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给大家一篇文章,关于赤子城关于出海社交关于上市出海企业

近两年“流量红利见顶”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大背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放到海外,市场重新燃起对于高速度增长的热情。

只是热情之下依旧“挑剔”:今年5月,媒体报道跨境电商独角兽Shein年度销售额增长率从2020年的250%下降到2021年的60%左右,2021年下半年收入增速也低于预期,此后市场便响起对于其“触顶”的质疑声;TikTok的全球下载量从2020年的9.11亿下降到了2021年的6.7亿,市场又马上担心TikTok会被Meta的Reels短视频功能抢走拥趸。

我们应该知道,海外一些市场也已过了“跑马圈地”的时代,流量成本也在逐渐上升。据《中国品牌出海模式洞察及趋势情况报告》,2021年Facebook的CPC广告费用上涨到0.5美元至3.5美元,Google广告的平均点击费用也上涨至2.69美元。

加之Shein、TikTok等平台已经较为可观的渗透率,增长放缓已经是确定的事情,所以大可不必如此敏感。

更应该关注的是,增长企稳背后,企业有没有跑出更高的盈利效率、有没有积累起更难打破的竞争壁垒、有没有探索出能够撑起下一个故事的第二增长曲线。如果有,那么在一段时期的放缓过后,企业仍有能力迈上下一个阶梯,进入下一个高速增长阶段。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之中,这种“阶梯式增长”或许才是企业理性的成长路线,而观众一味追求的“陡坡式增长”,难免会因为长期负重、步履虚浮而一朝跌至深渊。

“阶梯式增长”的理性曲线

市场喜闻乐见的“陡坡式增长”,其在海外的崩陷速度似乎比国内更快。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文化相对统一、互联网基建设施相对一致的巨大单一市场,互联网产品在这里发展的“坡道”显然够长。而到了国外,刨除难而重要的本地化工作,市场环境的细碎已经足够给产品“大刀阔斧”地买量带来各种麻烦。要靠买量来换增长,这条“坡道”本身就不够长。

除去外部环境限制,“陡坡式增长”更会让出海企业产生“内压”。正如上文所说,“陡坡式增长”会让企业始终承压于规模的扩大。

对内而言,资源被集中分配至增长方面,难有余力均衡发展、筑牢技术基底,而这对于拥有技术本质的互联网公司是致命的,意味着没有核心壁垒的建立;对外而言,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差,面对诸如流量成本上升、竞品冲击等市场环境的变化难以从容应对。

而增长期、平台期、增长期交替进行的“阶梯式增长”则能够使企业很大程度免于这些弊端。利用平台期,公司可以总结、积累、研究、探索,平衡发展,攻守兼备。

可以说,“阶梯式增长”是更加理性的成长曲线。

反观一些出海大厂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其中的“阶梯式增长”曲线,而帮助公司迈上下一个“阶梯”的往往是产品、业务线的上新,这些关键性的上新又与平台期的探索和积淀密不可分。


如果赤子城近两年内没有选好走的赛道,我个人觉得是有点危险的,因为大家都开始探索社交赛道了,也开始走向出海,那说明这条路上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如果还没有选好赛道,扎根进去,那就很容易被人超越

# 专访赤子城科技CEO李平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