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KA 赢家观察【2024年3月】

PART 1.宏观形势

●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拉动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0.6个百分点

● 1-2月份需求侧:社零增速持续回落、投资增速小幅加快,出口较大幅度改善

● 1-2月份供给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为近一年来最高,纺织业增长6.6%

● 物价水平:2月CPI同比由降转涨,PPI同比降幅小幅扩大

● 货币金融:2月份社融增量大幅低于季节性表现,居民贷款大幅收缩,居民户超额存款现象再度升温

PART 2.消费者资讯

● 淘天报告显示运动户外消费需求不断进阶,高净值人群溢价接受能力强,中低消费人群对高尔夫、滑雪等小众高端运动的热爱不断升温

PART 3.品牌资讯

● 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任命体育明星代言,借助体育运动扩大市场渗透率及占有率

● 高端运动品牌满足了都市高净值人群追求质价比且保持精致、得体的着装要求,或将平替部分奢侈品牌的消费

● 意大利奢侈羊绒品牌Brunello Cucinelli:2023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23%首次超过10亿欧元,亚洲市场增长40%至3亿欧元

PART 4.零售业态资讯

● 杭州30大商场2023年业绩:市级高端型购物中心遥遥领先,郊区社区型商业总体相对偏低,杭州大厦、杭州万象城、杭州湖滨银泰in77共3家商场销售额超过百亿● 2024年全国拟开业商业项目514个,总体量约4500万平方米,为近8年来的最低,购物中心项目占九成,高线城市占六成● 低价竞争将使电商平台深陷泥潭,长期将会反噬平台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及研发投入

PART 5.行业简讯

PART.1

宏观形势 

▶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拉动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0.6个百分点

【综合数据】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6个百分点。

年末全国人口14097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6.2%。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22~2023两年持续为负。

【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2023年,纱的产量同比减少2.2%(2022年同比减少5.4%),布的产量同比减少4.8%(2022年同比减少6.9%),规模以上纺织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纺织业供给侧连续两年收缩;此外,水泥产量同比减少0.7%(2022年同比减少10.5%),主要受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影响;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充电桩等领域产量同比增幅均超过30%(2022年其同比增幅也在30%以上)。

【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7.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41.86万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额5.3万亿元,增长20.4%。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2.9%,化妆品类增长5.1%,金银珠宝类增长13.3%,日用品类增长2.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0.5%。

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6%(较2022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3.0%,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房地产业投资(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其他房地产投资)下降8.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0.4%。

【对外经济】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增长0.6%,进口下降0.3%。货物进出口顺差比上年增加1938亿元。

2023年,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3.1%,服装及衣着附件同比下降2.8%;美国、欧盟、东盟依然是我国三大出口地区,对美国出口金额同比下降8.1%,对欧盟同比下降5.3%,对东盟出口与2022年基本持平。其中,12月份,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2.3%,增幅较上月扩大1.8个百分点;地区结构表现偏弱,受外需增长乏力影响,美国、东盟、欧盟三大传统贸易伙伴同比均处负区间,我国12月出口主要受俄罗斯和新兴贸易伙伴拉动。

【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2019~2023年,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比上年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8万元,比上年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21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2%。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其中城镇为28.8%,农村为32.4%。

▶ 1-2月份需求侧:社零增速持续回落、投资增速小幅加快,出口较大幅度改善

1-2月份,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5%,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同比增长4.6%,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较社零平均增速低3.6个百分点;按零售业态分,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专业店、便利店、品牌专卖店、超市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8%、5.8%、4.2%、0.9%,百货店下降3.0%。

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2%,增速较去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同比减少14.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88%。

1-2月份,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7.0%,较大幅改善。对美国、欧盟、东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59%、下降2.3%、增长0.06%。1-2月进口同比增长3.5%,近一年来增速首次转正。

▶ 1-2月份供给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为近一年来最高,纺织业增长6.6%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0%,增速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值;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56%。1-2月,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同比名义增长0.4%。

1-2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纺织业增长6.6%(布的产量同比减少0.2%)。

▶ 物价水平:2月CPI同比由降转涨,PPI同比降幅小幅扩大

【CPI】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与上月比较由降转涨。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1.9%。1-2月平均,CPI与去年同期持平。

2月份,衣着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下降0.2%。

PPI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PPI)下降2.7%,较上月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0.2%,同比与环比降幅均与上月持平。

区分主要行业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4.7%,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6.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上涨12.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4.2%。

CPI与PPI及服装类商品CPI累计同比(%)

▶ 货币金融:2月份社融增量大幅低于季节性表现,居民贷款大幅收缩,居民户超额存款现象再度升温

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同比少增达1.6万亿元,1-2月合计同比少增超过1万亿元,下滑幅度超出正常春节所在2月的对应程度,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下滑0.5个百分点至9.0%,显示广义信用扩张速度明显放缓。

2月份,新增信贷1.45万亿,同比少增约3600亿元。其中,直接反映房地产市场需求趋势的居民户贷款受春节延迟影响在1月大幅多增之后2月显著下降,2月净减少达5907亿元,同比多减高达近8000亿元,1-2月合计较2023年初偏弱的格局进一步强化,2月份各线城市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下降,房地产市场依然没有见底。

2月,M2同比持平于1月的8.7%,较2023年12月大幅下滑1个百分点。居民存款同比多增高达2.41万亿,出春节延迟因素之外,也显示居民户超额存款现象再度升温。

【宏观形势简评】

2023年经济增长主要由消费和投资拉动,净出口向下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纺织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纺织业供给侧连续两年收缩;全年社零4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9%,较社零平均增速高5.7个百分点。

2024年1-2月份,宏观经济整体延续弱势,供给侧优于需求侧,投资优于消费,居民消费需求依然不足。1-2月,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低于社零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日用品类下降0.7%;百货店零售同比下降3.0%。投资整体有所加快,纺织业投资同比增长15%,扭转2023全年收缩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为近一年来最高,纺织业增长6.6%,生产有所加快。

1-2月份,社融增量同比少增超过1万亿元,下滑幅度超出正常季节性表现;居民贷款同比大幅收缩,居民户超额储蓄现象再度升温;1-2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超20%,2月份各线城市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下降,显示房地产市场依然没有见底。

PART.2

消费者资讯 

▶ 淘天报告显示运动户外消费需求不断进阶,高净值人群溢价接受能力强,中低消费人群对高尔夫、滑雪等小众高端运动的热爱不断升温

《2024春夏淘宝天猫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显示,在运动户外消费市场,高净值人群是市场消费中坚力量,溢价接受能力强;中低消费人群奔赴小众高端运动,开始尝试高尔夫、滑雪等高端运动。从人群消费力来看,高净值人群是运动户外市场消费中坚力量,其贡献了市场近六成分额跑步、瑜伽、游泳市场贡献最高,高净值人群对于高尔夫、滑雪、网球等高端运动较为青睐。在是否接受支付溢价态度上,高净值人群接受比例更高,且溢价接受程度更强,更偏好为爱氪金,51%高净值人群愿意支付超30%的溢价(VS整体33%)。

《2024春夏淘宝天猫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报告整体时间段:2021-2023年春夏,即当年3月至8月。

中低购人群是运动户外市场主流人群,人数占比七成左右;跑步、垂钓、篮球是中低购人群偏好的主流大众运动。同时,随着中低购人群消费观念不断进阶,他们不再满足大众化的消费选择,他们对于小众、高端运动的热爱也在不断升温,在高尔夫、登山攀岩 攀冰、滑雪等运动上的花费增长较快。

休闲户外人群偏好穿着运动休闲服饰,硬核户外人群追求全套专业。从专业户外消费品类来看,由于休闲户外场景常常是运动+社交的交融性场合,消费者在专业服饰和服配上花费较少,更多会转向外观时尚度更强的运动休闲服饰;硬核户外人群对于户外用品的使用功能性需求更强,追求户外用品的全套专业,在服饰、服配和装备上均花费较多。在购买户外品类时,休闲户外人群对于外观时尚度更为重视,硬核户外人群对于使用功能性更为重视。[资料来源:《2024春夏淘宝天猫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节选),淘宝、天猫、智篆GI。]

PART.3

品牌资讯

▶ 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任命体育明星代言,借助体育运动扩大市场渗透率及占有率

近日,来自意大利的新生代网球明星扬尼克·辛纳首次打入大满贯决赛,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赢得澳网公开赛的意大利人。当日,意大利奢侈品牌Gucci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发布限时动态,恭喜其品牌大使辛纳夺得的历史性胜利。该品牌于2022年7月宣布同样有着意大利背景的辛纳为品牌大使。这位年仅22岁的澳网新星随后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多条在墨尔本皇家植物园拍摄的冠军宣传图集,共获得超过近2万次点赞。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为澳网定制的奖杯硬箱并未出现,而辛纳所着针织开衫上的Gucci双G标识却格外晃眼。

2023年7月,在以严格着装规则和赞助商商标限制而闻名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辛纳挎着一个由Gucci定制的经典老花网球包出现在赛场上,成为这片赛场上首位携带明显奢侈品标志包袋的网球运动员,引发网友热议。作为四大大满贯赛事中最传统的一项赛事,温网要求运动员的服装以及装备袋等物品都为白色,而暴露在外的Logo大小、位置及数量也有着严格限制,即使是费德勒等顶尖球星都未曾打破传统。

Gucci于2022年7月宣布辛纳为品牌大使,辛纳成为温网首位携带明显奢侈品标志包袋的网球运动员

据Gucci发布的相关声明,品牌此前已经与辛纳的团队合作,获得了来自国际网球联合会、职业网球协会和包括温网在内的大满贯赛事的批准,以确保这款包符合赛事必要的要求。有网友透露,Gucci为此上缴了一定金额的罚款。与此次事件的海量曝光相比,这笔罚款已经微不足道。时尚搜索引擎Lyst数据显示,事件一周内网友对Gucci手提袋或旅行袋的搜索指数增加了7%,来自Launchmetrics的数据也指出,此举为Gucci带来了超过200万美元的媒体价值。在业内人士看来,Gucci在温网球场上的高调亮相为奢侈品牌与体育领域的合作打开了新的可能性,折射出品牌想在网球场上以及体育领域更进一步的野心。

2021年1月,Louis Vuitton宣布当时年仅23岁的日本网球运动员大阪直美为全球品牌大使,成为该品牌的首位运动员大使。2023年温网公开赛开赛前5天,Louis Vuitton又宣布西班牙网球选手卡洛斯·阿尔卡拉斯成为其最新品牌大使。最早引领明星代言人风潮的Dior曾于2021年签约在美网公开赛期间创造历史的女子冠军艾玛·拉杜卡努为品牌大使。去年4月,来自加拿大的网球选手菲利克斯·奥热·阿利亚西姆也被该品牌纳入麾下。

接二连三的官宣意味着奢侈品牌对网球场的青睐,也顺应了奢侈品牌近两年掀起的任命运动员为代言人的风潮。大约从2022年开始,在频繁的明星代言人风险事件后,奢侈品牌陷入一场创伤后应激障碍,开始放缓与明星的合作节奏,同时寻觅新的替代选择,以实现平衡。在此背景下,在年轻群体中影响力逐渐扩大的体育明星于是受到奢侈品牌的追捧。运动员越来越多出任奢侈品牌大使乃至于代言人,并频繁出现在品牌活动和秀场头排。

这一方面受到市场对于明星多元化、真实性以及正面形象要求的影响。有分析人士认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年轻一代抵触过于复杂或精心策划的内容,厌倦了所有人都认识、拥有大规模影响力的面孔,进而对各领域有影响力、且具有真实故事的人物产生浓厚兴趣。真实性是刺激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兴趣和购买欲望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该现象也出自于奢侈品牌对布局运动市场的野心。在愈发严峻的行业形势下,奢侈品牌亟需找到新的锚,以扩大市场渗透率乃至于占有率。[资料来源:时尚头条网(http://news.ladymax.cn),有删减]

▶ 高端运动品牌满足了都市高净值人群追求质价比且保持精致、得体的着装要求,或将平替部分奢侈品牌的消费

01 奢侈品消费者流向高端运动鞋服

精练GymSqure近期对部分一线城市用户消费者调研发现,有近40%以上的健身运动爱好者,每周穿着运动服饰频率超5次,并且有超半数以上偏好lululemon、On、始祖鸟等海外新锐品牌。从北京三里屯、上海静安寺等核心商圈,lululemon、始祖鸟等高端运动品牌门店,正在接手部分奢侈品品牌位置。手戴苹果手表,脚穿On昂跑,身背lululemon健身包,再套件始祖鸟,高端运动品牌,正在取代奢侈品成为都市人的心头好。而这背后,是LVMH为代表的全球奢侈品品牌业绩增速下滑,富人也减少买奢侈品了。

相较于奢侈大牌,高端运动品牌正在抚慰每一个在奢侈品碰壁的都市精英。大众侃侃而谈的中年三宝,除了Ralph Lauren,皆是像lululemon、On、patagonia、始祖鸟和salomon等清一色运动品牌。调侃成风的背后是新锐的价格,低调不显富贵,但又不失品味,更重要的是,性价比之选的高端运动品牌,给中产精英消费降级的体面。

更多时候,运动消费还是一种身份标签。比如说Gymshark是举铁实力的证明,迪桑特的穿着者可能是厉害的冰雪玩家。就像穿着高奢服饰一般,先锋的运动服饰也足以体现出所坚持的运动宣言和“老钱”的运动生活方式。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一切都在向性价比看齐,运动生活方式也是如此。与其说运动生活方式是消费,它其实是更具性价比的投资。

02 高端运动鞋服:新锐价格,延续老钱身份的得体

新锐的价格延续老钱的得体,高端运动品牌的流行也是中产的体面降级。相对于奢侈品的千元门槛,运动服饰行列动则500元以上的单价,甚至上千的经典款已经位列金字塔之巅。新锐的价格购买顶流的产品,高端运动品牌正好满足了追求性价比且保持精致的消费要求。不像顶奢凌厉展现个性,运动服饰磨去了张扬,不彰显大富大贵,但依旧不失品味。毫不费力恰到好处的精致,也是高端运动服消费降级后留下的体面 ——远离物质的内卷,多些舒适和松弛。

其实,高端运动鞋服成中产精英新欢,也是运动品牌攀豪门、奢侈品降身段的共同结果。2023开年,Tiffany与Nike合作首次推出运动鞋产品冲击“年度鞋王”;adidas2023年也在前后分别与Gucci和Prada发布合作系列;这个冬季,Maison Margiela 也与Salomon达成了第三次联名合作。奢侈品牌密集与运动品牌联名,预示着奢侈大牌也向运动弄潮儿抛出橄榄枝,打开运动和年轻群体,而这恰恰也是运动品牌向上攀爬触达高端人群的方式。

“运动代表,运动戴表”同样的,穿着运动服饰,也是一种身份标签。越精英,越运动的流行趋势在高端运动服消费中得到了完美体现。有趣的是,高端运动服饰成潮流后,也改变了运动原来的标签。比如说,骑行压马路,在有了Brompton后成为了CityRide;一双鞋一条线就可以上路的徒步,在“鸟鼠象”(始祖鸟、攀山鼠、猛犸象品牌)走火后,晋升为月入两万玩不起的新贵运动。取舍奢侈品的都市精英选择高端运动品牌,穿得低调了,但玩得高级了。

03 运动生活方式是消费,更是颇具性价比的投资

看向高端运动品牌追求性价比的都市精英,在追求运动生活方式上却是大手笔。在精练GymSquare对运动爱好者调研发现,有近4成表示自己年度健身预算有所增长,近20%消费者表示涨幅超40%。根据《2023户外生活趋势报告》,超8成户外玩家为小白用户,并且愿意为爱好氪金。户外用户单品类年均消费2-5K,并且一个用户会有多项户外爱好。

新中产呈现出追求性价比,但也热爱奢侈体验。吴晓波在《新中产白皮书消费篇2022》报告发现,运动健身场所成为40%受访者工作之外的休闲去处;有近7成受访者表示会为升级生活体验买单,也有近5成新中产表示为体验新生活方式消费。在奢侈消费中降级的消费者,选择升级生活体验。其中,运动消费所代表的运动生活方式也是最有热度的新生活体验。比起用奢侈品的武装,身体有力、内核强大和情绪稳定才会是焦虑内卷时代更值得憧憬的东西。看似是物质的取舍,或许是生活状态的升级,褪下了奢侈大牌光环,会发现运动生活方式下的自己本身就是发光体。【资料来源:36氪(https://36kr.com),有删减】

▶ 意大利奢侈羊绒品牌Brunello Cucinelli:2023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23%首次超过10亿欧元,亚洲市场增长40%至3亿欧元

意大利奢侈羊绒品牌Brunello Cucinelli近日发布了2023财年初步财务数据,销售额按当前汇率同比上涨23.9%至11.4亿欧元,首次突破10亿欧元大关,提前5年完成销售目标,引发行业的广泛关注。同时,Brunello Cucinelli也在2023财年第四季度录得有史以来最好业绩,在去年同期的高基础上,销售额仍然猛涨15.6%至3.21亿欧元。报告显示,2023财年Brunello Cucinelli在全球所有地区均出现双位数强劲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包含中国市场在内的亚洲市场销售额更是猛涨40.4%至3.07亿欧元,占总销售额的26.9%。

2023年成为行业从高增速回归常态化增长的开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Brunello Cucinelli去年的多次财年预期调高。上月,该品牌将2023年度预期增长幅度从20%至22%最后上调至22%至23%左右。而从其公布的初步年报中来看,Brunello Cucinelli期内高达23.9%的增速仍超出市场期待。在并不明朗的市场环境中,Brunello Cucinelli的表现无疑称得上是逆势上扬。

Brunello Cucinelli的韧性首先来自于其以高净值人群为主的目标消费客群。随着宏观环境收缩,传统力量回潮,奢侈品客群重心再次校准。市场承压时期,中产阶级的消费受到影响产生波动,紧握高净值人群已然成为奢侈品行业唯一的确定性。虽然富人阶层也在去年经历财产缩水,但相较于中产阶级,他们对生活成本上涨的敏感度仍旧较低。

此外,Quiet Luxury静奢风的流行被视为是Brunello Cucinelli保持稳健增长的主要外部推动因素。近三年以来,时尚潮流从年轻人喜爱的街头潮流,显现出向经典传统回归的趋势。消费者向富裕阶层看齐,导致市场对低调和有品质产品需求强劲。Brunello Cucinelli联合首席执行官Luca Lisandroni曾表示,市场对高品质手工服装的强烈需求将继续推动品牌的增长。10亿欧元门槛对于时尚行业而言是一个重要指标,它意味着品牌开始逐步从中型企业迈入更大规模市场。

2023年5月,该品牌突然与Chanel联手,在佛罗伦萨收购意大利羊绒纱线供应商Cariaggi Lanificio S.p.A的部分股权;11月,Brunello Cucinelli还宣布将在意大利Abruzzo的Penne市兴建一座“美丽工厂”,以提高男装产品的产能。因此,与其说Brunello Cucinelli受益于静奢风的流行,不如将该品牌多年来的稳健增长归功于其通过稀有且极高质量的产品,而成为“绝对奢侈”品牌的代名词。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消费者开始减少奢侈品购买频次,Brunello Cucinelli和Loro Piana将与同样代表着“绝对奢侈”的爱马仕一样,从消费者购买少而精的意图中获益。 [资料来源:时尚头条网(http://news.ladymax.cn),有删减]

【品牌资讯简评】

后疫情时期,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增强,高净值人群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高净值人群依然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同时注重“高质价比”,追求“少而精”,市场对高品质、奢而不华的产品需求强劲,意大利羊绒奢侈品牌Brunello Cucinelli受益于此2023年业绩实现双位数增长。另一方面,高净值人群更加追求健康生活方式,运动、户外穿着成为一种身份标签,受益于此,高端运动/户外品牌如始祖鸟等业绩近年快速增长,奢侈品牌与运动/户外品牌的合作也越来越多。

以高净值人群为目标客群的时装品牌,首先需要锚定“高品质”,在产品品质上持续精进;其次需迎合市场需求趋势,融入运动/户外等健康生活方式元素;同时对“涨价”保持审慎,注重提升产品质价比。

PART.4

零售业态资讯

▶ 杭州30大商场2023年业绩:市级高端型购物中心遥遥领先,郊区社区型商业总体相对偏低,杭州大厦、杭州万象城、杭州湖滨银泰in77共3家商场销售额超过百亿

Ø杭州继上海之后,成为全国唯二拥有3个百亿商场的城市

据已公开的30家商场销售额,总销售额达827.73亿元,2022年调研的20家商场总销售额为554.85亿元。其中销售额最高的为杭州大厦,达140亿;其次是杭州万象城为112亿 ,同比上涨了12%;杭州湖滨银泰in77为102亿,同比上涨了30.7%。

继2022年杭州万象城破百亿后,杭州湖滨银泰in77在2023年首次跻身“百亿俱乐部”。至此,杭州破百亿的商场已经有三个,成为全国第二座同时拥有3个100亿商场的城市。第一个是上海,国金中心IFC、恒隆广场和环球港三个百亿商场。而北京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两个200亿商场的城市——SKP和国贸商城。湖滨银泰in77去年完成了对LV、GUCCI、FRED等一众高奢的升级,同时引入了中国首家ROSA.K、中国首家线下华人靑年、全国首家BETTERSAY、White Pigment、文墨、chuu等一众潮流首店,极大丰富和提升了商场的品牌能级,销售额完成了超30%的大幅提升,2022年曾同比下滑了4.9%。

从同比涨幅TOP3的情况上看,除了湖滨银泰in77、杭州大厦、万象城等具有城市核心位置优势的市级购物中心外,城郊板块的区域“扛把子”亦有良好的销售数据。湖滨银泰in77堪称“客流收割机”,客流方面,已公开的商场较少,但从已经公布的数据上看,湖滨银泰in77当之无愧继续蝉联杭州首位,“客流收割机”名副其实,2023年更是暴涨了51.78%至8500万人次。

Ø高奢之争,杭州大厦领先

销售额TOP3,毫无悬念都被拥有奢侈品的“三巨头”霸占。而人们关注点除了最高能冲到多少亿,就是“顺位之变”。从2023年情况上看,“大哥”还是杭州大厦。爱马仕、香奈儿、格拉芙、海瑞温斯顿这些顶奢品牌,目前杭州大厦都有,而万象城还没有。当然从同比变化上看,杭州万象城有不错的后劲。2023年杭州万象城三个月的爱马仕快闪落地,也让市场想入非非。

实际上,随着中国恢复疫情“常态化”后,海外奢侈品回暖,对国内奢侈品市场造成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但2023年国内奢侈品市场依然有不俗的表现,且从一些数据上看并没有因海外旅游走热后导致国内奢侈品遇冷的情况。

LVMH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表示,现在中国顾客数量是2019年的两倍,虽然来自游客的业务占比相对下降,但这部分的收入仍然与之前持平。这意味着中国国内的购买量大幅增长,正因此,据悉Louis Vuitton和Christian Dior正在考虑在中国开设更大的门店。

Ø主力业态强势,高客单业态拉高销售

从业态上看,2023年部分重奢、高化、户外、新能源汽车、黄金珠宝等品牌增长比较明显,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拥有高奢品牌的购物中心。这也导致出现了销售额存在两极分化的格局。除了上述业态,主力业态之一的商超也是拉高业绩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仓储会员店。Costco独立门店抛开不说,青睐商业综合体的山姆会员店成为各大商场争夺的对象,也是拉高商场业绩的主要品类。当然,销售额的差异性也与体量大小有关。体量较大的综合性购物中心在业绩上不会太弱,这方面一些小体量的街区商业就比较吃亏。此外,高客单价业态也会拉高销售额,代表性就是奢侈品。[资料来源:联商网(http://www.linkshop.com),有删减]

▶ 2024年全国拟开业商业项目514个,总体量约4500万平方米,为近8年来的最低,购物中心项目占九成,高线城市占六成

根据赢商大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底,国内已开业购物中心5827个,体量为5.17亿平方米,存量增速放缓至6.8%2023年,商业地产行业以新开394个商业项目(3万方及以上购物中心/独立百货)结束。

2024年拟开业项目514个,为近8年来最低。2024年全国拟开业商业项目514个,总体量4538万平方米。其中购物中心480个,4303万平方米;独立百货项目4个,48.6万平方米;商业街区及文旅商业项目30个,186万平方米。拉长年度时间线看,2024年拟开业项目量为近8年来最低,同比较疫情前的2019年数量、体量均下跌逾四成,同比2020年跌幅亦超三成(2020年拟开业量数据统计于2019年12月底,实际受疫情的影响可忽略)。

2024年拟开业项目在大区分布结构上大体保持稳定,华东榜首地位进一步被夯实,今年占比再增至40%;华南、西南、华中、华北四个区之间的排位反复轮换,华南长期封“榜二”;华中区今年反弹,近年占比整体稳定在10%以上;华北区占比与去年持平;西南区近三年较之前有明显下滑趋势,今年退居第五位;西北、东北居后,占比分别为6%、1%。

高线级城市拟开业项目潜力释放,2024年拟开业项目合计占比61%,较2023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商业一线、准一线数量均在100个以上。其中商业一线城市爆发力强劲,仅6个城市将新开115座项目,上海占了38席,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都有15个及以上,重庆6个。

低线级城市合计占比39%,但也不缺激进者。商业三线城市中,珠海13个项目,惠州6个,绍兴、嘉兴、湖州各5个,中山、金华各4个项目,保定、银川、台州、赣州各有3个项目。商业四、五线城市中,三亚、宝鸡、宜昌、咸阳、曲靖、衢州、六安、九江、贺州等多座城市有3-4个项目开业。

区域型中小体量项目越来越流行。消费细分化,区域型、小众圈层消费兴起,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小体量商业项目持续走热。2024年拟开业项目体量在10万平方米以下的占比超六成,其中5~10万平方米区间的项目占比从2023年的35%上升至39%;10-15万平方米区间的项目占比下滑4个百分点;15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占比持续维持低位。另外,城市更新项目、存量改造、非标项目等,也多以小体量呈现,都在推高小体量项目占比。

连锁产品线项目占比近四成,万达继续领跑。2024拟开业项目产品线项目占比51.95%,规模产品线保持着稳定的拓展速度。超10家企业旗下产品线拟开业项目 5个,万达商业领跑;新城、华润万象生活、宝龙、爱琴海、招商蛇口拟开业项目大于10个。

2024年,港资、外资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商业布局加速,共有18个项目拟开业,同比2023年的14个增加了5个。

奥莱热潮又起,主打多维度复合型奥特莱斯MALL。2024年拟开业项目,又见奥莱热潮,26个奥特莱斯项目,265万平方米体量,而去年同期仅为14个,体量约140万平方米。入局者不乏砂之船、奥特莱斯(中国)、杉杉奥特莱斯、益田集团、世纪金源、中骏商管等知名企业。纵观当下的奥莱项目,主打的是多维度复合型奥特莱斯MALL。

开放式街区、非标商业、文旅商业盛行。购物中心传统的“购物”观念已经被打破,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体验式商业才是王道。松弛感商业、“不被定义”的非标商业、文旅商业盛行。据统计数据,2024年拟开业项目中将近20个开放式街区商业,其中又有多个为城市更新项目、非标商业。[资料来源:赢商网(http://news.winshang.com),有删减]

▶ 低价竞争将使电商平台深陷泥潭,长期将会反噬平台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及研发投入

2023年是电商行业回归低价的一年。消费者开始将焦点从单纯的品牌或高价转向购物的实际价值,并日益增强对性价比的追求和重视。一时间,电商平台敏锐地捕捉到了低价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涌入这一领域,寻求在低价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进入2024年,这场战火不但没有熄灭,反倒渐成燎原之势。抖音电商将“价格力”设定为了2024年优先级最高的任务,这也是继拼多多、阿里巴巴与京东后,又一个在内部明确将“低价”提升为核心战略的电商平台。京东推出“免费上门退换”服务,整个行业继续笼罩在低价的浓雾之中。

一方面,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流量采取低价策略,电商平台的利润空间往往受到严重挤压。这种压缩不仅影响平台的盈利能力,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说,在持续的价格战中,平台可能不得不牺牲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研发投入,以维持低价。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商家可能会选择降低成本,甚至铤而走险,导致市场上充斥着更低价的假货,对平台的声誉和长期发展构成威胁。除此之外,不合理的低价也会对电商平台的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让消费者觉得这些平台的产品质量不可靠或者服务不到位,从而选择其他更可靠的平台进行购物。

恶性价格竞争不仅侵蚀着平台的盈利能力,还可能对整个行业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即便低价策略能在短期内吸引大量消费者,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平台不能有效解决假货问题,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那么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终将流失。另一方面,低价竞争往往要求电商平台在供应链方面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然而,这并非易事。供应链的不稳定或者成本上升都可能导致平台无法维持低价策略,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平台的口碑。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电商平台面临着一个日益紧迫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在保证用户低价购买的同时,确保商品的质量,以及如何平衡商家和品牌的利益需求。在某种程度上,电商平台似乎已经身陷低价策略的泥沼之中。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电商平台在追求低价的同时,需要强化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探索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当然,不同的电商平台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目前,低价策略虽然能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流量和销售增长,但长期而言,它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并不是一个稳妥的策略选择。基于此,为了确保长期的成功和稳定性,电商平台必须摒弃仅仅依赖低价策略的思路,转而寻求更具有创新性的发展路径。对电商平台来说,低价并非电商平台的万能解药,盲目追求低价对平台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电商平台深陷其中,就如同被无形的枷锁束缚,难以抽身。因此,电商平台需要认识到低价策略的局限性,并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路径,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电商平台才能摆脱低价策略的束缚,迎接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资料来源:电商报网(https://www.dsb.cn/guancha),有删减]

【零售业态资讯简评】

2023年是中国经济疫情后筑底修复的一年,第二季度开始经济整体向上动力不足。在此形势下,高端业态仍保持了高景气度,杭州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拥有3个零售额超百亿的城市,零售业态业绩两极化明显。中心城市对人口的虹吸效应将持续,高端消费也将愈加向中心城市的高端商业业态集聚。2024年全国拟开业商业项目总体量约4500万平方米,为近8年来的最低,且购物中心项目占九成,高线城市占六成,商业物业日趋饱和,增量将持续减少。

线上渠道方面,低价竞争在2024年依然延续,长期来看,低价策略将会反噬电商平台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以及研发投入。对高端消费品牌而言,在“低价为王”的电商时代,需要理性布局电商平台和制定价格策略,坚守长期主义,不应以低价引流的短期目标牺牲品牌的长期发展。

PART.5

行业简讯

1、爱马仕2023年收入增长超21%,2024年将继续涨价

爱马仕2023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大涨17.5%至33.6亿欧元,超过分析师预期,在包括中国市场的所有地区均实现强劲增长。2023年全年,该集团销售额大涨近21%至134.3亿欧元。按业务分,爱马仕铂金包所在的皮具和马具部门销售额大涨16.7%至55.47亿欧元,成衣配饰业务大涨28.2%至38.79亿欧元,高端珠宝和腕表大涨23.2%至6.11亿欧元,涵盖珠宝和家居的其它部门收入增长25.8%至16.53亿欧元,丝绸纺织业务增长15.6%至9.32亿欧元,香水美妆销售额增长11.7%至4.92亿欧元。为应对更高的生产成本,爱马仕计划今年在全球范围内涨价,幅度提高至8%至9%。

2、LVMH集团2024年开局增长缓慢

Stifel分析师Rogerio Fujimori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2024年LV母公司LVMH的开局可能相对缓慢,但随着时间推移,势头应该会有所改善,这是由于预计中国游客将会在境外购物,美国市场也逐渐复苏。LVMH定于4月中旬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的最新业绩,预计将实现3%的有机销售增长,并从第二季度开始呈现重新加速的趋势。

3、Gucci2023年收入同比下跌6%至98.7亿欧元

在截至12月31日的十二个月内,开云集团销售额同比下跌4%至195.6亿欧元,其中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下跌6%,全年营业利润大跌15%至47亿欧元,净利润录得30亿欧元。

按品牌分,失速已久的核心品牌Gucci收入下跌6%至98.73亿欧元,Saint Laurent下跌4%至31.79亿欧元,Bottega Veneta下跌5%至16.45亿欧元,Balenciaga所在的其他品牌部门也下跌9%至约35亿欧元,仅开云眼镜业务实现38%的增长至15.68亿欧元。

4、杰尼亚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近28%至19亿欧元

杰尼亚2023财年初步业绩数据,销售额同比大涨27.6%至19亿欧元,其中第四季度的增幅高达40%,销售额录得5.7亿美元。报告期内,杰尼亚品牌和Thom Browne的直营零售业务均有显著增长,在中国、欧洲和美国市场表现强劲。

5、Tapestry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中国市场收入增长19%

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内,Tapestry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3%至20.8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收入高达19%的增幅推动。期内,核心品牌Coach收入增长6.4%至15.4亿美元,Tabby手袋的销量比去年几乎翻了一番,抵消了Kate Spade和Stuart Weitzman两个品牌的下滑。

6、复朗集团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至4.26亿欧元,大中华区增长8%;主品牌Lanvin销售额同比下降7%至1.12亿欧元

Lanvin Group(复朗集团,LANV.US)公布了其2023年全年初步未经审计收入。集团旗下品牌包括Lanvin、Wolford、Sergio Rossi、St.John和Caruso,2023年共录得营收4.26亿欧元,较2022年经审计收入同比增长1%。集团在大中华区和亚太市场的销售额同比都实现了8%的增长。Lanvin品牌销售额同比下滑7%至1.12亿欧元

7、Dior发布史上首个高级定制男装系列

Dior在2024冬季男装秀上发布了20套高级定制男装,这是该品牌史上首次推出男装高定系列,旨在进一步扩大高定的目标受众人群。作为品牌的中国品牌大使,王俊凯也身着高定款出席此次发布会,引发广泛关注。

8、Burberry截至2023年12月底的第三财季销售收入同比下跌7%

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于1月5日发布盈利预警,在截至去年12月30日的三个月内其销售收入下跌7%至7亿英镑,主要受美国市场大跌15%拖累,EMEIA地区也录得5%的下跌,亚太地区则在中国市场8%的增长提振下实现3%的上涨。值得关注的是,这是Burberry在短短三个月内第二次发布盈利预警,也2021财年以来首次出现收入下滑。

9、lululemon上调业绩指引

随着假日季销售强劲,lululemon周一上调业绩指引,预计2023财年第四季度其收入将在31.7亿美元至31.19亿美元之间,与2022财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长14%至15%,高于先前预估。近一年来,lululemon股价累计上涨65%,市值约为620亿美元。

10、报喜鸟预计2023年净利6.88至7.34亿元,同比增长50%~60%

报喜鸟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全年归属净利润盈利6.88亿元至7.34亿元,同比上年增50%至60%。对于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各品牌经营计划的实施,持续提升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运营力,报喜鸟、哈吉斯、宝鸟、乐飞叶、恺米切等旗下所有品牌较上年同期均实现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实现良好增长;公司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和升级,提升产品品质,严格控制终 端折扣,且直营渠道实现快速增长,毛利率实现提升。

11、优衣库调整中国市场开店策略,将关闭中国市场亏损店铺,并继续在优良地段开店

日本迅销公司将调整优衣库在中国的开店战略,将通过关闭亏损店铺和在优良地段开店,提升店铺的盈利能力。优衣库在中国的店铺超过1000家,按地区来看为世界最多,但营业收入不及日本。优衣库在中国将从扩张路线转向重视品质的店铺建设路线,以巩固发展基础。日本迅销公司的首席财务官CFO冈崎健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在10年后,将把包括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区业务的每家店铺的营业收入提高到与日本优衣库业务相同的水平。

12、Miu Miu品牌2023年收入飙涨近60%

据时尚商业快讯,Prada于3月7日发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期间的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收益净额47.26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较2022年增加17.2%。经调整EBIT10.62亿欧元,同比增加25.62%。该集团收入净额6.71亿欧元,同比增加44.25%。该集团连续12个季度取得零售增长,乃受全价、同比销售额所带动,且销量及均价皆有正面贡献。按品牌分,Prada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加12.1%,在全价及同比销售额的带动下实现高质量增长。Miu Miu于12个月期间表现出色,同比增长高达58.2%,在各地区及产品类别均取得强劲增长,成为奢侈品行业最大的黑马。

13、Hugo Boss进入40亿欧元俱乐部

德国奢侈品集团 Hugo Boss公布了截止12月31日的2023全年财务数据,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5%,录得41.97亿欧元,这是其历史上首次突破40亿欧元的门槛,提前两年完成此前设定的中期销售目标。值得关注的是,包括中国的亚太地区销售额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批发业务收入增长13%。

14、森马集团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2.5%至136.6亿元

森马服饰2023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森马服饰在2023年度实现了营业总收入136.61亿元,同比增长2.47%。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了15.05亿元和14.88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11.21亿元,同比增长75.9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05.20%,达到10.21亿元。

15、361°集团2023营收同比增长21%至84亿元

361度集团公布的2023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报告显示,361º集团2023年收益达人民币84.2亿元,同比增长21.0%,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9.6亿元,同比增长28.7%。至2023年底,361º品牌在国内门店达5734家,较2022年底净增254家。按区域划分,约75.9%的门店位于中国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而5.1%及19.0%的门店分别位于中国一线及二线城市。其中,商超百货渠道占比不断增加。

16、去年我国黄金消费量同比增长8.78%,其中黄金首饰消费同比增长7.97%

2023年全国黄金消费量为1089.69吨,同比增长8.78%。其中,黄金首饰消费706.48吨,同比增长7.97%;金条及金币消费299.60吨,同比增长15.70%;工业及其他用金83.61吨,同比下降5.50%。

17、SKP在2024年将入驻广州

广州相关部门公开文件显示,2024年要推动包括SKP在内的商业载体建设,意味着奢侈购物中心SKP落地广州已是确定的事,目前北京华联已和广州IFC写字楼签署租用办公室的合约,但还未有人办公,处于装修前期阶段。

18、Zara关闭东莞唯一门店,近几年已缩店30%

Zara官方确认东莞星河城店将于3月31日正式闭店。据官方小程序显示,星河城店是Zara目前在东莞的唯一一家门店,该店关闭,意味着Zara将撤出东莞市场。从2018财年到2022财年,Zara的中国内地门店从179家减少到119家,缩减约30%。不仅是Zara,过去五年间,Inditex旗下其他品牌也收缩了在中国的业务,Inditex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总数从589家减少到242家。其中,Pull&Bear、Bershka和Stradivarius在2022年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以上内容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END-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