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

稳赚不赔的港股打新投机体系,变与不变?反思与展望|港股打新

@钱哆哆哆
长文预警,全文近5千字。 1.变 最近两年打新市场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2019年下半年开始,新股市场出现十分明显的趋势性变化: 1.港交所对新股上市规则进行改革,一是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二是港交所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2019年正值受益于政策改革后的新股批量上市。 2.大量各行业内优质公司赴港上市,在市场的学习效应下,场内资金对确定性要求的增加,打新资金抱团明显。 3.主要收益来源于少数几只新股,一九现象明显。持续的赚钱效应吸引新人进入。今年下半年随着人数增加而摊薄收益,出现只赚吆喝不赚钱现象。 回想19年底,有朋友跟小钱吐槽说打新亏钱的问题。小钱在**公布打新的模型实盘,为朋友们提供真实的打新记录。 当时取名WZBP,寓意稳赚不赔。 到今天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推荐的新股,首日99%是上涨的。 小钱最初担忧且希望极力避免的情况是朋友因为小钱的推荐而产生亏损。 很开心,大家都赚钱了。 很多关注小钱的朋友,今年的打新收益翻倍。 主要得益于策略本身的风险偏好和今年的行情非常好。 最重要的是各位朋友自己操作牛逼! 这篇文章是对之前打新体系的再次升级,同时穿插今年的打新操作的复盘,结合小钱多年在股票市场的成长经历。 既有内功心法也有外功招式。 反思与展望,小钱希望可以和各位朋友继续在只赚不亏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2.不变 小钱所理解的打新投机,本质是在招股的时候,依据当时对公司的理解,付出入场费押注未来自己能够理解的部分。 用流行的说法:认知决定收益。 同样由于影响未来股价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同时叠加我们自身的性格、操作风格的差异。 因此我们需要形成一套标准体系来保护自己,避免自身认知不足以及周围环境的情绪,争取能够获得更大的胜率和赔率。 也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言: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3.投机体系框架 市场偏好(板块效应),赛道龙头(高景气度) ,估值(水位), 流动性(溢价) 1.市场偏好(板块效应) 19-20年是物业+医药行业新股大爆发的时段。19年的主旋律是物业股,受益于前两年内房股的价值重估,物业股逐步得到资金的重视,龙头物业股更是获得大幅溢价。 老生常态不再赘述。 2.赛道龙头(高景气度) 港美股相较于A股更加成熟,市场更加有效。除了暴涨暴跌的垃圾小票以外,以机构为主的投资群体对于新股的定价相对客观。 同时投资者会更加倾向于确定性的追求,一方面体现在财报之后,价值变动带来的上涨是一步到位。 另一方面体现于给予优秀基本面企业更多的溢价。同行业内,以合理估值发行的新股,基本面优秀的公司上市后会炙手可热,而基本面一般的公司可能会无人问津。 优质龙头公司是参与打新获取收益的基石。尤其是外资机构, 由于资金成本低,预期收益率并不高。对于高景气度的龙头企业,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机构都会进行配置。 国内机构买入行为在盘面上留下推土机分时形态不同,外资机构购买行为更倾向于在日K线上的震荡区间中持续性买入。 因此龙头公司的新股不一定要上市后就卖出,结合环境综合考虑,中短期持股可能是更好的策略。 3.估值为锚(水位) 在判断市场当前偏好的板块和高景气度方向,同时假设这两点趋势会延续的基础上, 通过新股发行的估值水平判断哪些标的的性价比高低。 由于融资打新自带很大的杠杆效应,对于明显高于同板块估值的新股选择放弃。 而对于明显低估给市场留出水位的新股,要用于重拳出击,切莫患得患失。 道理都懂,但是反应到操作上。不少朋友还是会受制于患得患失的心态影响。目前小钱也找到了解决方法,现在先不展开下次再讨论。 4.流动性(溢价) 今年疫情后米国放水,在推高自家的股指之后,4月份开始大规模流入香港市场。我印象中,短时间有四五次触发7.75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入市的记录。 随后7月份,大A出现了指数型上涨行情。可以看到流动性是有明显的传导路径。 当溢出的资金没有更好的标的可以买入时,会来搞新股。 一方面,新股对标同行业板块趋势的映射,对标逻辑。 另一方面,从博弈逻辑考虑新股没有套牢盘,且无大资金介入。所有资金处于同一起跑线。 本质是与大A股总是炒作次新股的逻辑是类似的。 基于以上4点确立体系框架之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尝试对新股的基本面和当前市场情况进行量化分析。 对当前的情况进行评估,依据量化结果进行仓位的分配。独立思考,避免被网络情绪扰动,做到心中不慌。 4.量化指标 1.情绪指标 指标说明:万物皆周期,人性是周期的根源。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市场在极端表现一面的时候,另一面也在蓄势。港股新股表现也存在明显的如钟摆周期变动。 灵敏热度表相对激进,以近期新股的暗盘和首日涨幅加权计算后叠加情绪指标,适用于短周期观察。中期热度表相对稳健,以中期数只新股的暗盘和首日涨幅加权计算叠加情绪指标,适用于中周期观察,建议大多数朋友以中期热度作为参考。 从最近两个月的新股情绪指标变化可以看到,在合景创出情绪最低点之后,目前已经在一路回升。 情绪指标是偏右侧的是指标,数据本身并不具备预测的作用。更多的是反应合理状态区间,尤其是在爆表数值达到100的时候,盛极而衰是客观规律,应该多一份警惕。 2.卫星图 评价指标说明: 新股评级借助简单易懂的雷达图进行直观的综合评价。分别考核新股的行业、保荐人、基石投资者、孖展情况、当前市场热度、财务状况。力图从权重角度分析影响新股暗盘和首日涨跌的6大因素,协助朋友们更加便捷和直观的对新股建立认识。 行业:港股市场资金追捧某些行业的新股。基于历史复盘数据,行业评分越高,上涨概率越大。 保荐人:保荐人是为新股上市之路保驾护航的机构。基于历史复盘数据,保荐人评分越高,跌破发行价的概率越低。 基石投资者:基石投资者如图名字一般是筹码的压舱石。基于历史复盘数据,基石投资者评分越高,流动筹码越少。 孖展情况:孖展情况是新股市场上游资对新股态度的直观体现。基于历史复盘数据,孖展评分越高,资金越看好。 市场热度:港股新股市场情绪热度如同钟摆。热度评分越高,市场做多情绪越高。 财务状况:财务状况体现公司的盈利能力。新股首日涨跌与财务状况并非强相关。财务评分越高,越锦上添花。 对于大量的暴涨暴跌的小票无法量化,索性放弃小票。 对于量化指标数值的优化会一定程度上会有绝对的数值差异,但不影响相对的评分强弱和情绪趋势性变化的结果。 5.两种套路 体系确定之后,在实际打新中,有两种典型的套路: 具体操作模式转变为精选个股打新+中期持有。下半年参与人数进一步增加,逐渐向仓位分配的博弈打法演变。 1.跟随主线板块 套路的核心是即使明知是泡沫,也要假装不知道,一旦泡沫破裂迅速跑路,别回头。 典型的栗子是19年起的创新药行情。 港交所18年中对新股上市规则进行改革,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行情上半场是19年初以信达、康希诺等具有技术底蕴的公司。20年行情下半场吹泡沫,很多海龟创办的免疫疗法公司,管理层有美国各大药企的管理背景,但是产品管线同质化。 少有几家公司管线越多,估值越高,一起为梦想窒息。 目前主流机构已经明白依据管线估值是泡沫,开始回归本源。 不妨看看今年初的诺诚健华,到今天股价做了一轮过山车。当初相信故事概念的人,还好么? 最近上市的嘉和,上市之后一路杀跌已近腰斩走势图令人后怕。 故事讲不下去,股市绞肉机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建议各位朋友一定要树立以唯物主义为核心的投机价值观: 股价涨,赚钱了人容易飘。这时候会觉得自己很牛。 但要牢记股价涨,不是自己牛,更不是大V牛,而是市场牛。 同样股价跌,也不要怨市场,怨别人,是自己菜鸡。 市场面前,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菜鸡。 2.梭哈赛道龙头 套路二的核心是景气度的跟踪判断,需要阅读研报,了解市场对于景气度的预期和对应的估值,展望持续性的高景气预期。 典型的栗子是九月的明源云。 疫情因素影响,传统企业都在逐步云化。地产行业相对传统,数字化比例较低,而明源云本身具有先发优势,而且已经是行业内占比最高的企业。 行业发展初期,空间广阔房地产行业软件解决方案渗透率较低,行业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催生地产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需求;疫情影响、差异竞争,催生地产企业科技赋能需求。 而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的提升、解决方案不断丰富带来的ARPU值增加、以及与行业合作伙伴形成的产业链协同将为公司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很搞笑的是,当时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这一点。在同时期招股的乐享和福禄中浪费资金。小钱喊梭哈明源云的时候,朋友们反应分歧很大。 有朋友评价说,关注了一堆打新账号,大部分观点模棱两可。但小钱是唯一明确表明观点,不要打乐享,梭哈明源云的自媒体。 虽然小钱看对了,也梭哈了。 但是做的不好的是卖的太早了。即使到今天,明源云还是在不断新高的路上。 小钱反思还是自己博弈思想太重,今年很多卖飞拿不住的票。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已经初步找到了解决的思路。 6.边际变化 股市凶险,股价涨跌每一秒钟都在变化。 虽有体系傍身,但埋头猛干也是不行的。 这套体系的核心逻辑是在判断市场当前偏好的板块和高景气度方向,同时假设这两点趋势会延续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如果当前偏好的板块一旦失宠,要及时转变思维,做到知止不殆。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叶贝斯原则,不断跟踪变化,修正观点。 即使不能准确知悉一个事物的本质时,可以依靠与事物特定本质相关的事件出现的多少去判断其本质属性的概率。 典型的栗子是物业板块的下跌。 股票有三杀,杀估值、杀业绩、杀逻辑 物业板块自8月见板块高点之后已经持续性杀估值回调,可能向杀业绩演进。 有心的朋友已经发现这两个月有大量物业公司密集发行上市,而且发行的估值居高不下。 当时市场情绪还沉浸于无脑赚钱的氛围中,即使发行估值贵,普遍认为是公司与机构趁着市场行情好卖高价。 但我们对逻辑进行推演,假设物业板块的下跌是由于从8月底给地产上了3道红线的紧箍咒之后,各家地产都不好过,继续通过各类方式融资降杠杆。 典型的栗子是恒大地产一时间冲上舆论头条,打折卖房、债券堡垒、捆绑上下游企业续期、恒大物业上市、恒大汽车上市。一系列骚操作的背后都是回笼资金、搞钱。 那么打钱人与上市公司处于对立的角度。 小钱借助自身的体系,十月一波破发潮,合景、世茂、先声都没参与,很幸运的躲过回撤。 而今年新参与打新的朋友如果没有及时转变思路,可能就会踩雷。 即使没有及时关注到边际变化,依靠体系中以估值为锚,依旧不会亏大钱。 以上就是小钱的打新投机体系,如果你看到这里会发现这套东西拿到A股做趋势投资也完全行得通。 7.硬币的反面 愿望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 事物千变万化,不可能存在一个体系足以应对所有的问题。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环境,脱离适用环境就会失灵。 小钱认为好的体系是单次可闭环,多次可重复。 最好可以兼顾叠加,赚钱的同时不会消耗太多的体力和精力,概括为不累。 这里我们需要先退一步思考一个简单但无数人做错的问题。 当我们进入股市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赚钱! 99%的目的都是赚钱,改善生活。 而资金增长的载体无非是低买高卖,让净值曲线保持一路朝着东北方向增长。 既然是增长就会有快慢,自然是多多益善。 人都是贪心的,年化20%的收益遍地走,1年翻倍在1年10倍面前也不香了。 但是倚天屠龙的绝技本身就需要天资聪颖,更不必说背后需要损耗的心力,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君不见精神持续高压下对人的身体状态、家庭和睦的影响,是否会有违我们让生活更美好的初衷? 更极端的情况,人走了,钱还在。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自己答案,这个答案大概率会随着股市中沉浮的时间和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趋于保守。 年少的小钱也曾初生牛犊不怕虎,炒题材一路猛干。但看着曾经买过的股票一泻千里的K线。 午夜梦回的时候不经回想,下一次还会如此幸运吗? 现在的小钱选择后退一步,选择稳健的道路。对于风险收益不成正比的机会选择放弃,精力与收益中间寻找平衡。 每个人的财富有差异,但是时间都是一样的。小钱希望在股市中做简单题,留出更多时间体验生活中的美好。 人的状态会平和放松,坦然面对股价涨跌。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观察边际变化+该出手时就出手+知止不殆。 行稳方能致远,共勉 写于2020年10月 本文信息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不能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长期有效,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的风险自负。 $腾讯控股(00700)$ $百度集团-SW(09888)$ $哔哩哔哩-SW(09626)$
稳赚不赔的港股打新投机体系,变与不变?反思与展望|港股打新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