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duoduo Inc.(PDD)$补充一句,在我们生鲜行业,这个退货的部分可以看作是一种损耗率…所以商家角度要看总的收益

@郑铎V
$拼多多(PDD)$一点思考:之前淘系电商平台上,多少会有一些可以操作的空间来脱颖而出,或者说通过营销、以小博大的机会,什么意思呢?就是商家本身的产品或者供应链可能并不强,但是通过研究淘系这个平台设置的各种玩法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重营销、轻产品。 其实这个结果,我认为本身对C端用户和另外那些“不会取巧”或者“不会营销”的商家是不太好的:好产品并没有被链接起来。而pdd的出现,带来了一些变化。 我是从持续地一些观察中总结出来的:我经常看到关于pdd的评价是从商家的角度,批评pdd过于偏向C端用户,对商家“不友好”,比如随意退货、甚至白嫖党,或多或少都对商家的利润有一些影响。这一点其实也是我之前比较担忧pdd的一点,但是目前大概想通了。pdd的愿景是做成线上的Costco+Disney,在Costco这个板块,pdd可能本身就不需要过多的商家,尤其是那些扛不住一部分“随意退货、甚至白嫖党”的商家。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淘汰机制,把实力足够强,强到可以扛住一定比例白嫖党用户的商家留下、偏弱的商家则残酷地淘汰。 那么这个“一定比例”就很重要,如果过高,一定会导致淘汰地尺度过重。我记得黄峥在他的公众号里写过有关这个“比例”的思考,“老鼠屎”的比例过高肯定不行,而为了达到过低比例,本身的代价又会很大。 所以希望pdd在这个“一定比例”上能够把握好、运营好。
$拼多多(PDD)$一点思考:之前淘系电商平台上,多少会有一些可以操作的空间来脱颖而出,或者说通过营销、以小博大的机会,什么意思呢?就是商家本身的产品或者供应链可能并不强,但是通过研究淘系这个平台设置的各种玩法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重营销、轻产品。 其实这个结果,我认为本身对C端用户和另外那些“不会取巧”或者“不会营销”的商家是不太好的:好产品并没有被链接起来。而pdd的出现,带来了一些变化。 我是从持续地一些观察中总结出来的:我经常看到关于pdd的评价是从商家的角度,批评pdd过于偏向C端用户,对商家“不友好”,比如随意退货、甚至白嫖党,或多或少都对商家的利润有一些影响。这一点其实也是我之前比较担忧pdd的一点,但是目前大概想通了。pdd的愿景是做成线上的Costco+Disney,在Costco这个板块,pdd可能本身就不需要过多的商家,尤其是那些扛不住一部分“随意退货、甚至白嫖党”的商家。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淘汰机制,把实力足够强,强到可以扛住一定比例白嫖党用户的商家留下、偏弱的商家则残酷地淘汰。 那么这个“一定比例”就很重要,如果过高,一定会导致淘汰地尺度过重。我记得黄峥在他的公众号里写过有关这个“比例”的思考,“老鼠屎”的比例过高肯定不行,而为了达到过低比例,本身的代价又会很大。 所以希望pdd在这个“一定比例”上能够把握好、运营好。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