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经济观察报官方账号
IP属地:北京
0关注
5862粉丝
4主题
0勋章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23:59

小盘股大跌 证监会紧急澄清市场误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一帆 4月16日,A股市场大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1.65%,报收3007.07点,3000点整数关口岌岌可危。此外,深证成指跌2.29%,创业板指跌1.97%。 据记者统计,当日有788只个股跌停,这些个股的平均市值为29.66亿元,中位数为23.73亿元。这意味着,4月16日当日跌停的个股基本为小盘股。 有市场观点认为,近两日的小盘股走势与退市新规有关。 近期,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退市意见》”)。该《退市意见》指出,需要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实现进退有序、及时出清的格局。 4月16日晚,证监会官网发布《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分红和退市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在上述文章中,对上述市场观点,郭瑞明回应称,本次退市指标调整旨在加大力度出清“僵尸空壳”“害群之马”,并非针对“小盘股”。在标准设置、过渡期安排等方面均做了稳妥安排,短期内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市场有观点认为“本次退市规则修改主要针对小盘股”,这纯属误读。 郭瑞明表示:“据测算,沪深两市明年适用组合财务指标触及退市的公司家数预计在30家左右;明年可能触及该指标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约100家,这些公司还有超过一年半时间来改善经营、提高质量,2025年底仍然未达标准,才会退市。” 郭瑞明称,市值指标方面,沪深两市当前仅4家主板公司市值低于5亿元,科创板、创业板暂无公司接近3亿元市值退市指标。 此外,此轮改革就股票上市规则进行了修改,其中引入了分红不达标实施ST的安排。对于目前市场担忧的“有大量公司因分红不达标被实施ST”疑虑,郭瑞明回应称,分红不达标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主要着眼于提升上市公司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重点针对有能力分红但长期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 郭瑞明称,ST不是退市风险警示(*ST),主要是为了提示投资者关注公司的
小盘股大跌 证监会紧急澄清市场误区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23:56

宗良:需有持续的政策来保障实现全年GDP增长目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96299亿元,同比增长5.3%。 “一季度GDP增速达到了5.3%,高于市场普遍预期,巩固了我国经济复苏向好态势。”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在4月16日举行的“国是论坛:2024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 宗良认为,从全球视角来看,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达到了5.3%,这是“挺高的增速”,且与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一致。 2024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109163亿元,增长4.7%。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20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968亿元,增长3.9%。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宗良认为,消费提速、结构优化,未来可以进一步释放动力。今年一季度,服务消费好于商品消费,汽车消费、房地产相关消费有所回暖,下沉市场的消费更为强劲。 宗良指出,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不利情况。从全球视角来看,1月、2月的贸易增速较好,但3月贸易速度有所下降,尤其是对发达国家比如对美国的出口呈现比较明显的下行态势。这背后存在一些地缘政治的风险,会带来不利影响。从消费角度来看,一季度消费保持比较高的增速,但3月的消费增速只有3.1%。另外,像手机、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的出口形势较好,但有可能面临西方国家“小院高墙”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民间投资也还需要进一步发力。 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宗良认为,要关注GDP增长的持续性,要有持续的政策来保障高质量实现全年GDP增长目标。例如,要加快推进财政政策落地,提高资金使用质效,该落地的政策要赶紧落地,确保资金尽快到位;要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好金融政策,同时关注海外央行
宗良:需有持续的政策来保障实现全年GDP增长目标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22:26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分红和退市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经观要闻 经济观察网讯 据证监会网站4月16日消息,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分红和退市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问:本次股票上市规则修改,引入了分红不达标实施ST的安排。请问是否会有大量公司因分红不达标被实施ST?分红不达标是否会被退市? 答:分红不达标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主要着眼于提升上市公司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重点针对有能力分红但长期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需要指出的是,ST不是退市风险警示(*ST),主要是为了提示投资者关注公司的风险。公司如仅因此原因被ST,并不会导致退市;满足一定条件后,就可以申请撤销ST。 实施ST针对的是有盈利的企业,即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值且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正值的公司。在判断实施条件上,只有当三年累计的分红比例(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的30%)和分红金额(主板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科创板和创业板为3000万元)均不满足要求时,才会被实施ST。 规则设置的条件,充分考虑了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大,部分企业仍处行业发展早期的特点。对于研发强度大(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15%以上)或研发投入大(三年累计在3亿元以上)的企业,即使分红未达到上述条件的,也不会被实施ST。 以2020-2022年度数据测算,沪深两市可能触及该标准的公司数量仅80多家。 问:上周五,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证券交易所同步发布了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有观点认为这对小盘股走势造成较大冲击。请谈谈您的看法? 答:本次退市指标调整旨在加大力度出清“僵尸空壳”、“害群之马”,并非针对“小盘股”。在标准设置、过渡期安排等方面均做了稳妥安排,短期内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市场有观点认为“本次退市规则修改主要针对小盘股”,这纯属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分红和退市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21:58

国家医保局等多部门:开展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经观要闻 经济观察网讯 4月16日,据国家医保局网站,国家医保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方案》对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部门职责分工、工作举措、工作要求等都进行了明确,并重点强调以下内容。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治重点。一是聚焦虚假诊疗、虚假购药、倒卖医保药品等欺诈骗保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严厉打击。二是聚焦医保基金使用金额大、存在异常变化的重点药品耗材,动态监测基金使用情况,重点查处欺诈骗保行为。三是聚焦骨科、血透、心内、检查、检验、康复理疗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自查自纠。 坚持宽严相济,依法分类处置。对恶劣欺诈骗保犯罪行为,依法从严重处。对一般违法违规问题,以规范为主要目的,综合运用协议处理与行政处理,持续推进问题整改。国家医保局将制定有关领域问题清单,督促引导定点医药机构对照开展自查自纠。 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数据赋能。坚持传统监管方式和现代化监管方式相结合。国家医保局将持续发挥已验证有效的大数据模型的作用,筛查分析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实现精准打击。开展好医保反欺诈大数据监管应用试点工作,探索药品追溯码在医保基金监管中的应用,加快构建更多高效管用的大数据模型,推动大数据监管取得突破性进展。 坚持部门协同,发挥监管合力。在去年联合最高检、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整治基础上,邀请最高法加入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衔接。持续健全与公安、财政、卫健部门的数据共享、线索互移、联查联办机制,强化联合惩戒,推动行业治理。 坚持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国家医保局将筹备建立基金监管“方法库(经验库)”,总结提炼问题类型、作案手法、检查路径、大数据监管模型等,持续提升基金监管风险识别和查处能力。探索将专项整治工作与信用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定点医药机构
国家医保局等多部门:开展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21:55

微盘股连续两日大幅杀跌 部分私募机构压缩中小盘股票持仓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中字头”股票走势强劲,微盘股却大幅杀跌,A股市场连续两日的分化走势,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4月16日,A股主要股指集体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1.65%,深圳成指下跌2.29%,创业板指下跌1.97%,北证50指数下跌3.87%。沪深两市成交额为947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500亿元。两市超5000只个股下跌,北向资金净卖出27.92亿元。 Wind资讯数据显示,万得微盘股指数连续两日重挫。4月15日,微盘股指数下跌8.88%,4月16日继续大跌10.55%。Wind资讯介绍,万得微盘股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空间,选取市值最小的400只股票为成份股。 资金为何持续从微盘股流出?经济观察报采访发现,部分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小盘上市公司的长期股价表现并不乐观。有私募机构降低了对中小盘股票的持仓比例。 微盘股重挫背后 4月12日,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时隔10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九条”)。 同期,证监会制定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下称《退市意见》),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的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 《退市意见》调低了财务造假触发退市的年限、金额和比例,将现有的连续2年造假金额5亿元以上且超过50%的指标,调整为1年造假2亿元以上且超过30%、2年造假3亿元且超过20%、连续3年及以上造假,目的是有力遏制财务造假。 国金证券认为,退市的常态化预期会让微盘股板块阶段性承压。 4月16日,华东地区一位私募机构人士表示,上述监管政策出台后,公司及时调整了交易策略,压缩了对中小盘股票的持仓比例。 一位私募机构
微盘股连续两日大幅杀跌 部分私募机构压缩中小盘股票持仓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21:38

一季度GDP增长5.3%超预期 宏观微观经济“温差”原因何在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2024年一季度,中国消费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受到房地产投资拖累略显乏力,在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强劲拉动下,增速得以加快;进出口方面,随着海外需求的逐步复苏,增速好于预期。在上述三驾马车的共同推动下,一季度GDP实现了5.3%的增速。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当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经济运行指标数据表现不错,可以用持续回升、起步平稳、稳中有进、开局良好四个关键词来评价。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称,5.3%的GDP增速已经超出了市场原先5%的预期。由于去年基数相对较低,预计今年二季度GDP增速也将有较好的表现。在宏观政策的扶持和外部环境持续改善的前提下,今年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5%。 自2023年起,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盛来运解释了目前经济恢复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存在于消费和生产、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等。 盛来运称,下阶段,中国仍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阶段,一些企业要进行转型升级,所以大家要承受转型的一些阵痛。由于传统产业调整,新动能培育,出现一些经济增长波动是很正常的,但是发展质量是在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不断进步,这才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面。 多位接受采访的经济学者表示,这种不平衡也来自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解决之道仍在于结构性改革。 消费增速回落 消费是2023年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 2024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增速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相比1月—2月下滑2.4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去年消费和服务业的恢复性增长受疫情防控放开的特殊性因素影
一季度GDP增长5.3%超预期 宏观微观经济“温差”原因何在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21:19

欧盟拟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展开调查,迈瑞医疗回应:没有达到调查标准的订单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铃 据彭博社4月15日报道,欧盟拟对中国医疗器材采购启动调查,以期消除人们对中国政府偏袒本土供应商的担忧。 彭博社称,该调查将从欧盟成员国收集信息,其主要目的是与中国进行对话,以确保市场公平和开放。为了展开调查,欧盟将首次调用《国际采购工具》(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下称“IPI”)。 IPI于2022年6月颁布,其诞生背景是,欧盟认为在政府采购领域与许多非欧盟国家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其中主要问题是在政府采购市场准入方面缺乏互惠。IPI的颁布,正是欧盟想要重新平衡局面,推动互惠所采取的措施。 不过,在生效后的近两年间,欧盟未根据IPI发起过调查,此次对中国医疗器材采购启动的调查将是调用IPI的第一个案件。 启动IPI调查后,如果欧盟证实了其对医疗器械领域的相关担忧,可采取措施限制中国的企业、商品和服务参加欧盟的公开招标。 4月16日,中国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迈瑞医疗(300760.SZ)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网,已注意到相关事项,欧盟确实可能调查部分招投标,但IPI调查有限制条件。目前,公司的经营暂未受到相关调查的影响,公司会持续关注相关进展。 该工作人员介绍,从产品和服务采购的角度,IPI调查只会涉及单笔金额在500万欧元以上的合同;从工程和特许权采购的角度,调查只会涉及单笔金额在1500万欧元以上的合同。目前迈瑞医疗在欧盟还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单个订单。 从公开资料和公开回应来看,中国有海外业务的医疗器械企业鲜少有达到调查标准的合同。不过,欧盟将对中国医疗器材采购启动调查的传闻,依然引发了市场的担忧。 4月16日,包括迈瑞医疗(300760.SZ)、联影医疗(688271.SH)、祥生医疗(688358.SH)、南微医学(688029.SH)、安杰思(688581.SH)在内的多家医疗器械企业股价均有
欧盟拟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展开调查,迈瑞医疗回应:没有达到调查标准的订单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21:06

持续高速增长告一段落? 宁德时代连续两个季度营收下降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 4月15日,国内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宁德时代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总收入797.7亿元,同比下降10.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1亿,同比增长7%;扣非净利润为92.5亿元,同比增长18.56%。当日,穆迪将宁德时代评级上调至A3,展望稳定。 这是宁德时代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23年第四季度,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在动力电池价格不断走低,以及企业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有率难再有提升空间的情况下,宁德时代正在告别高速增长的状态。 成本和价格战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均出现了同比下降,其中营业成本同比降低16.27%,大于营业收入下降的百分比,这带动宁德时代一季度的销售毛利率达到26.42%,成为2021年以来的最高点。此外,由于销售商品等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增加,宁德时代一季度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283.58亿元,同比增加35.25%。 受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上升趋势的带动,宁德时代从2018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其间除了2020年因疫情影响导致业绩明显下滑外,其他财务周期的业绩表现都堪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优等生”。但从2023年开始,宁德时代各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开始明显放缓,至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同比下滑。净利润走势同样如此。 宁德时代并未在财报中对财务指标的变动进行解释。不过,投资界的普遍观点是,在锂电池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宁德时代能取得如此业绩已超出预期。特别是在去年一季度净利润基数较高的前提下。 从去年开始,作为锂电池重要原材料的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一路走低。从业绩上看,宁德时代在2023年充分享受到了原材料成本下滑带来的收益。去年一季度,电池级碳酸锂的平均价格从2022年全年的48.5万元/吨跌至24.5万元/吨,宁德时代在当季的净利润达到98.22亿
持续高速增长告一段落? 宁德时代连续两个季度营收下降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8:20

统一股份2023年亏损4898万元 四季度利润锐减479.27%

经观能源 编辑/樊昭 4月16日,统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的经营业绩,报告显示,尽管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达到了22.39亿元,同比上升11.35%,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却未能扭转亏损局面,净利润额为-4898.45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合计非经常性损益为2546.38万元,其中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为2900.00万元。因此,统一股份的扣非净利润为-7444.83万元,仍处于亏损状态。 更加引人关注的是,公司第四季度的财务状况出现了显著的恶化。单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额达到-2046.0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下降了479.27%。在负债管理方面,公司的负债率高达81.1%,显示出其财务杠杆较高,可能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2023年财务费用也达到了7355.74万元。 数据统计显示,统一股份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66.28%,但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322.37%。
统一股份2023年亏损4898万元 四季度利润锐减479.27%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8:16

管清友:目前消费领域最主要矛盾是没钱消费

4月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增长了4.7%。 对于一季度消费数据,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中国经济总体消费恢复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劲,消费领域最主要的矛盾是长期的结构性问题,他希望有更多的举措能够推动国内需求。“只谈消费不谈结构化改革,我们很难真正地启动需求。”管清友说。 编辑:谭子涵
管清友:目前消费领域最主要矛盾是没钱消费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7:24

归母净利6年来首次下降,中国宝安强调要“加强现金流管理”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邹永勤 2024年4月16日,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09.SZ,下称“中国宝安”)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宝安实现营业收入307.06亿元,同比下降4.14%;归母净利润7.56亿元,同比下降34.6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下降2.02%。 这是中国宝安近6年来首次出现归母净利润下降,上一次则发生在2017年。2017年,中国宝安归母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下降42.93%。其后,中国宝安的归母净利润连续5年实现正增长,2018年至2022年分别为2.14亿元、3.01亿元、6.62亿元、10.36亿元、11.5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0.49%、40.86%、119.75%、56.49%、11.73%。 作为老牌深圳本地上市公司,中国宝安从事的业务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房地产三大板块。从2023年的经营数据来看,上述三大业务板块的经营业绩均出现了下滑迹象。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是中国宝安最为核心的主业。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收缩及行业竞争白热化等不利因素影响,该板块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68.29亿元,同比下降2.52%;实现利润总额22.84亿元,同比下降12.16%。 锂电正负极材料龙头企业贝特瑞(835185.BJ)是中国宝安在高新技术产业板块里面最主要的运营主体。贝特瑞于同一天发布的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尽管2023年其产品销售量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受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下行的影响,总体销售收入出现小幅下降。2023年,贝特瑞实现销售收入251.19亿元,同比下降2.18%;实现净利润16.54亿元,同比下降28.42%。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由于面对行业政策趋严、成本上扬、产业链波动等多重困难挑战,叠加旗下的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大佛药业因股权出售后不再纳入中国宝安合并报表
归母净利6年来首次下降,中国宝安强调要“加强现金流管理”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6:57

连亏三年后:全聚德2023年扭亏为盈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4月15日晚,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186.SZ,下称“全聚德”)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全聚德营业收入为14.32亿元,同比增长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3.95万元,同比增长122%。 全聚德曾持续陷入亏损,2020年至2022年分别亏损2.62亿元、1.57亿元、2.78亿元。这意味着,连亏三年后,全聚德在2023年扭亏为盈。 全聚德称,营业收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餐饮市场回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约为5.29万亿元,同比上升20%,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为1.34万亿元,同比上升21%。 全聚德的营业收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餐饮业,另一部分是商品销售,即食品业。2023年,全聚德的餐饮业营业收入为11.06亿元,较上年增长111%;商品销售的营业收入为3.01亿元,较上年增长71%。全聚德餐饮业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22年的73%上升至2023年的77%。 但这样的营收比例,与全聚德在2020年提出的餐饮业与食品业双轮驱动发展的战略并不匹配。2022年,全聚德总经理周延龙曾告诉经济观察网,未来餐饮业和食品业的营收比例要达到一比一。 全聚德董秘唐颖称,收入贡献比重更加均衡将是全聚德的目标。2023年,全聚德旗下三大店(前门店、和平门店、王府井店)完成新项目升级工作,新增3家直营门店,通过节日餐饮、外卖社群、重点客群营销、抖音平台曝光引流等动作,提升餐饮板块的整体收入。食品板块中,手工片制烤鸭3.0版于2023年4月24日上市,新增的休闲食品板块还在培养规模的过程中,原有的真空包装鸭系列等产品销售稳定,酱鸭产品全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19%。 在食品板块,全聚德有全聚德仿膳食品公司和全聚德三元金星食品公司两家生产基地。2023年,全聚德推出子品牌“零研所”,进入休闲食品赛
连亏三年后:全聚德2023年扭亏为盈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4:26

又一家新能源重卡新势力登场,实力如何?

新车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帅国 4月12日,新能源重卡新势力江苏速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速豹科技”)在陕西榆林举办了一场技术发布会,亮相了旗下首款产品速豹黑金刚。 速豹科技表示,速豹黑金刚是专为大宗运输场景而生的第三代智能电动重卡。针对第一代“油改电”电动卡车续航短、电池自重大导致运输亏吨、冬季续航减半、电池后背存在安全隐患等众多痛点,速豹全栈自研了分布式电驱桥系统、一体化热管理系统、800V高压动力主板及智能化底盘域控制系统,能耗较一代“油改电”重型卡车大幅降低,整车性能和可靠耐久性全面提升。 据介绍,速豹科技此次发布的速豹黑金刚,通过全新技术使得新能源重卡的使用场景比传统重卡有了多方位的延伸。具体而言,通过分布式电驱桥与分时控制算法,实现了动力输出的精确控制;准900V高压平台的应用,使得充电速度和续航得到提升;整车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的创新设计,确保了车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低能耗;底盘域控与整车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车辆可根据场景不断优化和智能进化,也为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奠定了基础。 速豹科技成立于2022年3月,总部位于江苏溧阳,多位创始团队成员拥有清华汽车工程系、德国大陆集团背景。目前速豹科技已完成四轮投资,主要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顺为资本以及江苏溧阳及陕西榆林等地方国资。 速豹科技CEO刘超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汽车系,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德国亚琛工大,曾任德国大陆集团中国区商用车事业部总裁、执行董事,初创高新技术企业联陆智能CEO,拥有15年商用车核心零部件与智能网联行业从业经验。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并取得全球领先优势的情况下,刘超召集多位清华汽车工程系师同仁及德国大陆集团中国区部分高管一起“下海”。 “过去这十几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除了技术已经领先之外,性价比也是无可比拟的,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所以我认为在新能源时代,中国的商用车企业有可能成长为巨型
又一家新能源重卡新势力登场,实力如何?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3:03

国家统计局:中国仍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阶段,要承受转型阵痛

经济脉搏 经济观察网讯 据国新办网站消息,4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问:3月份一些主要数据如外贸、信贷和物价等显示经济增长乏力、总需求不足,背后的原因何在?是否会影响中国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3月份经济运行的一些指标跟1、2月份比是有所回落的,这个回落是从统计角度来讲,我们也进行了认真分析,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去年对比基数比较高,实际上从当月生产水平来讲并不低。去年,部分地区1、2月份还受疫情的困扰,一些企业的生产包括出口、订单兑现,工作量延迟到3月份。去年3、4月份,无论是工业还是进出口,一些主要指标基数比较高,一些产业的生产销售出现“小阳春”,搭了一个比较高的对比基数的平台。今年由于基数比较高,计算同比增长速度时就有回落。刚才我讲,月度的水平并不低,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为保持去年和今年的环比、同比可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据测算,折算成每个工作日所创造增加值3月份比1—2月份高6.3%。但是从同比增速来讲,3月份的工业增速比1—2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一些实物量指标,像工业用电量也有类似的特点,3月份日均工业用电量比1—2月份高。货运量,还有贷款指标,都有类似特征。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要观察中国经济的变化,除了看同比增长数据,还要看环比和一些绝对量,尤其是观察经济的短期波动。 第二,关注经济未来的走势,二季度的走势,包括全年能否实现5%的目标。目前来看,支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首先,刚才也谈到,外需回暖,今年世界经济虽然面临着很多复杂情况,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是一些先行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回暖,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是50.6%,这已经是连续3个月回升。我也注意到,世贸组织还有贸促会所发布的关于全球货运量的指标,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可能达到2.6%
国家统计局:中国仍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阶段,要承受转型阵痛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1:39

毛戈平冲刺港股

每日鲜橙 4月8日,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毛戈平”)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申报上市7年未果后,国产彩妆品牌毛戈平选择主动终止A股IPO,并转战港交所。在最新的招股书中,公司自称是领先的中国高端美妆集团,“致力于通过高品质和创新的美妆产品、专业的化妆艺术培训以及体验式和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美妆体验”。 毛戈平成立于2000年,由知名化妆师毛戈平创立,主要从事MAOGEPING与至爱终生两大品牌彩妆、护肤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化妆技能培训业务。尽管毛戈平拥有MAOGEPING、至爱终生两大品牌业务,但作为以知名化妆师毛戈平名字命名的公司,从成立之初,公司就带上了浓郁的毛戈平个人IP色彩。财务数据来看,品牌MAOGEPING的产品销售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公司收入。2021年至2023年,该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高达96.6%、98.4%、99%。重营销、轻研发也是毛戈平冲刺港股IPO难以回避的一大问题。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毛戈平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5.77亿元、18.29亿元、28.86亿元,但三年对应的研发费用仅为1370.3万、1454.8万、2397.5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87%、0.80%、0.83%,远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约2%的研发费用率。 尽管毛戈平在过去的几年中实现了较快的业绩增长,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市场中脱颖而出,仅仅依靠营销是远远不够的。公司需要加大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力,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此次转战港股市场,对毛戈平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毛戈平冲刺港股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0:30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 同比名义增长6.2%

经济脉搏 经济观察网讯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一、居民收入情况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0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6元,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 按收入来源分,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585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1%;人均经营净收入1959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0%;人均财产净收入988元,增长3.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6%;人均转移净收入2007元,增长4.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4%。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9462元,增长6.4%,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2.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2870元,增长5.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243元,增长7.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79.5%。 图1 2024年一季度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速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9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943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50元,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354元,增长10.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2.2%;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92元,增长12.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7%;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562元,增长0.1%,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 同比名义增长6.2%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0:30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2082亿元,同比下降9.5%

经济脉搏 经济观察网讯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2082亿元,同比下降9.5%(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其中,住宅投资16585亿元,下降10.5%。 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7850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74580万平方米,下降11.7%。房屋新开工面积17283万平方米,下降27.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534万平方米,下降28.7%。房屋竣工面积15259万平方米,下降20.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1148万平方米,下降21.9%。 二、新建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3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26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4%。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1355亿元,下降27.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0.7%。 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48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3.9%。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5689亿元,同比下降26.0%。其中,国内贷款4554亿元,下降9.1%;利用外资7亿元,下降11.9%;自筹资金8681亿元,下降14.6%;定金及预收款7435亿元,下降37.5%;个人按揭贷款3643亿元,下降41.0%。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3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2.07。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2082亿元,同比下降9.5%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0:30

国家统计局:3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经济脉搏 经济观察网讯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进行解读。 2024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量比前期有所上升,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略有收窄、同比降幅扩大。 一、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略有收窄 3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持平,上海上涨0.5%,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7%和0.4%。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3%和0.4%,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3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4%、0.3%、1.0%和1.0%。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5%,降幅均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二、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扩大 3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0.8%和4.3%,广州和深圳均下降5.5%。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0%和3.4%,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9和0.7个百分点。 3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7.3%,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6.4%、6.9%、8.6%和7.4%。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9%和5.7%,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8和0.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3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0:16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

经济脉搏 经济观察网讯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20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968亿元,增长3.9%。 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09163亿元,增长4.7%。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3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843亿元,同比增长3.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77亿元,增长3.8%。1—3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4280亿元,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047亿元,增长5.2%。 按消费类型分,3月份,商品零售35056亿元,同比增长2.7%;餐饮收入3964亿元,增长6.9%。1—3月份,商品零售106882亿元,增长4.0%;餐饮收入13445亿元,增长10.8%。 按零售业态分,1—3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超市、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5.2%、6.3%、1.1%,百货店零售额下降2.4%。 1—3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3082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8053亿元,增长1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3%;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1.1%、12.1%、9.7%。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
avatar经济观察报
04-16 10:16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

经济脉搏 经济观察网讯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0042亿元,同比增长4.5%(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增速比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9%,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5%,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14%。2024年1—3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1597亿元,同比增长0.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804亿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投资33213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投资65025亿元,增长0.8%。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4%。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9.1%。 第三产业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17.6%,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35.4%,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3.9%。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5.7%,中部地区投资增长4.1%,西部地区投资增长1.4%,东北地区投资增长9.6%。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4.4%,港澳台企业投资增长7.1%,外商企业投资下降10.4%。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