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猛药了……

1

最近,圈子里有消息说打算提高2023年财政预算赤字,额外发行至少1万亿元的国债用于基建投资。

这条消息最先是由彭博社报道,随后两天国内第一财经也以券商观点的口吻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并同时驳斥说“不是以坊间说的‘特别国债’的名义,而可能是以‘长期建设’为用途的国债......”

意思是说高层有意将年初两会计划的负债额度提高,发更多的债来支撑经济。

那么这件事儿会成真吗?

我们来看两个信息:

一、今年咱们的经济增长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民企和老百姓整体投资、消费热情不高。

加之外贸也不咋地,眼瞅着全年就剩最后一个季度,要想百分之一百的完成就必须上份儿保险——财政额外多花些钱。

其二,面对“波浪式”复苏的经济增长,我们提前做一些政策预案。

正是如此,伴随着8、9月份财政发债提速,预算之内稳经济的财政子弹越来越少,10月以后会进入“真空期”,而这个真空期便诞生了上述传闻(市场预期)。

这件事儿不久就会见分晓。

2

那么这件事儿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笔者认为,如果这件事儿成真,那么它将是一味猛药。

之所以说财政主导经济,有两个原因:

其一,“前期居民杠杆增加太快+疫情留下的疤痕”让居民资产负债表损伤严重,这个坑必须要花钱修复,可能还要花不算短的时间。

可以肯定的说,明年、乃至后年一定还是财政扩张的年份。

其二,我们的财政仍然以投资为主导来修复经济。

上文也说了,现在的重点是居民收入能够好转,变相地把杠杆降下去。

综上,如果提高财政预算赤字还是以基建投资的方式来盘活经济,那么居民高杠杆影响消费对经济的制约的时间就会被拉长。

3

至于说隐形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进一步扩大,主要是因为财政发债的过程往往需要央行配合,而怎么配合将决定财政发债的性质。

目前财政发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公开发行、另一种是定向发行。

如果是公开发行,那就没什么问题。

如果是定向发行,央行往往就会配合降准、再贷款或者现券买断的方式配合财政发债,而这个过程就很容易涉及“隐蔽的财政赤字货币化”。

方式大概如下:财政发债→银行(政策性银行为主)购买→以再贷款或结构性货币工具的形势向央行抵押换钱→市场货币增加。

因为有2016年PSL(棚改)、2022年房地产结构性工具等事件,这就难免不让人怀疑接下来还会走类似的方式。

在这样的政策下,如果你没有一套自己的应对之策,就很容易被“小事件”当“大事件”牵着鼻子走了,做出一些错误的投资操作。

笔者最近也发现不少朋友对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差,很多人苦于看不懂形势,缺乏策略,而陷入被动。

比如,比如最近传闻设立平准基金,它能改变咱们的股市吗?

再比如,提升财政预算赤字这件事儿的关注的核心点在哪里?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