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进入「流量营销乱纪元」,理想MEGA被水军黑,小鹏躺枪?

技术与产品力趋同,流量营销胜者为王的车圈厮杀

 

曾经的车圈流量王李想,也在流量上栽了跟头。

 

3月1日,理想汽车旗下首款纯电MPV车型MEGA正式发布,其独特的水滴型设计引起了两极分化的热议,也被冠名“公路高铁”。但在数日之后,舆论急转直下,快速向负面发酵,而这一切的原因则是从一张被P上“奠”字的“灵车”图片开始。

 

作为中国人最忌讳的东西,将MEGA与灵车勾起联系,对于理想来说简直是致命一击。而MEGA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很自然地扑街了。

 

作为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也在罕见的十日静默后激烈发声,发文回应MEGA遭遇的“恶意P图”事件,称对于过去十天发生的事情中存在的有组织的违法犯罪行为,理想方面已经在用法律的手段进行处理中。

 

 

而就在今日,关于MEGA被恶意P图事件,也有了下文。

 

01

谁是“受害者”,谁是“嫌疑人”?

 

4月23日,据媒体报道,根据其从多方核实,确认了河北衡水警方已正式介入理想MEGA相关事件,正在对涉事水军公司和公关公司进行调查。

 

同时,该报道称,在MEGA首发后,有三四家车企对其进行了舆论上的打压,而衡水警方则在展开多人次询问后带走了一名小鹏汽车的中层员工,该名员工当前或仍处于调查阶段,暂时无法回应消息。

 

而至于为何笃定MEGA是被有组织的攻击,媒体也采访到了某位熟悉水军操作方式的人士。

 

对方表示,本次事件攻击具有典型的水军特征,即这些负面信息并不是由媒体或博主报道发起,而是集中在抖音、小红书和视频号等平台的相关信息的评论区;在微博、头条号、一点资讯等平台,也可以看到大量文字和主题高度一致的短博文。

 

他还称,发布评论的用户大多日常带话题发布负面博文,账号的关注度和粉丝量有限。其中不少账号是新建的,甚至是依靠技术手段快速大量创建的,通过技术手段创建的账号ID一般有"数字+字母串"的组合特征。这些账号普遍“一号多发",数量极大,不少媒体和大V在各社交平台的评论区都会被这类信息"攻陷“。

 

如此信息一经放出,舆论风向开始怀疑小鹏汽车参与了对理想MEGA的“有组织攻击”。小鹏顿时陷入舆论漩涡中心,成为众矢之的。

 

要知道,李想朋友圈发布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下方评论,“用光明反击黑暗,支持!去年我们年底也经历了巨大教训,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商场如战场,第一次知道了'国防能力'的意义。”但现在被扒出其或许就是始作俑者之一,这前后的反差足以让何小鹏与整个品牌的形象彻底崩塌。

 

 

而小鹏在相关舆论出现后,也快速发布公告回应,并亮出了同为纯电MPV X9被网络水军攻击之后的受案回执:

 

1、河北警方近期在开展打击网络水军的行动,小鹏汽车也在积极配合警方对于供应商的调查。该案件正在侦办阶段,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不影响公安机关侦办案件。

 

2、小鹏汽车非常支持警方打击网络水军的行动。小鹏X9上市以来也广受网络水军恶意攻击,相关负面报道多达5000余篇。针对此类水军攻击,小鹏汽车已经收集证据并向公安机关进行了报案,目前公安机关已受理。如有更新的信息,我们也会及时向公众披露。

 

 

这样的回应,求生欲不可谓不强,率先摘清了小鹏汽车与被调查人的关系,称其只是供应商而已,而后表示自身也是纯电MPV市场上的水军攻击受害者,但结果究竟是怎样的,仍需要等待警方的最终调查结果。

 

02

车圈进入流量营销“乱纪元”

 

理想MEGA遭受水军有组织攻击的现象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映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技术比拼达到极致后,竞争焦点转向舆论操控的行业潜流。无法在技术上打败你,那就在舆论上压倒你。

 

可以这么说,小米汽车的成功或许是一条分界线,小米SU7的极大成功,让整个车圈都醒过来,在技术产品力趋同的背景之下,流量营销的成败决定了现如今国内智能汽车的销量多少。

 

小米汽车的成功基石无疑得益于其产品的卓越性能与创新设计,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其庞大的流量资源在品牌塑造与市场拓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试想,如果SU7不是由小米汽车推出,那么其最终的销量又会如何呢?

 

而国内车企开始学会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流量重塑营销体系。

 

作为上汽旗下的明星品牌,智己主动三次向小米道歉,尽管牺牲了部分品牌形象与尊严,但其被动带来的流量与传播效应,并不见得比失去的多。

 

 

而在品牌流量之外,中国版马斯克——雷军带来的示范效应,也让车圈大佬纷纷下场直播,想同消费者们混个脸熟。长城董事长魏建军首次“下场”实测长城汽车全场景NOA;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同夏一平直播体验极越01;哪吒创始人张勇出现在直播间,都是车企们争夺流量高低的最好案例。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当各大车厂在技术遭遇瓶颈、产品理解无法更进一步之时,较量的核心舞台便自然转向了流量争夺。

 

这并非偶然,而是行业深度发展、竞争加剧的必然产物。

 

可以预见到的是,2024年车圈的流量、节奏、隔空回应甚至对骂与互泼脏水都不会少,车圈的“乱世纪”也已经降临,而那些天生有网感的车企领导人和自带流量的品牌,已经先行一步了。

 

03

写在最后

 

在技术力走到瓶颈的今天,车圈竞争将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性能与技术指标的比拼,而是营销等多个角度的共同发展。

 

无疑,这样的要求会进一步加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但也为各车企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面对这一“乱世纪”,只有那些能够灵活应变、精准把握消费者心理、善于运用多元化营销手段的车企,方能在激烈的流量争夺战中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