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的生存游戏

01 基金经理是消耗品

2023年,整个公募行业为持有人创造的收益为-4928.1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亏损总额达1.46万亿元,靠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盈利的9097.06亿元才缩小整体亏幅。不过,与2022年全部公募基金亏损1.47万亿元相比,2023年已是极力扭亏。[1]

但是,2023年全年,上涨的股票比下跌的股票要多,也就是说,你闭着眼睛随便点一只股票,可能比基金经理精挑细选选出来一只股票,上涨的概率还要高。

公募基金重仓股TOP20全部下跌,中位数跌幅和算数平均跌幅都是29%,万得全A跌了6%,万得全A等权上涨了4%,万得微盘股涨幅40%。

公募重仓跑不赢微盘,主观跑不赢量化,基金经理跑不赢普通股民。机构定价的估值体系大面积崩溃,业绩看得再对,在大面积杀估值面前也没有用。

2024年至今,平均股价指数-15.26%,偏股混合基金-4.81%,统计样本内的市场中性年内半数转负,500超额几乎全军覆没,但红利指数18.55%,中特估指数14.9%。

游资、量化赚钱效应不佳,机构重仓相对收益凸显。习惯了成长语境的A股,在红利的深海里浸淫三年,开始改换风格的面纱。

被所有基金经理挂在嘴上、写在信里、回顾展望的“价值投资”,好像好起来了。

某公奔私的基金经理在年初的展望中点出了“机构的成长股惯性”:

“我这一代过去所谓“中生代”基金经理,成长于中国经济结构开始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大发展的时期,对新能源、TMT、医药、消费等行业有天然的偏好。而过去几年,机构投资者偏好的这四大方向,恰恰是资金不断流出的方向。

资本市场很大,并不是只有新能源、TMT、医药、消费四大赛道,还有很多的行业可以选择。”

另一位专注于在港股挖掘低估垄断龙头的基金经理则说:

”为什么我们做真·价值投资,买低估值、高分红的垄断龙头和细分龙头,大家都说我们是在做防守,我觉得我才是在进攻啊,你看那些看起来像在进攻的成长股,医药新能源TMT,进攻成什么样子了?“

做成长的,做景气度的,做行业轮动的,做GARP的,一茬茬的涌现,一茬茬的封神,一茬茬的落幕。

基金经理是消耗品啊,一代版本一代神。

02 基金经理是过剩品

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百亿规模以上主动权益投资经理,他们在2018年末的合计规模仅有0.5万亿元,而如今已膨胀至2.1万亿元;其中,31名百亿经理的管理规模在5年内爆发式增长超过10倍,更有15名百亿经理在2018年之前的投管经验为零。[2]

泼天的富贵来的太快了,接不住也得接住。

一开始,大家都是奔着好好做投资来的,渐渐的,发展快了,规模涨了,压力大了,大家都在公司、渠道和市场的驱动下,出来打标签卖人设。

曾几何时,基金行业变成了一个巨大的MCN体系,围绕着贝塔的终局游戏,把握流量的风口,满仓赛道,押注风格,赌对方向,做好营销,一波起飞。

小镇做题家们化身明星基金经理,被不断的培养、制造、输送,用粉丝向的商业模式提高基民粘性,强化基民与基金经理之间的情感羁绊。

造就一个行业,只需要三年牛市,牛市之后,一片狼藉,持有人高位买单,人设立不住的崩塌,反噬凶猛无情,“XX一生之敌”的昵称,在基金吧里盛行。

基金圈常见人设,诸如什么学霸,劳模,老实人,景气度之父,价投拥趸,有一个算一个,最后都会崩掉。

学霸会嫖,劳模被抓,老实人变大滑头,景气度之父买啥啥套,价投拥趸追涨杀跌。

成就一个人的东西,往往也是围困一个人的东西。

优化的,降费的,降薪的,卸任的,内幕的,清盘的,被抓的,泼天富贵泼下来的,还有难承其重的光环。

从改革牛-杠杆牛-外资牛-公募牛-量化牛,我们迎来了卖方与买方,资产管理行业与财富管理行业的大繁荣,也迎来了繁荣后的泡沫,和泡沫破灭后的阵痛。

胡润财富报告中,600万以上的富裕家庭减少了4.1万户,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减少了2.7万户,亿元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减少了5200户;招商银行年报,已不再披露私行资产数据规模和增速数据。

在居民财富增长逐渐进入存量时代的当下,我们真的需要,10000个保代,20000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9000家证券私募基金管理人,3600个公募基金经理吗?

基金经理是过剩品啊,正在面临出清。

03 基金经理是可替代品

2019-2021年,满市场很难找到亏钱的基金经理,即便没有参与新能源和赛道投资,外资流入,居民财富迁移,基金募集正循环的水涨船高,最后还极致抱团的市场,有足够的容错率让基金经理赚到钱。

但是,经历了2022-2023年的退潮,转向了筹码市存量博弈的A股,穷到了只剩下一条裤子:

“现在A村就像一个穷人家,家里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今天是红利风格出门穿,明天是小微股反弹出门穿,后天是成长概念穿,都有的穿,但一个人穿了其他人只能光屁股在家躲着。如果死守自己的风格,迟早也能熬到穿裤子的那天;最怕就是风格漂移,每天都轮不到自己穿裤子,几个月都光着屁股,心态炸裂。”

2022年,沪深300跌幅-21.63%,偏股混合基金指数-21.03%;

2023年,沪深300跌幅-11.38%,偏股混合基金指数-13.52%;

2024年,沪深300涨幅2.18%,偏股混合基金指数-4.81%。

“相对跑赢指数”,是基金经理抢不到裤子的日子里,最后的遮羞布了。

基金经理作为投资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基民对基金经理的信任危机,裹挟着降费降薪后日益躺平的主动权益,愈演愈烈的降费潮剑指“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旱涝保收。

但倘若指数不弱,alpha不强,相对收益跑不出来,主动跑不赢指数,阁下又当如何?

被动投资在政策引导、机构投资者涌入、主动权益式微和基民的觉醒中爆发。

2023年底,全球ETF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1万亿美元。

2023年底,国内ETF共有897只,规模突破2万亿元。

截至2月6日,宽基ETF最新规模突破9000亿元,比2022年底规模激增57%。

截至一季度末,中央汇金耗资2000亿大举增持4只ETF。

2004年“国九条”,奏响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序章,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2014年的“国九条”, 开启了注册制改革新时代,从制度完善到鼓励创新;

2024年的新“国九条”,拉开了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的大幕,从融资市转变为投资市,推动指数化发展。

基金经理的生存游戏解锁新地图,明星基金经理褪去光环,宽基指数的最后一战打了一战又一战,基金公司的角逐换了战场。

从融资市到投资市,从主动投资到被动投资,这一步,我们总要走出去。

[1]财新周刊2024年第15期:公募基金“阵痛期”

[2]资管风铃:蔡嵩松不止一个人

喜欢|在看|点赞

基金经理,假装在投资

基金经理,困在负债端

机构正在丧失定价权

基金经理变形记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