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价投
数据价投
个人简介:用数据认知世界,凭数据助力价投!
IP属地:未知
15关注
84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数据价投
2023-08-24

美团2023半年报数据简评

1)经营业绩: Q2营业收入679.65亿,同比增加33.43%,小幅超出预期; Q2归母净利润46.89亿(去年同期-11.17亿),实现扭亏为盈,大超预期; Q2非国际归母净利润76.60亿(去年同期20.58亿),同比增272.24%,继Q1后再创新高,为单季历史最高值; 2)分业务板块来看: Q2核心本地商业(包括外卖、到店酒旅、闪购、民宿及交通票务业务)营收512.00亿,同比增39.21%;经营利润111.39亿,同比增34.83%; 随着线下消费的复苏,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强势增长,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20%左右,年活跃商家数及年交易用户数也创下新高。 美团闪购也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日订单量峰值再次突破1100万。 Q2新业务(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餐饮供应链快驴、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充电宝、餐厅管理系统及其他新业务) 营收167.65亿,同比增18.4%;经营利润-51.93亿,同比增23.52%; 其中美团优选交易额和收入继续同比增长,但增速有所下滑,运营效率较去年同期显著改善;截至6月底,累计交易用户数达4.7亿; 尽管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美团买菜在Q2时也录得稳健的同比增长,并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3)费用率: Q2销售费用率21.41%,同比增19.57%;管理费用率3.15%,同比降8.09%;研发费用率7.96%,同比降8.17%。 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继续下降,反应了降本有所成效; 而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消费恢复及商业环境变化导致交易用户激励、推广及广告开支增加,以及相应的雇员福利开支增加。 4)其他: 即时配送交易笔数54.00亿笔,同比增加了31.6%; 投资收益有所增加,增厚了净利润,其中: 其他收益净额为15.05亿,去年同期为9.68亿;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投资之公允价值变动为1.04
美团2023半年报数据简评

拼多多2023年年报数据解读-尖子生的“苦恼”

零、简评 1)在互联网企业中,拼多多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其他企业还在为增速能够重回双位数而降本增效勉力支撑时,拼多多却一路高歌猛进,在23年Q4各项业绩增速均超过三位数,继Q3之后,再次大幅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 单季来看,2023年Q4: a.营业收入888.81亿,同比增123.21%; b.经营利润223.95亿,同比增145.73%; c.净利润232.80亿,同比增146.26%; 2)按年来看,23年: a.营业收入2476.39亿,同比增89.38%; b.经营利润586.99亿,同比增93.08%; c.净利润600.27亿,同比增90.33%; 营业收入21年增速57.92%,22年38.97%,在23年之前是呈逐步下滑趋势了的,反映了拼多多主站的成长趋向于进入成熟阶段;同时21年净利润增速208.20%,22年净利润增速305.96%,为主站的利润释放期。 而在23年营收则重拾升势,TEMU在海外的迅猛发展为拼多多成功开辟了第二曲线;同时在投入期的TEMU则稍拖累了利润上的表现,降低了拼多多的利润增速的。 未来来看,TEMU在全球已经有超过50个站点,其中美国业务占比大概为50%~60%;TikTok的遭遇为TEMU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 如果至少能维持当前发展的话,未来即使营收增速正常趋缓,那么也可以期待海外TEMU的利润释放期,为拼多多带来巨大利润增量。 3)分业务来看: 广告(在线营销服务)Q4收入为486.76亿,同比增57.19%;即使考虑到22年Q4因为YQ原因基数较低的因素,增长也超出预期。这一增速也是远高于阿里,京东等对手同期表现的,说明拼多多从单位GMV中获取广告收入的能力更强。 交易佣金收入为402.05亿,同比巨幅增加357.05%;交易佣金主要包括多多买菜佣金收入、部分百亿补贴的佣金以及TEMU收入,其中最主要的增长应该来自于TE
拼多多2023年年报数据解读-尖子生的“苦恼”
avatar数据价投
2023-05-25

美团2023年Q1数据简评

美团发布2023年Q1一季报,业绩亮眼,我重点关注的一些数据全面向好。 作个简评,详细表格和图标列在后面: 1)经营业绩加速: 营业收入586.17亿,同比增加26.69%; 归母净利润33.58亿(去年同期-57.02亿),同比增158.9%,实现扭亏为盈,大超预期;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54.91亿(去年同期-35.86亿),同比增253.12%,实现扭亏为盈,也是单季历史最高值; 2)分业务板块来看: 核心本地商业营收428.85亿,同比增25.47%;经营利润94.45亿,同比大增100.74%; 新业务营收157.32亿,同比增30.13%;经营利润-50.29亿,同比增40.51%,经营亏损继续收窄; 3)费用率: 销售费用率17.91%,同比降0.67%;管理费用率3.42%,同比大降16.48%;研发费用率8.66%,同比降1.32%。 4)总体来说,各项业绩指标在23年Q1均呈现明显的加速增长趋势;各项费用率均有所下降,特别是管理费用率下降明显,降本增效有所成效。 5)在抖音的挑战下,美团23年Q1交出的成绩算是亮眼,超出预期。 短期来说,近期主要是因为大国博弈等外部因素而随中概整体贝塔下行;但稍长期来看,相信业绩所带来的阿尔法肯定还是会体现出来。 一、经营业绩 1.营业收入 2.归母净利润 3.非国际归母净利润 二、分业务板块业绩 1.营业收入 1)核心本地商业 2)新业务 2.经营利润 1)核心本地商业 2)新业务 三、费用率 $美团-W(03690)$ $腾讯控股(00700)$ $中概互
美团2023年Q1数据简评

拼多多2024年Q1数据解读-天花板到底在哪里?高速增长下的两团迷雾

从99分还能提升到99.5分,在旁人看来极难完成的任务,拼多多却像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极限的天才选手,举手之间又作到了。 24年Q1,拼多多再再再次交出一份业绩爆裂的答卷,营收利润均再次大幅超出预期。 天花板到底在哪里?这个悬念继续留到了下一季。 图片 一、拼多多到底有多强? 拼多多,这个名字俨然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中的传奇,独一无二的存在。 现在的拼多多到底有多强? 1.和同行比:拼多多VS阿里VS京东 图片 1)收入: 从营业收入来看,24年Q1拼多多为868.12亿,大概相当于阿里及京东营收的1/3;当然在阿里的营收中,占比超过一半的是阿里孵化或投资的非电商业务,而拼多多则基本都是电商相关,不一定具有可比性; 从相关性更强的电商广告收入来看,Q1拼多多为424.56亿,已经达到了阿里的67%,同时是京东的2.2倍左右。 2)利润: 从经营利润来看,23年Q4时拼多多就几乎已经与阿里相当,而24年Q1时拼多多经营利润为259.74亿,首次及大幅超过了阿里及京东,为同期阿里的1.8倍,京东的3.4倍。 更重要的是,24年Q1拼多多的营收同比增长130.66%,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74.85%;即使后面增速有所回落,也是远远远高于阿里京东的,维持这一趋势的话,领先阿里、京东的距离只会越拉越远。 3)利润率: Q1拼多多的毛利率为62.34%,经营利润率为29.92%; 而阿里的毛利率为33.25%,经营利润率为6.65%; 京东的毛利率为15.29%,经营利润率为2.96%; 数据上的差距应该是一目了然,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拼多多完全就不像是一家电商。 在互联网龙头中,我尝试想找一家能在利润率上全面超过拼多多的。 结果是:没找到! Q1腾讯的毛利率为52.58%,经营利润率为32.95%; 即使强如腾讯,但在毛利率上也还是显著低于拼多多的,这还是在拼多多近期大力发展低毛利的海外T
拼多多2024年Q1数据解读-天花板到底在哪里?高速增长下的两团迷雾

美团 2023 年年报数据解读 - 管理层认错,发力减亏

零、简评 1)美团3月22日发布2023年Q4及全年业绩,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交出了一份意料之中、中规中矩的成绩; 2)单季来看,2023年Q4: a.营业收入736.96亿,同比增22.56%; b.期内溢利22.17亿,同比增304.61%; c.非国际经调整溢利43.75亿,同比增427.62%; 营收增速和Q3(22.11%)时相比微增;而利润增速则是“巨幅增加”,但一方面来说是因为去年的基数太低;另一方面相对美团的营收规模,盈利的绝对值还较低,单季多几亿或少几亿并不会带来本质变化。 3)按年来看,23年: a.营业收入2767.45亿,同比增25.82%; b.期内溢利138.56亿,同比增307.24%; c.非国际经调整溢利232.53亿,同比增722.48%; 同样是营收增速微增,利润增速暴涨。 3)分业务板块来看: 核心本地商业Q4收入为551.31亿,同比增26.82%,增速相比Q3(24.53%)时稍有提升;经营利润为80.19亿,同比增11.15%,增速同样比Q3(8.31%)时有所提升; 新业务Q4收入为185.65亿,同比增11.46%,增速相比Q3(15.25%)时有所下降;经营利润为-48.33亿,经营利润率为-26.03%,相比Q3(-27.23%)时降幅稍有收窄; 4)从财务指标和费用率来看: Q4的毛利率为33.91%,同比大幅增加了20.43%;原因一是由于毛利率更高的核心本地商业在收入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二也是由于外卖及闪购的单均配送成本下降。 销售费用167.25亿,同比增55.34%; 管理费用27亿,同比增10.18%; 研发费用54.25亿,同比增3.48%; 总体来说,和Q3时相比,销售费用增速基本相同,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速稍有增加;为了对抗抖音的入局,美团在费用上继续承压。 5)其他: 23年Q4即时配送交易笔数为60
美团 2023 年年报数据解读 - 管理层认错,发力减亏
avatar数据价投
2023-05-18

腾讯2023年Q1一季报数据解读

2023年5月17日,腾讯发布了一份亮眼的一季报: 其中营收为1499.86亿,同比增加10.71%,归母净利润为258.38亿,同比增加10.36%,非国际归母净利润为325.38亿,同比大增27.38%; 除了业绩继续增长外,这份一季报在降本增效,自由现金流、递延收入等方面均存在亮点,且视频号发展迅猛。 一、用户数据 微信月活数为13.19亿,环比微增0.44%; QQ月活数为5.97亿,环比增加4.35%; 在如此庞大的基数基础上,还能获得继续增长实属不易,说明腾讯基本盘依然牢固; 付费会员数量为2.26亿,环比下降3.34%; 其中长视频付费会员数同比下降9%至1.13亿,订阅收入同比下降了6%,主要受内容排播延期影响; Q2时《漫长的季节》成为过去五年来豆瓣评分最高的本土电视剧,且腾讯在扩大与短视频服务的合作,这些有望在后续扭转长视频的颓势。 二、经营业绩 1.经营业绩-单季 营业收入 23年Q1营收为1499.86亿元,同比增加10.71%; 归母净利润 23年Q1归母净利润为258.38亿元,同比增加10.36%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 23年Q1非国际归母净利润为325.38亿元,同比增加27.38%; 按照季度来看,与22年Q4相比,归母净利润增速基本持平;而营收及非国际归母净利润的增速均大幅提升。 其中营收增速重新回到了10%以上,高于彭博及众多券商的预期。 三、分业务板块收入 腾讯的营收按业务分主要为以下四个部分: 1)增值服务(包括网络游戏、社交网络) 23年Q1增值服务收入为793.37亿,同比增加9.07%;其中: 游戏: 国内游戏: 23年Q1国内游戏同比增加6%至人民币351亿元,开始转跌为涨; a)游戏行业环境转暖 根据伽马数据最新发布的《2023年1—3月游戏产业报告》,中国移动游戏市场2023年1月、2月、3月的同比降幅分
腾讯2023年Q1一季报数据解读
avatar数据价投
2023-11-15

腾讯控股2023年Q3数据解读

【简评】 1)Q3营业收入1546.25亿,增速10.37%(Q2为11.32%),基本符合预期; 归母净利润361.82亿,增速-9.42%(Q2为40.56%),低于预期;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449.21亿,增速39.27%(Q2为33.44%),大幅高于预期; 2)不用太在意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预期”: 由于归母净利润中包含腾讯的投资收益(其他收益净额),波动会比较大,并不能反映腾讯主营业务的利润增速。 事实上,由于Q3时腾讯“出人意料”地并未宣布任何新的实物股权分红的消息,已经可以提前预测腾讯Q4时的归母净利润下降幅度会达到60%左右了(因为去年分美团获得了超千亿的投资收益,导致去年Q4的归母净利润基数极高)。 3)同时也应该审慎看待非国际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大幅高于预期”: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增速(39.27%)大幅高于营收增速(10.37%), 其中有一部分是“货真价实”的,是由于腾讯的“降本增效”所致,主要包括营业成本仅增加2.89%,销售费用仅增加4.78%,管理费用减少了3.1%; 另外一部分也同样是受腾讯的投资收益(其他收益净额)影响,23年Q3的其他收益净额仅为26.44亿,而22年Q3为208.86亿。由于计算非国际归母净利润时需要减去投资收益,所以去年同期的基数是偏低的,今年少减了约180亿。 4)分业务板块来看营收: 游戏:国内游戏327亿,同比增长5%;国外游戏133亿,同比增长14%; 国内游戏增速比H1时有所回升,但低于伽马数据披露的国内移动游戏大盘Q3增速(约50%+);当然之前大盘低迷时腾讯游戏增速也要更坚挺,基数会高一些。 图片 网络广告:同比增加20%至257亿元; 增速基本符合预期,但“出人意料”的是继半年报首次披露视频号广告2季度收入30亿后,Q3并没有披露视频号广告的具体收入; 不过根据三季报披露:“视频号广告收入环比增长显
腾讯控股2023年Q3数据解读
avatar数据价投
2023-11-28

美团2023年Q3数据简评

【简评】 1)经营业绩: Q3营业收入764.67亿,同比增加22.11%,预期为760.1亿; Q3期内溢利35.93亿,同比增加195.39%,预期为29.2亿; Q3非国际经调整溢利57.27亿,同比增62.41%,预期为52.9亿; 业绩均小幅高于预期。 2)分业务板块来看: Q3核心本地商业(包括外卖、到店酒旅、闪购、民宿及交通票务业务)营收576.91亿,同比增24.53%;经营利润100.96亿,同比增8.31%;经营利润率17.5%,有所下滑; 相比Q2时增速均有所下滑,其中利润的下滑速度更大,已低于两位数; a) 下滑的最主要原因应当是抖音进入本地生活所造成的冲击,其中外卖受影响较小,仍能保持稳健增长;而到店酒旅的所受影响较大; 当然财报中也提到:“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在第三季度保持强劲增长,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过90%。 季度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50%。” 但是相比于半年报时的“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20%”还是增速有所下滑。 b) 下滑的次要原因也有22年Q3时营收和利润的高基数的影响。 Q3新业务(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餐饮供应链快驴、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充电宝、餐厅管理系统及其他新业务) 营收187.76亿,同比增15.25%;经营利润-51.12亿,同比增24.51%;经营利润率-27.23%,亏损幅度稍有收窄; 其中美团优选维持了市场份额,累积了4.9亿名交易用户,同时也仍然维持了显著的运营亏损,暂未发生明显改善; 而美团买菜的交易金额则录得了强劲增长; 3)分类型收入: Q3按类型划分的收入来看: 配送服务为229.84亿,同比增14.31%; 佣金为215.37亿,同比增30.66%; 在线营销服务为114.39亿,同比增32.04%; 其他服务及销售为205.07亿,同比增18.09%; 相比半年报时,增速均有所降低,
美团2023年Q3数据简评
avatar数据价投
2023-04-02

腾讯2022年年报数据解读

2023年3月22日,腾讯控股发布了一份“中规中矩”的2022年年报。 其中Q4营收1449.54亿元,同比增加0.53%;归母净利润1062.68亿元,同比增加11.91%;非国际准则归母净利润297.11亿元,同比增加19.42%。 整个2022年来说,在前2个季度业绩因疫情和大国博弈等因素陷入低谷后,Q3可以说是曙光初现,而Q4则是继续稳步恢复,呈现回升趋势。 一、用户数据 微信月活数为13.13亿,环比增长0.33%; 在抖音的挤压下,微信2022年的使用时长还是获得了增长。在非聊天场景中,本季朋友圈使用时长同比大致稳定,而小程序和视频号使用时长分别为去年的2倍和3倍,增长迅猛。 QQ月活数为5.72亿,环比减少0.40%; 付费会员数量为2.34亿,环比增长2.23%; 同时视频订阅收入也由于调高了定价而有所增加; 2023年1月,自制的《三体》成为过去五年中在中国发行的评分最高的本土科幻剧,付费会员人数有望在23Q1继续提高。 二、经营业绩 1.经营业绩-单季 营业收入 22年Q4营收为1449.54亿元,同比由跌转涨为0.53%; 归母净利润 22年Q4归母净利润为1062.68亿元,同比增加11.91%,较Q3环比大幅增加; 其增长主要归功于对于美团的中期分红,带来了1066亿元的视同处置收益。 非国际准则归母净利润 22年Q4非国际归母净利润为297.11亿元,同比增加19.42%,增速相比Q3(1.58%)大幅提升,呈明显上升趋势。 按照季度来看,腾讯的各项业绩在22年呈明显的低开高走,稳步回升的趋势; 2.经营业绩-年 营业收入 22年营收为5545.52亿元,同比下降0.99%; 归母净利润 22年归母净利润为1882.43亿元,同比下降16.27%; 非国际准则归母净利润 22年非国际归母净利润为1156.49亿元,同比下
腾讯2022年年报数据解读

腾讯23年年报数据解读-回购翻倍

零、数据概览 3月20日,腾讯如期发布了23年年报。 一眼望去,除了游戏收入稍稍不如预期之外,其他重点关注项目基本符合预期或超出预期; 最大的亮点是宣布将24年的回购金额由23年的490亿翻倍提升至1000亿(不知是不是看到了我的这篇文章:《腾讯回购该加码了吗》),算是为投资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用户规模 微信月活数为13.43亿,环比增长0.52%; QQ月活数为5.54亿,环比减少0.72%; 付费会员数量为2.48亿,环比增长1.22%; 在高基数下,每季环比涨跌的具体数值其实可以不用太过关注,只要大概知道,腾讯在互联网世界中仍然是流量之王就好:在上图CTR公布的2024年2月APP用户规模排行榜的TOP10中,腾讯占据了三席,分别是:TOP1:微信,TOP5:QQ和TOP10:腾讯视频。 二、经营业绩 1.经营业绩-单季 营业收入 23年Q4营收为1551.96亿元,同比增加7.07%,增速稍有下滑; 归母净利润 23年Q4归母净利润为270.2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74.57%; 虽然看着跌幅巨大,但其实在之前三季报发布的时刻就已经是明牌了:22年分美团产生了超千亿的投资收益,而23年未进行实物股息分派。 对于腾讯长期投资者来说,当前主要关注非国际利润就好。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 23年Q4非国际归母净利润为426.81亿元,同比增加43.65%,增速呈进一步上升趋势; 2.经营业绩-按年 营业收入 23年营收为6090.15亿元,同比增加9.82%,相比22年转跌为涨; 归母净利润 23年归母净利润为1152.16亿元,同比减少38.79%;同样也是受腾讯不稳定的投资收益波动影响。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 23年非国际归母净利润为1576.88亿元,同比增加36.35%,增速相比22年大幅提升; 三、分业务板块收入 腾讯的营收按业务分主要为以下四个
腾讯23年年报数据解读-回购翻倍

快手2024年Q1数据简评-守住用户基本盘,电商高速增长,未来可期

简评 快手24年一季报交卷: 营收294.08亿,同比增16.62%,预期为290.4亿; 经调整净利润为43.88亿,同比巨幅增长10347.62%,预期为32亿。 营收及利润双双超出预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 图片 自快手去年利润开始转负为正以来,投资者对其的最大的担忧就是:利润的释放及增长是否能具备持续性,是否仅仅是由压缩成本,降低费用来获得。 而到本季,快手已经是连续第四个季度证明了自己,且各项指标是持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是否具备持续性,所重点关注的两个方向: 1)用户基本盘是否稳固? Q1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29.5分钟,同比增加2.13%,环比也增加了4.02%;虽然腾讯视频号时长同比增加了80%,但抢走的却似乎也不是快手的时长; 而且DAU为3.94亿,同比增长5.21%;MAU为6.97亿,同比增长6.57%,均获得了不错的增长;用户粘性(DAU/MAU)为56.47%,仍在高位; 用户基本盘仍然稳固。 2)电商是否仍能保持高速增长? 当前电商对于快手可谓至关重要,线上营销服务中的内循环广告来自于电商,其他服务基本就是电商的佣金收入,而直播中也有相当部分打赏实质就是电商的买量;所以电商GMV的增速,很大程度上就影响着快手的各项收入增速。 Q1快手电商GMV为2880.73亿,同比增长28.17%,远高于电商大盘的增速,同时也继续大幅高于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从而推动了: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为166.50亿,同比增长27.45%; 其他服务收入41.83亿,同比增长47.60%; 直播收入85.75亿,同比降低7.98%;虽说同比降低,但基本和预期相符,主要是由于行业监管常态化,快手主动进行一定的内容调整和平台治理。 由于其他服务收入增速高于GMV增速,也使得电商货币化率大幅提升到了1.45%。 相比直播来说,线上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是高毛利项目,其在收入
快手2024年Q1数据简评-守住用户基本盘,电商高速增长,未来可期
avatar数据价投
2023-04-02

美团2022年年报数据简评

3月24日,美团发布了一份超出预期的年报: 2022年全年营收2199.55亿元,同比增加22.8%; 归母净利润-66.85亿元,同比增加71.6%,相比于去年的-236.36亿元亏损明显收窄; 非国际准则归母净利润28.27亿元,同比增加81.81%,相比于去年的-155.72亿元已经转正。 同时也要分两方面来看这个“超出预期”; 一方面是这个“预期”在Q4时其实是被明显调低了的,主要归结于: 1)疫情封控在10月、11月加剧的影响; 2)来自抖音的挑战开始逐渐显现;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从单季度来看,美团在Q3时曾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加速趋势的,而在Q4时增速则明显被动放缓:各项营收、利润的增速均有所下降的,而费用率则均略有上升; 一、经营业绩 营业收入 22年Q4营收为601.29亿元,同比涨21.42%;相比Q3时增速28.24%有所放缓。 归母净利润 22年Q4归母净利润为-10.84亿元,同比涨79.71%;相比Q3时增速112.17%有所放缓。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 22年Q4非国际归母净利润为8.29亿元,同比涨121.07%;相比Q3时增速163.81%有所放缓。 二、分业务板块业绩 美团在22年中报时调整了分项业务的披露口径:不再单独披露餐饮外卖和到店酒旅的分项收入,而是统一归入到核心本地商业项中,其他还有一些细项调整可以忽略。 1.营收 22年Q4核心本地商业营收为434.73亿元,同比涨24.75%;相比Q3时增速31.96%有所放缓。 22年Q4新业务营收为166.56亿元,同比涨13.51%;相比Q3时增速18.71%有所放缓。 2.经营利润 22年Q4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为72.15亿元,同比涨28.1%;相比Q3时增速100.02%有所放缓。 22年Q4新业务经营利润为-63.65亿元,同比跌37.63%;相比Q3时增速-3
美团2022年年报数据简评
avatar数据价投
2023-04-11

3月CPI/PPI数据简评

2023年3月份,CPI同比0.7%。前值1%;PPI同比-2.5%,前值-1.4%,继续朝通缩趋势发展。 天量M2的放水,不但没有传导到股市或楼市,连CPI都没有传导到。 相比PMI的数据,CPI/PPI的复苏斜率明显趋缓。 1)需求的复苏节奏相对温和,,未见强复苏:2月CPI继续下滑,主要是因为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其他鲜菜、畜肉类等价格环比也均有下降。食品中,鲜菜价格环比下降7.2%,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环比下降2.4%,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下降4.2%,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 2)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海外滞涨也为国内创造了低通胀(通缩)环境:海外美联储的加息使经济受到抑制而走弱,从而对大宗商品价格有抑制效应,从而有利于国内商品和能源价格保持低位。
3月CPI/PPI数据简评
avatar数据价投
2023-05-26

2023年4月伽马移动游戏数据-《合金弹头》表现不俗

一、销售收入-按月 2023年4月,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2.18亿元,环比上升4.03%;同比下降4.37%(3月为-5.89%),同比跌幅继续收窄。 考虑到去年4月移动游戏收入并未明显受到疫情影响,是处于比较高的基数上,23年4月移动游戏同比跌幅能够继续收窄,是反映了整个移动游戏市场继续复苏趋势的。主要是由于4月移动游戏新品表现较优,带来可观增量。 二、《合金弹头:觉醒》表现不俗 游戏流水测算榜TOP10中,腾讯的《合金弹头:觉醒》表现不俗:由SNK官方授权,腾讯光子工作室研发;产品还原了经典街机玩法,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创新元素。 《合金弹头:觉醒》于4月18日上线,其广告投放主要集中于上线当日,后逐渐递减。产品上线次日进入iOS游戏畅销榜TOP2,之后长时间维持在畅销榜前列,月末时排名TOP9,仍在TOP10之中。 和更早相比的《黎明觉醒》相比,《合金弹头:觉醒》算是真正实现了“觉醒”,表现不俗。 后续腾讯已获取版号的端游《无畏契约》已经开启预约、《命运方舟》已经开始测试,将陆续上线为腾讯游戏继续贡献增量。 $腾讯控股(00700)$ $网易-S(09999)$ $中概互联网ETF(513050)$
2023年4月伽马移动游戏数据-《合金弹头》表现不俗
据SensorTower,主要受春节错位的基数影响: 王者荣耀1月收入2.33亿美金,同比降6.8%; 2月收入2.48亿美金,同比增10.22%; 去除春节因素,按前两月来看,1~2月收入4.81亿美元,同比微增1.3%; $腾讯控股(00700)$   $腾讯控股ADR(TCEHY)$

贝壳2024年Q1数据解读

简评 由于近大半年的卖房经历,在中概股中,贝壳是属于近期亲身接触比较多的一个。 贝壳24年Q1的业绩下滑,应该说也真实反映了一季度时二手房及新房成交的低迷,在意料之中。 图片 1)Q1营收为163.77亿,同比下降19.24%; 利润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经营利润0.12亿,同比下降99.60%;净利润4.32亿,同比下降84.27%; 2)分业务收入来看: i)房屋收入:存量房&新房 由于去年同期是刚刚放开后购房需求集中释放时期,贝壳23年Q1时存量房及新房收入都是大幅增加的,形成了高基数;而今年Q1购房需求明显处于低迷状态,再叠加上去年的高基数,增速数据自然不太好看: 其中存量房收入57.27亿,同比下降37.62%;GTV为4532亿,同比下降31.78%;存量房佣金率下滑到1.26%。虽然下降较多,但仍是稍高于预期的,体现了贝壳作为行业龙头的韧性。 新房收入49.17亿,同比下降41.5%;GTV为1518亿,同比下降45.38%;新房佣金率稍有提升至3.24%。新房下降幅度较大,是低于预期的,反映了期间新房销售的低迷。 ii)非房屋收入 非房屋收入整体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在贝壳收入中的占比也不断提升。 其中家装家居收入24.09亿,同比增加了71.09%; 同时本季贝壳首次开始单独披露房屋租赁服务收入,达到了26.25亿,同比增加189.30%,是增长最为迅猛的分项;但同时也是贝壳最不赚钱的分项,26亿的营收只贡献了约1.4亿的利润; 去除租赁收入后,新业务及其他收入只剩下了约7亿,同比约增85.39%; 3)同时Q1时门店、经纪人及活跃用户数目也有所增加: 门店数目达到44216,同比增加7.13%; 经纪人数量达到44.3万,同比增加1.59%; 移动月活跃用户人数达到4770万,同比增5.07%; 可能说明,关注房源信息,有购房意向的买家还是存在的,只
贝壳2024年Q1数据解读

央行金融数据-2024年4月

零、数据概览 图片 一、4月金融数据出炉,跟踪这些数据近两年了,本月出现了一些“破天荒”的情况: 1)M1同比增速转负为-1.4%,预期为1.2%,上次出现负值还在22年1月的时候; 2)社融增量为-0.2万亿,预期为0.8~1万亿,上次出现负值要追溯到2005年10月的时候了; 二、除此之外,其他一些项目也开始减速: 1)M2同比增速下滑到7.2%,前值8.3%;按绝对值来看开始下降,从304.8万亿下降到301.19亿;上月M2刚刚突破300万亿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开始算什么时候能到400万亿,而本月却已开始掉头下降了; 2)社融存量增速下滑到8.3%,前值8.7%;按绝对值来看也开始下降,从390.32万亿下降到389.93万亿; 3)M1-M2的剪刀差降低到-8.6%,显示实体经济活跃度进一步下降; 4)居民中长期贷款-1666亿,显示居民购房意愿仍然低迷;企业中长期贷款也下降到4100亿。 三、4月金融数据肯定是不太理想及不及预期的,但也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看: 1)M1增速下降为负值是真正值得担忧的,因为现在最缺乏的是信心,而M1的增速下降反映的主要就是这个信心的继续低迷,活期存款有所减少,实体经济的活力继续下降; 2)社融增量的负增长,以及社融存量和M2的增速下滑也值得持续关注,但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记得我在之前就说过,当前GDP降速,CPI低迷,大量货币在银行空转,宽货币无法传导到宽信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M2和社融存量还像之前那么长期维持在高位,那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 增速从高位下滑几乎是确定的,不确定的只是下滑的速度及最终重趋稳定的位置而已。当然4月这个下滑速度是有点快过预期的。 四、最后说一个稍积极一点的数据 4月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91.59万亿,同比增加6.6%,增速相比上月的7.9%有所下降;且从绝对值来说,相比上月的295.51万亿终于开始下滑了。 4月
央行金融数据-2024年4月
根据 SensorTower,《王者荣耀》3 月收入 2.34 亿美元,同比增加 8.84%,环比减少 5.65%; 环比减少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总体来说 3 月收入表现还不错。 按季度来看,一季度《王者荣耀》收入为 7.15 亿,同比增加 3.6%;高基数下表现还是比较稳健。 注:收入口径包括全球 Appstore 和 Google Play,不包括国内安卓。 $腾讯控股(00700)$  $网易-S(09999)$  $中概互联网ETF(513050)$

央行金融数据-2024年3月

零、数据概览 图片 1)3月M2为304.8万亿,“如约”突破了300万亿大关,M2增速为8.3%,相比上月(8.7%)有所下滑;但由于基数已经够高,即使是维持当前增速,也只要3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能突破到400万亿。 2)3月M1增速为1.1%,同样稍有下滑,由于下滑速度不如M2,所以M1-M2的剪刀差稍有增加,反映实体经济活力稍有恢复,但不明显。 3)社融增速同样微降,其中3月末社融存量为390.32万亿元,同比增8.7%;3月社融增量为4.87万亿,同比少增了0.51万亿。 虽然M2和社融的增速均有所下降,但其实还在高位,且明显高于GDP增速,下降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4)2024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46万亿元。 其中住户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3月份增加4516亿元,大幅高于2月份的-1038亿,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造成:节后购房需求环比大幅增加。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6348亿元,反映了购房需求整体仍处于疲弱。 其中企(事)业单位中的中长期贷款3月份增加16000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0700亿元; 5)2024年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5.51万亿元,同比增长7.9%。从绝对数额来看仍在继续增加创了新高,但从增速来看持续下滑,低于上月的8.4%; 6)MLF和LPR利率均和上月持平,按兵不动。 由于最新公布的美国3月CPI为3.5%超出预期,美国降息的可能性降低;考虑到保汇率的需要,中国近期降息的可能性也会相应降低。 一、货币发行量 图片 二、社会融资规模 1.社融存量: 图片 2.社融增量: 图片 三、人民币贷款结构 1. 居民中长期贷款: 图片 2. 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 图片 四、人民币存款余额 图片 五、货币政策 图片 图片
央行金融数据-2024年3月

成长股or高息股-中概股提高股东回报

一、成长股-》高息股 曾几何时,中概股是当仁不让的高增长成长股的代表,营收增速低于30%的都不好意思出来露脸; 然而近几年来,特别是到2023年,事情开始发生一些变化:绝大多数的中概股逐渐开始实施,或是加强股东回报,以分红及回购的方式来更多地回报股东。 一时间,中概似乎就从成长股摇身一变成为了“高息股”。 图片 在上表统计的八家典型中概龙头企业中: 1)23年股东回报(分红+回购)绝对数额最高的是阿里巴巴,达到了约940.74亿港元;而这一数字在24年预计将被腾讯打破:在腾讯宣布了24年回购至少1000亿港元的计划之后,腾讯24年的股东回报总额将超过1320亿港元。 2)23年股息率((分红+回购)/ 市值)最高的是贝壳,达到了惊人的7.81%,丝毫不输熟悉的传统行业高息股了;而唯品会股息率和贝壳也几乎相当,为7.8%; 3)阿里、贝壳和唯品会在23年首次实施了现金分红;网易和快手在23年首次实施了回购。除此之外,其他的中概股也大多在23年加大了自己的分红&回购力度; 4)以上八家中概的“分红+回购”总额达到2293.51亿,总市值为58592.07亿,按此计算的股息率达到了3.91%;要说现在的中概成为了高息股并不为过。 二、为何“沦为”高息股? 1.成长趋缓 图片 图片 从近八年的数据来看,中概龙头企业的营收增速呈明显的下行趋势,且以21年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21年以前:大多数中概股仍保持着相当的营收增速,高歌猛进;而在那时,除了个别企业会进行小额的分红及回购外,大多数企业并无股东回报的行为; 2)21年及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21年时营收增速开始急跌,之后在22年跌入谷底,23年稍有趋稳及反弹,但大多数企业增速仍已经落到了10%以下。 2.赚钱依旧 图片 图片 从近八年的数据来看,这些中概龙头企业: 1)之前高速成长阶段已经开始赚钱,
成长股or高息股-中概股提高股东回报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