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利空!拼多多股价还有下跌空间吗?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先刷新日高后转降;比特币冲上8.8万关口后一度回落超3000美元。在特朗普总统确认将通过行政命令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商品的“微量豁免”(de minimis)待遇后,拼多多母公司PDD控股(NASDAQ:PDD)、京东(JD)和阿里巴巴(BABA)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大幅下跌,【拼多多此前股价表现较差,是否已经反应了悲观预期?现在拼多多还能继续做空吗?】

avatar飞天鹰_
04-25 23:25
$拼多多(PDD)$ 还行还行,今天动荡还不是很大,加20%,睡觉,下周再看看什么情况。[保佑][保佑]
$拼多多(PDD)$ 拼夕夕,持仓等一手120突破,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蜜雪集团(02097)$ 合唱一波,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快进到下月股价突破520,到时候咋也当回雷总,点两杯奶茶,喝一杯,倒一杯,[看涨][看涨][看涨]
avatar林氪
04-08

现在还有人质疑,拼多多为什么要囤3300亿现金吗?

每次和群友们讨论拼多多,感觉有一个很多人都如鲠在喉的问题,就是拼多多明明现金流很健康,为什么还要囤积这么多现金? 对我而言,这并不是一个问题,我并不担心。 所以我面对对方的疑问,第一反应就是想知道,为什么对方会担心这个问题,他到底有多担心。 如果只是“白璧微瑕”式的担心,那我觉得这就是一件小事,放下纠结和内耗,相信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就完了。 如果是影响到了投资决策的担心,那我一般会重点观察对方到底担心的背后,到底在担心什么? 如果担心的是企业文化,比如透露出对黄峥本人的不信任等。 一般我是劝告这种情况,其实不建议买入/持有拼多多的。 拼多多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确实比较“反直觉”,“本分”给人的第一感觉也很奇怪。 况且这家公司的信息披露很少,信息非常不对称。如果你担心企业文化的,其实是很难长期持有这家公司的。 要么就多花点时间去研究,自己搞懂。要么就清仓走人,过滤掉这家公司。这才算是知行合一。 如果担心的是商业模式的话,比如认为拼多多的护城河是靠补贴维系的,所以需要囤积大量现金等。 那这更不用纠结了,商业模式就没有看明白,那更不用考虑投资了。 如果你碰巧是一个信奉价值投资的,那不懂不投。 没有搞清楚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那直接过滤掉这家公司就可以了,都还到需要考虑价格的阶段。 如果你碰巧是一个投机选手,那看k线就完了,纠结分红不分红干啥呢? 难道是希望博一个拼多多分红的短期利好? …… 这一段时间,因为中美关税战的缘故,港美股动荡不安。 本来上周已经跌了一轮了,但是可能是跌的还不多吧,还有人纠结这个问题。 没承想,这个周一,全球股市暴跌,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创纪录的暴跌17%,美股夜盘也一片哀嚎。 似乎一下子,恐慌就席卷全球,全球股市出现了系统性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拼多多股东,想到拼多多囤积了这么多现金,一下子就腰杆子硬了起来。 市值都跌破了1万亿人民币,账
现在还有人质疑,拼多多为什么要囤3300亿现金吗?
空间还很大,继续看空
$拼多多(PDD)$ 拼多多现在连temu都不提了,报关费加税费直接压垮利润。不是企业不行,是外面环境太狠。跨境电商刚烧完钱还没回本,眼看就要凉了,真特么憋屈..
$拼多多(PDD)$ 跨境电商黄了?加关税对拼多多影响还是蛮大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取消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小额包裹豁免关税政策,5月2日起生效。
avatar林氪
04-03

拼多多千亿补贴商家,黄峥要干什么?

对于一个盈利能力越来越强的超级平台,投资者非常关心拼多多的现金储备去往何方。 截止到24年Q4,拼多多账户已经趴着3300亿人民币了。所有人都在猜测,为什么要囤积这么多的现金? 是拼多多为了威慑对手,让友商们在价格战上保持冷静?还是在默默筹划一个超级大项目,马上要有大开支? 投资者莫衷一是。陈磊“未来几年不分红“的宣言,像一朵乌云,飘着每个投资者心头。 3月24日,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拼多多或再投千亿,加码商家补贴。 通稿中说,这些补贴主要用于帮助中小商家高质量转型升级,构建商家、用户、平台多方共赢的电商生态。 考虑到有3300亿人民币的现金无处安放,搞百亿补贴不成比例,这条或千亿补贴的传闻可信度还挺高的。 所以,如果拼多多真的千亿补贴商家,黄峥到底要干什么?让我们来有理有据地猜测一下。 刚刚过去的24年Q4财报电话会,在开场发言中,针对通过补贴帮助中小商家高质量转型升级,管理层举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 举例说广东惠东县因为市场变化,女鞋产业陷入困境。当地商家根据用户需求,对供应链进行了改造,打造了更有竞争力的女鞋产品。同时在平台流量倾斜和各种活动的补贴下,实现了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转型。 这应该是拼多多商家补贴的理想范例。 过去很多人批评拼多多一味鼓励低价,导致很多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行业利润也打没了,这样长期下去,所有商家只能苟活,无力支持创新。 结合上面的理想范例,平台应该是计划在价格竞争之外,重新划分出了另一个维度的竞争,就是基于用户价值的产品创新。 大白话来描述的话,就是只要是好东西,哪怕暂时没有价格优势,拼多多平台给你补贴,帮你去打价格战。 平台低价第一的逻辑不变,但是可以通过定向补贴,支持起来更多样的生态。 比如拖鞋有10块,和20块的,其实就鞋子本身的使用寿命而言,20块的性价比更高,可以穿得更久。但是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人只能消费起10块的拖鞋。 拼多多的解法可
拼多多千亿补贴商家,黄峥要干什么?

有信云24财年业绩回顾

今年1月底的时候,有信云(Youxin Technology Ltd.) $有信云(YAAS)$ 发布了自己24年的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较2023财年下滑较为明显,为521,241美元,但是毛利率从2023财年的61%提升至2024财年的66%。净亏损也改善明显,从2023财年的234万美元减少至2024财年的130万美元,降幅达45.3%。战略方向上,公司逐步减少定制化CRM系统开发服务,转向第三代PaaS平台的开发和推广。主要是因为PaaS平台的功能性更强,可以减少对人工的依赖,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并提高效率。财务角度,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储备为18,372美元,较2023年同期有大幅下降。不过2024年12月,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了约1,035万美元的总收益,当前公司现金流非常充裕。接下来,公司计划通过AI技术整合进一步提升第三代PaaS平台的功能性,并对未来盈利能力保持乐观。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有信云在2024财年通过战略调整和成本优化实现了毛利率的提升和净亏损的显著减少。尽管收入下降,但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公司主动决策导致的,减少了低利润率的定制化CRM服务,转而专注于更高附加值的PaaS平台。这种转型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为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行业角度上,SaaS和PaaS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尤其是在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有信云通过提供全渠道数字解决方案,帮助中型品牌零售商实现系统、应用和设备的整合,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未来,随着AI技术的整合,有信云的PaaS平台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马上将在5月份发布的Q1财报值得期待,不知能否实现利润率的持续改善和亏损的继续收窄?如果能有更好的表现,相信公司的股价和市场表现都能再上一个台
有信云24财年业绩回顾
$拼多多(PDD)$ 1、temu 今年 Q3/Q4 大概率会盈亏平衡了,可以给估值了。美国市场影响很小了,估计成交还有三成,如果抛开半托管,真正受到较大影响的跨境直邮只有一成了,影响不大2、国内业务,现在大规模缩减用增投入,重点放在优质供给百亿补贴,今年上半年利润肯定负增长,Q3 开始将恢复增长下半年随着 eps 重新增长, pe 低,股价上涨是必然的
不看好!盈利就清仓!

世界充满假象,唯有痛苦从不说谎

先说结论,上周恒生科技持仓体验不太好,没啥坏消息,属于涨多了回调,牛市多巨阴,正常,每周都涨才是不正常的。 其实雨不大,是天色渐晚,是脚步变慢,是诸多遗憾,是忘了带伞.... 最近大洋彼岸不太平。总结下来就四点,特朗普的不确定性让美联储担忧,特朗普的不确定性让欧洲担忧,特朗普的不确定性让美股投资者担忧,特朗普的不确定性让港股投资者担忧。 上周三,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鲍威尔强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影响着通胀预期。解读下,在鲍威尔看来,不确定性来自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知道他到底加多少,也不知道其他国家会怎么应对(BaoFu)。同一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喊话美联储应该“做正确的事”,称降息会好得多。 特朗普说不再给欧洲盟友提供免费保护后,欧洲这里也是前所未见的,与美国在财政上步调出现了大分歧。连德国都要赤字扩国防开支了。欧盟委员会上周公布《欧洲防务白皮书》和《欧洲重新武装计划/2030战备计划》,制定5-10年计划以取代美国在北约的地位。超过8000亿欧元的防务开支,计划只买“欧盟制造”,把英美都排除在外。同时重拳砸向硅谷,欧盟委员会对谷歌提出反垄断指控,又要求苹果“拆墙”,允许第三方在其平台上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 美股这里,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担忧特朗普团队正在故意人为制造一场衰退,逼迫美联储降息。财长贝森特说:美国经济现在处在一个排毒阶段,无法保证不会有经济衰退。美商务部长:特朗普的政策就算真把经济打入衰退也是值得的。明牌了?不装了? 上周五港股一跌,市场又突然想起特朗普关税的不确定性了。资金是拥抱风险的,但讨厌不确定性。(风险是知道会发生什么,只是发生的可能性是随机的,比如扔骰子;不确定性是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目前,港股10家龙头的市值占比28%,已高于美股七小强,但盈利占比仅为18%。横向对比下,目前美股七小强的市值占比约26%,盈利占比21%。目前哪边的性价比更高?
世界充满假象,唯有痛苦从不说谎
avatarccarl
03-24

美银:美股还没有陷入熊市,最近一周341亿美元流入美股基金

美国银行(BofA)指出,因对美国经济的乐观情绪超过对贸易战的忧虑,股票基金录得今年以来最大单周资金流入。 根据EPFR Global数据,美银强调,截至3月19日的一周内,股票基金吸引了434亿美元资金,其中341亿美元流入美国股票,为2025年以来最大单周流入。欧洲股票吸引了43亿美元,为2017年5月以来最高,亦是历史上第四大流入。 债券和黄金同样需求旺盛,分别录得49亿美元和30亿美元流入。黄金四周内累积流入10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63亿美元资金流出货币市场基金,显示资金回流风险资产。 如果投资者想同时进入港股和美股市场,或者在港股和美股市场根据时机,进行切换投资,推荐大家可以在BiyaPay专业的美股/港股交易平台进行投资,同一个平台进行无缝切换。BiyaPay不仅支持交易美股/港股,还支持充值数字货币(如BTC、USDT)兑换美元、港币进行投资。 由Michael Hartnett领导的美银策略师团队表示,熊市预期未现,但警告4月2日的关税期限正「影响」全球经济数据。 他们认为,债券和黄金相比美国及国际股票,对潜在「关税浪潮」的「抗跌性」更强。 此外,Hartnett及其团队亦指出,投资者情绪与仓位存在明显分歧。 尽管全球增长预期录得有记录以来第二大降幅、美国股票配置创历史最大跌幅,且现金持有量自2020年3月以来最大增幅,但资金流向却呈现不同景象。 股票基金刚录得2025年以来最强单周流入,美银私人客户过去两周大举买入股票。 自美国大选以来,每100美元流入美国股票基金,仅不到1美元流出。策略师表示,外国投资者虽在卖出,「但此前已累积16万亿美元的美国股票仓位」。 「全球投资者远未做空美国或全球股票……」他们补充道。 此外,最新一周ETF资金流向显示,投资级(IG)和高收益(HY)信贷,以及美国成长型股票均获显著买入。 债券资金流入持续,投资级
美银:美股还没有陷入熊市,最近一周341亿美元流入美股基金
$拼多多(PDD)$  挺难的吧 关税战还没结束 pdd岂能继续逆势
$拼多多(PDD)$ 拼多多财报出来了,营收没达到预期,但利润超预期了。按业内人士的说法,是因为压缩了推广费,那种铺天盖地的广告没了。我估计未来拼多多会进入一个正常的增速阶段,跟淘宝、京东的抢人大战差不多要结束了,三大平台共存
$拼多多(PDD)$ 拼多多在国内还处于提升市占率的阶段,是电商增速最快的两家之一(另一家是流量之王抖音)。目前完全看不到任何对护城河形成威胁的动作。品牌标品全网最低,白牌商品极致低价

拼多多的中场战事:从“百亿补贴”到“新质供给”

2025年3月20日晚,拼多多发布2024年Q4财报,除了营收收略微不及预期外,其他财务数据均表现良好,顶着加大投入的压力交出了一份不完美但满意的答卷。市场用分歧给予回应,从-8%到+4%,上演一出冰火两重天。 我们先来看看总体的财务数据,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106亿元(约合151.5亿美元),同比增长24%,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160亿元;Non-GAAP净利润298.5亿元(约合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超出市场预期的286亿元。全年营收达3,938亿元,同比增长59%;Non-GAAP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大增80%。同时现金储备也达到了历史峰值3316亿元,熬过2024Q2-2024Q3,最差的时间已经过去。  一、基本盘稳固,优质商家扶持效果初显  ​2025Q4拼多多实现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70亿元(+17% YoY),增速较前三季度放缓,反映平台流量变现效率短期承压。交易服务收入536亿元(+33% YoY),增速环比下降但仍保持高位,主要受益于佣金率优化及高附加值服务渗透。成本与费用端压力显现:营业成本同比+36%至478亿元,履约与支付费用占比攀升;研发投入全年127亿元(+16%),营销费用率降至28%(2023年同期30%),显示“降本增效”策略初见成效。截至2024年末,现金储备达3,316亿元(约454亿美元),经营活动现金流1,219亿元,为长期战略提供充足弹药。 基本盘稳固,销售服务和广告收入持续增长。作为一家零售公司,拼多多创造现金的能力依旧不俗。分业务看,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70.11亿元(+17%),交易服务收入535.99亿元(+33%),两者合计贡献总营收的95%以上。在自己的核心业务模块,拼多多依旧保持高速成长,这得益于主站GMV的持续增长。在受到争议的“砍一刀”裂变式传播的推进下,主站持续触达低线城市购
拼多多的中场战事:从“百亿补贴”到“新质供给”

比较京东和拼多多目前的股价

$拼多多(PDD)$ $京东(JD)$ 一、股价与市场表现1. 京东集团- 港股:167.50港元/股,总市值4515.8亿港元- 美股:42.98美元/ADS,总市值623.85亿美元- 近期波动:受外卖等新业务投入影响,2025年以来港股累计涨幅31.62%,但近期因市场担忧重资产模式盈利压力而回落。2. 拼多多- 美股:130.92美元/股,单日上涨3.97%,总市值1818.18亿美元- 近期表现:2024年财报发布后股价反弹,2025年累计涨幅23.94%,主要受益于Temu海外业务扩张及利润超预期。二、估值与财务指标对比核心差异:- 京东估值更低(市盈率仅10倍),但盈利增速放缓(2024年净利润同比+92%,营收+6.8%);- 拼多多ROE显著更高(48.55%),反映其轻资产模式下更强的盈利能力(2024年净利润同比+87%,营收+59%)。三、近期关键驱动因素1. 京东- 业务动态:布局外卖与即时零售(如京东秒送),但面临美团、抖音的竞争,短期或拖累利润率;- 资本动作:启动50亿美元回购计划并提高分红(每股1美元),以增强投资者信心。2. 拼多多- 增长引擎:Temu海外业务贡献显著(占美国市场60%),但需警惕特朗普关税政策风险;- 技术投入:AI算法优化推动广告收入增长(2024年研发投入110亿元)。四、市场观点与风险提示- 京东风险:新业务投入周期长,3C家电品类面临美团闪购分流压力;- 拼多多机会:现金储备充足(3316亿元),可能启动回购或加大全球化布局。总结:京东当前估值更具防御性,但需观察新业务落地效果;拼多多凭借高增长与
比较京东和拼多多目前的股价

中概股盘后报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股市涨跌各异,投资何去何从?

一、行业发展与监管政策: 1. 中概科技股:                             - 核心信息摘要:中概科技股价值重估,涉及技术转化、企业盈利、资本市场支持与顶层设计等方面;国产大模型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存在技术向产业渗透的核心堵点,企业可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发展,同时需要资本市场支持和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 关键数据或趋势洞察:截至2025年1月26日,费城半导体指数PE - TTM为56倍,恒生科技为21倍,A股申万电子一级指数为56倍,计算机一级指数为68倍;截至2月28日,恒生科技PE - TTM仅回到23倍,低于费城半导体指数的46倍。                 2. 宏观政策与市场动态:                             - 核心信息摘要:中办、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我国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后入境外国人数量增长;多地出台相关政策,涉及教育、交通、能源等领域。               - 关键数据或趋势洞察:3月19日,央行开展295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205亿元;自2024年12月17
中概股盘后报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股市涨跌各异,投资何去何从?
avatarccarl
03-21

美股大幅调整 机构:不建议“抄底”

今年以来,中国资产大涨,引起全世界瞩目,相形之下,美股却持续下跌。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纳斯达克指数年内下跌8.08%,纳斯达克100指数年内下跌6.07%,标普500指数年内下跌3.5%。 据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从2月高点至3月13日收盘,美股三大指数均跌超9%,面对股市大幅下跌,美国散户投资者却逆势大举抄底追踪“美股七大科技巨头”的ETF,而瑞银策略师和华尔街著名大多头ED Yardeni则发出风险提示。 近几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频频发布跨境ETF高溢价提示风险,其中也包含多只投资美股ETF。 近期美股大跌的原因是什么?国泰基金方面表示,近期美股大跌跟经济基本面和预期、特朗普政府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对科技股的重新评估都有关系。美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对外政策反复摇摆,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金融和经济的波动风险。随着DeepSeek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中美科技股的相对估值进行了重估,美股科技股大幅调整。 美股科技股大幅调整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的看法跟国泰基金相似,他表示,近期美股大跌跟经济基本面和预期、特朗普政府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对科技股的重新评估都有关系。美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对外政策反复摇摆,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金融和经济的波动风险。随着DeepSeek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中美科技股的相对估值进行了重估,美股科技股大幅调整。 记者注意到,相对于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以及纳斯达克100指数跌幅更加明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纳斯达克指数年内下跌8.08%,纳斯达克100指数年内下跌6.07%,而标普500指数年内仅下跌3.5%。 国泰基金有关人士表示,相对于标普500,纳指科技股含量较高。美股科技股近年
美股大幅调整 机构:不建议“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