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电信公司,垄断必然高价,服务还未必好,除非国家补贴,补贴也是从老百姓头上扣。那么问题来了,偶尔的停电和高电价你选择哪个?

从美国德州大面积停电说起

@少帅Pro
一、德州停电 各位老baby应该这两天应该有所耳闻吧,美帝德州发生了大面积停电的事故。大概从2月15日开始,200万以上家庭家里发生了停电。下图是2月18日德州停电的县的示意图。蓝色为正常通电,其他颜色,颜色越深代表停电用户数比例越高。 二、《钢的琴》 很多像我一样1985前的老baby应该记得九十年代咱们国家的国企改革吧,那个时候引发了全国的下岗潮。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有天路过市政府门口,许多人在那里下跪的场景。 那个年代,很大一批国企因为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生产效率低,常年严重亏损,成为了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和政治隐患。改革使得很多人下岗。但是大家在国企待一辈子了,一下子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也没啥技能。 有一部电影叫《钢的琴》,故事发生在下岗潮最典型的东北。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后,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糊口,但生活的艰难引发了夫妻矛盾。妻子小菊不堪生活重负,和一个有钱的商人追寻了真爱。之后,小菊提出与丈夫陈桂林离婚,并且要求独生女的抚养权。女儿的理想是成为一名钢琴家,谁能给女儿一架钢琴成了争夺抚养权的关键。为了买钢琴,陈桂林多方借钱,自然是借不到了,又去偷琴,自然是被抓…… 山穷水复之时,陈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制作钢琴的书,于是叫上前工友们一起,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壮举,最后在同样一帮下岗落魄兄弟们的帮助下,他们造出一部“钢”的琴。 下岗这是那个时代的阵痛。但是似乎从那以后,国企就是罪恶的代名词了。在那个大环境下,我自然也是这样认为的:只有私有化,才是企业的出路。 三、英国和日本的铁路私有化 使得我对上述观点发生动摇的是我去了到英国,发现很多地方的铁路是私有化的。在我的概念里,本来应该是优秀的代表,但其实坐起来很麻烦:无法统筹协调。就好比你想从北京到深圳,你得先去A公司网站买北京到南昌的票,然后去B公司的网站买南昌到深圳的票,还得考虑两趟车的衔接问题。不像咱们,京九铁路一趟做到底,或者,即便需要倒车,系统也帮你推荐好了。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日本,日本竟然有几十家铁路公司,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还有就是:热门线路重复建设,冷门线路无人问津。比如,北京到上海,两家公司修了两条铁路,但是北京到呼和浩特客流量较小,就没公司去建了。 在日本坐火车比英国还要麻烦很多,这让我感觉到,看来某些涉及到全国人民利益的企业,不是一定私有化就好啊。 四、说回德州停电 首先说明的是美国是能源大国,电价比中国低很多,这也是曹德旺去美国开厂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美国不可能是发电能力低下。 德州停电的原因很多,但是这里就说一条:德州是一个孤立电网,德州与其他州电网没有交流,所以,当遇到电力临时性短缺的时候,无法从其他州调电过来。不过也不是只有德州如此,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电网。美国本来在1996年以前,由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统一发电、供电、配送和管理的体系,但是,被社会抨击“垄断性强”“缺乏市场竞争”“容易造成价格的畸高”(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觉?),后来就改革了。改革的结果就是全美现在有3000多加电力企业,大多各自为战。 五、让我们重温一遍喜大大的话吧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从美国德州大面积停电说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