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写小作文的权利

防杠声明:本文不针对任何人,如有雷同就是你对我错。

吹智能助手产业链,吹光刻胶小作文,吹存储库存被大客户包圆,吹“这一次武松在我们这边”,热点在小作文里此起彼伏,市场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先写几篇看起来有逻辑的文章喂给智能助手,然后在微信群里发截图制造热点,大家去问智能助手“XX票是不是有XX概念”,发现实锤,纷纷买入。

真正的信息平权,就是人人都有写小作文的权利。

人人都有写小作文的权利,那你的研究,还有价值吗?

卖方研究有价值吗?

一茬又一茬的卖方首席把微信群玩成了模拟盘,早晨还“回调到位务必重视大力推荐”下午就“补涨接近尾声,本质是宽幅震荡建议逐步撤退”,早晨还“投资策略:反攻”中午就“投资策略:震荡整固”。

一茬又一茬的白酒研究员让行业的变化赶不上研究的渴望,随着糖酒会的频次越来越高,经销商的信息增量越来越低,产业的新趋势新观点已经满足不了研究员们火热的焦虑了。

每次业绩好起来,就有研究员觉得增长会持续,股价涨五六倍,不是基本面变了,不是品牌的弹性变了,是研究员又换了一波,又开始新一轮“相信增长能持续,股价能涨五六倍”。

一茬又一茬的电子研究员传承了内卷的优良传统,一卷明年的利润增速,就要想着卷后年增速下滑;一个利好高开,跑慢了就绿了,一格局就吃面;同一个利空,出一遍,砸一遍,再出一遍,再砸一遍,反复确认:这个事儿已经跌过了对吧?卷到预测自己板块的跌幅遥遥领先...

卷到最后都进入了小作文传播学的范畴。

最近有家机构招了20个小作文收集员,老板分仓给他们买小作文票,第二天能+5%出就发奖金,-5%就倒扣奖金,循环往复。

褒奖的是研究能力吗?是选股能力吗?褒奖的是吹票能力,是传播能力,是能在最短时间内让最多人的人认同吹票逻辑并愿意上车的能力。

辛辛苦苦肝的100页研报不如一段短短的文字截图包浆,整了半天行业研究框架不如人家厕略会里传送样进供加单,在研究所路演按派点算一场五百块,辞职当产业专家讲同样的内容一场一万块,天天跑工厂跑路演不如搞一个365的星球卖给一千个人,传销效率更高,变现效果更好。

回过头来还要卷自己的老同行:

“怎么你这个研究还不如我几百块买的星球靠谱?”

围城里的研究员也很委屈:

“我知道研究未必创造价值,但不研究我就会被迫离职...”

赚钱嘛,从来都不寒碜的,如果无法提供价值发现的功能,那么提供制造波动促进交易的功能也很无可厚非,所以,观点明确,比观点正确,更重要。

只是,大家都奔着制造波动、收割情绪周期的流动性去,谁真的关心产业,谁真的关心基本面的变化,这些热门产业链内的股票,到底是因为真的有了边际变化才有了波动,还是为了制造波动而去追逐并传播了边际变化的高频信息?

对于实盘选手/短线老师来说,自我传播成为一条重要的能力边界。

首板了就是,埋伏到了

破板了就是,刚撤单了

跳水就是,早就卖了

深V了就是,又接回来了

地天板就是,地板一个B,天板一个S

“盘中V+已更新”“紧急通知B点出现了”

你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亏的,光看老师用嘴操作了

不喜欢看研报,不喜欢降智炒股,喜欢有人把吹票伪装成有逻辑的小短文分发给你,最好不直接说标的,让你自己挖掘,获得感贼强,觉得自己研究能力进化了,成长了,升华了。

A股陷入一个莫比乌斯怪圈:

**的共识也是共识,**买**股,**给**送钱,**赚了钱继续买**股,给别的**送钱。

新生代柚子语重心长的说:

“你买了一个票,却不去吹他,是很**的行为,今天你不帮别人吹票,那以后谁来帮你吹票?”

管理人研究有价值吗?

为什么大家都说好价格买好公司,十倍的时候也是好价格,二十倍的时候也是好价格,一百倍的时候也是好价格?

为什么大家都说和优秀的企业共成长,然后优秀的企业继续成长,但产品净值不再成长?

为什么大家都说自己敞口收的很严,微盘股灾的时候还是有人直线坠落有人无事发生过有人来回折返跑,两头都错?

为什么大家各自做各自的管理人研究,最终还是抱团到了同一类资产上?一窝蜂的发雪球,一窝蜂的发小市值量化,一窝蜂的发城投债,一窝蜂的发哑铃型策略?

做业绩嘛,总是要暴露点什么的,你暴露了size,我暴露了value,然后在抱团瓦解的那一刻,一起齐齐整整的排毕业照。

不是不相信基金经理有能力,是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选出有能力的基金经理。

新的资金流入贝塔的河床,一些看起来像阿尔法的东西飘了起来,被逐浪而歌的人快速捡走,留下毫无波澜的水面,等待下一场被小作文主导的,流动性盛宴。

盛宴觥筹交错,不在饭桌上,就在菜单里。

喜欢|在看|点赞

“我没上车呢”

您的时代

整个市场洋溢着焦虑的氛围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