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价投
数据价投
个人简介:用数据认知世界,凭数据助力价投!
IP属地:未知
15关注
84粉丝
0主题
0勋章

美团2024年Q1数据解读-新业务大幅减亏,本地生活对抗抖音趋稳但仍承压

零、简评 在中概龙头中,美团6月6日压轴发布2024年Q1季报: 营收732.76亿元,同比增25.01%,预期690亿元; 经营利润52.09亿元,同比增45.28%,预期40亿元; 非国际经调整溢利74.88亿元,同比增36.36%,预期60亿元;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546.26亿元,同比增27.38%,预期507.4亿元; 新业务收入186.50亿元,同比增18.55%,预期182.3亿元; 总体来说,各项主要业绩均超出预期。 图片 对于美团的一季报,最主要的看点就是两点: 一、新业务减亏进展如何: Q1新业务减亏明显,应该说是一季报的最大亮点之一: 新业务收入为186.50亿,仍保持了18.55%的高速增长; 而新业务经营利润为-27.57亿,经营利润率大幅收窄至-14.78%;而去年同期的新业务经营利润高达-50.29亿,经营利润率为-31.97%。 从绝对值来说,大幅减亏了约23亿;维持这样的趋势,全年新业务亏损缩减到100亿以下应该不会有太大压力。 季报中指出,减亏主要是由于: 1)提高了商品的加价率; 2)通过改善仓库运营降低了件均履约成本; 3)提升了营销效率; 而在去年年报时,管理层也曾指出,之所以新业务迟迟不能减亏,主要是由于: 1)增长速度低于预期,使得美团很难降低单件产品的采购成本; 2)竞争激烈,很难提高价格和加价率,也很难降低补贴; 应该说在Q1时,上面提到的增长速度,以及竞争激烈程度这两条预期至少并不会明显改善,而Q1新业务的大幅减亏主要来源于管理层运营效率的改善,管理层在上季业绩会中所提出的减亏在本季还是实实在在见到了成效。 二、本地生活抵抗抖音进攻进展如何: 具体要分两方面来看, 1)营收方面表现不错,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加了27.38%,增速超过了上季的26.82%;算是抵挡住了抖音的进攻,稳住了阵脚; 同时分项收入中,体现本地生活广
美团2024年Q1数据解读-新业务大幅减亏,本地生活对抗抖音趋稳但仍承压

贝壳2024年Q1数据解读

简评 由于近大半年的卖房经历,在中概股中,贝壳是属于近期亲身接触比较多的一个。 贝壳24年Q1的业绩下滑,应该说也真实反映了一季度时二手房及新房成交的低迷,在意料之中。 图片 1)Q1营收为163.77亿,同比下降19.24%; 利润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经营利润0.12亿,同比下降99.60%;净利润4.32亿,同比下降84.27%; 2)分业务收入来看: i)房屋收入:存量房&新房 由于去年同期是刚刚放开后购房需求集中释放时期,贝壳23年Q1时存量房及新房收入都是大幅增加的,形成了高基数;而今年Q1购房需求明显处于低迷状态,再叠加上去年的高基数,增速数据自然不太好看: 其中存量房收入57.27亿,同比下降37.62%;GTV为4532亿,同比下降31.78%;存量房佣金率下滑到1.26%。虽然下降较多,但仍是稍高于预期的,体现了贝壳作为行业龙头的韧性。 新房收入49.17亿,同比下降41.5%;GTV为1518亿,同比下降45.38%;新房佣金率稍有提升至3.24%。新房下降幅度较大,是低于预期的,反映了期间新房销售的低迷。 ii)非房屋收入 非房屋收入整体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在贝壳收入中的占比也不断提升。 其中家装家居收入24.09亿,同比增加了71.09%; 同时本季贝壳首次开始单独披露房屋租赁服务收入,达到了26.25亿,同比增加189.30%,是增长最为迅猛的分项;但同时也是贝壳最不赚钱的分项,26亿的营收只贡献了约1.4亿的利润; 去除租赁收入后,新业务及其他收入只剩下了约7亿,同比约增85.39%; 3)同时Q1时门店、经纪人及活跃用户数目也有所增加: 门店数目达到44216,同比增加7.13%; 经纪人数量达到44.3万,同比增加1.59%; 移动月活跃用户人数达到4770万,同比增5.07%; 可能说明,关注房源信息,有购房意向的买家还是存在的,只
贝壳2024年Q1数据解读

网易2024年Q1数据简评

简评 网易24年一季报交卷: 图片 1)24Q1营收为268.52亿,同比增7.21%(上季为7.04%),增速稍有增长,且稍超预期; 经营利润为76.22亿,同比增5.57%(上季为54.92%);非国际归母净利润为85.11亿,同比增12.48%(上季为53.38%);利润的增速本季出现了明显下滑; 2)分业务收入来看: i)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本季占比达到了79.92%,几乎贡献了猪厂的绝大部分收入,本季收入为214.6亿,同比增6.95%,相比上季增速有所下滑。 在线游戏收入为204.30亿,同比增9.84%,其中移动游戏收入表现较好,同比增19.41%;端游继续低迷,同比降低15.15%。 作为游戏行业的TOP2,和腾讯相比的话,增速继续强于腾讯;且递延收入同比增加了14.72%,显示本季的流水还不错: 图片 图片 ii)有道收入为13.92亿,同比增19.65%; iii)云音乐收入为20.30亿,同比增3.56%; iV)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为19.70亿,同比增6.05%; 3)本季营业成本控制出色,同比-3.09%,导致毛利率同比增加了14.23%; 但费用明显增加,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38.46%,管理费用同比增17.11%,研发费用同比增11.33%,均超出营收增速,使得经营利润及净利润增速相比上季明显下降。 4)仍然是现金奶牛:经营现金流入95.57亿,同比增59.27%;现金及等价物本季净增218.79亿,现金储备仍然丰富; 5)Q1回购力度加大:“2022 年 11 月 17 日,公司宣布其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份回购计划,可在公开市场回购总金额不超过 50 亿美元流通在外的美国存托股和普通股。此计划于 2023 年 1 月 10 日启动,将在不超过 36 个月的期限内实施。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在该计划下公司已购买约 8.9 百万股美
网易2024年Q1数据简评

拼多多2024年Q1数据解读-天花板到底在哪里?高速增长下的两团迷雾

从99分还能提升到99.5分,在旁人看来极难完成的任务,拼多多却像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极限的天才选手,举手之间又作到了。 24年Q1,拼多多再再再次交出一份业绩爆裂的答卷,营收利润均再次大幅超出预期。 天花板到底在哪里?这个悬念继续留到了下一季。 图片 一、拼多多到底有多强? 拼多多,这个名字俨然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中的传奇,独一无二的存在。 现在的拼多多到底有多强? 1.和同行比:拼多多VS阿里VS京东 图片 1)收入: 从营业收入来看,24年Q1拼多多为868.12亿,大概相当于阿里及京东营收的1/3;当然在阿里的营收中,占比超过一半的是阿里孵化或投资的非电商业务,而拼多多则基本都是电商相关,不一定具有可比性; 从相关性更强的电商广告收入来看,Q1拼多多为424.56亿,已经达到了阿里的67%,同时是京东的2.2倍左右。 2)利润: 从经营利润来看,23年Q4时拼多多就几乎已经与阿里相当,而24年Q1时拼多多经营利润为259.74亿,首次及大幅超过了阿里及京东,为同期阿里的1.8倍,京东的3.4倍。 更重要的是,24年Q1拼多多的营收同比增长130.66%,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74.85%;即使后面增速有所回落,也是远远远高于阿里京东的,维持这一趋势的话,领先阿里、京东的距离只会越拉越远。 3)利润率: Q1拼多多的毛利率为62.34%,经营利润率为29.92%; 而阿里的毛利率为33.25%,经营利润率为6.65%; 京东的毛利率为15.29%,经营利润率为2.96%; 数据上的差距应该是一目了然,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拼多多完全就不像是一家电商。 在互联网龙头中,我尝试想找一家能在利润率上全面超过拼多多的。 结果是:没找到! Q1腾讯的毛利率为52.58%,经营利润率为32.95%; 即使强如腾讯,但在毛利率上也还是显著低于拼多多的,这还是在拼多多近期大力发展低毛利的海外T
拼多多2024年Q1数据解读-天花板到底在哪里?高速增长下的两团迷雾

快手2024年Q1数据简评-守住用户基本盘,电商高速增长,未来可期

简评 快手24年一季报交卷: 营收294.08亿,同比增16.62%,预期为290.4亿; 经调整净利润为43.88亿,同比巨幅增长10347.62%,预期为32亿。 营收及利润双双超出预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 图片 自快手去年利润开始转负为正以来,投资者对其的最大的担忧就是:利润的释放及增长是否能具备持续性,是否仅仅是由压缩成本,降低费用来获得。 而到本季,快手已经是连续第四个季度证明了自己,且各项指标是持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是否具备持续性,所重点关注的两个方向: 1)用户基本盘是否稳固? Q1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29.5分钟,同比增加2.13%,环比也增加了4.02%;虽然腾讯视频号时长同比增加了80%,但抢走的却似乎也不是快手的时长; 而且DAU为3.94亿,同比增长5.21%;MAU为6.97亿,同比增长6.57%,均获得了不错的增长;用户粘性(DAU/MAU)为56.47%,仍在高位; 用户基本盘仍然稳固。 2)电商是否仍能保持高速增长? 当前电商对于快手可谓至关重要,线上营销服务中的内循环广告来自于电商,其他服务基本就是电商的佣金收入,而直播中也有相当部分打赏实质就是电商的买量;所以电商GMV的增速,很大程度上就影响着快手的各项收入增速。 Q1快手电商GMV为2880.73亿,同比增长28.17%,远高于电商大盘的增速,同时也继续大幅高于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从而推动了: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为166.50亿,同比增长27.45%; 其他服务收入41.83亿,同比增长47.60%; 直播收入85.75亿,同比降低7.98%;虽说同比降低,但基本和预期相符,主要是由于行业监管常态化,快手主动进行一定的内容调整和平台治理。 由于其他服务收入增速高于GMV增速,也使得电商货币化率大幅提升到了1.45%。 相比直播来说,线上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是高毛利项目,其在收入
快手2024年Q1数据简评-守住用户基本盘,电商高速增长,未来可期

国家统计局:2024年1-4月数据

一、商品房销售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1~4月房地产投资额30928亿,同比减少9.8%,降幅稍有扩大; 2)1~4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92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2%;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8067亿元,下降28.3%;和上月相比,降幅均稍有扩大。 按照环比来看,相比4月也是有一定下跌,部分由于季节性因素,部分也由于居民购房意愿的持续低迷。 考虑到从去年5月起,“小阳春”过后,销售已开始有所下滑,基数已开始稍有下降;即使今年5月维持现有的低迷状态,预计从同比数据来看也会开始有所改观。 且再往后的话,这一同比数据改善的趋势预计将维持。 3)1~4月销售均价为9595元,同比降9.2%,而1~3月时为9421元,同比降7.6%; 从绝对值来看,销售均价居然还稍有增加(只能解释为销售的结构性变化,一二线城市的高价房销售的占比更高了);从同比增速来看,则是有所下滑。 而从统计局发布的70城新房及二手房房价数据来看,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且不管是在几线城市,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全部呈下跌的趋势;且相比而言,二手房的跌幅更大: a)同比 i)商品房: 一线: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 二三线:同比分别下降2.9%和4.2%,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9个和0.8个百分点。 ii)二手房: 一线:同比下降8.5%,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 二三线:同比分别下降6.8%和6.6%,降幅均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 b)环比 i)商品房: 一线:环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 二三线:环比分别下降0.5%和0.6%,降幅均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ii)二手房: 一线:环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二三线:环比均下降0.9%,降幅均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4)4月末的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4553万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2024年1-4月数据

京东2024年Q1数据简评-整体出色,但京东零售增收不增利

简评 继阿里之后,第二家电商龙头京东集团发布了24年一季报,营收及经营利润均加速增长,整体超出预期,算是交出了一份增收又增利的答卷。 图片 1)单季业绩: 24Q1营业收入2600.74亿,增速7.04%(23Q4为3.60%),有所上升; 经营利润77亿,增速19.81%(23Q4为-58.06%),增速转负为正,且大幅增长;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88.99亿,增速17.23%(23Q4为9.87%),增速提升; 2)增利来源: Q1整体算是增收又增利,且利润增幅高于营收,京东增利的具体来源主要还是来自于“降本”: 营业成本增速稍低于营收增速,使得毛利润同比增加了10.42%; 同时管理费用同比大幅降低了20.99%,主要是由于激励费用的减少; 和腾讯相比,“增效”的部分相对较少。 3)分部门板块 i)Q1中的明星板块是物流:物流收入为421.37亿,同比增14.73%;经营利润为2.24亿,同比大幅增加119.95%。 ii)而核心的京东零售虽然营收达到了2268.35亿,同比增6.82%,增速有所提升;但经营利润为93.25亿,同比下降了5.27%,可能和期间推广活动增加导致的销售费用大幅增加15.6%有关;经营利润率为4.11%,相比去年同期的4.64%也稍有下滑。 iii)其他(新业务+达达)本季没有太大起色,营收为48.70亿,同比增-19.18%;经营利润为-6.70亿,同比增-79.14%;跌幅相对上季均有所扩大; 4)分业务板块 i)商品收入同比增6.62%,其中电子产品及家电同比增5.31%,日用百货商品同比增8,.57%,表现都还可以; ii)服务收入同比增8.75%,其中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13.84%,表现亮眼;而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同比仅微增1.19%,表现不尽如人意。 5)回购 一季报披露从2024年1月1日到5月15日,京东共回购约13亿美元,
京东2024年Q1数据简评-整体出色,但京东零售增收不增利

阿里2024年一季报数据简评

简评 继腾讯控股之后,阿里巴巴在5月14日稍晚的时间也发布了24年的一季报(23财年最后一个季度,以后统一用23Q4)的报表。 粗看数据概览,阿里营收是在低增速的基础上微增,但经营利润和非国际归母净利润都有所下滑,数据中亮点不多; 详细查看报表的话,还是有一些积极因素在;在阿里宣告放弃分拆,撤回云业务、菜鸟及盒马的上市计划,回归主业之后,在主业上还是有一些看得到进展:线上GMV在之前经历了降低、微增后,本季度终于重新获得双位数的增速,同时订单数和88VIP数量同样取得了双位数增长,为后续CMR的增长提供了基础。可以继续观察主业的恢复能否保持及加速。 图片 1)单季业绩: 23Q4营业收入2218.74亿,增速6.57%(23Q3为5.08%),稍有上升; 经营利润147.65亿,增速-3.12%(23Q3为-35.74%),同比仍在降低,但跌幅有所收窄;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244.18亿,增速-10.8%(23Q3为-3.97%),跌幅继续增大; 整体来说呈营收微增,利润下降的趋势;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销售费用同比增加了15.62%,这部分还是可以理解为是该花的钱,是为了电商主业增长所必要的投入; 二是由于本季“增加了对于菜鸟员工的留任激励”,这部分影响是一次性的。 2)分业务板块: 如果说腾讯的各个业务板块之间像是兄弟关系,那么阿里的各个业务板块则更像父子关系: 23年Q4淘天集团的营收为932.16亿,占总营收的比重仅为38.54%;而其贡献的经调整EBITA为385.01亿,几乎等于阿里所能正向赚到的所有利润,但同时需大额的,持续的给其他集团进行补血; 而除淘天集团外共有六个集团(分别是云智能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本地生活、大文娱集团即所有其他集团),非淘天集团的总营收达到了1486.31亿,占总营收比重为61.46%。这些“儿子们”从实力上来说
阿里2024年一季报数据简评

腾讯控股2024年Q1数据简评-更可持续的高质量“降本增效”

简评 本周起,中概财报季来袭,在近期中概气势如虹的上涨之后,投资者自然会关注他们在一季报中将带来怎样的惊喜。 5月14日,在中概龙头中,腾讯控股率先交出一份大超预期,“有喜无惊”的答卷: 图片 1)Q1营业收入1595.01亿,增速6.34%(23Q4为7.07%),稍超出预期; 归母净利润418.89亿,增速62.12%(23Q4为-74.57%),转负为正,且大超预期;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502.65亿,增速54.48%(23Q4为43.65%),增速呈继续上升的趋势,且大超预期; 2)分业务板块来看营收: i)增值服务786.29亿,同比降低0.89%; 其中国内游戏345亿,同比降低2%;但同时期间的游戏流水恢复了同比增长3%,也使得Q1的递延收入同比增加9.73%,将在稍后逐步确认到收入中,使得国内游戏收入回升; 国际游戏138亿,同比增长3%; 社交网络收入为305亿,同比下降2%; ii)网络广告收入265.06亿,同比增26.44%,大超预期,主要受微信视频号、小程序、公众号及搜一搜的增长拉动,以及受AI驱动的广告技术平台也有所助力; iii)金融及企业服务收入523.02亿,同比增7.39%; 其中云服务收入和视频号商家基数服务费都有所增长; iV)其他收入20.64亿,同比增109.76%; 3)高质量“降本增效”: 近两年来,降本增效是各中概龙头都在作的事情,从实现方式来说,我觉得可以分为“一般”和“高质量”两种: “一般”意义上的降本增效,主要是通过裁员,减少销售投入,压缩成本等来实现,大家都可以作且都在作;去年腾讯的非国际归母净利润增速始终大幅高于营收增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降本”。但这是难长期持续且可能有副作用的,总不能长期持续的来通过裁员变相减薪,且某项成熟业务的成本压缩也总是有限度的; “高质量”的降本增效,我理解主要是通过发展高毛利率的业
腾讯控股2024年Q1数据简评-更可持续的高质量“降本增效”

央行金融数据-2024年4月

零、数据概览 图片 一、4月金融数据出炉,跟踪这些数据近两年了,本月出现了一些“破天荒”的情况: 1)M1同比增速转负为-1.4%,预期为1.2%,上次出现负值还在22年1月的时候; 2)社融增量为-0.2万亿,预期为0.8~1万亿,上次出现负值要追溯到2005年10月的时候了; 二、除此之外,其他一些项目也开始减速: 1)M2同比增速下滑到7.2%,前值8.3%;按绝对值来看开始下降,从304.8万亿下降到301.19亿;上月M2刚刚突破300万亿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开始算什么时候能到400万亿,而本月却已开始掉头下降了; 2)社融存量增速下滑到8.3%,前值8.7%;按绝对值来看也开始下降,从390.32万亿下降到389.93万亿; 3)M1-M2的剪刀差降低到-8.6%,显示实体经济活跃度进一步下降; 4)居民中长期贷款-1666亿,显示居民购房意愿仍然低迷;企业中长期贷款也下降到4100亿。 三、4月金融数据肯定是不太理想及不及预期的,但也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看: 1)M1增速下降为负值是真正值得担忧的,因为现在最缺乏的是信心,而M1的增速下降反映的主要就是这个信心的继续低迷,活期存款有所减少,实体经济的活力继续下降; 2)社融增量的负增长,以及社融存量和M2的增速下滑也值得持续关注,但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记得我在之前就说过,当前GDP降速,CPI低迷,大量货币在银行空转,宽货币无法传导到宽信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M2和社融存量还像之前那么长期维持在高位,那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 增速从高位下滑几乎是确定的,不确定的只是下滑的速度及最终重趋稳定的位置而已。当然4月这个下滑速度是有点快过预期的。 四、最后说一个稍积极一点的数据 4月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91.59万亿,同比增加6.6%,增速相比上月的7.9%有所下降;且从绝对值来说,相比上月的295.51万亿终于开始下滑了。 4月
央行金融数据-2024年4月

上市酒企TOP10数据盘点-看白酒行业当前周期位置

不久前写过一篇《见微知著-从华致酒行23年年报看白酒行业冷暖》,结论是:近两年白酒行业的中游经销商们(以华致酒行为代表)日子都不太好过,从而推导出下游终端零售的需求也是在趋弱的; 这股中下游的寒意是否已经充分传导到上游酒企了呢? 截至4月底,所有上市酒企的23年年报及24年一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成。 五一假期也统计了按照市值排列的TOP10酒企的业绩(TOP10占全部上市酒企业绩比重超过了90%,应该基本可以反映整个白酒行业的趋势),结论是: 1)按照营收、净利来看,寒意并未(或是尚未)传导到上游酒企,虽稍有下滑,但仍保持着相当可观,甚至是惊人的正向增速; 2)按照合同负债(+预收账款)来看,近两年增速已经转正为负,开始出现持续下滑,蓄水水位有所降低。反映了酒企为了维持业绩所承担的压力趋涨。 一、业绩 按照23年末时的市值排名: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洋河股份、今世缘、迎驾贡酒、口子窖、舍得酒业这TOP10上市酒企的营收、净利、合同负债数据图表如下: 1.营业收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归母净利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合同负债(+预收账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于TOP10酒企的规模各不相同,按照各自的业绩绝对值比较的话不够直观。 所以将其2014年末时的业绩定义为“1”,之后其他年的业绩转化为相对于2014年末时的相对值,来看其成长变化趋势。 1)合并来看 从2014年末到2023年末期间: a)TOP10酒企的总营收从期初的1增长到了4.17,期间复合年化增速为17.20%;而22年和23年的增速分别为17.68%和17.32%,高于复合年化增速,并未明显减速;24年Q1增速为16.01%,稍有下滑,但仍算得上在高位。 b)TOP10酒企的总归母净利润从期初的1增长到了5.23,期间复合年化增速为20.18%,增速稍高于营
上市酒企TOP10数据盘点-看白酒行业当前周期位置

贵州茅台2024年Q1数据解读-业绩表现稳定,系列酒及直销暂别高速增长

零、简评 24年Q1茅台业绩还是一如既往的稳,营收净利都落在了全年目标15%以上;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和以往不同的变化趋势:之前保持高速增长,占比不断提高的系列酒和直销部分都开始明显减速,相应的茅台酒和批发代理部分占比开始回升。 1)24年Q1营收为457.76亿元,同比增加18.11%,增速相比23Q4(20.26%)有所下滑; 24年Q1归母净利润为240.65亿元,同比增加15.73%,增速相比23Q4(19.33%)有所明显下降; 净利润增速较低的原因主要有: a)销售费用大幅增加了3.84亿,同比增加50.8%; b)税金及附加大幅增加了17.38亿,同比增加了31.8%; 2)按产品档次来看,系列酒24年Q1的增速回落到了18.39%(上一季为29.43%),且占比回落到13.01%。 3)按销售渠道来看,i茅台24年Q1的增速也明显回落到8.96%(上一季为88.29%),从而使直销部分的增速大幅回落到8.49%,占比也从45.67%回落到42.33%; 批发代理部分的占比相应有所提高,从华致酒行的报表来看,近两年经销商的日子是不太好过的,猜测酒企也会适当给予经销商一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 4)24年Q1合同负债为95.23亿,同比增加14.33%,蓄水水位稍有上升,表现稳定。 5)Q1的业绩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落在15%~20%之间都算符合预期。 系列酒暂别高速增长,回到正常增速; 直销增速则下滑比较明显,猜测和酒企给与批发经销商扶持相关; 趋势是否会持续有待后面的报表再跟踪观察。 一、经营业绩 1.经营业绩-单季 图片 营业收入 图片 归母净利润 图片 二、业绩-按产品档次 1.经营业绩-按产品档次(季度累计) 图片 图片 三、业绩-按销售渠道 1.经营业绩-按销售渠道(季度累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合同负债 图片 图片
贵州茅台2024年Q1数据解读-业绩表现稳定,系列酒及直销暂别高速增长
根据 SensorTower,《王者荣耀》3 月收入 2.34 亿美元,同比增加 8.84%,环比减少 5.65%; 环比减少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总体来说 3 月收入表现还不错。 按季度来看,一季度《王者荣耀》收入为 7.15 亿,同比增加 3.6%;高基数下表现还是比较稳健。 注:收入口径包括全球 Appstore 和 Google Play,不包括国内安卓。 $腾讯控股(00700)$  $网易-S(09999)$  $中概互联网ETF(513050)$

国家统计局:2024年1-3月数据

一、商品房销售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1~3月房地产投资额22082亿,同比减少9.5%;上月降幅曾有收窄趋势到-9%,而本月重新调头向下; 2)1~3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26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4%;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1355亿元,下降27.6%; 和上月相比,降幅均稍有收窄,和稍早发布的克尔瑞百强房企销售数据变化趋势相同; 总体来说,由于季节性因素,3月的房产销售环比是大幅增加的,但同比去年来说还是大幅下降的,部分由于去年疫情刚放开时集中购房所形成的高基数,部分也反映了当前购房意愿仍较低迷,处于低位。 3)1~3月销售均价为9421元,同比降7.6%,相比于上月的-9.0%稍有收窄。 从统计局发布的70城新房房价数据来看,有12城的房价已经同比转正,新房房价有趋稳趋势。 但是从70城的二手房房价数据来看,所有城市的房价均同比下跌,且为数不少的跌幅都在5%以上;春节过后,大多数城市的二手房带看量及成交量是都有明显的回升的,但同时也伴随着价格的下跌,呈“量升价跌”趋势。 4)从具体房企的官方销售数据来看来看,除了世茂集团尚未公布3月销售数据外,其他房企的1~3月均价整体是跌多涨少。 图片 5)3月末的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4833万平方米,同比增15.6%,增速相比上月的15.9%稍有下降; 从绝对数值来看,相比于上月的75969万平方米也稍有下降,是近半年来的首次下行。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片 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相比上月时的5.5%有所下降,呈继续下降的趋势; 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968亿元,增长3.9%,汽车零售额增速稍高于平均值; 另外全国网上零售额33082亿元,同比增长12.4%,大幅高于平均值; 三、CPI&PPI 3月中国和美国的CPI数据,算是“冰火
国家统计局:2024年1-3月数据

央行金融数据-2024年3月

零、数据概览 图片 1)3月M2为304.8万亿,“如约”突破了300万亿大关,M2增速为8.3%,相比上月(8.7%)有所下滑;但由于基数已经够高,即使是维持当前增速,也只要3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能突破到400万亿。 2)3月M1增速为1.1%,同样稍有下滑,由于下滑速度不如M2,所以M1-M2的剪刀差稍有增加,反映实体经济活力稍有恢复,但不明显。 3)社融增速同样微降,其中3月末社融存量为390.32万亿元,同比增8.7%;3月社融增量为4.87万亿,同比少增了0.51万亿。 虽然M2和社融的增速均有所下降,但其实还在高位,且明显高于GDP增速,下降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4)2024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46万亿元。 其中住户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3月份增加4516亿元,大幅高于2月份的-1038亿,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造成:节后购房需求环比大幅增加。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6348亿元,反映了购房需求整体仍处于疲弱。 其中企(事)业单位中的中长期贷款3月份增加16000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0700亿元; 5)2024年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5.51万亿元,同比增长7.9%。从绝对数额来看仍在继续增加创了新高,但从增速来看持续下滑,低于上月的8.4%; 6)MLF和LPR利率均和上月持平,按兵不动。 由于最新公布的美国3月CPI为3.5%超出预期,美国降息的可能性降低;考虑到保汇率的需要,中国近期降息的可能性也会相应降低。 一、货币发行量 图片 二、社会融资规模 1.社融存量: 图片 2.社融增量: 图片 三、人民币贷款结构 1. 居民中长期贷款: 图片 2. 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 图片 四、人民币存款余额 图片 五、货币政策 图片 图片
央行金融数据-2024年3月

成长股or高息股-中概股提高股东回报

一、成长股-》高息股 曾几何时,中概股是当仁不让的高增长成长股的代表,营收增速低于30%的都不好意思出来露脸; 然而近几年来,特别是到2023年,事情开始发生一些变化:绝大多数的中概股逐渐开始实施,或是加强股东回报,以分红及回购的方式来更多地回报股东。 一时间,中概似乎就从成长股摇身一变成为了“高息股”。 图片 在上表统计的八家典型中概龙头企业中: 1)23年股东回报(分红+回购)绝对数额最高的是阿里巴巴,达到了约940.74亿港元;而这一数字在24年预计将被腾讯打破:在腾讯宣布了24年回购至少1000亿港元的计划之后,腾讯24年的股东回报总额将超过1320亿港元。 2)23年股息率((分红+回购)/ 市值)最高的是贝壳,达到了惊人的7.81%,丝毫不输熟悉的传统行业高息股了;而唯品会股息率和贝壳也几乎相当,为7.8%; 3)阿里、贝壳和唯品会在23年首次实施了现金分红;网易和快手在23年首次实施了回购。除此之外,其他的中概股也大多在23年加大了自己的分红&回购力度; 4)以上八家中概的“分红+回购”总额达到2293.51亿,总市值为58592.07亿,按此计算的股息率达到了3.91%;要说现在的中概成为了高息股并不为过。 二、为何“沦为”高息股? 1.成长趋缓 图片 图片 从近八年的数据来看,中概龙头企业的营收增速呈明显的下行趋势,且以21年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21年以前:大多数中概股仍保持着相当的营收增速,高歌猛进;而在那时,除了个别企业会进行小额的分红及回购外,大多数企业并无股东回报的行为; 2)21年及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21年时营收增速开始急跌,之后在22年跌入谷底,23年稍有趋稳及反弹,但大多数企业增速仍已经落到了10%以下。 2.赚钱依旧 图片 图片 从近八年的数据来看,这些中概龙头企业: 1)之前高速成长阶段已经开始赚钱,
成长股or高息股-中概股提高股东回报
据SensorTower,主要受春节错位的基数影响: 王者荣耀1月收入2.33亿美金,同比降6.8%; 2月收入2.48亿美金,同比增10.22%; 去除春节因素,按前两月来看,1~2月收入4.81亿美元,同比微增1.3%; $腾讯控股(00700)$   $腾讯控股ADR(TCEHY)$

美团 2023 年年报数据解读 - 管理层认错,发力减亏

零、简评 1)美团3月22日发布2023年Q4及全年业绩,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交出了一份意料之中、中规中矩的成绩; 2)单季来看,2023年Q4: a.营业收入736.96亿,同比增22.56%; b.期内溢利22.17亿,同比增304.61%; c.非国际经调整溢利43.75亿,同比增427.62%; 营收增速和Q3(22.11%)时相比微增;而利润增速则是“巨幅增加”,但一方面来说是因为去年的基数太低;另一方面相对美团的营收规模,盈利的绝对值还较低,单季多几亿或少几亿并不会带来本质变化。 3)按年来看,23年: a.营业收入2767.45亿,同比增25.82%; b.期内溢利138.56亿,同比增307.24%; c.非国际经调整溢利232.53亿,同比增722.48%; 同样是营收增速微增,利润增速暴涨。 3)分业务板块来看: 核心本地商业Q4收入为551.31亿,同比增26.82%,增速相比Q3(24.53%)时稍有提升;经营利润为80.19亿,同比增11.15%,增速同样比Q3(8.31%)时有所提升; 新业务Q4收入为185.65亿,同比增11.46%,增速相比Q3(15.25%)时有所下降;经营利润为-48.33亿,经营利润率为-26.03%,相比Q3(-27.23%)时降幅稍有收窄; 4)从财务指标和费用率来看: Q4的毛利率为33.91%,同比大幅增加了20.43%;原因一是由于毛利率更高的核心本地商业在收入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二也是由于外卖及闪购的单均配送成本下降。 销售费用167.25亿,同比增55.34%; 管理费用27亿,同比增10.18%; 研发费用54.25亿,同比增3.48%; 总体来说,和Q3时相比,销售费用增速基本相同,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速稍有增加;为了对抗抖音的入局,美团在费用上继续承压。 5)其他: 23年Q4即时配送交易笔数为60
美团 2023 年年报数据解读 - 管理层认错,发力减亏

拼多多2023年年报数据解读-尖子生的“苦恼”

零、简评 1)在互联网企业中,拼多多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其他企业还在为增速能够重回双位数而降本增效勉力支撑时,拼多多却一路高歌猛进,在23年Q4各项业绩增速均超过三位数,继Q3之后,再次大幅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 单季来看,2023年Q4: a.营业收入888.81亿,同比增123.21%; b.经营利润223.95亿,同比增145.73%; c.净利润232.80亿,同比增146.26%; 2)按年来看,23年: a.营业收入2476.39亿,同比增89.38%; b.经营利润586.99亿,同比增93.08%; c.净利润600.27亿,同比增90.33%; 营业收入21年增速57.92%,22年38.97%,在23年之前是呈逐步下滑趋势了的,反映了拼多多主站的成长趋向于进入成熟阶段;同时21年净利润增速208.20%,22年净利润增速305.96%,为主站的利润释放期。 而在23年营收则重拾升势,TEMU在海外的迅猛发展为拼多多成功开辟了第二曲线;同时在投入期的TEMU则稍拖累了利润上的表现,降低了拼多多的利润增速的。 未来来看,TEMU在全球已经有超过50个站点,其中美国业务占比大概为50%~60%;TikTok的遭遇为TEMU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 如果至少能维持当前发展的话,未来即使营收增速正常趋缓,那么也可以期待海外TEMU的利润释放期,为拼多多带来巨大利润增量。 3)分业务来看: 广告(在线营销服务)Q4收入为486.76亿,同比增57.19%;即使考虑到22年Q4因为YQ原因基数较低的因素,增长也超出预期。这一增速也是远高于阿里,京东等对手同期表现的,说明拼多多从单位GMV中获取广告收入的能力更强。 交易佣金收入为402.05亿,同比巨幅增加357.05%;交易佣金主要包括多多买菜佣金收入、部分百亿补贴的佣金以及TEMU收入,其中最主要的增长应该来自于TE
拼多多2023年年报数据解读-尖子生的“苦恼”

腾讯23年年报数据解读-回购翻倍

零、数据概览 3月20日,腾讯如期发布了23年年报。 一眼望去,除了游戏收入稍稍不如预期之外,其他重点关注项目基本符合预期或超出预期; 最大的亮点是宣布将24年的回购金额由23年的490亿翻倍提升至1000亿(不知是不是看到了我的这篇文章:《腾讯回购该加码了吗》),算是为投资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用户规模 微信月活数为13.43亿,环比增长0.52%; QQ月活数为5.54亿,环比减少0.72%; 付费会员数量为2.48亿,环比增长1.22%; 在高基数下,每季环比涨跌的具体数值其实可以不用太过关注,只要大概知道,腾讯在互联网世界中仍然是流量之王就好:在上图CTR公布的2024年2月APP用户规模排行榜的TOP10中,腾讯占据了三席,分别是:TOP1:微信,TOP5:QQ和TOP10:腾讯视频。 二、经营业绩 1.经营业绩-单季 营业收入 23年Q4营收为1551.96亿元,同比增加7.07%,增速稍有下滑; 归母净利润 23年Q4归母净利润为270.2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74.57%; 虽然看着跌幅巨大,但其实在之前三季报发布的时刻就已经是明牌了:22年分美团产生了超千亿的投资收益,而23年未进行实物股息分派。 对于腾讯长期投资者来说,当前主要关注非国际利润就好。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 23年Q4非国际归母净利润为426.81亿元,同比增加43.65%,增速呈进一步上升趋势; 2.经营业绩-按年 营业收入 23年营收为6090.15亿元,同比增加9.82%,相比22年转跌为涨; 归母净利润 23年归母净利润为1152.16亿元,同比减少38.79%;同样也是受腾讯不稳定的投资收益波动影响。 非国际归母净利润 23年非国际归母净利润为1576.88亿元,同比增加36.35%,增速相比22年大幅提升; 三、分业务板块收入 腾讯的营收按业务分主要为以下四个
腾讯23年年报数据解读-回购翻倍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