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兔跳水, 浪花不大

图片

|| 浪花不大。

01

极兔速递的IPO,恐怕已然进入了破发倒计时。

恶兆并非空穴来风。

最新的官方公告中,极兔预计募资金额的规模,相比几个月前的媒体透露消息,竟缩减大半。

看来这只海归的疯狂兔子,也很清楚自身目前的境遇。

6年做到东南亚第一,3年做到中国第五,兔子的爆发力让人咂舌,可耐久力不免稍逊。

在东南亚市场虽然甩开第二名15%的差距,但一眼望得到顶的天花板,让其增速渐缓。

在中国市场以黑马之姿杀入前列,但若与深耕多年的前辈们比拼内功,还有天壤之别。

再加上国际政经形势影响下的港股市场走弱,此时此刻实在算不上是极兔起跳的好时机。

然而,七轮融资的金主们翘首以盼,国内流血扩张的打法又急需补充弹药。

这一跳,纵然凶险,或不及预期,也不得不蒙眼跃起。

还有一层因素在于,如今所谓的坏时机,谁又敢说不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最好的时机呢?

更猛烈的暴风雨正在酝酿。

印尼突禁TikTok电商,马来西亚大有跟进之势。字节大将周受资携巨额献金在手,恨不得在雅加达扎根常驻,仍未能延缓事态的急转直下。

东南亚国家地小人多,实体经济仍是创造就业维护稳定之根本,想要亲手关上不经意间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何止是情理之中,简直是预料之内。

君不见电商生态冠绝全球的国内市场,今年的双11大促,也已然掀起一波波唇枪舌战的舆论漩涡。

龙兴之地生变,极兔只得在招股书中声称,会有短期影响。

02

短期还是长期,显然不是他说的算。

 

而且影响的深远,绝不是目前只占3成比例的营收可言。

 

极兔虽然早已完成了国内外业务重心的轮换,但海内外的发展模式不可同日而语。

 

东南亚的这只兔子,最开始就披上了顺丰的外衣。

 

那是因为当初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本土快递企业,根本就是毫无技术含量的杂牌军水平。

 

极兔照搬国内的顺丰模式入场,不亚于《三体》中歌者向太阳系扔出二向箔。

 

一举坐上东南亚快递头把交椅后,稳定的盈利也算是极兔敢于杀回国内的底气。

 

可上岸便要面对顺丰、京东、四通一达等一众老大哥的围堵。夹起尾巴实非所愿,唯一的翻身机会,就是铤而走险以命相搏。

 

从收购龙邦速递获得营业资质,到吞下百世集团快递业务跻身一线,再又拿下顺丰一直亏损的丰网板块,极兔把买买买的暴发户气质和加盟制的看家本领,发挥到了极致。

 

与黄峥师出段永平同门的李杰,把大量OPPO、vivo代理商发展为极兔网点加盟商,而拼多多高速增长的海量订单,也成为极兔发疯的重要诱因。

 

规模上实现逆袭,代价却是亏损不止。

 

于是乎,倘若作为粮仓的东南亚有失,那国内市场的兵马立刻会进退维谷。

 

左手东南亚挣钱,右手中国圈地,看似完美的双持武器,刹那间成为悬在极兔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03

彼时之蜜糖,化为今时之砒霜。

极兔必须赶在药效发作之前,找到生还之道。

上市,必须上市。

白菜当不成翡翠卖,也不能烂在地里。

现金流得到补充,难以为继的扩张模式却不可坚持。

三年之期,无中生有,比肩头部,也算完成了上市前的阶段性目标。

已然深入强大的对手腹地,再去追求规模上的反超,成本更高不说,收益也会极低。

遥遥无期的盈利再拖累二级市场的股价,反而影响后续的募资。

目前的国内快递市场,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伴随国内电商的红利一路飞奔至今,运力供过于求才是快递价格战屡禁不止的元凶。

客观规律使然,行业的出清只会是时间的早晚。

接下来比拼的不再是爆发力,而是去争那笑到最后的一口气。

不过这关系到未来的降本增效,也是摆在极兔面前的难题。

追求极速扩展选择的三级加盟体系,相比传统三通一达的两层模式,虽转移了资金压力也带来较低的管理效率。

反映到单均成本上,就天然地被人效、运力占去大半。同样送一单快递,人家挣钱极兔亏本,这翻身仗如何打得下去?

拿到IPO的资金,迅速扩大自营转运分拣、干线运输的比例才是正途。

至于东南亚市场的政策调控,目前看也有矫枉过正之嫌,市场波动也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好转,长期不可逆的电商大势和潜力,仍不可小觑。

因而纵然面临异地两处困境,解围之法却殊途同归。那就是交给时间,让这只冷静下来的兔子,再多跑一会儿。

# “快递卷王”极兔上市,你会参与打新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