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群里抗击疫情的第九天

花儿街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微信公众号:花儿街参考(ID:zaraghost)

1

姥爷家的群里,第一次关于疫情的交锋 ,发生在腊月二十八。

那天有医生说,56度高温、75度的酒精,都可以消灭高温。

二表哥往家族群里发了一张他正在喝酒的图,说多喝点儿,提高免疫力。

多年来,倚仗老年人特有的健康生活习惯,欺压我们的姥爷,立刻出来主持工作——

“不要成酒鬼”,他在群里发。

这位90岁的老同志,明显还没有意识到,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另一个长期处于被压迫阶层的童鞋,我大表哥,果断站了出来,把话题的方向转向正在发生的疫情,他告诫我姥爷,“不要出去了”。

然而90岁的老同志,还在用他既往的经验处理与我们之间的健康讨论,“我不在乎,年龄够了”。

在无数的历史斗争中,他都用这个说法让我们哑口无言。

但是,这一次,他错判了形势,他不在乎的表态,立刻被我们扩大理解到“他也没打算戴口罩”。

这就跟知识点连上了。

在我们强有力的说服下,这位90的老同志不得不说“我戴口罩”。

看到这句话,我觉得很亲切,毕竟有那么多次,我都不得不在微信群里,低下我罪恶的头,“我早点睡”,“我不点外卖”。

2

腊月二十九。

听说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叫“佛音佛光普照”公众号。

虽然是个新号,但是这个号的作者,在首次试水中,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内容触觉和天赋。

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的发送,就取得了了惊人的阅读10W➕,在看10W➕的骄人成绩。

那篇题为《【不看后悔!】做这件事!积德积善!》的爆款文章,从头到尾,表达了这样的核心思想——佛教徒更要戴口罩。

据说,这个号的因缘际会,是这样哒。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我深深地觉得,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我甚至进一步深入思考,如果我另做个小号,发一篇《吃烧烤有利于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能不能恢复我的外卖自由?

3

大年三十。

那天沈阳的确诊病例好像是两例,我们取消了在饭店订的年夜饭,一起去大姨家包饺子过年。

大姨家跟我的小学就隔了一条街,我还跑过去拍了张照片。

因为被名校兼并,小学已经从振兴街第二小学,更名为南京一校振兴街分校了。

那天是微博上各种消息最混乱的一天,晚上七点多,我下楼去烧纸。忽然很想哭。

人就是,跑着跑着,也不知道哪里就跑散了,跑回原地也再也找不回来了。

4

大年初一。

有商学院的同学在群里发辛弃疾、霍去病的年画,没忍住,冲上去怼了一句。

忽然就理解李诞了,某些时刻的谐音梗,让人格外讨厌。

家庭群里,大舅发了一条消息,说是“每日财经观察”的记者王剑的讲话录音,让我们内部学习一下。大舅家的大表哥把一段油管上的视频发了进来。

视频里的胖子说“北京所有发热门诊都已饱和,上海不出意外将在一周内失控”。

我很生气,怼了回去。

晚上,小舅舅又在家庭群里发消息说,沈阳的翡翠城小区发现病例,现在小区已经被封闭。

翡翠城离我家不远,那会儿是晚上九点,其实挺冷的。

我还是穿上了外套,决定去看看。

走到翡翠城门口,就看到人车进出如常。

我发了个朋友圈,克制了一下,没有@小舅舅。

5

大年初二。

一早起来,我妈就问我什么时候回北京,我有些懵,问咋了?

我妈说,你天天在家念叨那个病毒太闹心了。

吃过早饭,我追赶疫情下的读书潮流,窝在沙发看《枪炮、病菌与钢铁》。

我妈忽然出现在我面前说,“你去把两个卫生间的马桶都刷一下”。

我有些懵,我不是刚刷过碗吗?

“为啥是我,我在看书呢”,我下巴朝正在看电视的我爸努了努。

“因为刷马桶需要戴口罩,你那么爱戴口罩,刷马桶正合适”。

那天上午,我孤独地刷了两个马桶,在内心反复劝说自己,“我妈这么对我,绝不是对我怼了她两个兄弟的打击报复”。

6

大年初三。

之前约好了那天要去姑姑家吃饭,虽然我很想取消,但姑姑每两年才从韩国回来一次,看我爸很想去,我就没好意思提出来。

我们东北人,面子是我们的软肋,也是我们的铠甲。

车开到她家小区外,保安大哥十分严肃地通知我“现在疫情防控,不是本小区的车已经不让开进小区里了”。

我一脸迷茫地问,“那咋办啊”。

保安大哥更加严肃地说“你就抓紧时间开进去吧”……

上楼,发现姑姑只准备了四个菜,还有包括辣白菜在内的三个凉菜。

虽然我们家,是朝鲜族。可是,东北这零下二十度的气温,三个凉菜……

意图已经再明确不过了,我们特别迅速地吃完了饭,告辞回家。

回家刷了刷微博,发现小声BB抱怨催婚的荡然无存,大义凛然举报父母的倒是比比皆是。

站在他们的觉悟面前,我觉得很羞愧。

7

大年初四。

家庭群里忽然掀起了一股对湖北人的讨伐,因为一个患病的武汉人,溜达了本溪的大街小巷。

我姥爷转了两张上海人和武汉人在日本机场冲突的截图。

二舅马上排队跟上“强行带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孩子离境,武汉父母在马来西亚被捕”。

那晚在家楼下看到一辆车。


我不认识啥武汉人,但谁都会成为少数派。

村上春树说,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

8

大年初五。

朋友圈里都在刷那篇《妈妈在武汉隔离病房去世》的文章,看完有些喘不过气来。

家庭群里却忽然很高兴,说湖北新增确诊首次下降,拐点可能来了。

我没那么乐观,感觉像是前期的病患都得到了确诊,不好说拐点来了。当然,这也只是我这么一只科盲+医盲的感受。

家长们对于死亡的总人数的关注度,远远超过某个离去的个体背后的故事。

开始我很不解,后来想想,也许岁月是给人一些钝感的,也是一种保护。

给认识的一个寺庙的师父发了微信,他回我,“都是个人的因果”。

想起陈著有一首诗,“父子恩爱重,人生别离苦”。

9

大年初六。

这本来应该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

每年的这一天,朋友圈都是哀嚎遍野,哭喊明天就要上班了。

此刻却忽然发现,那些可以确定上班的时间,竟然也是人间的一种岁月静好。

离开北京回沈阳那天,我在箱子里塞了200个口罩,开箱子就惹得我妈很不高兴“买这么多这玩意儿干啥”。

最近几天我俩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我听见她跟认识的阿姨说“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啊,你看我这个口罩,她从北京带回来的”。

家庭群里的发言依然很踊跃,但我明显感受到,家长们已经不再那么自信满满地,把他们得到的各路消息po到群里,他们在群里的转发语已经变更为“这是谁谁谁发的,真假未知,大家看看”。

他们也学会了看消息的来源,比如我大舅现在只转发官方媒体的消息。

这是一场,舆情是疫情的一部分的战争。

伤人的不仅是谣言,还有那些以部分事实为依据得出的偏见。

在病毒的初期,有新闻说,去世的都是有原发病的老年人。

那条新闻不少家长都看见了,我爸还安慰我说“年轻人都没事儿”。

作为家庭群里的辟谣小能手,那一刻我很想说点儿什么向他辟谣,可我啥也没能说出来。

这几天我觉得最好的消息,不是猜测拐点到来,是前天,武汉有一位87岁的,有较多基础病,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婆婆治愈出院了;是昨天,武汉首例78岁高龄重症患者出院。

你看,危重、多种基础病、78岁与87岁,还是可以好的啊。

我知道,明后天,可能很多朋友要开始返回工作地了。想跟你们说,照顾好自己。

我们在家庭群里辟谣,督促家长戴口罩,不让他们打麻将。这个时候,我们也要履行自己在家庭群曾经的承诺,早睡觉,少吃外卖。

物理上,科学接受隔离的建议和安排,包括离开家后的自我隔离安排。

心理上,别轻易隔离任何人,无论是对谁,不管是今天还是以后。

贪财好色的花儿街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更有价值的阅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花儿街参考(zaraghost)、作者,侵权必究。

# 我对这事儿有想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
  • 白日美梦
    ·2020-01-31
    看你文章很久了。很有怼人的潜质 [开心]
    回复
    举报
  • 白日美梦
    ·2020-01-31
    中学照片那个是本尊?真是朵花 [龇牙]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