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前景依旧不容乐观

近日全球疫情依旧在加剧,我们团队也根据最新的发展做了深度研究后发现最坏的情况还未到来,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打击前所未有。下面正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 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加剧中

全球范围内**疫情的传播还在加剧,截至2019年4月19日,全球确证病例已超过240万人。美国的确证人数已经超过76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万人。然而从美国的新增确证病例数看,增速确已达到高峰,如能保持严格的管控措施,新增病例数有望在未来的两周内出现明显下降。

然后,人类对抗这场全球大流行疾病的最终胜负已不取决于发达国家,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遭受着这场疫病的冲击,包括金砖五国中的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三国的新增确证病症数近一周来快速增加,俄罗斯和巴西的总确诊数已超过2万,印度也已超过1万。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缺乏足够的医疗能力,实际情况可能更糟。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会考虑用严格的防疫手段,从而带来对于经济的巨大冲击。虽然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已度过最黑暗的时刻,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都在考虑逐步解除禁令,但是因为担心疫情的反复,这个过程可能是缓慢的,因此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依然还在加剧中。

2. 疫情对于美国经济的冲击

经过疫情和油价崩盘的双重打击后,美股结束了三月份的持续暴跌,S&P 500下跌了35%。自3月24日起,美国开始了持续半个月的反弹。S&P 500从2191.86点开始最高反弹至2851.85点,涨幅为30%。原因分为两部分,其一是由于疫情导致的投资者的紧张心理的消退和石油输出国达成减产协议。其二是因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和政府的财政刺激计划。

美股经历了一个月的快速下跌后,出现了严重的超卖现象,因此反弹的力度也会相对较大。美国的新增病例数在3月底达到高峰,随后有小幅回落,投资者情绪得到一定缓解。此外石油的价格已低于每桶20美元,基本上相当于桶的价格,下跌空间已经很小。4月12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其合作伙伴就"有史以来最大的减产协议"达成共识,从5月1日起,欧佩克+的成员国石油日产量会减少近1000万桶。因此虽然新冠疫情导致石油需求的大量减少,但随着供给端的减少,价格也会慢慢的有所回升。

这场危机的到来之处导致了美元慌的加剧,因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月3日和15日分别紧急降息50个基点和100个基点,目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降至0%至0.25%的超低水平。美联储还在15日启动了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17日,美联储宣布重启商业票据融资机制为美国家庭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3日,美联储宣布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不设额度上限,相当于开放式的量化宽松政策。此外整个3月美联储一直在repo market执行逆回购操作,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最终在3月低市场上的美元慌得到了改善,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开始走弱。

随着疫情的增速减缓和美联储救市政策的有效实施,美股迎来了强势反弹,一些在疫情中获利的公司如Amazon,Netflix,Johnson&Johnson等股价已经挽回了之前的所有跌幅。但是大量行业的复苏还未开始,甚至会延续到下半年和明年一季度。因此此轮反弹更多的是资金推动,基本面的好转还需要时日。

3. 疫情会导致经济活动进入一个新常态

各国因为综合国力和政治体制的不同,导致各国对于疫情的控制程度不同。但是在疫苗问世前想完全消灭本国的病毒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正如纽约州州长Cuomo所言:我们不会再回到过去,而是要去适应一个新的常态。保持社交距离和戴口罩会成为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活动依然会收到很大阻碍,从而经济的复苏会是个缓慢的过程。如果政府的抗疫不利,则会使得经济遭受更大的伤害。当消费需求开始回升后,受益的行业也会不同于之前。线上业务的复苏会快于线下业务,人们对于健康和医疗的需求也会高于以往。因此电商,在线办公,线上医疗,游戏,视频等行业的需求都会增加。同样的这些行业也是这轮下跌中幅度较小的行业,未来他们依然会有较强的上涨趋势。

4.需求疲软,失业率上升,最坏的时候还未到来

股价的高低短期内会被资金推动,但是最终还是基于上市公司的业绩。疫情导致的全球性的衰退背景下,大量的中小企业被迫停业,失业率大幅上升。从2月初开始美国的失业率处于直线上升的过程,3月14日后美国初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直线攀升。截至4月11日当周,满足失业救济人数的美国人人数为524.5万。最新数据使过去一个月报告的总数达到2200万,因为冠状病毒大流行席卷了美国。消除周间波动的4周移动均线跳升至550.9万的历史新高,而截至4月4日当周,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创下历史新高1197.6万。

在美国GDP组成中,消费占比高达60%,失业率的上升会导致消费的下滑,从而拖累上市公司的业绩。投资者刚刚从病毒带来的恐惧中缓解过来,或许接下来会感受到经济衰退带来的伤害。因此现在依然不是过于乐观的时候。美股第二波下探的风险依然很高。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为团队内部研究观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

# 美股强力反弹,你上车没?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