“齐飞”。 2017—2023年,众安保险的总保费持续增长,从59.5亿元增至296.8亿元,但净利润却大幅波动。 其中,2017—2019年,连续三年净亏损,分别为-9.96亿元、-17.97亿元和-6.39亿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9.97亿元、-17.44亿元和-4.54亿元。 2020—2021年,难得扭亏为盈,分别获得净利润2.54亿元和7.57亿元。 2022年,其净亏损13.8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24亿元。 02 2023年,众安保险打了一个翻身仗。 在2022年净亏近14亿元的基础上,保费、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2023年其实现: 总保费295.01亿元,
领2024年“1号罚单”!互联网保险第一股,业绩翻倍之谜

利润暴增、罕见涨停!长城汽车又行了?

摘要:各品牌销量分化(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99篇原创 一份炸裂的一季报,让沉寂已久的汽车届大佬长城汽车再次备受瞩目。 4月24日晚间,长城汽车(601633)披露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8.6亿元,同比增长47.6%;净利润32.28亿元,同比增长1752.55%。 4月25日,长城汽车A股盘前涨停,港股也是大幅高开。 从曾经新能源汽车领头羊到现在光环褪去,长城汽车这些年的股价也经历了从谷底到巅峰,再回落的过程。这份炸裂的一季报到底意味着什么?长城汽车又行了吗? 01 最新一季报里,长城汽车提到:营业总收入的增长,主要系报告期整车销量增长及单车收入提升所致。 此前产销快报里长城汽车披露,长城汽车旗下车型1季度累计销量275,333辆,同比增长25.11%;其中3月单月销量100,276,同比增长11.02%,这些数据相对2023年确实回升不少。 2023年1季度,长城汽车旗下车型累计销量219,968辆,同比下滑22.41%;3月销量90,240 辆,同比下滑10.59%。 2024年1季度,长城汽车产销均实现回升,是个好消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季度其产销数据大部分还未恢复到2022年同期。 相比营收,长城汽车增长更亮眼的其实是利润。2024年1季度,该司归属净利润大增1,752.55%。财报里说,主要是公司销售规模增长,销售结构优化,带动营业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业绩指标达成结果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蜜妹看了下,1季度长城汽车营收同比增约47,6%,但营业总成本增速没那么高,为37.8%,管理费用甚至还减少了:同比下降约5.6%为10亿元左右。 另外1季度,长城汽车各类减值损失缩窄明显。比如信用减值损失从2023年1季度的1254.3万元缩窄至2024年1季度的371.7亿元;
利润暴增、罕见涨停!长城汽车又行了?

纯净水“一哥”年销395亿!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冲上市

摘要:卖水造富(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98篇原创 卖水造富的又一资本神话或将上演。 2020年9月,农夫山泉成功登陆港交所。2021—2023年,凭借手握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两家上市公司的钟睒睒,连续三年稳坐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的宝座。 4月23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饮料”)的招股书。中银国际、中信证券、美林(Merrill Lynch (Asia Pacific) Limited)、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 华润饮料的主要产品是“怡宝”品牌的饮用纯净水。招股书显示,2023年怡宝零售额高达395亿元,市场份额行业第一,约为32.7%。 如顺利上市,华润饮料能否复制农夫山泉的造富神话? 01 首先来看行业前景和华润饮料的江湖地位。 国内的即饮软饮产品主要分为包装饮用水、茶饮料、碳酸饮料、果汁类饮料、功能饮料、咖啡饮料等。华润饮料的怡宝属于包装饮用水中的饮用纯净水产品。 灼识咨询报告称,按零售计算,国内即饮软饮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包装饮用水,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2150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3143亿元。 包装饮用水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则是饮用纯净水。 2018—2023年,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7.7%,预计2023—2028年增速将提升至8.3%。 招股书显示,2023年按零售额计: 华润饮料在国内即饮软饮市场中,市场份额占比约为4.7%,排名第5位; 在包装饮用水市场,市场份额约为18.4%,排名第2位; 再细分到饮用纯净水市场,华润饮料以395亿元的零售额,占有市场32.7%的份额,显然是细分市场上的龙头企业。 02 背靠华润集团,全国布局17年终于熬到上市。 相比作为民企的农夫山泉,华润饮料背靠央企华润集团这棵大树。 华润集团是一家老牌央企,旗下有8家在港上市公司,9家在
纯净水“一哥”年销395亿!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冲上市

重整!昔日千亿房企即将ST,金科控股背水一战

摘要:“西南王”命运如何(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97篇原创 昔日千亿房企金科地产,正经历关键时刻。 2024年4月23日,金科地产披露3份公告,事关停牌、重整,以及其他。 01 第一份公告是关于重整。金科地产说,2024年4月22日,公司及重庆金科收到五中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五中院裁定受理公司及重庆金科的重整申请。 因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金科地产股票将于4月23日停牌一天,并自4月24日复牌交易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 金科”,股票价格日涨跌幅限制为 5%。 除被受理重整外,金科称不存在其他退市风险警示事项,重整完成后,公司将向深交所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经核准后公司股票将恢复正常交易。 所以第二份公告,是关于金科股票停牌和ST事宜。其中提到:如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扭转公司经营颓势,恢复持续盈利能力; 如重整失败,公司存在被清算的风险。如公司被清算,根据《上市规则》第 9.4.17 条的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终止上市的风险。 基于此,第三份公告金科股份披露的第三份公告里称,该司股票将从2024年4月24日起被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 02 回溯起来,金科地产的重整之路走了已将近1年。 2023年5月22日,金科股份在媒体披露收到重庆端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端恒建筑”)发来的《告知函》。 端恒建筑认为公司虽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作为上市公司,金科股份仍有一定的重生价值和挽救的可能,故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简称“五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 2023年6月30日,金科与中国长城资产旗下的房地产金融投融资平台: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简称“长城国富”)签署《战略投资框架协议》,长城国富有意向独立或与其他
重整!昔日千亿房企即将ST,金科控股背水一战

东郊到家拟赴港IPO!超2万技师,要冲击“上门按摩第一股”

摘要:业绩提成最高80% (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96篇原创 APP上线仅5年,找乒乓球世界冠军张莹莹代言、入驻超2万名技师的东郊到家,官宣要冲击“上门按摩第一股”。 近日,在重庆首届O2O行业发展大会上,东郊到家创始人汤帆称,截至去年底,东郊到家完成了部分IPO的规划实施及合规准备工作,以及委托的上市中介机构是第一梯队的品牌和团队,“为IPO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汤帆回应媒体称,东郊到家的IPO正在推进中,未来计划在香港上市。 和不少上门按摩APP一样,东郊到家也备受争议。黑猫投诉平台上,多名消费者投诉“ 技师与图片严重不符”、色诱加钟、按摩手法业余等。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特此感谢) 今年315期间,福建广电海博TV曾曝光福州的“东郊到家”“首约到家”“星河到家”“爱尚往约”APP存在“涉黄”问题。 01 成立6年,入驻技师超2万名,2024年狂飙:计划入驻技师超3.5万人,注册用户破1500万。 东郊到家是重庆聚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米网络”)旗下的品牌,2018年开始创建线下实体店,累积了初期用户。 2019年,东郊到家APP上线,聚米网络公布累计忠实用户1万+。2020年,设立了成都分公司,技师商户突破百人,在重庆主城区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 2021年后,东郊到家开始狂飙猛进。 当年,东郊到家在10个城市设立分公司,技师商户飙升至3000余人。2022年,又在8个城市设立分公司,技师商户破1万大关。到2023年底,其技师商户已超2万人,注册商户达3万家,在全国建立了28个运营中心,平台用户超700万人。 东郊到家官网称,2024年初,已在25座城市设立了运营中心,今年预计所开设的城市将增加1倍,入驻技师超3.5万人,注册用户破1500万。 相信不少蜜友近几年都在各种电梯里面看到过东郊到家等上门按摩服务APP的广告。这
东郊到家拟赴港IPO!超2万技师,要冲击“上门按摩第一股”

4年销售人员减少8000人!“医药一哥”业绩转正,恒瑞医药又行了?

摘要:转型(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95篇原创 4月17日—18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相继发布《2023 年年度报告》《2024 年第一季度报告》。 相比2021、2022年连续两年营收和净利润负增长,恒瑞医药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7%,净利润同比增长10%,虽然还未恢复到2021年的业绩水平,但似乎已度过了黑暗时刻。 有意思的是,这两天恒瑞医药的股价不涨反跌。截至4月19日收盘,恒瑞医药收于41.68元/股,4月18日—19日,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6.18%。 01 2023年,恒瑞医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全年实现: 营收228.2亿元,同比增长7.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2亿元,同比增长10.14%; 归属扣非净利润41.41亿元,同比增长21.4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44亿元,同比大增504.12%; 基本每股收益0.68元,同比增长11.48%。 2020年,恒瑞医药的业绩达到自2000年上市以来的巅峰,营收277.3亿元,归属净利润59.61亿元,两者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此后两年因仿制药集采、创新药医保价格下降,叠加疫情影响等,恒瑞医药的业绩持续下滑,2020—2021年,营收分别为为259.1亿元、212.8亿元,分别同比减少约6.6%、17.9%;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5.3亿元、39.1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8.4%和13.8%。 自2023年一季度起,恒瑞医药的业绩开始逐渐修复,尤其是全年归属净利润重新恢复了两位数增长。 02 除了相关政策、大行情和黑天鹅等因素的影响外,恒瑞医药的业绩波动也缘于自身的转型。 2018年开始,受集采影响,大批的仿制药价格被砍去了七八成,被迫拿出“地板价”。靠仿制药躺着挣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曾经,仿制药是恒瑞医药的基本盘,2
4年销售人员减少8000人!“医药一哥”业绩转正,恒瑞医药又行了?

宁德时代卷得飞起,一季度营收减少10%!

摘要:净利润不降反增(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93篇原创 宁德时代这两天频频传来好消息。 4月15日,宁德时代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减收增利:营收约798亿元,同比减少10%;净利润达105亿元,不降反增7%。每天净利润超1亿元,妥妥的印钞机啊。 当天,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上调了宁德时代公司主体及债券信用评级至“A3”。 不过,资本市场似乎反应平平。 两大好消息发布第二天(4月16日)收盘,宁德时代当天微涨0.01%。而截至4月17日收盘,宁德时代微跌0.59%,收于195.99元/股,主力资金净流出3.29亿元。 2021年12月,宁德时代股价高峰时超382元/股,总市值一度超1.6万亿。如今宁王还能否重返巅峰? 01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宁德时代依然是行业巨无霸。 据SNE统计,今年1-2月,宁德时代占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约为38.4%,同比增长5%。而动力电池联盟公布数据,一季度,宁德时代占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约48.9%,同比增长4%。 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但连续两个季度营收下滑。 财报披露,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营收797.7亿元,同比减少10.41%,环比减少24.91%。这也是继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1062亿元,同比减少10.16%),连续两个季度营收增速两位数下滑。 2023年第二、三、四季度,宁德时代的单季度营收均在1千亿以上,而今年一季度下滑至不足800亿元,是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连续7个季度营收额最低的一次。 华金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的电池出货量95GWh,同比增长超25%,其中储能占比接近20%。 02 宁德时代在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解释,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原材料成本下降,导致电池价格相应下降所致,产品结构变化并不大。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价格战从2023年延续至
宁德时代卷得飞起,一季度营收减少10%!

奈雪的茶后,茶百道上市在即!真相很残酷

摘要:不确定性很大(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92篇原创 开年4个多月,港股够衰的。 2024年4月15日,茶百道开启招股,以固定价格17.50港元/股招股,拟募资25.86亿元,预计将于4月23日在联交所挂牌交易。 你敢信?25.86亿元,已经是今年以来港交所最大型IPO。 茶百道合计发售约1.48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的股份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中金公司是此次IPO的独家保荐人。 茶百道预计将于4月23日挂牌上市,如果一切顺利,将成为继奈雪的茶后,第二家新茶饮上市品牌。 01 2008年,年仅25岁的王霄锟和妻子在成都开了第一家茶百道。 2013年,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的戴利也进入茶百道工作。 创业近16年,从1家店到8016家门店,并冲击上市,茶百道赶上了新式茶饮的风口。 和蜜雪冰城一样,茶百道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和设备、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 如下图所示,茶百道的销售货品和设备占营收比约95%,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占营收比约4%。 和蜜雪冰城不同的是,茶百道销售的货品大部分是转售,蜜雪冰城则是自产自销,找人代工确实省去了供应链成本,但另一面品控的风险也会增高。 和蜜雪冰城一样,茶百道也是赚钱的。2021-2023这三年间,其营收分别为36.44亿元、42.32亿元、57.04亿;净利润分别为7.79亿元、9.65亿元、11.51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5.7%、34.4%及34.4%。 根据茶百道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4年2月18日),茶百道在国内共有8010家门店。截至2023年底,其加盟店收入56.59亿元,占比99.2%,直营店收入2584万元,占比仅0.5%。 还是2021-2023这三年间,茶百道自每家品牌门店赚取的平均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00
奈雪的茶后,茶百道上市在即!真相很残酷

被举报偷逃税、被质疑高管跑路,万科反击!

摘要:报案、起诉(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91篇原创 4月14日,万科披露了最新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详细回应了近期的市场传闻。 比如,万科否认管理层谋取私利,回应了近期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烟台的实名举报一事,否认了拒不交账等情况,以及否认有高管被边境控制,披露了其中涉及高管的行踪。 近期,从某些财经大V到散户,公开宣称对于万科的“信仰”破灭。各种不利舆情的持续发酵,对于万科的“自救”颇为不利。 01 承认“遇到了阶段性经营性困难,流动性短期承压”,否认管理层谋取私利。 4月14日下午16:30—18:00,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祝九胜和董事会秘书朱旭接待了广发证券、花旗证券、摩根斯坦利、中金公司等8家机构投资者。 首先万科介绍了公司大致情况,承认从总的经营情况来看,当前遇到了阶段性经营性困难,流动性短期承压。 前不久万科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披露的情况更为详尽。也是近期一些投资者“信仰”倒塌的直接导火索。 2023年,万科销售额3761.2亿元,同比下降9.8%,规模仍保持在行业第二位;全口径收入558.1亿元,同比增加8.9%,但财报中的关键数据并不好看。 2023年,万科全年实现: 营业收入4657.4亿元,同比下降7.56%; 营业利润292.5亿元,同比减少43.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6亿元,同比下降46.39%; 实现投资收益26.9亿元,同比减少34.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1亿元,同比增长42.24%,有较好改善。 财报解释,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开发业务结算规模和结算毛利率下降,部分开发项目计提减值。 更让投资者破防的是,万科自1991年上市以来,首次宣布不分红、不转增。 02 净负债率不降反增,“自救”迫在眉睫:今明两年债务规模计划下降1000亿元。 财报披露,截至20
被举报偷逃税、被质疑高管跑路,万科反击!

“药企一哥”2023年增收,降利15%!保健品业务能否“救命”?

摘要:转型阵痛(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90篇原创 4月10日,哈药股份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仍在承受转型阵痛。 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哈药股份曾被称为“药企一哥”。它很早就尝到了广告轰炸出业绩的甜头。大手笔砸广告费+明星代言,让其“哈药”、“三精”、“盖中盖”等品牌家喻户晓,被业内称为“哈药模式”。 但2023年,哈药股份营收约155亿元,同比增长约12%的情况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接近4亿元,不增反降15%。同期,销售费用高达23亿元,同比增长近32%。 2020年,哈药股份接盘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公司两年后,对方宣告破产。同年哈药股份净亏损超10亿元。2023年,哈药股份的保健品业务营收接近21亿元,同比增长82%。该业务能否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带领哈药股份重返巅峰? 01 2023年哈药股份的关键数据如下: 全年实现营收154.57亿元,同比增长11.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亿元,比2022年减少了0.7亿元,同比减少15.02%; 扣非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40.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9.50亿元,同比增长52.66%,有明显改善; 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减少15.79%。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哈药股份的营收增长,得益于医药工业板块和医药商业板块业务的增长。 2023年,医药工业板块营收57.7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近34%,同比增长18.46%。 其中,化学制剂营收22.31亿元,同比减少10.66%;保健品营收20.57亿元,同比大增长82.13%。 同期,医药商业板块营收103.4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约67%,同比增长7.83%。 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批发医疗客户,营收61.50亿元,同比微增3.7
“药企一哥”2023年增收,降利15%!保健品业务能否“救命”?

延期、道歉!平安系又踩了房企的雷

摘要:2023年中国平安资管业务利润由正转负(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89篇原创 这是一个魔幻的年代,“良人”也开始让人受伤。 今天朋友在群里发了一条万科的段子,蜜妹感慨万千。最近几年,万科这个“良人”,股价表现真是让无数投资者伤透心。 其实何止万科,市场上让人伤心的良人不在少数,比如最近也站上舆论风口浪尖的另一位:中国平安。 01 事情缘起于中国平安旗下的信托产品。 时间回到3月29日,平安信托发布福宁61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重大事项临时公告,而当天正是信托合同约定到期日。 据券商中国报道,平安信托对相关投资者表示,由于房地产低迷,项目开发公司正荣地产暴雷,以及销售资金须进入监管账户等原因,截至公告日,该信托计划尚无现金回收,信托计划延期至信托财产全部变卖之日或存续受益人预期信托利益足额分配之日(以先至者为准)。 接着几天后,社交平台上就出现诸多“小道消息”,称平安信托总部聚集了一大批人维权,原因是信托产品严重逾期不兑付,并且没有清晰的解决方案,有图有真相。 再就是昨天(4月10日),平安信托官方订阅号发文回应致歉,算是确定了产品“暴雷”一事,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处置,并已对回购义务人正荣方提起诉讼。同时表示:目前公司整体业绩稳健、经营状况良好。 公开信息显示,“平安信托·福宁61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于2021年9月29日,募集资金7.72亿元,以股权的形式投资厦门市荣璐置业有限公司70%股权,从而间接投资厦门联正悦投资有限公司名下的“臻华府”项目。 该信托计划存续期为30个月,2024年3月29日为信托合同约定到期日。截至相关信托计划延期公告日,存续信托规模约为7.72亿元。 相关文件显示,平安信托该产品退出路径包括项目公司逐层向股东预分配盈余资金或分配利润;若标的项目未完成业绩考核或发生保护性退出情形,正荣地产或其
延期、道歉!平安系又踩了房企的雷

黄金价格再创新高!梦金园毛利率仅5.3%,赚钱难,上市更难?

摘要:4年4次冲上市(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88篇原创 黄金价格又又又创历史新高了。 4月9日,国际金价继续疯狂,盘中一度达每盎司2384.5美元,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2362.4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近10个交易日内,第9个交易日创收盘新高。 4月初,国内多家黄金珠宝品牌的足金首饰零售价格破700元/克大关,截至4月10日,已有不少品牌足金首饰零售价格涨至728元/克。 金价一路高歌猛进,黄金珠宝品牌们也争相冲击上市。 近日,梦金园黄金珠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金园”)更新了赴港IPO的招股书。从2020年起,这是梦金园第4次尝试IPO。从A股转战港股,金价一路攀升,但这家金店似乎赚钱难,上市更难。 01 人人都爱买金,三四线消费者买得更欢。 今年2月底到4月初,国际金价最大涨幅已超17%。自2022年11月至今,金价虽有波动,但几乎是一路走高。从各国央行、机构投资者到普通消费者,买金热不减。 国内市场上,也从曾经的大妈爱买金,到年轻人也爱上了买金。 公开数据显示,国内珠宝首饰细分市场上,2022年黄金珠宝市场销售收入最高,达4098亿元,占整个珠宝市场的57%。 弗若斯特沙利文研报预计,到2027年,国内黄金珠宝市场的销售收入将增至546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9%,仅次于玉石珠宝市场6.4%的增速。同期,钻石首饰市场和银铂市场预计将出现负增长,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分别为-0.7%和-2.4%。 按城市层级来看,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买金热情更高。 2017—2022年,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的黄金珠宝销售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6.7%、8.3%、11.0%和11.5%。其中,二线城市的销售收入占比最高。 但展望未来,研报预计从2022—2027年,一二线城市的黄金珠宝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
黄金价格再创新高!梦金园毛利率仅5.3%,赚钱难,上市更难?

六大行年报PK:工行增速掉队?商业银行压力大

摘要:如何提高非息收入(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87篇原创 年报披露接近尾声,蜜妹这段时间会找一些热门行业的热门公司进行对比,今天先说说银行业。 伴随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曾经躺着赚钱的银行业如今也开始有压力了。这两年,营收下滑、息差下降成为主流趋势。 但趋势中也存在分化,有些差别还挺明显。 01 从国有六大行来看,2023年国有六大行的营业收入总计达到了3.53万亿元人民币。TOP3分别为工商银行(84307亿元)、建设银行(76973.6亿元)、农业银行(69482.8亿元),排位和往年基本一致。 不过营收增速方面各家区别还挺大的,体量最大的工商银行增速在六大行里垫底,为-3.73%。这也是该行继2022年营收下跌(-7.11%)以后,连续第二年该指标下跌,背后压力不言而喻。 营收增速第二低的是体量第二位的建设银行,2023年这一数据为-1.79%,2022年为-4.91%,也是连续第二年下跌。 下图可以看到,在营收同比下滑的同时,工行、建行的利息净收入下滑幅度更大。 六大行里,2023年营收增幅最大的是中国银行,为6.41%;2022年该数据是-3.33%。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2023年非利息收入约1563亿元,同比增长23.98%。看来在息差降低的趋势下,如何拓展非息收入,成为银行稳增长的动能所在。 实际上,如上图所示,六大行各家在拓展非息收入方面应该是大都在努力的,从利息净收入来看,有4家银行同比收入下降,5家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同比降幅都高于营收同期变动幅度。只有邮储银行2023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3%的情况下,营收同比增速仅为2.25%,该行2023年其他非利息净收入324.52亿元,同比下降1.45%。 利息收入增速动力不足,拖累整体营收增速,这一情况也反映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2023年业绩上。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
六大行年报PK:工行增速掉队?商业银行压力大

千亿房企巨头世茂集团,遭清盘呈请!股价1日跌超18%

摘要:极力反对(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86篇原创 房地产行业的洗牌还在继续,又一家房企巨头遭清盘呈请。 今早(4月8日),世茂集团发布内幕消息,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在4月5日向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了对世茂集团的清盘呈请,涉及世茂集团的财务义务金额约为15.793亿港元。 从房企销售前10强、超3000亿合约销售额的巨头,到被约16亿港元“困住”,世茂集团在短短三四年内可谓是迅速跌倒。 这家成立35年的老牌闽系房企,几乎经历了自1989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所有周期,这一次还能否成为“不死鸟”? 01 近两年,稍微关心房地产行业的蜜友们,大概率都被普及了一个新名词:清盘呈请。 清盘是一种停止运营的过程,常见的目的之一是将公司的资产变现,用于偿还债务。通常是公司被债权人,或公司成员等向相关监管部门提请清盘。 今年以来,除世茂集团外,弘阳地产、碧桂园都被申请了清盘。 再之前,恒大、新力控股、阳光城、花样年、佳源国际、佳兆业、中梁控股、大发、海伦堡、龙光等在港上市的内房企,均被债权人提出过清盘呈请。 其中,旭辉控股、融创、龙光、花样年、祥生控股等,债权人已同意撤回清盘呈请,或相关呈请被法院驳回了。 世茂集团遭遇清盘呈请,和其他房企的反应差不多,也是回应“极力反对”。 世茂集团给出的理由是,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不能代表该公司境外债权人和其他相关方的共同利益,为保障其相关方利益,所以才极力反对该呈请,并表态会:“继续推进境外债务重组以最大化其相关方的价值”。 但资本市场可没有耐心等待债务重组。 截至4月8日收盘,世茂集团当天的股价跌去了18.68%,收于0.37港元/股;其间接控股的世茂股份(ST世茂)也跌去了4.55%,收于1.05元/股。 02 从巅峰到危局,三年净亏696亿元。 世茂集团曾是稳
千亿房企巨头世茂集团,遭清盘呈请!股价1日跌超18%

涪陵榨菜上市14年,营收首次出现下滑!天花板到了?

摘要:净利润下滑时间更早一些(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85篇原创 毛利率超50%的“榨菜茅”最近有点烦。 3月3日,涪陵榨菜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营收和净利润双双负增长。尤其是营收,是其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一包小小的榨菜,一年能创造25亿元左右的营收,占国内榨菜市场约30%的市场份额,涪陵榨菜无疑是行业的龙头企业。 其13年内涨价13次,多次被舆论调侃,涨价次数超飞天茅台,涨价幅度让楼市都逊色。 如今“榨菜茅”为何不那么香了? 01 上市14年,营收首次下滑。 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国企,成立于1988年,2010年在深交上市。 其最广为人知的是“乌江”榨菜品牌。在第十届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乌江”以100.9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榜单第347位,是酱腌菜行业中排名最高的品牌。 从上市之初的5.45亿元营收,做到2022年,营收规模已达25.48亿元;净利润也从5600多万增至13.54亿元。 但2023年,涪陵榨菜的业绩不太好看: 营收24.50亿元,同比减少3.86%; 归属净利润8.27亿元,同比下滑8.0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4.35亿元,2022年末为10.7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9.64%。 分产品来看: 榨菜依然是绝对主力,2023年营收20.7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约85%,同比减少4.56%; 萝卜营收6097万,营收占比2.49%,同比减少约26%,是所有产品中下滑幅度最大的; 泡菜营收2.25亿元,营收占比9.19%,同比减少6.51%; 其他产品和企业业务收入反倒是分别同比增长了约76%和60%,但营收占比不到4%。 02 涪陵榨菜的净利润下滑时间更早一些,近5年中有3年负增长。 2019年,涪陵榨菜营收19.90亿元,同比增长约4%;但归属净利润不增反降,为6.
涪陵榨菜上市14年,营收首次出现下滑!天花板到了?

业绩披露,总裁离职!华侨城阵痛难过

摘要:2024年1季度销售惨淡(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84篇原创 房企的水深火热仍未停止。随着大部分企业2023年业绩报告的披露,我们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这次行业变革之猛烈,以及底部之深。 刚刚过去的3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又有几家A股上市房企披露“成绩单”,今天蜜妹来说说体量较大,也有着央企血统的华侨城。 01 和其他多数房企一样,2023年,华侨城的业绩没有什么惊喜,更多是遗憾。其中营收557.4亿元,同比下滑27.39%——这也是该司连续第二年营收下滑;毛利润105.8亿元,同比下滑近40%;归属净利润继续亏损,为-64.92亿元,不过亏损额度相比2022年的116.4亿元有所缩窄。 如华侨城年报所言,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饱受地缘政治、地区冲突不断加剧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也需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困难挑战。 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5%,销售额11.7 万亿元,同比下降6.5%,降幅分别比上年收窄15.8和20.2个百分点。 之于华侨城,情况更不乐观一点。2023年1-12月,该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27.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5%;合同销售金额449.3亿元,同比减少19%。 华侨城有两大业务:房地产业务和旅游业务。其中旅游综合业务收入314亿元,同比增加15%;房地产业务收入242亿元,同比减少51%,可谓是冰与火交织。 房地产寒气四起的同时,华侨城文旅板块算是难得的亮点:旗下文旅项目2023年共计接待游客9365万人次,同比2022年提升51%。 不过,文旅项目也很难扛起华侨城这面大旗,毕竟曾经大半壁江山还在房地产业务方面,升降互抵以后华侨城营收仍然下滑。而且因为地产业务收入结转金额和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以及对部分项
业绩披露,总裁离职!华侨城阵痛难过

估值超900亿元!宁波超级独角兽极氪,赴美IPO

摘要:3年亏超200亿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83篇原创 近期,“车圈富二代”极氪,频频站在聚光灯下。 3月30日,极氪官网发布,全新极氪001上市首月,累计大定突破3万台。 几天前,在南京国际新能源汽车展会上,因参展车辆管理失误,一辆极氪X在用户体验时意外启动,造成现场5名观众受伤。同一周,极氪更新了招股书,再次赴美冲上市。 极氪,作为吉利汽车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妥妥出生豪门。若此次成功上市,李书福有望再拿下第8个IPO。 01 “车圈富二代”成立两年多,估值达130亿美元,赴美IPO了。 极氪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作为吉利汽车旗下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2021年7月成立,8月就获得了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英特尔资本、博裕资本和鸿商集团。 图片来源|天眼查(特此感谢) 极氪成立仅1年多,2022年11月,吉利汽车官宣,拟将极氪分拆上市。 去年2月,极氪进行了A轮融资,融资金额约为7.5亿美元。宁德时代再次站在了投资方的队伍,此外还包括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等五家生态伙伴参投。 此轮融资完成后,极氪的估值飙升至130亿美元,超900亿元人民币。 2023年11月,极氪首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招股书,冲刺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02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极氪分别实现收入65.26亿元、318.99亿元和516.73亿元,其中2022、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389%、62%。 和不少年轻的造车新势力一样,极氪也面临车卖得越多,亏损越多的尴尬。2021—2023年,其分别净亏45.14亿元、76.55亿元和82.64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超200亿元。 与此同时,极氪的流动负债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21—2023年末,其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101.51亿元、176.26亿元和323.18亿元。 毕竟背靠吉利,也经历过三轮
估值超900亿元!宁波超级独角兽极氪,赴美IPO

小米汽车上市1天:大定近8.9万台VS无法退定金上热搜

摘要:还是瞄准年轻人(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82篇原创 雷军和小米汽车太懂互联网了。 从去年开始宣传造势,到3月28日晚正式发售,小米汽车早已上了好多次热搜。雷军称要造“普通人的第一辆保时捷”、“造一台50万以内最好开的轿车”。 对标保时捷、特斯拉Model 3,最终公布的小米SU7标准版21.59万元起售价。扬言做高端的小米汽车,玩了一个极限反转。 然而,小米SU7最先实现的,是给消费者普及定金不能退的知识。 3月29日,“小米回应无法退定金问题”冲上某社交平台热搜第一位,阅读量达2.3亿次。 短短两天之类,小米汽车就让同行和消费者感受了雷神之锤的力量...... 01 否认低价,拉高期待值,结果走“卷王”路线。 雷军All in造车3年,发布的首款车型小米SU7吊足了市场胃口。 还是那个善于营销的雷总,发布会现场请来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以及蔚小理的三位掌门人李斌、何小鹏和李想捧场。 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上市前,雷总早就多次发表过要对标保时捷、特斯拉,造一台50万以内最好开的轿车,以及未来要争做全球前五等“雷语”。并数次否认低价传闻。 此次发布会上,雷军再次发表各种金句,详细对比保时捷和特斯拉Model3。不顾围观群众满屏“报价”的催促,主打一个期待值拉满。 终于报价时,却是与四五十万毫无关系,跟三十多万也太不沾边。台下的友商们有点笑不出来了。 小米SU7公布了标准版、Pro版和Max版,售价区间21.59万—29.99万元。如果算上4月30日前大定的1.6万配置免费升级福利,其价格区间在19.99万—28.39万元。 雷军回应媒体称,小米汽车的定价策略是对标特斯拉Model3,比它便宜3万。 20万-30万的价格区间,可以说是国内汽车一个卷到极致的市场,雷军直言就是要当“卷王”,要比特斯拉和蔚小理好。 是否真
小米汽车上市1天:大定近8.9万台VS无法退定金上热搜

融创中国2023年:债务重组成功,减负了吗?

摘要:销售仍然堪忧(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81篇原创 煎熬中的民营房企在等待一个不确定何时到来的春天。这种迷茫、无力却又苦撑的情绪,让往年本来热闹的年报季,显得黯而冷寂。 2024年3月28日,曾经的行业巨头融创中国发布2023年度业绩,似乎没有激起太多水花。 前段时间已经有诸多国资背景房企率先披露2023年度业绩,在当下激荡的行情下,大部分相对还是稳,安全垫也较厚。 作为民营房企巨头,融创中国2023年的生存情况,或许更具代表性。 01 2023年,融创中国合同销售额约为人民币847.7亿元,2022年该数据为1693.3亿元,差不多是腰斩。 此前中指院发布的榜单显示,2023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62791.0亿元,同比下降17.3%。这其中稳住局面大部分是国、央背景房企,民营房企下滑厉害的居多。 比如保利发展,2023年4222.37亿元销售额,仅比2022年的4573.01亿元下降7.67%;招商蛇口更甚,2022年销售额2926.02亿,2023年还涨了点达到2936.35亿元。 另一边的民营巨头则没那么好过。碧桂园,2022年权益合同销售额约3574.7亿元,2023年该数据下滑到1742.8亿元;新城控股2022年销售额1160.49亿元,2023年759.83亿元;世茂集团2023年合约销售总额约428.2亿元,2022年该数据是865.2亿元。 民营房企光环逐渐黯淡,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什么呢? 回到融创中国。2023年虽然融创合同销售额下滑,但营收增长却很显著。期内营收总额为1542亿元,同比增速59.41%。 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收入合计约为人民币3,293.8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人民币638.4亿元,增速约24.0%。其中该公司拥有人应占约人民币2,066.1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人
融创中国2023年:债务重组成功,减负了吗?

菜鸟撤回上市申请!270亿元收购股东及员工持股,阿里巴巴继续收缩?

摘要:与监管无关(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80篇原创 阿里巴巴又出“幺蛾子”了。 3月26日,阿里巴巴发公告,官宣撤回物流子公司——菜鸟智慧物流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鸟”)的上市申请。 去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进行翻天覆地的组织大变革“一拆六”。彼时称要将盒马、菜鸟和云智能集团分拆上市。菜鸟成为三家中首个冲刺IPO的先行者,一度被认为是“全村的希望”。 然而,去年9月26日,菜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刚刚半年,招股书失效之际,就被放弃IPO。指望着上市即财务自由的菜鸟持股高管和员工,大概能体会当初蚂蚁金服IPO被叫停后的心情了。 而盒马和云智能集团的IPO,早在去年11月就被叫停。 这些显得有点“颠”的操作背后,是阿里巴巴过去一年经历了2次组织大变革、1次换帅和部分高管大换血的后续。 01 估值腰斩:从接近2000亿人民币到103亿美元。 早在2019年,菜鸟就登上了胡润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的第12位,估值1300亿人民币。菜鸟也是当年所有上榜物流企业中排名最高的,一跃成为全球物流独角兽公司之首。 同年11月,在双十一之前,阿里巴巴突然出手,以233亿元增持菜鸟股份,持股比例从51%增至63%。而按照增值的价格和股份来算,当时菜鸟的估值约1942亿元,超过同期已上市的顺丰控股的市值(1700多亿元)。 图片来源|天眼查(特此感谢) 2023年,胡润发布的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上,菜鸟的估值依然高达1850亿元。 目前,阿里巴巴持有菜鸟约63.7%的完全稀释股份权益,包括菜鸟员工持股计划下的已归属股份权益。 如今,菜鸟被撤回上市,阿里巴巴为稳住菜鸟员工士气及保证运营顺畅,提出了计划向菜鸟少数股东(包括员工)发出要约,以每股0.62美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所有菜鸟已发现股份向阿里巴巴集团出售。该要约的总对价最高可达37.5亿美元。 据阿里方面表示,该收
菜鸟撤回上市申请!270亿元收购股东及员工持股,阿里巴巴继续收缩?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