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十年 第三章 第一节"明星"交易员


不知不觉作为一个职业交易员已经半年多了,这起步的半年对我来说虽所学仍然有限,但这种工作状态对于我整个的交易生涯影响重大,从当时新人必修的“小股票”到毕业后独树一帜的交易方式,从“盲目”到“正途”,我想我用的时间比多数人都要少一些,这都使我无论是业绩还是交易能力逐渐开始在公司内被瞩目,我在当时成为了公司新人们的榜样,而我带的学员也以是在我的组里感到自豪,这使我在进入2006年之后心情非常不错。每天给学员讲解一下做小股票的经验和技巧,开盘后,我除了不断磨炼着已知的技术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与ABEL的交流后,我明白了交易的根,自己能够清晰的知道需要进一步总结和熟练的内容,每当我将以前模糊的认知提炼到明确的概念时,都会让我感觉自己在这个领域又精进一步,就好像我已经被人带领到了深山里埋藏宝藏的隐密入口,我需要做的就是走进去,将里面的宝贝每一样都鉴定清楚种类,以及它的价值,这让我每天的目标都非常明确,积累的力量是很难形容的。

几个月的时间我已经能自如的面对每天股票日内的走势,业绩也几乎是成倍数的在增长,到4月份结束的时候,我一个月的业绩定格在了51000多美元,是公司业绩的第二名(第一仍然是张冲,但他是很专注的做小股票),公司将我的收入标准上涨到了16%,那个时候我更多关注的是我在市场中的成绩,对于自己能拿到的钱倒并没有那么在意,即使如此,我的收入在当时的同龄人中也算比较突出的了。

这时我自己却明确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下一阶段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交易周期”的问题,而到我自己认为我已经能完全度过这一阶段,用了将近两年(宝藏鉴定估价水平的提高自己摸索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一批的新人到这时也都全部毕业了,李双等人看到我的情况每天都会围绕在我周围,希望我能跟大家讲一些东西,他们同样是希望用正常的交易方式让自己拥有在任何市场的能力的,我也会对他们偶尔说一些枝节性的内容,但他们尝试性的结果不理想时,又很自然的会回到固定方法的交易上,毕竟每个人到月底都是要账户的结果的,公司与自身的双重压力就注定了没有那么多时间供每个人去无节制的学习,在我看来,他们直到跟随我创业时,才真正的踏入了交易的门槛,这是后话。

陶希然这几个月专注于“暗盘”交易,他本就聪明,加上爱琢磨,他的业绩也开始在公司名列前茅,慢慢的成为了他们做暗盘交易的“带头大哥”,孙扬等老人很多时候也开始跟随他进行操作,我俩虽交易方式不同,但均后来居上,公司为此为我俩单独安排了交易室,自己可以有选择性带人,以及一段时间给全公司的人做技术培训(这一点开始和张冲类似,自己可以自由的选择工位以及环境)。而我俩因为性格相对外向,所以无论是和老人还是新人都能打成一片,嫣然成为了公司名副其实的“明星交易员”和老师。

一切都在按照我的想法稳步有序的进行着,那时的我很明确的目标是成为顶尖的交易员,以后能再更大的舞台上扬名立万,现在想想虽然好笑,但还是会对那时的我偶尔感到一丝悸动,人年轻时候的梦想和努力总是可爱的。

苹果公司的股价首次站上了100美元大关,美国的牛市依然在延续着,白天翻开我的股票账户,三一重工开始了缓慢的上涨(由于交易机制原因,对于A股,那时的**作并不多,而主要集中在期货上),下午时段的期货交易让我觉得是对我晚间交易的一种延续,我并不关注每个品种的实际整体涨跌,重点仍是在每一笔交易过程中我的得失(包括钱和操作)。能够明确感受到的中国市场品种的价格波动幅度是要明显比美国市场大的,价格的直来直去如果说对于“趋势”这个概念没有什么了解的话,操作风险会因价格的浮动进一步放大,我总是这么暗自想着。

由于开始在具体交易环节思考周期的问题,这一阶段我虽然业绩在增长,但每天需要观察和总结的东西更多了。举个例子,在日内操作时,开盘后上涨趋势形成时,我会很自然的跟随买入,然而这一阶段的上涨趋势我只有等明确的滞涨信号出现后我才能决定我的平仓操作,在这之前,对于这一阶段的趋势会在何时结束,或者说受到什么制约会发生改变,我是没什么概念的,这也使我总是会损失掉不少利润(那时我对于趋势还并不能精确到点的判定,只能够做到笼统的看清楚),每一次缺失的一点点,积累下来会变成一笔巨大的金额,这一点我是有深刻认识的。而要将不同阶段的趋势结合起来看,又没什么头绪,将周期不断的放大后就又自然会涉及到市场整体走势以及市场环境的问题(比如熊市到牛市转折点成因的问题)。

但有一点认识我认为那时的我是比一般人强的,就是市场的趋势绝不会因外部的突发性事件而改变(外部因素能影响的只是短时价格的波动),而只会因自身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听起来有点拗口,大家不理解的话一笑而过就好)。比如一家公司股价处在明确的滞涨状态下,即使发布财报大幅超过市场预期,股价立刻大幅上涨甚至创出新高,随后也会迅速回落,市场所谓利多利空的消息,事件,我从一开始接触交易的时候就觉得不是市场整体价格的核心决定因素,因为我从不认为交易是在大家一起赌概率的游戏。事后找原因的媒体报道我一直不以为然。

正当我每天不断总结,研究“周期”问题的过程中,我带的一个学员毕业了,他叫李鲲鹏,初次见他我第一句就问的他,叫这个名字应该对《庄子》比较熟悉了,他只是木讷摇头,看着并不机灵,但很下工夫(我总是觉得那个时候的年轻人愿意付出和努力的比现在强点?可能我只是由结果推导出的原因,并不准确),除了在公司以外,经常私下周末也会来找我,不断的交流,有时候只是陪我待着,并不说什么,我想他是真的把我当老师了(其实那时的我即使想给人讲也讲不很清楚的。)李鲲鹏后来在我出事后也去了美国,他在我一直带的人里算是非常出色的了,不过在当时,带的一个学员毕业了我并没有觉得是什么太大的事,心思还是放在了自己的提高上。

渐渐的我们开始形成习惯,每天收盘后我们一批的几个人,曹拴宝,和我带的学员会一起吃点东西再各自回去休息,我由于从小就比较能张罗事,慢慢的形成了一个以我为核心的小团队,大家会互相交流经验和体会,互相鼓励和吐槽,给平时紧张的学习和交易过程放松一下,至此,日后我创业时的基本班底基本确立,大家对于我的为人和能力都还是比较认可。

一次大家再吃早饭过后,看到了公司的一个女孩子(即在大厅每天给大家提示开盘的女孩,见前文)正好也过来,她叫魏晓娜,瘦瘦弱弱的身子,但声音清脆。这之前我们并不熟,没怎么说过话,大家看到她,很自然的招呼她一起闲聊了起来,她倒是也比较健谈,一番闲聊后,让我对这个女孩子佩服不已。

她是2004年大学毕业的,和张冲有些类似,本来可以在学校里就被一家不错的银行录取,但放弃了,不知怎么就希望找到交易相关的工作,几经辗转来到现在的公司,在我到公司的时候,她已经来了将近一年了,但直到现在还没有毕业,为了维持生活并且不耽误晚上工作,她选择白天在肯德基做临时工,一天5小时左右,周末10小时,剩余的时间抓紧睡觉,因为长期夜里工作且收入问题(或者其他原因),在一起三年的男朋友和她也分手了,说道这些看的出来一夜没睡的她眼睛有些红肿,大家纷纷劝她,以她的条件找一份稳定不错的工作应该是不难的,又何必弄的现在这种境况呢,她突然笑着说道:“不用,我一定能做出来的,比别人慢点自己多付出些努力就是了。”我不由得顺口叫了句好,在她疲倦的神情中却满是坚毅与倔强,其实我总在想,这个姑娘去做其他事情也一定能做的不错。她是在2006年8月份才“毕业”的,将近两年,毕业以后就开始保持稳定,后来业绩总能在7000.8000美元,后来听别人说,她跳槽去了其他公司,也结婚了,开了个网店,晚上并不全职做了,只做早盘就可以了,一个月也能有5.6万人民币的收入,我想老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直到突然的某一天(交易时间长了,对积累的量变到质变会体会的更深),由不断的整理和思考,我开始慢慢的梳理清楚当前的难题“交易周期”的思路了,每一个阶段的一小点认识和进步都能让我着实兴奋一下,我开始试着趋势与周期结合的问题全面概念化,应用化,我的交易在正式开始近一年后再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家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艾可思交易,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
  • slowfast
    ·2017-10-25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