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年报简评:保费增长实属不易

业绩概览

3月29日晚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年报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总保费6151.9亿元,内含价值12305.2亿元,新业务价值360亿元,三项关键业务指标居行业第一。

其中,2022年的新单保费为1847.67亿元,同比上升5.1%;首年期交保费为964.26亿元,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418.21亿元,同比上升0.3%。

简评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拥有36家省级分公司,323家地市级分公司,超过10万名劳动合同员工,总销售人力约为72.9万,其中,个险销售人力为66.8万人。

在2022年(大部分)这样的动态运营环境中,行业保费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中国人寿作为超大体量的寿险头部企业,关键业务指标还能有逆势增长,综合分析,可以看到科技赋能业务的“乘法”效应。

自2019年年初,中国人国寿寿险公司发布了“科技国寿”三年行动方案,该公司贯彻的是“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互联网理念,在最近一年,其数字化成果层出不穷:

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国寿智核”可为客户带来便捷、准确的核保服务;

“国寿视通”可远程、无接触地完成面访服务,客户宅家就能办理保险;

操作便捷、体验流畅的“智能理赔服务”能实现医疗责任理赔案件的智能化作业,凭借强大的智能理算引擎提升理赔作业交能,通过微信、APP等线上化渠道就能在短短两、三分钟内,实现理赔款到账。

在国寿,由寿险APP、官微、小程序所构成的线上服务平台矩阵已得到广泛使用。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的线上平台注册用户、月度活跃用户较疫情前大幅提升。2020年开始,线上平台注册用户数猛增,2021年5月注册用户破亿,公司互联网线上服务全面迈入“亿时代”,截至2022年12月底,注册用户达到1.29亿,较2019年底增长66.33%;月活人数同比增长6.8%。

中国人寿科技赋能保险业务的数字化能力已转化为公司全面的运营能力和智慧服务流程,2022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理赔获赔能率超99.6%,退保率为0.95%,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这两个数字表明:从“科技国寿”到“数字国寿”的动态变化中,保险企业与客户的情绪联结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3

  • 推荐
  • 最新
  • 四十退休
    ·2023-03-30
    保险加科技,方便了不同形式的签单。
    回复
    举报
  • 我也不着急
    ·2023-03-30
    尤其是疫情期间,保费增长更难了
    回复
    举报
  • 老地方等你
    ·2023-03-30
    能够有所增长那就是不错的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