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巴菲特1999年太阳谷演讲:判断未来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巴菲特众多的演讲、访谈和股东会交流中,有一场堪称最经典的演讲,是研究、了解和学习巴菲特都绕不过去的关键资料。

这就是1999年太阳谷会议。巴菲特是当年年会的闭幕演讲人。

在那场互联网新贵云集的盛宴中,就像《滚雪球》作者艾丽斯·施罗德写道,“大多数人所记住的是巴菲特关于股票的演讲,确切地说,这是30年时间里发出的首次预言。”

可惜一直没有特别完整的记录版本。

巴菲特几乎从不在公开场合谈论股价。但在1999年那段时间,他在4个场合涉及了这个话题,通过他独特的既有分析性、又具创意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对于股市长期前景的看法。

《财富》杂志的卡萝尔·卢米斯观看了他7月于艾伦公司(Allen & Co.)太阳谷商界领袖聚会上的演讲录像(4次中的第一次)、亲身参与了9月巴菲特与朋友们的讨论(4次中的最后一次)。

本文为卢米斯从这些脱稿演讲中提取的内容,由巴菲特亲自审稿并进行了必要补充。这也是我们能看到太阳谷演讲最接近全貌的样子。

以下是全文,感谢投脑煎蛋兄有滋有味的精译,喜欢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他的公众号投脑煎蛋 (Brain-egg)。Enjoy it~

现在股票投资者的预期高得离谱,我接下去会解释这么说的原因。

(要解释原因)就不可避免地会让我谈论整体股票市场(的估值),但这是我通常不愿谈论的话题。

因此,在进一步讨论前,我想事先声明:尽管我会谈论市场的估值水平,但我不会预测它的下一步走向。

在伯克希尔,我们几乎只关注单个公司的估值,对整体市场估值的关注度极其有限。即便如此,评估整体市场的估值与市场下周怎么走、下个月或是明年怎么走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是一条我们在思想上不会逾越的线。

实际情况是,有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的行为与价值没有联系;但迟早会回归价值。

所以我接下来要说的,假设我所说的理论是正确的,针对的是美国股票投资者的长期收益。

让我们从“投资”的定义开始。

它的定义非常简单但却常常被遗忘:投资的意思是现在把钱投出去,未来再拿回更多的钱——其中“更多的钱”是指经通胀调整的实际回报。

现在,为了从历史中获取经验,我们回头观察一下34年以来股票市场所发生的事。剧透一下,我们将会看到近乎神迹的对称性。

从1964年末到1981年末,在第一个17年中,股票市场的表现如下:

道琼斯工业指数

1964年12月31日:874.12

1981年12月31日:875.00

即便是对我这样一个被大众认为是耐心的长期投资者而言,这都实在算不上是上涨。

而与此同时,却有一个与股票指数站在对立面的重要事实: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