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阳康”涌向三亚,最大的赢家或是携程

在2022年接近尾声时,给居民出行带来近三年困扰的疫情防控,终于迎来了好消息。随着国家“新十条”防控新政策的出台以及优化,过去出门不便、频繁查验核酸码的时代一去不返。尤其是各地逐步放宽出入境管控政策后,在线旅游行业也迎来了重大利好,复苏迹象正在逐步显现。

元旦小长假刚过,居民国内游的数据增长,也足以印证这个行业复苏在即。而作为在线旅游行业的风向标,携程平台的增长数据,可谓涨势喜人。

例如,据携程发布2023元旦假期总结报告显示,相较2022年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这次元旦假期近六成的用户选择跨省游,并且元旦跨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45%。而据统计,因出入境政策优化,卫健委“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发布当日,携程海外目的地搜索量涨10倍。

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这也意味着,在线旅游行业有望很快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水平。

实际上,携程第三季度的财报营收与净利润数据的双双增长,已经凸显了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正在向好。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疫情防控新政策的落地,以携程为代表的在线旅游平台,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01

复苏是主旋律,携程一波三折终迎增长

在离“新政”发布时间最近的第三季度,携程交出了还算亮眼的成绩单。携程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69亿元,同比上升29%,环比上升72%;净利润为2.45亿元,较2021年同期净亏损8.68亿元和上一季度净利润4300万元均有所改善。

据观察,携程业绩回暖,主要是受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复苏的驱动。

一方面,国内旅行住宿、出行票务等业务复苏明显。无论是住宿预订还是交通票务等核心业务,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携程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2%,环比上升114%;细分到旅游度假、商旅管理业务方面,其收入增长也十分可观。据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携程旅游度假业务营业收入为3亿8700万元人民币,与2021年同期相比十分稳定,而环比则上升217%。与此同时,商旅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3亿7000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9%,环比上升76%。

据了解,旅游市场的波动,受疫情防控方案的影响十分明显。例如,暑期旅游市场,就因为受到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的积极影响,市场得以提振。而在8月疫情在全国各地频繁反弹之时,携程的国内酒店也只是保持平稳增长,但增势并不明显。而在第四季度的前两月,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国内旅游行业表现走弱,10月和11月航空客运量较19年下降70%-80%。

所幸的是,时至2022年12月,疫情防控逐步放开,旅游行业也再次迎来增长契机,而携程平台的各项数据也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另一方面,随着“乙类乙管”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将于2023年1月8日起实施,携程的海外市场也复苏在即。实际上,在此之前,部分国家及地区对于出入境的疫情防控已有放宽,由此带来的影响,也在携程的三季度财报数据上有所体现。

数据显示,三季度携程国际平台整体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亚太地区机票预订量较2021年增长超过400%。国际平台的海外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45%,连续3个季度超过2019年水平。

由此可见,国内国际在线旅游市场的复苏,几乎与各国的疫情防控政策息息相关,而携程旅游第三季度的业务发展虽一波三折,但是增长依然是主旋律。

02

实体经济释放活力,生态效应推动行业发展

连续三年的疫情严管期,实体经济遭遇重创,旅游行业更是首当其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早年通过互联网,对旅游行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在线旅游平台,也未能幸免。

以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Q1为例。彼时,携程订单退款超300亿元,海外业务营收几乎为0。当期总营收同比下降42%至47亿元,净利润去年同期实现46亿元,而报告期却累计亏损54亿元,其中包括赔偿酒店的12亿元坏账。

而且,时隔两年后,携程依然没有走出行业形势低迷、公司营收处于低谷的命运。2022年6月底,携程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如约而至,其表现也与外界的悲观预期基本一致:营收同比基本持平、环比负增长,净亏损同比大幅放大,住宿预订、交通票务业务依旧撑起大半壁江山,旅游度假业务则收入惨淡。实际上,疫情对其营收结构的负面影响,甚至至今仍在,后遗症明显。

据观察,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之下,只有像携程这样,具有生态效应的平台型企业,才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才能在新一轮的经济浪潮下,发挥其厚积薄发的资源优势与平台优势。

例如,携程由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构成的实体经济赋能生态体系,正在发挥这样的优势。

在产品方面,携程推陈出新,不仅为合作伙伴推出酒店套餐产品,提升商户的交易额,还通过商旅集成方案,帮助每位企业员工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与此同时,携程酒店的出行特惠产品,累计为超过3000万交叉用户送去优惠,为合作伙伴带来了约100亿元交易额。

在服务方面,携程通过采用语音自动化机器人,大幅缩短用户自确认时长,帮助合作伙伴提升房态空置率、交易额、间夜量等。据了解,仅增量订单就可以高达日均2000张。

如果说产品与服务是携程的后端,那么营销就是前端。在营销方面,携程的平台效应与生态效应,也得以充分展现。

据了解,过去的2022年,携程联合66家机场、49家航司,打造机票行业首个品类营销盛典“626嗨飞节”。期间,活动用户交易额总量超9亿元,机票票量环比提升27%,线上线下曝光总量超30亿。

另外,携程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计划,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据悉目前携程已经在多个省份开设15家携程度假农庄,包括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广西、陕西、贵州。携程还成立了多个乡村振兴学院,为当地提供专业培训。

而携程继2020年推出“旅游复兴V计划”后,再次推出了“旅游振兴A计划”,为其三重战略的落地,找到了抓手。据了解,携程的三重战略,指的是通过文旅产业孵化中心,重构产业生态;通过当地向导打造目的地的极致旅游体验,重塑品牌价值;以及通过千亿流量四季营销促进万亿旅游消费,“重振消费信心”。

通过携程的生态化布局以及三重战略的落地,也足以看出,在新的外部环境与经济形势下,实体经济正在释放活力,而以携程为代表的在线旅游平台的生态效应,也正在推动行业积极健康发展。

03

危机并存,携程未来的挑战仍在

曾有网友在社交媒体戏称:“疫情三年全世界都在等中国游客出游”。如今,这样的景象即将呈现。相关部门公布:“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并要求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与此同时,国内游也是一片繁荣景象。近日,第一批“阳康”涌向三亚的话题,热度不减,也充分印证了久违的旅游出行,正在迎来爆发期。

在国内旅游、出入境旅游逐渐恢复自由之时,在线旅游行业也再次迎来了新机遇。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压抑已久的旅游出行需求,将会在2023年出现“报复式”的高涨期。只不过,沉寂三年的在线旅游巨头,也再一次从不同的起跑线,加速奔向2023年。

而作为在线旅游平台的重量级玩家之一,携程也不例外,或将面临多重挑战。

其一,2023年被视为旅游业复苏元年,整个行业想要恢复元气,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尚需时日。根据携程旗下FlightAI市场洞察平台数据显示,12月7日-11日国内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四成左右,搜索热度整体已恢复至疫情前八成。

这也说明,目前的旅游市场尚不及疫情之前的一半,在元气尚未恢复前,2023年头部企业之间的再次角逐,也将至关重要。

其二,疫情之下,经济下行,整个旅游行业陷入低迷期。期间各大巨头基本都在苦练内功,弱化了对外部竞争的关注度。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宽,行业竞争与内卷势必加剧。

以美团、飞猪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也将与携程一争高下,抢夺因为需求释放而爆发的市场。虽然携程家底尚厚,但是依然难免遭遇一场与巨头对决的恶战。而这场市场、资源、资本的争夺战之中,各大玩家比拼的,也不再只是平台规模、增长速度,而是平台生态是否能够良性循环。

其三,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旅游行业的供给未必能跟得上旅游消费需求,毕竟旅游行业的上下游,已经有不少企业在上一轮的经济周期中,倒下了。例如,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12月初,成立时间10年以上的旅游企业,已经从存续的8.3万家减少至4.8万家。

数量损失近半的旅游市场,也势必会受到上游供应链的影响,而依赖这类企业的OTA平台,也自然无法独善其身。数据证明,携程第四季度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

据高盛发布研报指出,展望第四季度,携程预测收入可按年持平或增长5%达47亿至49亿元,相当于疫情前55%至60%水平,另外,高盛预计携程第四季营运亏损料达1.97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虽然疫情对于在线旅游的影响正在淡去,但是其后遗症仍在,由此给在线旅游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而携程作为行业的龙头,如何保持行业地位,如何守住已经打下的江山,乃至何时迎来真正的春暖花开,依然值得关注与期待。

# 2023年市场展望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