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心中的镇江(十)被反复折腾的大东造纸厂

这是一家有60多年历史的老厂,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经私有、公私合营、国有到中外合资、再回归国有的多次转制,规模不断扩大,但效益一直没有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最后一次的回归国有以及搬迁,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从此艰难运行。

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大东造纸厂一直是镇江人才最为集聚的企业之一,如今政府机关、重要单位的很多部门、很多岗位,都有来自于大东造纸厂的。特别是经济条口,来自于大东造纸厂的人更多。所以,在一段时间,大东造纸厂被誉为政府机关输送人才的蓄水池。

事实也是,大东造纸厂在回归国有前的几次改制改革合作,总体是成功的。尤其是中外合资,给大东造纸厂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效益也一度创下历史最好。只因城市建设与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需要,企业必须从北固山附近搬走。

按理,这次搬迁对企业来说应当是一次机会。因为,在原址确实已经很难再发展,且机器设备等也已经严重老化,需要大规模地投入改造。但是,搬迁的过程却十分痛苦。企业对搬迁毫无自主权,而由国资委主宰。从选址到搬迁的决定、决策再到企业回归国有,都是由国资委直接决定,报政府审批,企业只有具体实施的权利。且实施过程中的每项内容,也必须由国资委同意。当时我也参与了大东造纸厂的搬迁工作,与企业、施工单位等共同研究制定了搬迁方案,制定的搬迁时间是,最短不能少于9个月,最好是一年。但国资委确定的时间是3个月,并要求企业必须于2009年的10月停产。而那一年,是大东造纸厂历史上效益最好的一年。初算一下,就是这次的拍脑袋,让企业损失上亿元。

搬迁到镇江新区后,原本与一家央企商定好了合作,投资30亿元,建设中国最大的专用纸生产基地。就在签约的前一刻,国资委不同意了。因此,大东造纸厂也失去了一次最好的发展机会,以至于到现在的生存比较困难,发展难度更大,规模与效益很难匹配。

这也给了我们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方面,政府应当如何支持实体企业,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如何从干预企业转向服务企业,如何在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帮助企业,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也给下一步国资国企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政府如何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可以通过监管规范企业行为,而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企业。而从大东造纸厂的国有回归、搬迁、招商等各个方面看,企业都是没有自主权的,没有到连厂房的颜色也要由国资委来定,那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哪里呢?还怎么去竞争呢?如果这方面走不出泥潭,对国有企业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最终都没有好结果。这一点,恒顺等其他国有企业同样有这样的体会。

大东造纸厂曾经是镇江市国有企业的一面旗帜,但是,这面旗帜的辉煌,显然只属于过去。今天的大东造纸厂(大东纸业),说难听一点,叫做勉强活着,说好听一点,艰难地活着。有关方面是否已经开始反思,如何反思。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