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的逻辑

图片

前天是大年初一,昨天是大年初二,今天是大年初三。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明天想必就是大年高一了吧。

开个玩笑,权当是增加点年味儿。

很多人觉得现在过年没有年味儿,而且很多中年人反复在探讨自己小时候如何如何有年味儿、如何如何快乐。

说到底,无非是因为过去物资匮乏,大家普遍常年处于贫穷中,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几顿像样的饱饭。

计划经济时代,不是你想买东西就能买的,买粮食要粮票、买肉要肉票,想吃肉,你不光得有钱,还得有肉票,《人世间》周炳坤他母亲入冬后就把肉票都攒在一起囤起来,就是为了过年时候能买上点肉,全家吃顿饺子。

这种困顿环境下,春节能够实现对温饱需求的满足,因而让人对春节有期盼,从而转化为记忆中的年味儿,其实,就是肉味儿。

说到底,所谓的年味儿,就是在物资匮乏的时代中,贫穷造成的心态扭曲和心理伤害,由春节所带来的饱腹感产生的心理冲击。

你知道粮票是什么时候停用的吗?

1993年!

也就是说,咱们老百姓能够敞开了肚皮吃顿饱饭的时间才不过20年。

你愿意回到那个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吗?

正常人应该都不愿意吧?

所以,渲染所谓的年味儿,是把过去的伤口一遍遍扒开展现,并不那么让人怀念。

想要过年有年味儿,太简单了,如果过年你可以跟范冰冰或者王一博在一起一个周,那可就太有年味了。

你能从年头盼到年尾,你信不信?

过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拜年。

拜年又分为线下拜年和线上拜年。

线下拜年就是到人家里去,在山东就是磕头,快手上有很多展现山东礼仪之邦的拜年视频,一起子人少了几人,多了几百人,到村里备份最大的长辈家,磕头拜年,有时候一跪就是一条街,场面很震撼。

不过,这些我认为是糟粕,但是我并不能挑战传统,我过年依然到长辈家磕头拜年,但是我不让会长夫人磕头跪拜,未来也不准备让下一代继续磕头跪拜,尊重和礼仪可以有很多形式,可以鞠躬,可以作揖,但是不要跪拜磕头,对逝去的祖先可以磕头,因为山东是信仰宗族文化的,但是,活人不需要磕头。

线上拜年就简单多了,以前流行电话拜年,每年我还没起床,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电话拜年,遇到热情的,电话挂不断,后面的人打不进来,很着急,接通后还会埋怨你:哟!这么忙!拜年都排不上队……

那咱得赶紧回:过年好,过年好……

后来慢慢地大家都电话恐惧了,害怕接电话,就发短信,这些年短信成了接收验证码专用了,拜年就改为微信了。

微信拜年也有很大的学问,首先就是群发还是单发,群发省事,你一次200个人群发,1分钟就把手机里5000多人发完了,但是人家收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群发信息,要不要给你回?怎么回?前些年还有一首网络歌曲叫《群发的我不回》,说的就是这个事。

那就只能选出重要的人,比如老师、领导、长辈,单独发,要真诚。

慢慢地,也进化出“偷懒”的办法,就是把拜年短信编辑好,比如:“XXX,过年好,……”在开头的地方,翻着通讯录,一个一个换着名字发就是了,主打的就是一个诚意。

拜年短信也很有讲究。

首先,就是在开头的地方你得首先注明对方的称呼,让人一眼看到就知道这是一条专属的拜年短信,会更重视,同时也记住你。

其次,就是要在短信里注明你自己的名字:XXX给您拜年了,为啥要注明你的名字?不是每一个人微信都是实名,不是每一个人都给你备注了你是谁,你得让人知道,这年到底是谁拜的。

最后,就是要有针对性地修改拜年内容,年龄大的要祝福人家身体健康,上学的要祝福人家学业顺利,当官的要祝福人家步步高升,别傻乎乎的千篇一律过年好,得有你的特色。

有人觉得,拜个年,哪有这么复杂?

其实呢,这都是学问,如果你拜年信息简单搞个群发,效果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不如不发。

过年期间,有意思的事还有祈祷,不管是敬祖先的时候,还是登山拜庙的时候。

大多数人的祈祷,非常敷衍潦草,有时候甚至就是领导给下属安排工作:我今年要发大财,你看着给安排一下。

然后呢,大多数人认为事情的发展应该是这样的:祖先或者神佛菩萨听到你的工作安排之后,满口答应:好的领导,我知道了,马上安排。

但是呢,祖先或者神佛菩萨其实是这样的:我知道了。

等到年底,一算账,一拍大腿:哎!年初的祈祷不管用啊!不是都说好了吗,我事已经安排给你了,你怎么给我办的?

祖先或者神佛菩萨也很无奈:每天那么多人给我安排事,还都是口头的,连个求人的态度都没有,我哪能记住你们谁是谁啊?还给你办?给你办个球!

这样,慢慢双方就产生了信任危机,关系也越来越恶劣,祈祷也就越来越不灵验了。

你设想一下,你作为长辈,某天家里来了个后生小崽子拜年,磕完头就开始给你许愿:爷爷,我要看动画片、我要吃榴莲、我要玩 iPad、我要用擦炮炸屎......

你会怎么想,想抽他吗?

你再设想一下,如果你面对的不是一个后生小崽子,而是几亿个呢?这几亿个小崽子同时都在开口,都在说我要这个,我要那个,你会是什么感觉?你安排得过来吗?

所以,如果想要祈愿灵验,应该做到两点:

1.每次祈祷,只祈祷一件事,就是你自己最希望发生的、最渴望得到的事,这样的祈祷显得比较用心,也就更容易得到响应。

2.在对特定的事祈祷之前,你自己最好已经先做好了九分的努力,只剩下一分自己无法把握的部分,这一部分只能用祈祷来解决。

就像是一个人祈祷要中彩票,然后躺在沙发上玩了一年手机,喝了一年饮料,年底没中奖跑去庙里撒泼:我都祈祷了,怎么还没中!

菩萨一巴掌扇下来:你想中奖也不是不行,可是,你特么倒是去买一张啊!我还得亲自买好了、刮完了给你送家里去吗?给你点儿脸了是吧!

就像是《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一切杀富济贫的事都谋划好了,还要去庙里找大和尚请求开示一样,你得把一件事从计划到执行,做到无能为力,尽完了所有的人事,才能去听天命!

《吸引力法则》讲的就是这么个事,你许下愿望,还要尽一切力量为这个愿望而努力,不过即便做到了上述两点,祈祷也未必都能灵验,更不用说如人所愿,毕竟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99%的汗水好说,努力就是了,但是那个1%的灵感可不是说有就有的,这玩意就只能看天了。

就像是今年春晚刘谦的魔术,一个过气的网红魔术师再次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不是他的魔术能力,而是控场能力,他一声令下,估计全国得撕了超过1亿副扑克吧?

魔术表演结束后,各路大神出来揭秘,其实很简单,就是一道数学题:约瑟夫环。

在约公元前1世纪,约瑟夫和他的39个朋友被罗马军队围困在了一座洞穴中。他们决定宁可死在洞穴中,也不要被敌人俘虏。于是,他们决定自杀。

怎么自杀?

他们40个人,站成一个圆圈,然后依次按9报数。报到9,这个人就自杀。

然后,从下个人开始继续报数。报到第9个,这个人再自杀。然后,再报数。再自杀。如此循环。直到,最后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可以活下来。请问,最后谁能活下来?

这个问题就是:约瑟夫环问题。

我本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时候,还专门编写过这个程序,我记得函数名是josephus(m,n),其中m是总人数,n是报数几的人淘汰。

只要你跑过几轮就会发现,40个人,按照9报数,最后是第3个人活下来,每一个约瑟夫环在开始前就确定了谁能最终活下来,这个位置就是所谓的“生门”,其他的都是“死门”,没有例外。

额,除非和小尼似的,手把手的教,也能把牌插错,这就相当于老师手把手教你解题,你还不及格一样,这完全是智商问题……

刘谦的魔术看似神奇,但是只要稍微思考,就能理解,这也是为啥刘谦每次表演魔术之前不能告诉你会表演什么,也不会重复给你表演两次的原因。

在行业内这叫做“萨士顿三原则”,是所有魔术师在表演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1.表演前不透露表演内容:魔术师应避免在表演前向观众透露接下来要表演的内容,以保持魔术的神秘感和观众的期待感。如果观众已经知道了魔术的步骤,那么整个过程将失去惊喜,变得索然无味。

2.不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对同一观众重复表演相同的魔术:这一原则要求魔术师在同一时间、地点对同一观众重复表演同一个魔术是不被允许的。如果观众已经知道了魔术的秘密,他们就很容易猜到接下来的表演,从而失去观看魔术的乐趣。

3.表演后不透露魔术的秘密:魔术的秘密是魔术师智慧的结晶,因此魔术师在表演后应避免向观众透露魔术的秘密。破解魔术是魔术师的大忌,因为所有的魔术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长时间准备的,不应该被轻易揭露。

这些原则是为了保护魔术的秘密,保持魔术的神秘性和专业性,同时也是对观众的尊重。

只要是搞清楚底层逻辑,你就能破解魔术的秘密,但是大家都是主动要求被骗,在这么一个热闹祥和的夜晚,被一个魔术师给震撼一下,如果非要穷尽一切手段去探索清楚门道,还要不厌其烦地去拆穿:你看,就是这么个原理,我也会,这有啥啊?

这就是有病。

在不合时宜的时间对不合时宜的事用不合时宜的办法就较真,就是有病。

比如最近热议的梅西。

梅西,球王,全球公认的好男人,零绯闻,从不参与政治。

但最近还是被政治给裹挟了。

这事之前,我一直不理解香港是怎么从亚洲金融中心变成亚洲金融遗址的。

经过此事我大概明白了。

这事儿闹了一周,从群情激愤,到口诛笔伐,再到到官员下场,名人贴大字报,网络主播撕毁球衣,取消以后的比赛,再到最新的退款一半。

我不是一个足球迷,这些事对我其实也没什么影响。

但让我真正觉得不安和难过的,是这件事展现的香港法制社会的崩坏,至少是崩坏的开始。

我一直觉得香港最好的地方就是一切讲契约、讲法律。

有合作则有契约,有纠纷则大家走法律途径解决,也不需要你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大纠纷,在香港上法庭打个小官司很正常,还有专门处理“5万元以下纠纷”的小额钱债法庭。这种大家讲法律讲道理的精神在香港深入每一位小市民的心里,这是大家的生活方式。

回到梅西访港这件事上,本身很简单,如果梅西违约,那么主办方起诉迈阿密和梅西。相反如果梅西没有违约,是主办方涉嫌不诚实,虚假宣传,那么由购票的球迷起诉主办方,与梅西无关。

除了迈阿密,主办方与买了票的球迷这三方以外,其他所有人没有利益受损,就这件事在法律上都是无关的。但是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事,跟什么都扯上关系了,唯独跟法律无关,潮水般的舆论开启了自主审判,结果还成了,成功迫使主办方退款一半以求息事宁人。

这件事里,有人按合同办事一脸懵逼;有人心里明白装糊涂;还有人表面糊涂内心更糊涂,但唯独嘴不糊涂,还都激灵:我很忙,霍启刚的态度就代表了我的态度。

你知道霍启刚为啥表态吗?你知道他兄弟霍启山是香港足联主席吗?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总要有人出来顶锅,他出来了,我理解,你出来了,啥意思?还你很忙,你忙个der啊……

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贴上。

就和那个笑话一样:

女问:你猜我最喜欢你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粗,什么东西硬?

男无语:%¥#@*&……

女答:笨蛋,告诉你,财大气粗腰板硬!

明白了?

在搞清楚对方的立场之前,你所有的不满、表态都可能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还记得那个口无遮拦的任大炮吗?

有幸参加过他组织的几次读书会,领教过他的认知、才学和口才,都没问题,只是立场不对,我知道他进去了,特意又搜了一下,结果进去太多年了,现在都快出来了……

咱不是真龙天天子,在社会上混,就得让人喜欢。

最近贾玲很火,但是你知道吗?

贾玲是胖了以后才火起来的,沈腾也是胖了以后才火起来,陈佩斯、徐峥也是秃了以后才火起来。

喜剧演员太好看了都很难火,就是本身不丑,也要扮丑才行。这人长相好看了精神了就自带攻击性,不容易让观众产生放松感优越感。

就好比说有人认为岳云鹏现在比曹云金更容易有观众缘一个道理,就是因为岳云鹏显得更好欺负。要么说喜剧的底色是悲剧么,喜剧演员大多是把自己搞成个倒霉的笨蛋,来逗乐观众。

这些都是底层逻辑,很强大,你仔细想一想,什么问题都有答案。

所以说,咱们什么课程都学了,唯独没有给开过逻辑课。

我举个例子:很多中国人相信外国的进口产品,却不相信外国人的话;相信本国人的话,却不相信本国的产品。

从逻辑学上讲,难道是因为生产优质产品的人,喜欢说谎话?还是因为生产劣质产品的人,却喜欢讲真话?

你品,这就是底层逻辑的力量。

我们普遍不讲逻辑,甚至不讲道理。

2010年,冯军旗的论文《中县干部》详细剖析了中国县乡政治的实情。基层实权岗位家族化的根本原因居然得功于计划生育:后续无人。

冯军旗论文之后,北大社会学系有段时间基本被基层拉黑……

再说说股市。

昨天提到FT中文网出的《超大数据揭开A股99%股民长期亏钱的真相》这篇文章,里面还提到,A股过去32年创造的净财富一共是18500亿美元,与A股前25名的公司创造的净财富相当,也就是说除去这25家公司,剩下所有的近5000家公司创造的净财富加起来是零。

A股不是二八原则,A股是0.5%和99.5%。

当然,那99.5%里面也不全是垃圾,它们加起来是0,但里面有很多拖后腿的负数,为了给这些负数填坑,前面肯定还是有很多不错的企业。所以实际上大概还是有20-30%的企业是正面贡献,只是作者的写作思路为了吸引眼球选了一个更惊悚的说法。

但他确实也揭示了A股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下半区有太多创造负价值的垃圾企业,从A股拿走了太多的钱。

另外文章还举例了2015年那波牛市的盈亏情况:

机构赚走了2523亿,上市公司账户赚走了1129亿,1000万以上的个人户赚走了2540亿,300-1000万的个人户赚走了440亿,50-300万的个人户亏了420亿,50万以下的个人户亏了2500亿。

原文真的太惨了,百股跌停近5200股下跌恐慌后A股能否迎来反攻?

虽然中国的股市很烂,但它无疑是最真诚的。当各行各业都在营造欣欣向荣的繁华盛世时,只有它拒绝苟合,它坚持用下跌的方式,真实反映中国经济现状,以及对未来的预期。

面对这个现状,很多人却是以投机的态度参与股票投资,还妄想得到好的结果,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查理·芒格认为:投资不是诸如炒菜、做鞋、素描、开挖掘机一样的特种技能,而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大招。投资最核心的就是做决定——投或不投,投多少何时投,如何决定资产配置、证券选择、市场择时这些问题——而决策能力需要一个思维网格,需要你像机器猫一样有个袋子,里面装满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型。任何一个单一模型再完美,她都会有自己的局限性。

芒格认为在商业社会里最好的利益捆绑法就是自己打包自己的降落伞。

罗马人如何保证拱门造得牢靠?

每当拱门造好,建拱门的建工们就要站在拱门底下,目送支撑拱门的脚手架被拆掉。

永远不要低估利益捆绑和激励机制的威力。参悟所有的姿势,融贯所有的知识。这样想来,你恐怕不是一个投资者,你根本就走上了成为一哲学家的不归路。

不管是巴菲特,还是芒格,大道至简,说的就是最关键的点,没有宏伟的叙事,没有宏大的背景烘托,甚至没有强调,就是这么娓娓道来,颇有些佛说家常事的感觉。

我们没听进去,不是他们没讲清楚,而是我们还没有达到能懂的高度。

站在100楼,告诉1楼的人一件事儿,1楼的人为什么听不懂?

因为从1楼到100楼是需要一块一块的砖,一根一根的钢筋往上搭的。

他没有那些一块一块的砖,一根一根的钢筋,你跟他说什么他能懂?

他根本懂不了。

上楼这个过程,不是坐火箭,是一块砖一根钢筋积累的。如果说好像是“坐了火箭”,也是因为在底层积累了很多的砖瓦,很多的钢筋。没有这些东西,怎么到的100楼?

1楼的人是听不懂的,因为他缺的不是说一条道理、一个理论,他缺少的是砖块和钢筋。

现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碎片化的认知和道理太多了,越多,越容易有一种错觉:听到=懂了。

但实际上,认知并不是一种很虚很玄的东西,而是解决过很多问题、看过足够多案例、经过足够多的思考,养成的一套思维逻辑。

本质上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多干、多看、多想,自然会成为解题高手。

一线有神灵!一定要深入一线,扎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要在做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认知,搭建属于自己的高楼大厦。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