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牵手协鑫科技锁定200亿大单,颗粒硅加速渗透,硅料市场或迎变局

近日,协鑫科技(03800.HK)自愿披露的一份采购合同引起市场热议。隆基绿能(601012.SH)拟向协鑫科技采购42.5万吨颗粒硅,价格随行就市,目前估值约221亿元。这也是今年以来光伏业内首笔超200亿元采购订单。

隆基绿能与协鑫科技联手背后,多重信号隐隐浮现。硅料市场上,棒状硅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但协鑫科技全面押注颗粒硅,打出差异化竞争,此次与隆基绿能签订的长单有望进一步提升颗粒硅的市场渗透率。深究来看,这背后也是硅料不同技术路线之争。2023年硅料供需逆转,随着颗粒硅成本、品质优势不断凸显,新的产业风暴或将来临。

200亿订单敲定,双方受益

4月3日晚间,协鑫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能”)近日作为卖方与隆基绿能就采购多晶硅料(颗粒硅)订立长期采购合同。

根据采购合同,截至2026年年底,隆基绿能将采购共计约42.5万吨颗粒硅。2024-2026年,每年的采购数量约为12.5万吨、15万吨、15万吨,实际采购量允许10%的浮动幅度。隆基绿能方面将根据需求每月下达采购订单,而订单的价格将由双方根据现行市况磋商。

根据硅业分会最新披露的价格公示,颗粒硅的成交价格区间在5.1-5.4万元/吨,均价为5.2万元/吨,价格跌幅在5.45%。由此估算,隆基绿能与协鑫科技此次交易价格约为221亿元。

隆基绿能通过锁量不锁价的采购方式来保障颗粒硅的稳定供应,但此前隆基绿能披露的采购大单主要是棒状硅。隆基绿能内部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颗粒硅公司之前也有在用,只是这个体量在协鑫科技那边比较大点,符合他的披露标准。

不久前,隆基绿能推出了新品泰睿硅片,该硅片采用掺锑技术。掺锑的泰睿硅片可以大比例使用颗粒硅,进一步降低成本。

国盛证券分析称,隆基绿能近日刚发布其新一代硅片产品—泰睿硅片,其电阻率有效控制于0.7-1.4Ω.cm内,氧含量控制≤6E+17at/cm³内,符合当前高效电池片需求。而在此情况下,隆基绿能对颗粒硅的三年大单签订,存在应用颗粒硅产品在其新硅片产品上的可能。

协鑫科技方面则更看重市场拓展。公司表示,董事会认为采购合同将有利于促进公司日常业务多晶硅及颗粒硅产品的稳定销售,推动产品的广泛应用及市场率的快速提升,并与本集团的发展战略吻合,可进一步提升本集团在新能源行业的地位。

2023年12月,协鑫科技联营企业新疆戈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向股东江苏中能分派股息并回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权,由此协鑫科技彻底退出棒状硅市场,全面押注颗粒硅技术。

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此前对媒体表示,今年我们颗粒硅的价格策略并非想着如何降价,而是通过技改等方式满足下游客户需求,从而实现更大范围应用。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认为,隆基绿能作为全球知名的光伏企业,一直在寻求降低硅料成本和增加供应稳定性的方法,而协鑫科技则是国内颗粒硅生产的领军企业。通过合作,隆基绿能可以获得更稳定的颗粒硅供应,并降低其采购成本。这也有助于提高隆基绿能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光伏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弘阳太阳能创始人刘继茂认为,作为两个光伏前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和协鑫科技联手合作,共克时艰,说明光伏产业链前端已处于竞争非常激烈的阶段。

在硅料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曾经的对头选择联手。纵观此前单晶多晶十年之争,押注单晶技术的隆基绿能相继解决了单晶的LID光衰以及光热衰减才逆转了市场格局,隆基绿能由此成为单晶王者。而在多晶硅片与电站业务双重拖累之下,协鑫科技则陷入了长达几年的困境。

事实上,隆基绿能与协鑫科技早在2021年就有业务往来。双方签署的采购协议显示,双方在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的合作量不少于9.14万吨。

颗粒硅成本、品质优势凸显

棒状硅和颗粒硅是多晶硅原材料里常见的类型。棒状硅采用目前主流的生产工艺改良西门子法生产而成,颗粒硅采用硅烷流化床法生产而成,两者形态不同。其中,棒状硅目前是业内绝对的主流,占比在80%以上。

不过,近年来颗粒硅市占率不断提升。2022年颗粒硅市占率约10%,目前仅协鑫科技一家的市占率就已经突破20%。从协鑫科技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司60%至80%的颗粒硅产出用于N型硅片市场,已实现头部企业全覆盖。

在今年3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兰天石表示,协鑫科技2023年颗粒硅产量达20.36万吨,同比增长346%,显示出行业对颗粒硅的强劲需求。产能方面,2023年协鑫科技多晶硅名义产能为42万吨,有效产能为34万吨。至2024年底,公司颗粒硅产能将提升至50万吨。

放眼行业,颗粒硅发展势头强劲。据华夏能源网统计,2023年布局颗粒硅的企业由2家增长到7家,包含多家一线龙头企业。全年有4个项目开工或投产,总投资达到300亿元。产能也由2022年的不到16万吨,增至2023年的40万吨,规划产能更是达到90万吨。此外,颗粒硅在今年初首次被纳入机构报价范围。

相比于棒状硅,作为第二代硅基材料技术,颗粒硅的纯度更高,杂质更少,这使得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更高。其次,颗粒硅的产量更高,生产成本更低,这使得它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以协鑫科技为例,在多晶硅产业降本乏力的背景下,2023年协鑫科技颗粒硅平均制造成本同比下降27%,并仍然保持下降趋势。且包头鑫元基地第四季度颗粒硅平均生产成本已低至35.9元/公斤,未来成本仍会持续下降。

棒状硅方面,头部企业通威股份(600438.SH)目前高纯晶硅生产成本在4万元/吨以内,且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颗粒硅就可以完全满足N型要求,而棒状硅要想满足N型必须还要大幅提高用电量,从而大幅提高成本。

兰天石表示,公司颗粒硅整体的定价策略之所以略低于棒状硅,在于它是充分反映行业波动风险以及对下游让利的体现。利润来自售价提升和成本下降。

诚然,当前硅料价格快速下行,硅料企业盈利能力遭受巨大考验。硅业分会数据显示,目前硅料环节已经面临全面亏损,面对下游的超低报价,硅料企业表现十分抵触,上下游对于价格分歧逐步加大。从下游角度看,目前硅料价格处下行区间,未见价格底部。

“今年对硅料端是非常残酷的一年,行业竞争格局已从以前的供需不平衡到供需过饱。进入到下半场后,竞争将集中在成本和品质方面。”兰天石如是说。

在价格内卷愈加激烈的态势下,具备低成本、高品质优势的颗粒硅被视为有望打破现有市场格局的差异化产品。隆基绿能也对钛媒体APP表示,从行业里来看的话,颗粒硅应用的比例是在逐渐提升的。

具备多方面优势的颗粒硅能否打破现有硅料市场的竞争格局?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认为,由于颗粒硅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竞争力,因此它可能会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未来硅料市场格局可能会受到颗粒硅发展的影响。

在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由曦看来,随着颗粒硅的广泛应用,硅料市场的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更多的企业可能会投入到颗粒硅的生产中来。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竞争,推动硅料市场的发展。(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陆雯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