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资产投资 追求总分最大化

导读:过去几年,全球市场波动明显加大,追求长期稳健的收益,逐渐成为众多投资者最大的需求和痛点。而降低波动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多元配置、分散投资。因此,近年来投资者不断延伸着自己的投资触角——从单一权益资产到权益、债券和商品等多资产,从单一的国别投资到全球化、多策略配置。

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没有哪类资产能够每年胜出。但通过全球资产配置,一方面能够增加可投资的资产范围,让组合的收益来源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不同底层资产、不同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弱相关性,提升组合整体收益的稳定性,从而给持有人带来较为稳健的体验感。

然而,要做好全球多资产投资并不容易,组合中每增加一类资产,投资难度也会相应提升,这样的策略属性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产的多元丰富也意味着策略的执行对投研平台和投资团队有着更深的倚赖。

作为一家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广发基金建立了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已实现对股票、债券、贵金属、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等主流资产类别的全覆盖。

要做好资产管理,除了要求研究广度上的“全”,还要求研究深度上的“精”。为此,广发基金专门搭建了一支跨境多资产投研团队。团队成员按照权益、策略、信用三个方向,专注于研究全球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跨资产配置,同时涵盖外汇、商品、权益、债券等相关领域。

这支跨境多资产投研团队,由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沈博文领衔。资料显示,沈博文具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11年海外资产投资管理经验。在多年的投研实践中,她将预期收益和波动率构建为一个资产配置方案,追求在预期的波动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长期回报;同时利用不同的资产配置方案,匹配不同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

广发基金沈博文

“在多资产投资中,最重要的是整个投资组合的回报,而不是单一资产的表现。这就像是一个追求总分的游戏,需要在每个资产类别上取得相对稳定的得分,以最终实现总分最大化。”沈博文希望,自己能在公司平台和跨境多资产团队的研究支持下,平衡好多资产投资的速度和稳健,力争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的回报。

多资产投资是未来的方向

朱昂: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开始接触多资产投资的?

 沈博文  我是在海外读书期间开始接触多资产投资的。求学期间,我将个人账户的资金几乎全部投资于风险偏好较高的资产,包括股票期权、商品和贵金属期货、外汇现货、美股和港股多空等等。

一度,我曾在很短的时间将账户资金从几万变成几十万,收获了数倍于本金的收益。但不久后又“不小心”赔掉了十几万,“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虽然我曾期望自己的投资收益能像开着“F1赛车”一样快速奔跑,但在高风险资产中折腾几年后,我意识到,由于没有控制好波动和回撤,收益增长的速度可能还不如“骑单车”。这让我重新思考,怎样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概率获得尽可能丰厚的投资收益。

后来,我尝试过投资多种资产,但在某些极端的年份里,依旧无法与市场的Beta抗衡。究其原因,单一资产可能会在某些时段表现较好,而也会在另一些阶段表现不尽如人意。自那时起,我就意识到,多资产投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单靠某一类资产可能难以长期穿越牛熊。

朱昂: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践全球化的多资产投资?

 沈博文  加入公募行业后,我陆续管理QDII公募、专户等不同的产品,投资范围覆盖固收领域的境内信用债和利率债,以及海外的亚洲债和全球债,部分组合有一定仓位可以买股票和海外股票基金,同时,我也在组合中积极使用外汇对冲工具,对汇率敞口进行管理。

在管理组合的实践中,我对多资产配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一方面,多元的资产配置具有多资产、多策略、多区域的特点,例如,多资产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股债配置,还包括黄金、原油为代表的商品等,多策略则包括景气度、盈余质量、大盘质量、小盘量化等。因为不同资产、不同策略的单年度表现差异较大,多资产配置可以为组合带来不同的收益来源。

另一方面,不同种类资产的单年度表现波动较大,权益、债券、黄金都存在波动较大或者是负收益的年份。而构建多元化的资产组合,可以将组合中的风险来源进行对冲和分散,在不影响收益弹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组合的波动率。

在生活中,我既喜欢F1赛车,也喜欢单车。在投资上,我想要以F1赛车的速度实现收益增长,也希望持有人的投资体验能像单车那样稳步向前。(《广发言 | 沈博文:从“单车”到“F1”,人人都该拥有多资产》)

这种“既要又要”的矛盾,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投资体系构建,直到我接触到了全球多资产投资后,才尽可能地在投资的收益增长速度和稳定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我希望通过多资产投资,给持有人带来更好的体验。

朱昂:从单一资产到多资产,你感觉两者有哪些不同?

 沈博文  首先,两者对Beta和Alpha的态度有所不同。

单一资产的主动投资,往往更注重Alpha的获取,也就是能否跑赢市场。类似于在赛车比赛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选到跑得更快的赛车手(投资策略),而对比赛时的天气(市场环境)考虑得比较少。但实际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即使选到了明星赛车手,在天气不好的时候,一样可能会抛锚出局(出现亏损)。

而多资产的主动投资,更倾向于考量如何在某一阶段内选出好的Beta。也就是结合市场情况(是晴天还是雨天)来判断当下更适合什么类型的资产,如晴天多选跑车——跑得快,雨天多选单车——安全性相对高。

其次,二者对于资产覆盖的广度和深度的要求不同。相比之下,单一资产更强调研究的深度,而多资产策略对资产的涉猎广度具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境内的股债资产,还要覆盖海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股债资产、大宗商品等等。

平台化、体系化的跨境投资团队

朱昂:你认为,什么样的团队可以做好全球化的多资产投资?广发基金有一支跨境多资产投研团队,你们是如何分工和协作的?

 沈博文  要做好全球化的多资产投资,公司平台的支持很重要。首先,需要建立一支“三角形”的跨境投资团队——权益团队、策略团队和固收信用团队,比较考验公司本身的投研底蕴和战略眼光。

比如,广发基金很早就把目光投注到了全球化、多元化的投资领域,2007年成立国际业务部,2010年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广发国际。得益于二十多年的深耕积累,广发基金构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宏观研究体系和投研信息系统,能够全面支持股票、债券、量化和资产配置等投资领域。

目前,在境内资产部分,公司的境内股票和固收研究员的研究成果,对我们都是开放和共享的,这给我们的多资产投资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而海外研究部分由母子公司联动搭建的跨境多资产投资团队负责,研究方向包括海外权益、海外策略以及海内外信用债。其中,信用研究员不分中资和非中资,主要按行业覆盖;策略研究员按国别来划分,按照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来覆盖。

依托广发基金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支持,我们能够专注于A股、港股、美股、境外债等多资产投研能力的锻造,为做好全球化的多资产投资打下良好的基础。

朱昂:能否谈谈你们这支跨境团队具体是如何做全球多资产配置的?

 沈博文  我们的理念是通过均衡配置各类资产,力争获取长期稳健的收益,兼顾高夏普和低回撤。具体来说,主要由大类资产选择、子资产类别选择、个券及管理人选择、组合动态监控和调整四个步骤构成。

首先,我们会针对组合设定整体投资目标,尤其是对波动性做个定调,以指导进行大类资产配置。通过将持有的资产分散到多个非相关性的资产中,能够有效降低组合的波动,这也是多资产的广度带来的“免费午餐”。

其次,在将大类资产分解到子资产类别时,我们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资产之间进行两两打分,比如在股债之间、国家区域之间、行业主题之间做一些相互比较和分析,最后根据综合打分结果,对它们进行相应的战术配置调整。

而在进一步的子资产(策略)选择上,我们会根据子资产类别的特征和组合对于不同资产的诉求,来确定是寻找Alpha还是Beta,从而选择匹配的个券或产品。对于Beta资产,我们会考虑以ETF的方式来获取;对于Alpha资产,我们会考虑选择主动管理创造Alpha或者通过优秀的管理人来获取。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传统的美林时钟理论的基础上,搭建了改进版的资产配置框架。迭代后的配置模型不仅覆盖了经济增长和流动性,还把政策和情绪纳入到了配置框架中。

整体来说,做组合的资产配置主要用定量分析,做个股和个券的选择则主要用定性分析,最后在交易层面又把定量的信号加进去,形成了“定量-到定性-再到定量”的完整投资流程。

朱昂: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你提到的“改进版美林时钟”?

 沈博文  传统的美林时钟理论,是根据经济增长和通胀的二维框架进行资产配置。但近年来,宏观环境发生变化,流动性的投放方式也发生变化,使得通胀与货币政策的直接映射关系减弱。因此,我们对美林时钟的“经济增长-通胀”模型进行了改进,把“通胀”改为了“货币政策/流动性”。

但从更高频的维度来看,“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流动性”二维框架仍然比较简单。一方面,经济增长与盈利周期在中长期维度来看大多保持同步,但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背离;另一方面,市场情绪在短期内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我们又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流动性”的二维框架上,增加了“盈利预期的变化”和“股票与经济的相关性”两大维度,前者偏向基本面指标,后者反映市场情绪。

最终,我们将美林时钟从原来的二维模型,进化为“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流动性、盈利预期、股票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四大维度配置框架,用于指导大类资产类别的配置比例。

多资产投资,是一场追求总分的游戏

朱昂:关于多资产投资,你有哪些比较深的体会或者感悟?

 沈博文  首先,在多资产投资中,最重要的是整个投资组合的回报,而不是单一资产的表现。这就像是一个追求总分的游戏,需要在每个资产类别上取得相对稳定的得分,以最终实现总分最大化。

因此,我们在管理多资产组合时,首先要设立一个合理的目标。我不追求对每一类资产都抓住拐点或是做出Alpha,而是追求抓住重要资产类别的大波段行情,并尽量在合理区间买入和卖出。

也就是说,多资产组合对投资人的要求是力争成为“六边形战士”。即虽然在某一类单项上并不是第一名,但综合实力要有竞争优势,所以我更注重在资产类别上的全面性。

其次,多资产投资要分清自己的Alpha和Beta能力,并进行取舍。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资产类别上都有Alpha能力,例如对于美国的高收益债,市场上的专业投资者都很难获取Alpha,那么我就会考虑通过ETF来获取Beta收益。

当然,我们也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时间,建立对于不同资产的深刻理解。不同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市场影响因素以及价格形成机制都有所不同,只有掌握了这些资产的波动规律,才能相对准确地预判市场趋势和投资机会。

最后一点,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映射到投资目标上,任何时候都要先存活下来,再追求进一步的卓越,不能本末倒置。

朱昂:你说做好多资产投资,需要成为六边形战士,不能有短板,能否理解这对于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有很高的要求?

 沈博文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六边形战士”确实要求投资人具有更全面的认知和能力。我在国外读的是工科,对很多行业都会有所涉及,包括化工、材料、新能源、周期、计算机。后来去美国读金融工程,又补足了我对金融的理解,让我形成了对资产定价、宏观分析、大类资产配置的认知,并且增加了量化的视角。

看过很多不同的资产类别后,也能提高我在单一资产的判断胜率,因为这些资产之间能相互验证。这些多元化的视角和跨资产类别的比较,共同帮助我逐渐构建起多资产投资的能力圈。

朱昂:有什么对你投资影响比较大的书籍或者作品?

 沈博文  电影《大空头》让我印象比较深,里面有一句引人深思的台词——“Too early is wrong”,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并非仅凭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就能称之为正确,而是只有在最恰当的时机采取最佳的应对策略,才能称之为正确。

投资也是如此,仅仅依靠猜测市场走势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正确判断时机的基础上制定最优的投资策略,才能算作成功。

- end -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